原標題:深圳居民赴港「一周一行」火了中英街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去不了旺角?那我就去沙頭角!」陳阿姨笑說。
說到深圳的沙頭角,就一定會聯想到中英街。深圳戶籍居民赴港籤證由「一籤多行」收緊至「一周一行」之後,讓原本已經很火的中英街「火上加火」。特別是對於許多「水客」來說,中英街成為了新的「主戰場」。
「去中英街幹嘛?」「帶貨唄!」
退休之後,陳阿姨和身邊的一些朋友做起了一個擁有「職業」身份的工作——「水客」。經常以「螞蟻搬家」的方式往返深圳與香港的陳阿姨,也和朋友盤算著以後的「水客」生活。「現在還可以經常去香港,但這次籤證到期後就變成一周一行了,來中英街帶貨等於每周多一次機會。」陳阿姨說,「但最近來中英街的人爆棚,裡面除了一些旅客更多是水客。」
中英街有多火?記者昨日一早來到位於沙頭角沙深路的廣東邊防辦證中心,儘管是工作日,但已有近百人在大廳外等待辦證,不少人都提著大包小包和推著購物車,看上去是準備大肆「掃貨」。有媒體報導,上周每天約有1.2萬人辦證進入中英街,周末更達到1.4萬人次。在去往中英街短短幾百米的路上,先後就有四五個中年人湊近詢問是否要帶貨,還聲稱「有單有票」。「有時在周末光是進中英街就要花上兩個小時,出來排隊也得一個小時。」陳阿姨表示。
的確,儘管是工作日的中午時段,但手拎推車的嘈雜隊伍一直延伸到百米開外。目之所及,到處是前來掃貨的人流以及不斷穿插在大街小巷間的運貨小車和推車。與之相對的,一條小河之隔的對岸香港商鋪卻是冷冷清清,關門閉戶,基本上沒有客流。
「深圳和周邊的地方對港貨的需求量很大,他們都有完整的供應和銷售鏈,這些港貨被帶出關後多數會被分銷到港貨店。」陳阿姨說,「不過中英街帶貨的收入比去香港要少,但好在路費也可以省下不少。」
中英街,「一街兩制」的特色曾讓其風光無限,也一度成為內地遊客必去的購物天堂。相比到香港購物的時間和成本,中英街購物更加方便和低廉。這裡是一個充溢著各種來自香港貨物的貨倉,不必去香港,你就可以香港當地甚至還低一些的價格買到港貨。
「其實對於一般深戶來說,也不是每天都能去中英街,也是一周一行,或許以後到香港的水客會少,但來中英街的水客絕對不會少!」陳阿姨顯得很堅定。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