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完整版 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2020-12-12 河南一百度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裡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餵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相關焦點

  • 七夕節的傳說 牛郎織女的傳說永流傳
    七夕節乞巧,這個節日源於漢代,沿襲至今就成了我國傳統的情人節,關於七夕還有很多浪漫的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你一定聽說過吧。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 中國民間傳說——郵票欣賞之《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分別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它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的以中國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為題材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特種郵票(2010--20),於2010年8月16日即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民間的「七夕節」期間在全國發行,此次發行的郵票一套四枚,分別是「盜衣結緣」、「男耕女織」、「擔子追妻」、「鵲橋相會」,四枚郵票面值均為1.20元。
  • 牛郎織女說南陽話?中國「四大愛情傳說」竟然都源自河南!
    牛郎織女說南陽話?中國「四大愛情傳說」竟然都源自河南!中國「四大愛情傳說」竟然都源自河南!  「七夕」情人節,目測又有一大波單身汪被虐哭,唉,誰讓咱們的老祖宗流傳下來這麼個跟愛情有關的節日呢。可是你知道嗎?包括牛郎織女在內的民間四大愛情傳說,均起源於河南,河南也因此被稱為「中華愛情文化之源」。  牛郎織女傳說,源於南陽  有專家結合資料分析,「七夕節」的起源始於楚國時期的漢水流域。
  • 七夕將至,聊聊七夕節日的起源以及牛郎織女的傳說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流傳著許多故事傳說,其中民間四大傳說分別是天仙配、梁祝、牛郎織女與白蛇許仙,而這其中,只有牛郎織女每年都有固定的日子見面,這一天就是七夕。牛郎織女在古代時,因為傳說織女是給玉帝織五彩霞衣的女工,心靈手巧,織做出來的衣服沒有一點瑕疵,所以人們稱之「天衣無縫」,而有這門手藝的織女自然被當成了許多民間女子崇拜的對象,畢竟女紅在古代是評定一個女子的重要標準之一
  • 七夕|牛郎織女傳說之初探
    中國民間有四大經典愛情故事:天上織女配牛郎,斷橋許仙會白娘。董哥遇到七仙女,梁祝化蝶始成雙。牛郎織女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每逢農曆七月初七地夜晚,一群群喜鵲飛來,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所以,這一天被稱為七夕、乞巧節或女兒節,現代又被稱為中國情人節。
  • 民間四大愛情故事——《牛郎織女》
    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是指在中國民間流傳最為寬廣的四個愛情故事,其中之一,就是今天還被屢次改編的故事《牛郎織女》。牛郎織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講的是孤兒牛郎依靠哥嫂過活。受盡哥嫂虐待,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耕田養活自己。
  • 七夕,不再只是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更應該是充滿中國味的民俗盛宴
    今夕何夕,七夕佳節。商家的「限量版」、公園的「紅粉系」……連消費主義都不忘提醒,這是個浪漫而唯美的傳統節日。今年七夕節當天,首都博物館延長開館至20點,並推出「攜手相伴和合美美——七夕約會博物館」活動,通過一系列展覽及體驗活動與觀眾共度佳節。在更多的城市,與七夕有關的民俗活動同樣鮮活生動起來。2019年的七夕,洋溢著愛與暖的「中國味」。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啟動--雲遊山水太行七夕緣定...
    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啟動 雲遊山水太行七夕緣定和順 為全面唱響「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品牌,8月17日至9月上旬,晉中市和順縣將舉辦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 「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屆時,漢式集體婚禮、牛郎故裡民俗文化展示、七巧繡娘作品秀等活動輪番上演,讓各方賓朋在和順盡享自然,品味民俗,領略風土人情,感受清涼神韻。   和順歷史悠久,是華北地區極具特色的人文生態旅遊勝地,素有「天然空調」之稱。
  • 「七夕節」的主人公牛郎織女到底是個怎樣的傳說?
    「七夕節」在中國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節日,喜歡這個節日的大多是情侶,夫妻。有關「七夕節」的傳說,最能讓人信服的主人公就是「牛郎織女」了。最早把牛郎織女說成是夫婦的是在《洛神賦》中,書中還說了牛郎織女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會一次。不過,人們還是有疑問的,為什麼牛郎織女是夫婦,卻只能每年相見一次呢?傳說之一早先,織女和牽牛隻是宇宙中距離較近的兩顆星宿。
  • 牛郎織女的故事起源地之爭,只有一個被列為牛郎織女故鄉傳說遺址
    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大家不陌生,七夕節更是不陌生,作為中國的情人節,現在越來越被年輕人喜愛,但是你知道牛郎織女相關的旅遊景點和起源地在哪兒嗎?純真的愛情是被國人追求的,而去和牛郎織女相關的七夕節故事發源地朝拜,來一場甜蜜的情人節尋緣之旅,祈求甜蜜而幸福的愛情,讓老靳給你推薦流行比較廣泛的和牛郎織女相關的旅遊地吧。
  • 今天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怎麼形成的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的演變流逝,七夕節現已成為中國的情人節。
  • 七夕被稱作中國「情人節」 盤點七夕節由來、牛郎織女的傳說、七夕...
    七夕之夜,月明風清,人們焚起香來慶賀節日。渴望著心靈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針錢在梧桐樹影下乞巧,看牛郎織女相會。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民俗學價值。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   故教迢遞作佳期。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  七夕」這個詞語應該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因為七與期同音,還待予厚望。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 「牛郎織女」傳說誕生地,山西省和順縣
    和順歷史悠久,孕育了「牛郎織女」的傳說,2008年「牛郎織女傳說」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01和順歷史 194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榆次專區。1958年10月,和順縣與左權縣合併,仍稱和順,縣治不變。1959年6月和順縣、左權縣分置。2000年,晉中撤地設市,和順縣改屬晉中市。
  • 關於七夕節,除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你還知道哪些?
    關於七夕節,除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你還知道哪些?社會,大家普遍對西方節日比較熱衷,比如情人節、聖誕節,似乎國外的節日過著更浪漫,大家在當天互送禮物,互表衷心,但多數人只是模仿樣子,圖個樂呵,壓根不知道人家節日的來源和意義。
  • 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什麼樣的?遠比古籍中收錄的內容精彩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七夕節」。因為這個節日的參與者主要是女性,而且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又稱這個節日為「乞巧節」「女兒節」「少女節」或「巧節會」。七夕節,因為有了「牛郎織女」的傳說,平添了許多神秘而浪漫的色彩。不過,七夕節的形成也不全都是受神話故事的影響。其實,它還有很多傳說以外的因素。
  • 七夕節情人節的由來、傳說及習俗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 七夕的故事: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你知道嗎?
    在牛郎織女傳說中,不僅牛郎和織女相識相愛,而且還生下了一對兒女。生兒育女情節的出現,就為女主角織女增添了作為母親對於兒女的疼惜之情。閩南地區原來就有七娘媽的信仰,在牛郎織女傳說的流傳過程中,人們將作為母親的織女神與原本民間流傳的七娘媽信仰結合在了一起,七娘媽成為了兒童的保護神,在七夕節的時候接受人們的祭拜。  祭拜七娘媽最典型的儀式就是「做十六歲」。
  • 在和順聽牛郎織女 傳說
    七夕,古老而又神秘,浪漫卻不乏含蓄。在七夕之夜,仰望星河,每每念及宋代詞人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無不令人憧憬於牛郎織女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無邊浪漫。本期,讓我們在七夕來臨之際,走進太行深處,走進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和順縣,一起上天河梁、爬喜鵲山、登南天門、訪牛郎峪、鑽牛郎洞穴,看織女洗澡的天河池,聽老人講述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