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賺3億的零售巨頭,全球門店超1.2萬家,背後老闆竟還是李嘉誠

2020-12-23 逸雲財富

文:陳陳

眾所周知,李嘉誠靠房地產發家。但其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李嘉誠就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地產商了,變成多元化經營的商人。作為中國商界的代表,李嘉誠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外界關注。

李嘉誠的資產分五大行業:房地產、零售、能源、通信和基礎設施,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其中,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屈臣氏也是歸屬於和記黃埔的零售集團。每年,屈臣氏創造的收入高達數千億美元,甚至屈臣氏還被外界比喻是李家的「現金奶牛」。

女生都喜歡到屈臣氏買東西,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家全球知名連鎖企業,也是李嘉誠名下資產。目前市場上化妝品品牌很多,每個品牌都有不同的特點。主要有藥妝、草本、美白、護膚等。屈臣氏,最大的線下化妝品連鎖,自2017年以來,該公司的業績就不斷出現連續增長。

根據公開信息,屈臣氏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已有100年的歷史。業務涵蓋化妝品、食品、電子產品、機場零售、瓶裝水飲料製造。目前經營百佳超市、個人護理店、豐澤電器、屈臣氏酒窖、機場免稅店等十多個零售品牌和五家連鎖企業,業務遍及世界各地。

根據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屈臣氏去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689.1億萬港幣,換算成人民幣也就是1444億元,平均每月120億元,同比增長8%。屈臣氏在全球24個市場擁有14000多家商店。去年,實施了改造門店、整個線上線下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和幫助改善同店銷售下滑情況等一系列策略。

屈臣氏前身

1828年,英國人沃森在廣州開了一家店,後來,它搬到了香港。它之所以取名「屈臣氏」,是因為英文名用普通話音譯是「沃森」,而用廣東話音譯就是「屈臣」。多年發展後,屈臣氏後來在香港擁有多家連鎖店。

上世紀80年代初,李嘉誠的和記黃埔拿下了這家老公司,後來發展成一家非常重要的企業。自李氏家族控制屈臣氏以來,他們已經在全球展開多次擴張。首先收購英國Savers連鎖店,並將其延伸到歐洲。後來又收購荷蘭、法國、俄羅斯等地知名零售商,將歐洲業務範圍和領域從亞洲擴展到歐洲,並通過一系列業務布局悄悄地完成全球化進程。

此後,該集團以50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法國最大的香水零售商。這一系列的行動不僅使屈臣氏在歐洲站穩腳跟,而且使其業務擴大到數千家門店,並迅速進入了歐洲人的日常生活。營業額很快就突破100億。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屈臣氏最大的創新在於在穩定的客戶流和品牌聲譽之後,整合上遊供應鏈資源,並在自己的門店不斷推出自己的品牌系列產品,實現從單純渠道商到渠道品牌商的轉型。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屈臣氏將目光投向國內市場。為了實現更快的擴張,前後與萬達、中糧等巨頭合作,近八年在全國開設了3000多家門店,成為知名化妝品零售連鎖品牌。產品線包括進口品牌、本土品牌和自有品牌,其中自有品牌由於規模和成本優勢約佔30%,已成為主要的利潤來源。根據市場趨勢,我們可以有效地控制價格,建立成熟的新產品開發和生產流程。

在網絡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屈臣氏近年來不斷擴大線上線下客戶群,擁有1.3億用戶。大多數商店提供購物服務,如「商店自助服務」和「閃電送貨」。從去年開始,為了拓展外送服務,還與菜鳥、餓了麼和京東到家等平臺合作。

然而,近年來,受電子商務的影響,高層管理人員的變動和業績下滑,給屈臣氏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事實上,隨著消費的升級和消費群體的轉型,屈臣氏也面臨著品牌老化、導購過多和產品更新緩慢的問題。就連屈臣氏新上任掌門人高宏達都感嘆「市場變化快」。

據《福布斯》雜誌2019年度香港富豪榜,李嘉誠連續第二十一年蟬聯榜首,財富3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00億元。李嘉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了經商的秘密——有足夠的現金流,這是一直以來他發展事業最好的保證。

近年來,屈臣氏資本流動良好,利潤來源穩定,李嘉誠的全球運動得到了充分的保護。不過,屈臣氏並不是最賺錢的業務。但不可否認,屈臣氏是李嘉誠一直握在手裡的王牌。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亞洲最大的一家超市,年銷售額超4900億,它在全球有2萬家店鋪
    2020年2月,知名諮詢機構德勤(Deloitte)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零售商力量報告。根據整理統計,亞太地區共有61家企業上榜。其中,永旺(AEON)以714.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87億元)的零售收入位居亞太第一。京東和柒和伊控股位列第二、第三名,零售收入分別為628.75億美元和591.01億美元。
  • 李嘉誠旗下的零售巨頭,平均每天入帳4億,阿里騰訊都爭搶其股份
    一旦蘇寧的轉型在未來成功,該公司可能會超過阿里巴巴,成為中國新的零售巨頭。事實上,近年來,包括大潤發、永輝集團等在內的本土零售企業在國內市場發展良好。目前,他們正在擴大各自的零售規模。但也有一家規模一樣很強大的零售企業,在國內零售業一直是尤為低調。而這家企業就是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屈臣氏。
  • 亞洲最大的零售巨頭:它在全球有2萬多家店鋪,一年入帳5200億元
    眾所周知,目前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是沃爾瑪,其在2019財年(2018年1月31日-2019年1月31日)實現營收5144億美元(約人民幣3.45萬億元),實現淨利潤66.7億美元(約人民幣460億元)。而截止到目前,沃爾瑪在全球擁有11000多家分店,全球員工超過220萬。
  • 阿迪全球超70%門店關門 疫情重挫全球體育零售業
    阿迪全球超70%門店關門原標題:損失慘重!阿迪全球超70%門店關門,耐克或損失35億美元4月27日,這家德國運動巨頭髮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歐美市場,該品牌在全球仍有70%門店處於關閉狀態。
  • 奇麟鮮品|叮咚買菜唐山、廊坊開城;雞排門店超5萬家……
    (億邦動力網)( 奇麟鮮品每日生鮮行業資訊)永輝超市:全資子公司間接持股公司納斯達克上市永輝超市公告,全資子公司永輝控股間接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股份公司於美國時間11月13日於納斯達克上市,流通股本3.18億股,當日收盤價10.24美元,約合市值32.12億美元,永輝超市佔比約4%-5%。
  • 湖南最大的隱形富豪:坐擁近2萬家「夫妻店」,靠服務窮人賺大錢
    湖南最大的隱形富豪:坐擁近2萬家「夫妻店」,靠服務窮人賺大錢推薦語: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群眾買東西更加注重便捷性,與傳統商超以及購物中心相比,便利店既便捷,又能滿足群眾日常生活所需。因此即便商超與購物中心人流量減少的背景下,便利店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
  • 中國便利店「老大」,力壓美宜佳,門店近3萬家,每天入帳1.6億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群眾買東西更加注重便捷性,與傳統商超以及購物中心相比,便利店既便捷,又能滿足群眾日常生活所需。因此即便商超與購物中心人流量減少的背景下,便利店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一年新開上千家門店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不少行業巨頭也紛紛布局便利店這一市場,蘇寧小店、京東便利店的出現就足以證明便利店市場的前景。在便利店這一塊,它可以說是行業龍頭,同時也是國內便利店「之王」。根據「2020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來看,零售業板塊中石化易捷位列第一。
  • 為什麼沃爾瑪和家樂福在全球都有市場,卻唯獨無法進入香港呢?
    在當前的全球零售市場上,來自美國的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巨頭,來自法國的家樂福排名第二。在最新的世界500強榜單中,沃爾瑪以超過5000億美元的營收位居世界第一,也是零售企業的第一名,家樂福以912億美元的營收位居零售業第二名。
  • 90歲李嘉誠退休,屈臣氏「大老闆」創下了哪些商業傳奇?
    屈臣氏自被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收購後,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藥房,變成了全球個人護理、美妝用品連鎖零售巨頭之一。說起李嘉誠和屈臣氏的歷史,那可是夠久遠的了。屈臣氏前身是是英國人在廣州開辦的一個藥房,叫廣東大藥房。1871年,香港藥房易名為A.S.
  • 零售晚報|李國慶俞渝夫妻深夜互撕;京東超市已合作2.4萬家門店...
    俞渝在其朋友圈中手撕李國慶,稱李國慶從家中拿走1.3億現金,並非淨身出戶。她還指責李國慶聯合公關操縱媒體,每件事都在撒謊。隨後李國慶回應稱,俞渝對我私生活做出的誹謗和誣衊,等著收律師函吧。李國慶還稱,俞渝希望影響公眾輿論,為離婚分割股權給法院製造壓力。
  • 阿迪全球超70%門店關門,耐克或損失35億美元
    4月27日,這家德國運動巨頭髮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歐美市場,該品牌在全球仍有70%門店處於關閉狀態。大中華市場方面,阿迪達斯表示,由於庫存積累、訂單取消以及壞帳增加,該公司在一季度遭受約2.5億歐元的虧損。目前,阿迪達斯在中國擁有約1.2萬家門店,大多數為特許經營店,此外有近500家直營店。據路透社報導,大中華市場佔據阿迪達斯全球銷售額約20%。延伸閱讀:耐克銷售額損失35億美元?
  • 年賺48億,擁有萬家門店
    但不同於前幾天農夫山泉的火爆,上市首日,百勝中國開盤價報410港元,隨後即震蕩下行,宣告破發,截止港股收盤,股價報390.2港元,較發行價下跌5.29%,市值約為1635.35億港元。  百勝中國在港股二次上市底氣何在?為何首日破發?這家中國最大餐企還面臨哪些問題?
  • 美國第二大零售巨頭,排名僅次沃爾瑪,平均每天進帳超29億
    在提及美國零售巨頭的時候,想必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會是沃爾瑪的名字。的確,沃爾瑪在全球的知名度相當高,是全球大型零售企業之一。從5月18日,《財富》雜誌發布的美國500強排行榜看,2019年沃爾瑪以5239.64億美元的總營收位居榜首。不過,榜單中,最為讓筆者關注的還是好市多的排名。
  • 雞排界的「蜜雪冰城」:門店超2萬家,一年賣出70億!
    在餐飲界中,有兩個擁有門店數量龐大的品牌,一個是在今年突破10000家門店的茶飲屆的蜜雪冰城,另一個則是被譽為雞排屆「蜜雪冰城」的正新雞排。據官方數據顯示,正新雞排在全國的門店超20000家,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
  • 新零售的戰爭:李嘉誠的百佳超市投入騰訊(00700)、永輝懷抱
    在過去的一年中,以永輝作為支點,騰訊在新零售領域攻城拔寨,先後拿下家樂福、步步高等商超企業,如今更將百佳和惠康兩大香港商超巨頭帶入同一個戰壕裡,將新零售的國際化再向前邁進一步。彼時,李嘉誠計劃將百佳超市出售,叫價10億至20億美元,泰國正大、華潤萬家、日本永旺、澳大利亞Woolworths以及凱雷、KKR、TPG等曾一度成為潛在的競購方,但後因競購者出價未達到預期而擱淺。百佳超市為首家登陸內地的外資零售商。1984年,百佳超市進入深圳蛇口,開設了內地首家超市門店。根據三方合作的方案,合資公司旗下所有店鋪均使用「百佳永輝」品牌。
  • 大商超2020「很受傷」:永輝mini店上半年虧損1.3億、關店88家
    與此同時,10月19日,阿里還宣布,擬投入280億港元,直接和間接共持有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72%股份。這意味著,阿里對大潤發及其母公司高鑫零售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大。而頻繁入股大商超背後,實際上也驗證了阿里加速「落子」線下的決心。京東方面,則將目標瞄準了國內零售領域的領頭羊——華潤萬家。
  • 門店突破1.5萬家,業績卻不理想,屈臣氏的未來在哪裡?
    屈臣氏於2019年宣布其現在的門店數量,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突破了1.5萬家。但在這同時還有一個聲音響起:「屈臣氏要賣身了」,這一話題從何而起呢?根據屈臣氏品牌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屈臣氏目前的門店數量仍然在不斷增加,但是門店的營業收入卻不太如意,一直處於下降的狀態。從2015年到2018年之間,屈臣氏門店的營收,分別同比下降了5.1%、10%、4.3%、1.6%。
  • 全球最牛的「1元店」:年銷售額做到1600億,市值是永輝超市的2倍
    2019年,全球線下零售行業不景氣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在國內,除了幾家零售巨頭仍能保持業績增長之外,不少中小零售集團都面臨著業績下滑甚至於虧損的窘境,比如人人樂、新華都、卜蜂蓮花等連鎖商超品牌。而在海外,比如說美國,其線下零售行業更是面臨著更大的困境。
  • 零售晚報 | 李國慶俞渝夫妻深夜互撕;京東超市已合作2.4萬家門店;淘寶臺灣正式上線
    俞渝在其朋友圈中手撕李國慶,稱李國慶從家中拿走1.3億現金,並非淨身出戶。她還指責李國慶聯合公關操縱媒體,每件事都在撒謊。隨後李國慶回應稱,俞渝對我私生活做出的誹謗和誣衊,等著收律師函吧。李國慶還稱,俞渝希望影響公眾輿論,為離婚分割股權給法院製造壓力。
  • 全球「最有錢」家族,一天賺上億!而中國富豪家族,屬他最有錢?
    你們都知道,全球最富有的人是誰嗎?想必很多人,會提及全球富豪榜中第一的名字—世界首富貝佐斯。在《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貝佐斯的身價達到了9800億人民幣左右,並且之後的一段時間中,貝佐斯的身價也成功突破了萬億元人民幣。但事實上,貝佐斯並不是全球最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