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上映惹爭議 吳宇森贊原住民英雄觀

2020-12-12 網易娛樂

導演魏德聖耗費三年與5.3億新臺幣完成了縈繞他心頭十幾年的《賽德克·巴萊》。影片昨夜已經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映,但影片試映後,華語媒體對其表達的民族仇恨與歷史觀卻有不解。

網易娛樂9月2日報導(文/3pinky) 導演魏德聖耗費三年與5.3億新臺幣完成了縈繞他心頭十幾年的《賽德克·巴萊》。影片昨夜已經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映,計劃以《太陽旗》和《彩虹橋》上、下兩部在臺灣上映,電影節參賽版本則合併、並剪成150分鐘,即使是縮減版本,這個長度也夠得上「史詩」。但影片試映後,華語媒體對其表達的民族仇恨與歷史觀卻有不解。

魏德聖與製片人吳宇森偕同馬志翔、安藤政信、徐若瑄、温嵐等主演抵達水城,他坦承片中涉及的「霧舍起義」和臺灣原住民的價值觀很難為外族理解,在發布會上也表露自己的動機:「我覺得最難表現的是原住民對日本人愛恨交織的感情,我想用這部電影為臺灣人的心靈療傷。」

魏德勝要給臺灣人上歷史課 愛恨糾結最難拍

《賽德克·巴萊》重現臺灣歷史上著名的「霧社事件」,講述日據時代下,霧社地區馬赫坡社因為不滿臺灣總督府與日據勢力壓迫和剝削而發起反抗。族長莫那魯道帶領族人循著祖靈之訓示,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最終一千多原住民在戰鬥與物資窘困中慘死。

除了涉及史實,影片對原住民的生存狀態也有細緻描寫。而他們對家園、地盤的極度保護、天生好勝善鬥、對祖訓生死觀的完全信仰,都讓並不了解臺灣歷史的人驚訝。魏德聖也表示,即使是臺灣人對「霧社事件」也只是一知半解,「臺灣人對歷史知道得太少,我希望《賽德克·巴萊》能給臺灣人上一次歷史課。」

馬赫坡社的族人與日軍殘殺的場面讓觀眾膽寒,魏德勝也坦言,這部電影最難拍的部分是表現原住民對日本人愛恨交織的感情:「日本人給他們帶來先進的技術,卻霸佔了他們的土地。有人贈你夜明珠,但是踐踏你的家園,你還能感謝他嗎?」他也表示,希望《賽德克·巴萊》「能給臺灣人的心靈療傷。」

吳宇森盛讚原住民英雄觀 一邊監製一邊學歷史

魏德聖表示影片的歷史搜集工程龐大,自己也並不是向來很懂那段歷史,大多的理解是來自父輩的講述:「他們都是那個時期的親歷者,都了解那時候發生的事情。」吳宇森出手為《賽德克·巴萊》製片,也笑稱其實最後反而要感謝魏德聖:「它讓我知道了一段我從來沒聽過的歷史,我從這個片子裡學到了很多。」

談到《賽德克·巴萊》的英雄主義與自己電影裡的英雄,吳宇森謙虛道:「我的英雄是個人的,有浪漫色彩的,這個片子的英雄卻是從人道主義層面出發的,令人感動。」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賽德克•巴萊》遭遇內地票房滑鐵盧
    票房遭「冷宮」 口碑出奇好《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執導的史詩英雄巨作,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影片講述的是1930年,臺灣在日本統治之下,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眾反抗日本政府而發動霧社事件的故事。
  • 《看見惡魔》分級惹業內爭議 無刪節版釜山上映
    《看見惡魔》分級惹業內爭議 無刪節版釜山上映 時間:2010.10.1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Ben
  • 吳宇森首部槍戰片,林正英、高雄實力出演,卻因一場意外毀於一旦
    從喜劇大師到槍戰類cult片代表,吳宇森風格的轉變,與一部電影息息相關,它就是《英雄無淚》。該片是吳宇森的首部槍戰片,也是其暴力美學的風格成型之作。1977年的喜劇電影《發錢寒》,讓吳宇森的喜劇才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隨後的《錢作怪》、《滑稽時代》更是一次次的突破票房紀錄。然而吳宇森本人對喜劇並沒有太大興趣,他一直想搞一部槍戰題材的影片。
  • 「賽德克」刪減版5月上映 周杰倫投資已收回
    「賽德克」刪減版5月上映 周杰倫投資已收回     電影網訊(圖/楊楠 文/張瑋) 4月12日,電影《賽德克·巴萊》在京發布了首款海報和預告片
  • 吳宇森談翻拍《追捕》:高倉健是偶像,《英雄本色》小馬哥就參考了...
    17年前,吳宇森在《喋血雙雄》裡也借周潤發和朱江說過同樣的話:「這個世界變了,你和我都不再適合江湖」。這無疑是個不宜懷舊的年代,但我們卻忍不住要懷念。今年是吳宇森進入電影江湖的第50個年頭,11月成了名副其實的「吳宇森」月,4K修復版《英雄本色》在好萊塢超級英雄重壓下上映5天就獲得近3000萬票房。
  • 《賽德克-巴萊》內地版本出爐 直觀血腥鏡頭被刪
    4月11日,去年斬獲臺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大獎的《賽德克-巴萊》在北京舉辦媒體看片會。此次看到的版本不同於之前的威尼斯參賽版和在臺灣上映的5小時上下集版,而是由導演魏德聖重新剪輯的內地過審版本,片長兩個半小時。
  • 吳宇森拍《飛虎群英》 靚湯或成「抗日英雄」
    湯姆·克魯斯有望成為「抗日英雄」   導演吳宇森籌拍的空戰片《飛虎群英》,成本高達一億美金,由於求好心切,去年中他宣布開拍計劃後,   好萊塢一直對「飛虎隊」題材感興趣,吳宇森忙完《赤壁》後,原本要拍的《一九四九太平輪》因故告吹,迅速決定開拍此片搶先機。全片以陳納德為中心,講述中、美飛行員連手抗日,從誤解到欣賞,最後成為朋友的過程。吳宇森曾說:「我想表達的還是不同國籍人民間的友情,這也是我電影一貫的特色。」
  • 吳宇森的好萊塢徵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變臉》:上映於1997年如果說前兩部作品只是讓吳宇森在好萊塢「小有名氣」的話,那麼這部《變臉》,則徹底讓吳宇森在好萊塢聲名大噪!雖然該片依然充斥著大量吳宇森慣用的伎倆,但在整體故事脈絡和敘事節奏把控上,吳宇森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 《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自曝曾拒漫威之父邀請執導,批評漫威電影
    提到吳宇森,大家應該都會想起他執導的電影《英雄本色》,這部電影不僅一舉斬獲當年香港票房冠軍,也成為了吳宇森人生的轉折點,在當時還流行起了一股「英雄熱」。之後《英雄本色2》、《縱橫四海》等膾炙人口的影片也出自吳宇森之手。
  • 《賽德克 巴萊》內地版本出爐 直觀血腥鏡頭被刪
    電影《賽德克-巴萊》鳳凰網娛樂訊 4月11日,去年斬獲臺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大獎的《賽德克-巴萊》在北京舉辦媒體看片會。此次看到的版本不同於之前的威尼斯參賽版和在臺灣上映的5小時上下集版,而是由導演魏德聖重新剪輯的內地過審版本,片長兩個半小時。《賽德克-巴萊》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闡述的是臺灣日治時期的臺中州能高郡發生的霧社事件,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三百多名族人對抗日本三千大軍的故事。
  • 1986年,吳宇森力排眾議讓周潤發當主角,創造了香港影壇豐碑
    由新藝城投資拍攝,吳宇森導演,狄龍、周潤發和張國榮主演的《英雄本色》在香港上映。《英雄本色》一經上映便迅速爆發轟動全港,連續上映61天,最終以3465萬的年度票房打破了香港開埠以來的票房紀錄,在80年代末,人口不足600萬的香港,3465萬這個數字證明,在當時至少有80%的香港人走進電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堪稱香港電影界的一大奇蹟。
  • 電影《賽德克.巴萊》給人的震撼
    他們信仰祖靈,但他們不能守護獵場,不能自由狩獵,不能出草,乾乾淨淨的臉上沒有屬於英雄的印記,他們卑躬屈膝,他們忍辱偷生。起義的爆發是必然,他們知道以出於必死之局,不如主動出擊,血祭祖靈,讓年輕男人面刺圖騰從容赴死。 這個影片中有太多的場面讓人震撼。 賽德克族人在人數處在絕對劣勢、以及武器相差極大的情況下,仍舊選擇了抗爭。
  • 讓人們懂得臺灣 訪中國臺灣影片《賽德克 巴萊》導演魏德聖
    新華網紐約4月25日電(報導員李大玖)由中國臺灣導演魏德聖執導,反映臺灣少數民族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史詩性歷史巨片《賽德克 巴萊》將於4月2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紐約、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等地上映,並將於5月1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英雄本色2018》是為了致敬吳宇森?這樣的爛片別褻瀆了原著
    文/秋名山斯基 總第242期對於看港片長大的一代來說,吳宇森和徐克導演的影片所締造的英雄人物——周潤發、李子雄、張國榮更是成了那個年代的偶像明星。在江湖的恩怨情仇中,從兄弟反目到黑幫街頭火拼,我們見識了什麼叫英雄本色。
  • 《英雄本色》令主創集體鹹魚翻身,也導致吳宇森與徐克的決裂
    1986年上映的《英雄本色》,令臺前幕後的主創集體鹹魚翻身,吳宇森也憑藉此片奠定了暴力美學風格。後來開拍了兩部續集,但他內心非常抗拒,並不想拍。因此,在《英雄本色2》時,他與徐克產生了分歧,後來退出了第三部的拍攝。
  • 為啥吳宇森最感激張國榮,因為沒有他就不會有《英雄本色》
    但最風光的張國榮卻燃燒自己,照亮了其他人,成就了發哥就此成為現象級明星,狄龍也迎來第二春,吳宇森更是由此成為了暴力美學之父。 1986年上映的那一部也是翻拍版,但是那時候的吳宇森、狄龍、周潤發、張國榮,真的是再也找不到的組合。電影如此,音樂更是經典若斯……
  • 賽德克茶人
    賽德克茶人 日期:2020-07-01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 吳宇森隱秘往事:英雄本色中最虧欠張國榮,因口吃改行做導演
    提到吳宇森,無疑是華語電影的殿堂級人物。他於1986年執導的電影《英雄本色》掀起英雄片熱潮之餘,還開啟了香港電影輝煌時代。此外,他在電影裡所表現出的暴力美學被無數人推崇,也奠定了「吳氏美學」的電影風格。
  • 魏德聖自信拿最佳導演獎 「賽德克」是最大極限
    魏德聖自信拿最佳導演獎 「賽德克」是最大極限     金馬入圍名單剛公布,《賽德克·巴萊》入圍11項等重要大獎,導演魏德聖7日出席服飾對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