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拍《飛虎群英》 靚湯或成「抗日英雄」

2020-12-18 Mtime時光網

                                湯姆·克魯斯有望成為「抗日英雄」

 

  導演吳宇森籌拍的空戰片《飛虎群英》,成本高達一億美金,由於求好心切,去年中他宣布開拍計劃後,劇本還在修改推敲中,故事以中美飛行員連手抗日的友情為主軸;因資金將會涉及內地港臺及好萊塢,須避開敏感政治議題。  

 

  好萊塢一直對「飛虎隊」題材感興趣,吳宇森忙完《赤壁》後,原本要拍的《一九四九太平輪》因故告吹,迅速決定開拍此片搶先機。全片以陳納德為中心,講述中、美飛行員連手抗日,從誤解到欣賞,最後成為朋友的過程。吳宇森曾說:「我想表達的還是不同國籍人民間的友情,這也是我電影一貫的特色。」

 

  為了真實重現當年的戰爭場面,吳宇森已到昆明勘景,尋找當年飛虎隊的司令部舊址,而為了解半個世紀前的昆明,他看了不少紀錄片,也曾來臺收集資料。其實,兩年多前,他就找過臺灣編劇寫劇本,但都不滿意,之後找了其它名家撰寫,一來一往已改了好幾稿。

 

  因劇本還未定案,選角也無法進行,曾跟吳宇森合作過的湯姆·克魯斯 、約翰·特拉沃塔等國際巨星,都是扮演陳納德的候選名單,他一直很欣賞的大陸男星孫紅雷也可能軋一角。吳宇森強調,劇情主要講男人兄弟情,電影只寫到陳納德與陳香梅相識前,因此沒有陳香梅的角色,由他一手捧上大銀幕的林志玲 ,此次恐無法再續戲緣。

 

  既然是史詩巨片,拍攝地點眾多,吳宇森表示昆明會有很多戲分,至於臺灣是否列入考慮,他說一直想到臺灣拍片,與此地電影人合作。據悉,他與臺灣國防部門私下接觸過,但都只是初步階段,需要哪些協助等細節還不明確,對此,監製唐在揚也表示不方便透露。

 

  可以確定的是,空戰場面十分壯觀,考驗吳宇森的調度能力,光是重製當年的飛機和戰艦等,就要花費總投資額的一半。他之前拍《赤壁》在惡劣環境下一度身心俱疲,對於再執導大製作電影,他笑說,以前做過將近二億美金的片子,壓力不是問題,對自己充滿信心。

相關焦點

  • 吳宇森拍IMAX版《飛虎群英》 望連姆尼森加盟
    吳宇森 「飛虎隊」飛機與中國士兵(資料圖片)   時光網訊 據報導,吳宇森導演將聯手IMAX公司打造他投資9000萬美元的新片《飛虎群英》,並且希望邀請好萊塢男星連姆·尼森擔任領銜主演。   《飛虎群英》講述了美國空軍將領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的故事,他在二戰時期1941年組建了援華抗日美國志願航空隊,該志願航空隊以「飛虎」為隊徽,從1941年12月到1945年9月援華期間,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據了解,這是美國第一支志願航空隊,曾經殲滅了敵人300架飛機,僅有14人犧牲。
  • 吳宇森《飛虎群英》將拍上下部 國際版單發劇集
    吳宇森《飛虎群英》再曝重大進展,右上為陳納德將軍、右下為籤約儀式  時光網訊 由中影集團和張家振獅子山公司合作籌備、吳宇森執導的《飛虎群英》今天再度曝光重大進展:  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Cyrte集團CEO弗蘭克·波特曼、導演吳宇森、製作人張家振以及其他相關人士出席了籤約儀式。根據片方曝光的信息,《飛虎群英》全片將以英語對白拍攝,以「飛虎隊」的締造者陳納德將軍為主角,講述中、美飛行員聯手抗日,從誤解到欣賞,最後成為朋友的過程。
  • 吳宇森史詩片《飛虎群英》 中國影史投資第一
    「飛虎隊」飛機與中國士兵(資料圖片)     時光網訊 據國內媒體報導,吳宇森導演繼《赤壁》之後,將再度打造超級大片,以抗戰時期中國軍民與美國飛虎隊聯合抗日為主要內容的《飛虎群英》。   影片飛虎隊的原型是1941年陳納德組建的援華抗日美國志願航空隊,該志願航空隊以「飛虎」為隊徽,從1941年12月到1945年9月援華期間,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據了解,這是美國第一支志願航空隊,曾經殲滅了敵人300架飛機,僅有14人犧牲。
  • 《飛虎群英》開拍!男主謝霆鋒將攜手劉德華等五位影帝激情演繹!
    最近《飛虎群英》備受廣大網友關注,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二戰,陳納德將軍組建了一支志願戰鬥中隊,幫助中國人民抗日,該影片邀請的全部都是實力派影帝,這部影片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題材,更是一個挑戰!《飛虎群英》導演是吳宇森,這位大導演的作品風格獨樹一幟,個人色彩濃厚,尤其崇尚暴力美學,之前的《英雄本色》、《變臉》、《縱橫四海》等都是出於他手,最近這部《飛虎群英》在剛透露風聲的時候就被外媒關注,該影片的演員陣容是觀眾最期待的。演員這方面,在之前是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謝霆鋒、阮經天、劉德華、趙又廷、劉燁、王力宏。
  • 《賽德克》上映惹爭議 吳宇森贊原住民英雄觀
    影片昨夜已經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映,計劃以《太陽旗》和《彩虹橋》上、下兩部在臺灣上映,電影節參賽版本則合併、並剪成150分鐘,即使是縮減版本,這個長度也夠得上「史詩」。但影片試映後,華語媒體對其表達的民族仇恨與歷史觀卻有不解。
  • 《大客棧》橫店熱拍 韓棟顛覆形象演繹抗日英雄
    《大客棧》橫店取景  搜狐娛樂訊 由車父(祝君)、劉礴、韓東傾力執導,韓棟左小青領銜主演的年代抗戰豪情劇《大客棧》在橫店熱拍,該劇以抗戰版韓棟在劇中出演的林卓英是一名甘願自我犧牲奉獻的抗日英雄。  電視劇《大客棧》正在橫店取景拍攝,該劇在1940年抗日的背景下,以深受日本人信任的哈爾濱最大客棧女掌柜漂亮寡婦趙紫蘭,與韓棟飾演的應對抗聯任務幹將林卓英的相遇相知為故事線索,講述當時飽受侵華戰爭摧殘的哈爾濱城內,一群有血有肉、錚錚鐵骨的中國人民,在艱難的環境下,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與敵鬥爭,永不屈服的故事。
  • 吳宇森之電影十誡
    更為喜感的說法其實是:何冠昌對吳宇森的第一印象太好,以至於和吳宇森籤約一籤就是數年長約,並且在他的第二部、第三部作品接連失敗後,依然堅持用他——要知道當年可是需要做滿15年場記、15年副導演才能當導演的,一般人當上導演都已經是四五十歲的年紀了,而吳宇森才27歲。後來他去好萊塢拍動作片,製片人也會叫導演、演員等主創一起觀摩他獨特的拍攝手法,足見其風格粲然。
  • 吳宇森談翻拍《追捕》:高倉健是偶像,《英雄本色》小馬哥就參考了...
    17年前,吳宇森在《喋血雙雄》裡也借周潤發和朱江說過同樣的話:「這個世界變了,你和我都不再適合江湖」。這無疑是個不宜懷舊的年代,但我們卻忍不住要懷念。今年是吳宇森進入電影江湖的第50個年頭,11月成了名副其實的「吳宇森」月,4K修復版《英雄本色》在好萊塢超級英雄重壓下上映5天就獲得近3000萬票房。
  • 忻縣抗日英雄趙正午的抗日思想
    數年前,華夏民意網援引作家張來源所著《遊擊英雄趙正午》內容,綜合編輯發布忻府區抗日英雄趙正午的故事。今天發文探討忻縣抗日英雄趙正午的抗日思想,而關於趙正午的抗日思想至今似乎無人提及,然而作為忻州抗日歷史人物的趙正午,回顧其抗日事跡也有抗日的思想或者說思路。
  • 《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自曝曾拒漫威之父邀請執導,批評漫威電影
    提到吳宇森,大家應該都會想起他執導的電影《英雄本色》,這部電影不僅一舉斬獲當年香港票房冠軍,也成為了吳宇森人生的轉折點,在當時還流行起了一股「英雄熱」。之後《英雄本色2》、《縱橫四海》等膾炙人口的影片也出自吳宇森之手。
  • 為什麼說:《英雄本色》並不是吳宇森最好的電影?
    1986年由吳宇森導演,周潤發、狄龍、張國榮主演的《英雄本色》,開創了香港黑幫英雄片的先河,拉開了香港警匪槍戰片的序幕,是一部在香港電影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電影。對於導演吳宇森來說,該片無疑是他的一部經典代表作。《英雄本色》奠定了吳宇森「暴力美學」電影風格的基礎,算得上是吳宇森這一獨特電影風格的開山之作。本文為「大象看戲」原創首發。他處所見,必為剽竊。敬請舉報!但若論「吳宇森最好的電影」,該片似乎在不少方面還難以擔當此任。
  • 吳宇森隱秘往事:英雄本色中最虧欠張國榮,因口吃改行做導演
    提到吳宇森,無疑是華語電影的殿堂級人物。他於1986年執導的電影《英雄本色》掀起英雄片熱潮之餘,還開啟了香港電影輝煌時代。此外,他在電影裡所表現出的暴力美學被無數人推崇,也奠定了「吳氏美學」的電影風格。
  • 《英雄本色》令主創集體鹹魚翻身,也導致吳宇森與徐克的決裂
    1986年上映的《英雄本色》,令臺前幕後的主創集體鹹魚翻身,吳宇森也憑藉此片奠定了暴力美學風格。後來開拍了兩部續集,但他內心非常抗拒,並不想拍。因此,在《英雄本色2》時,他與徐克產生了分歧,後來退出了第三部的拍攝。
  • 1986年,吳宇森力排眾議讓周潤發當主角,創造了香港影壇豐碑
    已經在電視劇領域取得成就的發哥開始轉戰影壇,本以為能靠著以前的人氣在影壇創出一些名堂,但拍了幾部文藝片後,拿了不少獎,票房卻接連失利,落下了「票房毒藥」的名號,以至於很多電影公司都不願意和他合作。除了吳宇森和周潤發外,當時邵氏開始向電視劇行業進軍,狄龍轉向現代電影發展,昔日武俠片巨星已經淪為過氣明星。
  • 《英雄本色》影評:致敬經典,吳宇森暴力美學,周潤發英雄本色!
    吳宇森第一集裡吳宇森導演徐克監製兩個人共同完成了一部傑作,但吳宇森其實並不想拍續集,在徐克的極力要求下才勉強上馬,再加上在第二集的製作過程中徐克間監製壓過導演的作風也讓吳宇森覺得不爽徐克前輩靈感其實英雄本色並不是純粹的原創,它改編自香港著名導演龍剛在1967年的同名電影, 在龍剛的英雄本色裡就講了一個坐牢15年之後出獄的男人,想要改過自新就被迫捲入江湖恩怨的故事,演這個男人的是謝霆鋒的老爸謝賢,而這個角色,也就是吳宇森英雄本色裡的核心主角宋子豪
  • 即墨抗日英雄——趙世恪
    即墨抗日英雄——趙世恪趙世恪(1901—1939)又名趙石可,今青島市即墨區通濟街道趙家嶺人,初中肄業。一九一九年到青島四方機廠當工人,曾加入過共產黨和國民黨,參加了四方機廠工人運動,被捕入濟南監獄。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後,他與李兆岐、田世磊等一起策劃組織抗日遊擊隊。一九三八年農曆二月二,趙世恪與趙光等人在即墨西部一帶組織抗日遊擊隊,被國民政府駐魯第五十一軍軍長于學忠委任為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別動總隊第47支隊。雖然于學忠給趙世恪的不過是一個隊伍番號和一個空頭委任狀,但是在抗日救國激情的鼓舞下,這支隊伍還是發展迅猛。
  • 吳宇森:《賽德克·巴萊》是「史詩級」大片
    新華網義大利威尼斯9月1日專電(記者王昀加 報導員楊軼涵)角逐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影片《賽德克·巴萊》1日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身為影片監製的吳宇森導演稱讚此片是一部真正的「史詩級」影片。《賽德克·巴萊》是電影節競賽單元亮相的第一部華語影片。
  • 落魄天才吳宇森背水一戰,逆襲成就英雄本色,徐克背後默默支持
    對於內地60-80年代的男性來說,《英雄本色》簡直就是男人間的聖經,英雄熱血、男兒義氣是什麼樣子,應該就是小馬哥那樣!而《英雄本色》中男人間的情義恩仇配合和酣暢淋漓的槍戰場面,深深的刻印在我們幾代人的腦海中。狄龍有一次接受採訪時回憶說,當年有一次去內地,一上計程車就被司機認出來了。司機熱情地和他打招呼:「這不是豪哥嗎?我可不能收你錢」。可見《英雄本色》在內地,有多麼的深入人心。
  • 1989年,吳宇森拒拍《英雄本色》,徐克親自導演,搞砸了
    一、吳宇森與徐克的分歧吳宇森的翻身之作《英雄本色》,在徐克的全力支持下,於1986年上映後拿下3465萬港元票房,成為年度票房冠軍,亦成為香港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電影成功之後,新藝城影業有意拍攝續集,吳宇森作為一位有追求的導演堅決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