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新六大茶山之一的南嶠山及其波瀾壯闊的雲海組圖分享

2020-12-21 雲南茶馬少幫主

尋一座山,聽一段故事喝一杯好茶,做一個好人——茶馬少幫主

茸芭莘那 - 茶王在勐海

04:15來自雲南茶馬少幫主

努力向上,耀眼爭光。百家號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是雲南茶馬少幫主!

上一篇文章,《努力向上耀眼爭光,巴達帕斯老寨為您詮釋臺地茶才是普洱中堅力量》少幫主給大家分享了巴達茶山的帕斯老寨,以此也剛好結束了我們兩周的巴達茶山系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往期精彩內容回顧《勐海有句諺語叫「西定的風和巴達的雨,布朗山的路與南糯山的鬼」》《巴達山的咽喉要道,曼來村委會帕蚌村》《同樣是千年古寨,老曼峨與章朗有何不同》《章朗布朗族傳統文化散記之終結篇》。

圖片:南嶠山

01溫故知新,古六大茶山

圖片:少幫主在易武老街

喜歡喝普洱茶,或者是喜歡研究普洱茶文化的朋友們都知道西雙版納有個古六大茶山。對於古六大茶山的歷史,相信每位朋友都能把其歷史文化說得頭頭是道,似乎這也潛移默化地成為了茶友們的入門級進階考試了。

圖片:易武老街上的老馬幫

圈子裡對於古六大茶山的歷史資料各有說法。

遠在1957年11月至12月,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組織專業茶葉普查工作隊,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認真的實地普查,雲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第一任所長蔣銓先生親自參加。在歷時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裡,總共行程超過1200餘裡,他們走遍了古六大茶山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走訪了許多健在的男女老少,查看了許多碑石記錄。歷盡千辛萬苦,搜集看了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為古六大茶山史料提供了寶貴的、不可磨滅的證據,向州人民政府作了口頭及書面匯報,根據當時現存的茶山範圍、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古六大茶山依次是易武、倚邦、攸樂(基諾)、曼撒、蠻磚和革登,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確認了他們的報告。

圖片:南嶠山

02新六大茶山

雲南生產普洱茶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之前的六大茶山出產的茶葉產量和質量已經日漸衰落了,隨後,雲南普洱茶產地重心已經慢慢移至新六大茶山(也稱江外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包括南糯山、勐宋山、布朗山、景邁山、巴達山,以及我們今天要分享的南嶠山。

組圖:風景秀麗的勐遮壩子

南嶠茶山發展到如今又被稱為了勐遮古茶山。

勐遮是勐海縣境內最大的平壩,這裡也被稱為「版納糧倉」。在明朝隆慶四年1570年設立十二版納時,朝廷把勐遮、景真和勐翁(今勐海縣勐阿鎮)一版納,1927年,中華民國在這裡設縣,當時稱五福縣,三年後(1930年)更名為南嶠縣,這也是南嶠古茶山得名的原因。

組圖:波瀾壯闊的南嶠山雲海

1958年11月,南嶠縣與勐海縣合併,該設為勐遮區。時間再往後推移,如今的行政劃分成了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遮鎮。

圖片:雲騰四海的南嶠山

喝好一杯茶

看懂一座山

歡迎文末留言

一起分享交流關於茶的日子

我是一直在路上的【茶馬少幫主】,一名茶山民俗文化愛好者。少幫主將會堅持原創,堅持每一張照片都是自己拍攝,只為給大家呈現最真實的每一座山和每一個村。再次感謝在百家號上與大家見面的第三十六天,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組圖分享南嶠古茶山裡最為璀璨的明珠,西雙版納天鵝湖
    上一篇文章,少幫主跟大家分享了關於南嶠山的文章《西雙版納新六大茶山之一的南嶠山及其波瀾壯闊的雲海組圖分享》。所以今天少幫主就再給大家補充一下南嶠山的美貌風景。勐邦水庫位於距勐海縣城23公裡的勐遮壩子東南面的勐邦盆地,素有「天鵝湖」之稱,壩高25.43米,總庫容230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4.5萬畝,是勐海縣20世紀50年代末群眾投工投勞修建的中型骨幹水利工程。到勐邦,不僅可以欣賞自然美景,而且還可以領略傣家獨特的風土人情。
  • 勐往鄉曼糯村初映象,有茶友把其納入新六大茶山名錄之一
    新六大茶山的另外一種說法圖片:瀾滄縣景邁山古茶園在之前的文章中《西雙版納新六大茶山之一的南嶠山及其波瀾壯闊的雲海組圖分享》,少幫主有跟大家聊過關於新六大茶山(也稱江外六大茶山)的問題,依次分別是南糯山、布朗山、巴達山、南嶠山、勐宋山、景邁山。
  • 西雙版納有個地方總會讓你錯覺,懷疑是在天山牧場又或是蒙古高原
    西雙版納有個地方,會讓你錯覺到底是在天山牧場還是蒙古高原這樣子的牧場像不像天山這個地方就是帕丁梁子,是古時候南嶠山的一部分,現在是勐遮與勐滿、西定的分界,高聳直立的帕丁梁子就是一面屏風,把勐遮和勐滿好好地懷抱住!
  •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分別是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茶山中古茶園的面積達到上萬畝。茶山上保留的古茶樹,讓西雙版納能生產出質量優良的普洱茶,使得那裡的普洱茶品牌名聲遠播。一般認為,六大茶山是一個重要的產區。不過,六大茶山到底是哪幾座山,大家的版本都不太一樣。六大茶山的名稱來源於少數民族,他們的讀音會被翻譯為不同的版本。六大茶山範圍廣闊,山脈相互連接,很難徹底地把每座山區分出來。最早傳出的劃分方法是,把六大茶山當做是六座山,分別是倚邦山、攸樂山、蠻磚山、莽枝山、革登山、易武山。部分人不認同這個版本,他們傾向於把易武山一分為二,分別是易武山和曼撒山。
  • 如何劃分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
    雲南擁有豐富的古茶樹資源,雲南古茶樹不僅樹齡大,古茶樹面積大,分布範圍廣而全國聞名的六大茶山就是其典型代表。說到雲南六大茶山,很多茶友都搞不清楚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有什麼區別?是怎麼劃分的?今天就六大茶山為茶友一一講解。
  • 新六大茶山科普篇
    雲南普洱茶新六大茶山分別為:南糯、南嶠、勐宋、布朗、巴達和景邁茶山。其中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縣境內,位於瀾滄縣的景邁茶山也與勐海緊緊相連。新六大茶山南糯山南糯茶山坐落於勐海縣東北側,屹立在流沙河東岸,在傣語裡,南糯是筍醬的意思。南糯山有著極好的生態環境,雨量也十分充沛,山寨裡不乏千年古樹,而古樹之上則長滿了被譽為十大仙草之一的石斛。
  • 普洱茶新六大茶山品質特點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分別是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易武(曼撒);目前由於普洱茶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又分出了普洱茶新六大茶山。下面為你介紹新六大茶山的茶區位置和普洱茶特點。 勐海新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縣境內,只有景邁茶山位於瀾滄縣,與勐海緊緊相連之處。
  • 新六大茶山勢頭正猛,沒喝過就虧了
    普洱茶看山頭論高低的風氣並不是近兩年才有的,早在1957年,西雙版納組織專業的茶葉普查工作隊,勘察了瀾滄江內的茶山,並將它們並稱為六大茶山,這六大茶山地理環境優越,茶樹資源豐富,在普洱茶產區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 茶山連載︱如果你第一次去西雙版納遊茶山,建議第一站選這裡
    如果你第一次去西雙版納遊茶山,建議第一站選在南糯山西雙版納的古茶山集中在勐海和勐臘兩縣,被稱為「中國普洱茶第一縣」的勐海,是很多茶友探訪茶山必去的地方,而所選古茶山的第一站,就是距離南糯山不只是個茶山南糯山種茶歷史悠久,享有盛名,傳說當年諸葛亮南徵時曾在此種茶,雖系傳說,但古濮人種茶的歷史則十分久遠,後來哈尼人遷入南糯山開始種茶,南糯山半坡寨的茶王樹即是歷史的證明。
  • 炒出天價的普洱茶,其古今六大茶山是指哪些?
    必然提到的古今六大茶山,其背後見證著普洱茶的千年發展。  不論是資深茶客,還是普通消費者,了解茶山文化能夠幫助我們在選購、品飲等技能層面更上一層。  一.包含的名寨有哪些?  古「六大茶山為雲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現均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目前產量較少。  新六大茶山均集中在勐海縣境內,只有景邁山位於瀾滄縣。差異化的海拔、氣候同樣造就了新六大茶山一山一味的獨特風格。是近現代普洱茶的主要原料產地。
  • 縱然茶裡草木春光無限,不如來趟西雙版納茶山行
    提及茶也許你腦海裡呈現的是江南煙雨、茶色青青,其實在茶馬古道上聞名於世的國飲是普洱茶,而西雙版納作為茶馬古道源頭和普洱茶發祥地。植茶、制茶、喝茶、貿茶的歷史悠長,各茶山間無不瀰漫著古茶的幽香。西雙版納普洱茶產區集中在江內(即瀾滄江北)古六大茶山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以及江外(即瀾滄江南)新六大茶山布朗山、南糯山、南嶠、勐宋、景邁、巴達。自古以來「十二茶山」馬道駝鈴迴旋繚繞商旅塞途,構成了一幅邊塞風情與茶馬古道交相輝映的歷史畫卷,綠意浩蕩的千年古茶樹譜寫著詩和遠方的壯美。
  • 西雙版納新六大茶山賀開古茶園:樹有多大?
    賀開:瀾滄江外勐海產區的一座茶山,以葫蘆為圖騰的拉祜族居多,平均海拔1700米這在普洱茶的茶山中已經不算是低的了。曼邁,曼囡,廣崗,曼弄老寨,曼弄新寨,班盆老寨,班盆新寨組成了這座常年雲霧繚繞的賀開茶山。我們稱之為-粗甜粗甜的大賀開。
  • 西雙版納·中國最古老的茶葉發源地之一
    到了近代鴉片戰爭之前,茶葉仍然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之一,並為世界人民所喜愛。讓我們追尋古茶道的蹤跡,夢回漢唐,聞一聞那一路茶香飄逸四方。現在的西雙版納有一張明面上的名片,是一個美麗的旅遊城市,其實西雙版納還有一張隱藏的名片,是中國最古老的茶葉發源地之一
  • 雲南西雙版納民宿:秘境·舒莎麗別院預訂-來一場與大自然的豔遇!
    西雙版納「秘境·舒莎麗」走向那一片蓬勃的綠意感受傣樓山水間的風情萬種在「秘境·舒莎麗別院」裡來一場身心解放的大自然的豔遇但西雙版納卻綠潮澎湃,暖溼氣流迴旋於此,漫長的雨季使其成為了植物的王國。「森林是父親,大地是母親,天地間的穀子至高無上。」森林永遠被傣族排在首位,山林、河流、平壩,正是上天的恩賜降落人間,無需多餘裝飾,怎麼樣的房子,才得以在這人間的天堂棲居。
  • 西雙版納的12種茶飲,看完之後長見識了,這麼多茶葉你喝過幾種?
    作為茶葉的原產地之一的西雙版納,這裡有著獨特的自然環境,各種百年千年古茶樹孕育了無數口感絕佳的茶飲,愛茶的朋友,這12種版納茶,你飲過幾種呢?一、勐臘普洱茶勐臘普洱茶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特產。勐臘縣是普洱茶主產區之一,易武鄉是勐臘縣乃至全州古茶園面積最大的鄉鎮之一。勐臘,傣語為產茶之地。
  • 一山一韻,不止於此的西雙版納
    ,不過,這並不妨礙你感受西雙版納六大山頭普洱生茶的力量。易武山自古即位列古六大茶山之一,有著普洱茶源頭產區的稱號。我們優選易武落水洞茶區,當地聚居的漢族群落所制易武茶出了名的「香揚水甜,柔而有勁」,每每飲之,細密綿長的柔和香氣包裹之下整個人都漾在一片溫柔甜潤裡。苦未必是件壞事,尤其在飲茶時。當勐宋壩蒙村的生普茶的微苦落入喉間,整個人為之一定,本來懸浮飄蕩的精神忽而安定下來。
  • 我也愛普洱——西雙版納的古茶山之旅
    我們以那一份興奮與那一份源自於茶的感動向茶友們報告。一起邀來普洱茶的超級粉絲們開泡那一款款從普洱茶的原產地帶回的神奇茶品,多少年來一直追尋與期待的山頭純料古樹茶!西雙版納的古茶山之旅,是應西雙版納州發展生物產業辦公室李慶友主任邀請而進行的特別採訪。
  • 西雙版納勐海縣賀開古茶山體驗行記
    賀開古茶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自治州勐海縣東南部的勐混鎮,屬拉祜族聚居區。與著名的老班章古茶山同處一條山脈,相距僅十幾公裡,是雲南省乃至全國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賀開古茶山距賀開村委會曼弄老寨約一公裡,海拔1700米左右,是勐海地區最大規模的茶源產地鮮葉收購及製作加工廠。
  • 2020年西雙版納第三屆古六大茶山山地自行車挑戰賽完美收官
    12月5日,七彩雲南全民健身運動會暨2020年 西雙版納「雨林悠樂」第三屆古六大茶山山地自行車挑戰賽圓滿結束。來自雲南省的30個自行車協會及俱樂部共200餘名選手參加了比賽。由於受新冠疫情和勐臘縣象明鄉修路影響,本屆規模在上兩屆的基礎上有所減少。
  • 勐臘古茶山-茶韻悠悠
    今天就帶著大家來初步了解一番,普洱論山頭之一部分,即古六大茶山(革登、莽枝、攸樂、倚邦、蠻磚、易武) 古茶山分布圖 歷史資料對古六大茶山的確切分布各說不一,因此,早在1957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組織專業茶葉普查工作隊,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認真的實地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