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路「落戶」觀音山片區(圖)

2020-12-12 網易新聞
  臺北路

、臺中路、臺南路、臺東路、宜蘭路……12條新路,集體借用臺灣縣市名命名。如此密集地在道路命名中體現臺灣元素,在國內還是首例。更引人關注的是,12條新路均位於廈門東部新興CBD(城市中央商務區)——

觀音山片區

內。而從1997年正式命名的臺灣街,到2005年由鍾宅灣更名而來的五緣灣,再到如今觀音山內的這12條以臺灣縣市名命名的新路,每一個帶有深深兩岸情緣的廈門路名或地名,均與城市版圖擴張有關,也反映了兩岸關係的融合,更表達了不同片區在特定歷史時期對於聯絡兩岸感情、帶動一方經濟的美好願景。

  早報記者 蘇麗豔 文/圖

  9月15日,廈門市民政局發布公告,宣告178個廈門新地名的誕生。178個地名中,84條屬於道路名,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觀音山片區內以臺灣主要縣市名命名的12條道路了。

  這12條道路分別是臺北路、臺中路、臺南路、臺東路、南投路、宜蘭路、雲林路、花蓮路、基隆路、嘉義路、高雄路、彰化路,均位於觀音山營運中心片區、環島幹道兩側。不過,雖然地名公告已出,由於觀音山片區的整體道路建設還處於收尾階段,而且路名牌必須等到片區內沒有大型機械、車輛進出再設立,市民想在觀音山片區看到這些以臺灣縣市名命名的路名牌,恐怕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耐人尋味的是,看似簡單的12條道路命名背後,是長達四年之久十易其稿的「難產」,足見有關方面對中央商務營運區整體定位的預期和審慎。

  >>揭秘一

  四年十易方案

  最終採用臺灣元素

  提起觀音山片區,廈門恐怕無人不知。作為廈門城市發展東移的重要布局,早在2005年,觀音山片區便被定位為海西最大的CBD。2006年,觀音山商務營運中心正式掀起建設大潮。而很多人不知道,幾乎與此同時,有關該片區內道路命名的規劃便提上日程,並且在隨後的4年多時間裡,產生了至少10稿方案,直到今年2月,才最終定稿。

  「2006年至2008年間,有關觀音山片區命名的方案曾有『屏東、屏西』『觀日』『蓮花』『金門路』『金海岸街』等不同主題的提法。」廈門市民政局地名辦有關負責人稱,這些方案有的由觀音山片區建設單位提出,有的由民政部門建議,但最終均未得到一致通過。

  據透露,對應觀日山,觀音山片區裡的一條主幹道此前已命名為「觀日路」。在觀日路之外,另一條主幹道叫半屏山路。顧名思義,這條道路的命名與觀音山附近的半屏山有關。而「屏東、屏西」方案,正是圍繞半屏山路的「屏」字展開。同理於「屏東、屏西」方案,「觀日」系列則是將片區內主要道路分別以「觀日」為主題進行編號命名。

  這兩種方案遵循的是沿用古舊地名的命名方式,相對傳統,但易於記憶,不過,在向思明區有關方面徵求意見時卻沒有通過。後來,又先後出現了以「蓮花」、「金門」、「金海岸」等為主題命名片區內道路的方案,也沒有被採納,主要原因是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廈門就已經以「蓮花」派生命名了約30個地名;而與「金門路」類似的「望金路」當時已正式成為小嶝島上一條沿海道路的名稱;至於「金海岸」,則「缺乏特殊性太過通俗」。

  規劃部門也先後提出三套不同方案。其中,A方案主張以當地地名派生,分別命名蓮山路、下堡路、塔埔路等;B方案則主張以「財」、「富」主題命名,分別派生金源路、金富路、金戈路、金豐路等;C方案強調以「觀」、「豐」主題命名,由此產生了觀瀾、觀濤、豐碩、豐瑞等路名。針對這些方案,民政部門曾舉辦專家論證會進行論證,但最終還是停留於討論階段。直到2009年6月有人提出用臺灣縣市名命名觀音山片區內這12條道路,各方面的聲音才相對集中起來。

  >>揭秘二

  參照臺灣地圖 縣市路名依方位定

  然而,即使在大體思路上取得一致共識,在具體用哪些臺灣縣市作為道路命名依據,以及相對方位定奪上,仍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討論,其間所出的方案不下3稿,專家論證會也開了至少2次。而且,在由13個文化名人組成的地名專家組中,抽取了8人參與論證,遠遠超過其他地名論證會只請五六個人參加的規模,足見有關方面對此次道路命名的重視和審慎。

  有趣的是,據介紹,除了最後定稿的路名中引用的12個臺灣縣市地名,最初的方案中還含有「恆春」、「澎湖」等臺灣地名,但最終這兩個地名被彰化和嘉義所取代,理由是恆春不屬於縣市級的地名,而澎湖不在臺灣本島。

  此外,對於是否使用「嘉義」,不同方面也曾產生不同看法,民政部門有關工作人員認為,提到嘉義,市民可能首先會想到浙江省的嘉義縣,無法直觀反映出臺灣元素。不過,專家組成員之一,原同安縣文化局局長、地方史專家顏立水卻有不同看法。他稱,臺灣嘉義縣古名「諸羅」,清治時期,林爽文起義抗清,諸羅軍民堅守城池,乾隆帝為嘉許諸羅縣民的忠義,取「嘉其忠義」的意思,賜名「嘉義」。而當時臺灣屬於福建省管轄,諸羅之所以能夠固守城池,與當時被派往臺灣援助的同安武將蔡攀龍出兵平亂不無關係。這一段歷史淵源很好地詮釋了嘉義與廈門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嘉義」命名片區內道路也便無可厚非了。12條新路中還有一條雲林路,據稱臺灣雲林縣的命名,也與明末清初鄭成功的部下、同安人林圯到當地開發有密切聯繫。

  在以臺灣縣市名命名的各條道路的相對位置上也頗有講究。通過區位圖可以發現,觀音山中心片區的整體形狀與臺灣地圖有幾分相似,都是由北至南的長條形,因此,片區內待命名的12條道路命名便參考臺灣地圖對道路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了大體一致的排列——片區北端為臺北路,片區南端為臺南路,中段主幹道為臺中路,東面則為宜蘭路和臺東路——觀音山中心片區也儼然成了微縮版的臺灣。(如左圖)

  記者還了解到,12條以臺灣縣市名命名的道路中,最長的是臺中路,全長2200米;最短的是彰化路,只有330米。

  >>縱深

  島內外各區 紛紛搶打「臺灣牌」

  廈門市民政局地名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同一個片區內12條道路統一用臺灣縣市名命名,如此密集地在道路命名中體現臺灣元素,在國內還是首例。

  對於為何最終採取臺灣縣市名命名觀音山片區內的道路,民政局的官方解釋是:一是考慮廈門獨特的對臺交流特點,且觀音山所在片區對面即是金門,二是與「半屏山」的傳說有關。曾有民謠傳唱:「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廈門的半屏山就在觀音山片區附近,而臺灣半屏山則位於臺南縣左營鎮附近。如此看來,觀音山片區雖為新興片區,與臺灣的淵源卻頗為深厚。

  「以臺灣縣市名命名商務營運區內的主要道路,對於拉近兩岸關係無疑將起到一定作用,對於商務營運區吸引臺資也將不無裨益。」知情人士透露,在此次道路命名過程中,思明區有關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性,不難看出,有關方面對於這一形式的道路命名是有所「訴求」的。

  事實上,從湖裡區1997年正式命名的臺灣街,到2005年由鍾宅灣更名而來的五緣灣,再到如今思明區觀音山片區內的臺北路等,每一個帶有深深兩岸情緣的廈門路名或地名,都是兩岸關係融合的見證,也表達了不同片區在特定歷史時期對於聯絡兩岸感情、帶動一方經濟的美好願景。據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曾欽照介紹,不僅島內的湖裡、思明區對於利用臺灣元素命名地名或路名充滿熱情,島外如集美區也開始躍躍欲試。帶有臺灣元素的地名大有在廈門各區「遍地開花」的趨勢。

  「集美有關方面曾邀請臺商協會到該區考察,欲在新片區打造『臺灣一條街』。」曾欽照稱,隨著經濟特區擴大至廈門全市以及島內外一體化建設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臺商湧向島外投資,目前,集美片區便聚集著全市近四分之一的臺資企業,全市3600多家臺企中,800多家在集美。在這樣的背景下,也便不難理解集美區為何對打造「臺灣一條街」摩拳擦掌了。

  島外新區積極加入,島內「老區」也暗暗使勁。作為臺商最早聚集地的湖裡區,臺灣街和五緣灣無疑是其打「兩岸牌」的兩張名片。曾欽照透露,為了凸顯臺灣街和五緣灣的臺灣特色,增加臺商企業入駐數量,這兩年湖裡區有關方面曾多次和臺商協會商討如何整合這兩處現有資源把臺灣市場做大。遺憾的是,由於投資優惠政策不足,前期片區規劃已完成難以改變等箇中原因,目前並無實質進展。

  「從經濟特區到臺商投資區再到海西利好,通過長期的政策演變可以觀察到,中央對於廈門的對臺工作有很大的期待。」曾欽照認為,每個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名片,廈門應該亮出的名片無疑就是對臺工作,作為大陸「最像臺灣的城市」,廈門的歷史任務重大,他在看好廈門發展前景的同時,也希望在廈臺商今後能夠享受到更多更切實的投資優惠政策。

本文來源:東南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臺北路落戶觀音山片區 12條新路借臺灣縣市命名
    臺北路「落戶」觀音山片區  12條新路借臺灣縣市名命名 178個地名中,84條屬於道路名,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觀音山片區內以臺灣主要縣市名命名的12條道路了。  這12條道路分別是臺北路、臺中路、臺南路、臺東路、南投路、宜蘭路、雲林路、花蓮路、基隆路、嘉義路、高雄路、彰化路,均位於觀音山營運中心片區、環島幹道兩側。
  • 金廈第一跳 18層樓高笨豬跳臺落戶觀音山(圖)
    金廈第一跳    面朝大海、遙望金門,然後從18層樓高的平臺一躍而下——這樣的「金廈第一跳」落戶觀音山  昨日,觀音山濱海休閒旅遊節全面開啟,觀音山夢幻水世界開園迎客的同時,觀音山夢幻陸世界也宣布最新引進的「18層樓高蹦極」已進入最後的試跳環節。    兩「國內第一」落戶觀音山  在觀音山的夢幻水世界三期改造全面完成後,昨日上午,夢幻水世界開園迎客,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遊客第一時間感受到水世界的新激情。
  • 鑫塔水尚:觀音山邁入「地鐵時代」升值在即
    ②臺中路臺東路路口至高雄路路口段實行由東向西單向通行措施,禁止機動車由西往東通行;  ③高雄路臺中路路口至臺北路路口段實行由南往北單向通行措施,禁止機動車由北往南通行;  ④臺北路高雄路路口至臺東路路口段實行由西向東單向通行措施,禁止機動車由東往西通行。
  • 盤點武漢舊城改造4大片區:臺北路或建高端商業中心
    漢正街將轉型旅遊文化創意產業街區、臺北路將建成漢口新商圈、古田宗關升級高端住宅區、大歸元片區改造定位為「宗教民俗、傳統風貌以及現代商業休閒」。武漢中心老城區的轉型決定了整個城市的更新換代。相信這也是歸元寺片區舊城改造迫在眉睫的重要原因。從目前來看,歸元寺片區的交通及基礎設施落後問題比較突出,集中體現於道路比較狹窄、通行能力差。周邊老舊居住區較多,社會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跟不上。  由歸元寺路往東方向行走,不難發現區域內缺乏大牌開發商的身影,儘管目前馬鸚路兩邊已經有廣電、名流、新長江等開發商在推出樓盤,然而馬鸚路以西的歸元寺片區則罕有開發商的身影。
  • 泉州東海觀音山公園 四季花不敗八景撲眼來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最妙處湖光山色伴南音;公園佔地2000畝,下半年開建  下半年開建的觀音山公園,將重點打造觀音山八景。累了,登上公園的觀音閣俯瞰東海,這個集政治、文化、商業等為一體的東海片區,將一覽無餘。  昨日,泉州市規劃局召開東海觀音山公園方案評審會透露上述消息。  泉州東海觀音山公園,位於泉州東海新區行政中軸線,北側以泉秀東路為邊界,與桃花山公園隔路相望,西側臨近俊秀文學院及柯石水庫,東側以規劃建設支二路為邊界,南側緊鄰新市政府大樓,總面積約為2000多畝。
  • 夢幻水世界昨開園 "金廈第一跳"落戶觀音山夢幻海岸
    金廈第一跳東南網4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易福進)面朝大海、遙望金門,然後從18層樓高的平臺一躍而下——這樣的「金廈第一跳」落戶觀音山昨日,觀音山濱海休閒旅遊節全面開啟,觀音山夢幻水世界開園迎客的同時,觀音山夢幻陸世界也宣布最新引進的「18層樓高蹦極」已進入最後的試跳環節。
  • 廈門地名首以臺灣縣市命名 市區將現「臺北路」
    東南網-海峽導報9月11日訊今後,在廈門就可找到「臺北路」、「臺中路」、「臺南路」、「臺東路」等道路。記者昨日獲悉,廈門又添178個新地名,其中12條道路首次以臺灣主要縣市進行命名。  廈門市政府近日正式批覆《關於提請公布臺北路等178條地名的請示》。178個地名中,84條屬於道路名,94條屬於居民點名稱。新命名的道路名中,海滄最多,有20條;翔安17條,同安15條,思明13條,集美11條;湖裡區的最少,新命名的道路僅8條。
  • 2019廈門度假三天遊攻略,觀音山片區風光無限
    第一天:環島路——觀音山片區雲也酒店就在環島路邊上,去哪裡特別方便。環島路是一條很長很長的海濱公路,可以徒步,可以騎自行車,沿途的風景真的很美。觀音山片區特別大,把環島路連在一起,廈門的文藝天堂曾厝垵也在那裡,那裡的美食小吃特別多,尤其是海鮮大餐,到廈門是一定要吃海鮮的吧!去這裡吃就很不錯。PS:廈門會展中心也在這附近,就是剛剛舉辦完金雞獎的那裡,其實想逛完這一片區一天是不夠的,而且我們在曾厝垵花了很多時間在美食上面。
  • 兩餐廳落戶臺北101大樓85層 全球最高餐廳(圖)
    兩家餐廳落戶臺北101大樓85層 為全球最高餐廳(圖)  中新網11月14日電臺北最高的101大樓,今年年底即將在85樓開設兩家號稱全球最高的餐廳,可以在高樓賞美景吃美食;據說還沒開幕,已經有日本觀光團聞名而來,訂位要在跨年時看曙光和煙火。
  • 蓮前再開通一條厝邊公交 往返觀音山夢幻世界與前埔南區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吳宇豪 通訊員 肖建瑜)昨日上午,思明區蓮前街道厝邊公交403路正式開通,這是繼去年開通401路、402路兩條公交線路之後,街道開通的第三條厝邊公交。403路的開通,填補了會展南路、南五路、南七路公交盲區,更加方便觀音山、會展北和前埔東片區居民群眾的出行需求。
  • 登高看臺北 四時不同美(圖)
    漫步硬漢嶺 坐看雲起時拍攝地點:觀音山硬漢嶺稜線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從觀景窗看臺北:登高看臺北臺北屬於盆地地形,四周有山脈或臺地,從北邊的七星山、大屯山,跨過淡水河到對岸的觀音山、林口臺地,綿延接上西南方的樹林青龍山、三峽鳶山、土城火焰山、新店銀河洞,接木柵貓空筆架山、到東邊的信義南港地區的四獸山
  • 武漢臺北路舊改終迎實質性進展
    臺北路舊改地塊便是其中之一。相對於其他片區的大拆大建,臺北路片區的舊城改造過程顯得比較低調。老舊房屋的拆遷,地鐵三號線、六號線、七號線的規劃建設、三陽路過江隧道等諸多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其中,在臺北路片區的發展規劃中,最引人關注的則是商業的發展規劃:致力於打造漢口新商業中心。當時華潤萬象城、嘉裡中心等大型商業綜合體也都傳聞落地該處。
  • 武漢臺北路拆遷基本完成 萬象城地塊或可明年供地
    衛星圖顯示臺北一村基本拆除乾淨而臺北路南側的宜蘭社區和和美社區與臺北一村相對的街面店鋪正常營業,往來行人眾多。根據網友爆料的衛星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社區內部拆遷已經過半。離臺北路最近的三條地鐵線換乘站香港路站在2013年開始施工,預計2015年至2017年,這三條地鐵3號線、6號線、7號線將相繼通車。香港路站這是武漢造價最貴一座地鐵站,也是離臺北路最近的一座地鐵站,三線換乘的香港路站將為臺北路片區帶來不可估量的升值潛力。
  • 圖集| 重名的這麼多,「觀音山」這名字火了!
    1/8 也許「觀音山」這名字太惹人喜歡,全國竟有20個之多的景區(景點)都是以「」觀音山」這個名字命名的。2/8 遼寧本溪小市觀音山,位於遼寧省本溪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境內,也是該鎮內唯一一座被開發完善的集旅遊、宗教、公園多種性質與一體的山峰。
  • 山東自貿區首家外商獨資旅行社落戶青島片區
    6月29日,由韓國新華國際株式會社投資設立的青島新遊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在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完成註冊,正式落戶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成為山東自貿區首家外商獨資旅行社,外商獨資旅行社試點任務正式落地。據了解,該旅行社將開展除臺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遊業務,年服務能力超過200萬人次,將進一步推動青島片區旅遊業與國際接軌,加強青島片區在海外市場的營銷宣傳力度,助力青島服務貿易產業轉型升級。
  • 觀音山國際商務營運中心今日開工
    目前已有近20家集團性企業有意落戶本報訊(記者陳運軍)經過快速有序的前期準備,緊鄰國際網球中心、國際遊艇碼頭俱樂部的觀音山國際商務營運中心今日正式開工。今天開工的是一期啟動區部分,由廈門市開元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以土地掛牌招標形式取得開發運營權。
  • 白沙灣南片區規劃二路東段通車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明明 青島報導  10月31日,城陽區流亭街道白沙灣南片區規劃二路東段(西起元寧路,東至怡海路)正式通車。
  • 萬科「白富美」圍牆 落子臺北路生活區
    日前,家住天門墩的萬女士通過微信,向長江商報推送位於香港路的萬科k1的工地圍牆。臺北路生活區—見證新老漢口的共生昨日,記者探訪萬女士推介的萬科k1工地項目圍牆,該圍牆位於天門墩和香江西路交會處,全長200餘米,約6米高,彩磚做底牆,桁架支起的鋼架圍擋白色為主,低調奢華。值得一提的是,該圍牆公益廣告篇幅佔據一半。
  • 聚焦江城舊城改造:臺北路或變身新興商業核心
    臺北路片區破舊立新 多處拆遷改造 臺北路片區地處解放大道、建設大道、臺北路、香港路合圍的區域,處於漢口內環核心地帶。據史料記載,臺北路建於1978年,原名安定路,這條路原是漢口鐵路外的湖淌,一些省內進城務工者築墩群居於此,故一些地名叫鄂城墩、天門墩。高雄路則是與臺北路南北平行的一條較新的街道,原本稱「西馬明渠」。
  • 起於金鐘路經觀音山併入環島路
    項目位於現狀環島路東側,起於金鐘路,主線由南向北經過觀音山遊樂場、浦口村和鳳頭村後,向西併入環島路,長度3.8公裡,紅線寬度60米,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路。  2018年年初  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文杰接受專訪時:「有關部門將加快推進成功大道、仙嶽路沿線交通堵點交通改善工程、第三東通道、仙棋路延伸段等項目前期研究」。  2018年1月  在市第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做好第三東通道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