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大鐘樓」 默默銘記羊城時光

2021-01-11 樂居網

說到廣州美景,不得不提沿江路的一河兩景。沿著這裡行走,經過那座氣勢恢宏的歐洲新古典主義大樓時,

一定會被其深深吸引,它就是粵海關大樓。粵海關大樓坐落在廣州市沿江西路29號,是廣州地區最古老的海關標誌性建築。粵海關大樓整體呈現出歐洲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大樓設計和建造的總工程師是戴衛德·迪克,建築師是阿諾德,1914年奠基興建,1916年完工。它記錄了廣東對外貿易的發展軌跡,沉澱了不同歷史時期海關的發展和變遷,承載著一代代海關人的精神與情懷。

歷史故事

自近代以來的中國海關史上,

粵海關的地位一直非常重要。

回顧這段歷史,

有一個厚重的身影始終堅守在通商口岸上,

那就是粵海關舊址——粵海關大樓。

這座在珠江畔佇立了百年的宏偉建築,

對於老廣而言,是熟悉的「大鐘樓」。

它記錄了廣東對外貿易的發展軌跡,

沉澱了不同歷史時期海關的發展和變遷,

承載著一代代海關人的精神與情懷。

城市時間標尺 大鐘再奏「隨想曲」

說到廣州的美景,不得不提沿江路的一河兩景。沿著這裡行走,經過那座氣勢恢宏的歐洲新古典主義大樓時,一定會被其深深吸引,它就是粵海關大樓。因大樓頂端有一座由8組塔司幹雙柱支撐起的13米高的穹窿頂鐘樓,上有大型四面時鐘,老廣州人習慣把它稱為「大鐘樓」。

據介紹,「大鐘樓」頂層鐘樓建築面積為62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上層是鍾機房,四面向外各有直徑2.5米的圓鍾,下層是鍾室,內有口徑不同的5座銅製吊鐘。

1916年,鐘聲第一次在廣州響起,大鐘採用了英國威斯敏斯特宮的報時鐘聲,每隔15分鐘就會聽到「隨想曲」緩緩響起,方圓一公裡內均可聽到鐘聲。

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鐘樓」由於周邊居民認為鐘聲過吵而停止鳴鐘。

2016年,在「大鐘樓」建成100周年之際,廣州海關決定恢復每天早晚8時兩次敲鐘,熟悉的「隨想曲」又在珠江畔緩緩響起.

「大鐘樓」起源

粵海關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稱,自19世紀起,海關按照天數計算船舶噸稅,過了凌晨零點要加收1天的費用。由於世界各地船舶的時鐘存在誤差,因此海關樓設置鐘錶統一報時。此外,因海關大樓多設於江河口岸,還能起到航標和燈塔的作用。

修舊如舊「冬瓜青」留下歲月印記

建築和人一樣,有它的前世今生。駐足「大鐘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塊「出生證」——奠基石。而這方刻有「此石系由粵海關監督宋壽徵、廣東民政長李開侁、粵海關稅務司梅樂和會同安放。中華民國三年三月廿八日」字樣的奠基石,對「大鐘樓」來說,有著一錘定音的意義。

原來,在奠基石重見天日之前,關於「大鐘樓」的身世,坊間有著不一樣的說法。直到2007年,廣州海關對大樓進行全面維修的時候,嵌於大門石階西側的奠基石才被清理出來,「大鐘樓」的身世真相也隨之大白於天下。

「大鐘樓」坐北向南,東南立面用花崗石砌築,整體為鋼筋水泥結構,以大塊麻石作基礎。大樓首層為基座形式,用條石砌築,使上層的圓柱和欄杆形成對比。

進入大樓內部,首先映入眼帘的,莫過於牆裙那一抹鮮豔明亮的綠色。這抹綠色環繞了幾乎整座大樓的護壁。其材料是釉面磚,因為青中帶白的顏色,被人們稱為「冬瓜青」。

這種顏色是墨綠色的釉面磚在自然氧化過程中形成的,而釉面的氧化過程中又會受到日光、溫度、乾濕等條件的影響而顯現出不同的顏色。因此這抹綠色可謂是歲月留下來的痕跡。

大鐘樓換新顏 從辦公地到博物館

不僅在建築藝術上有造詣,

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口,

「大鐘樓」在當時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粵海關原關址在五仙門內(今廣州海珠廣場五仙門附近),1860年,粵海關稅務司在現關址正式建立公署。後現關址的舊大樓進行拆建、重建,才有了今天屹立百年的「大鐘樓」,成為海關的辦公地。

2006年5月,粵海關大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後,廣州海關遷出大樓,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其進行精心的修繕和養護。與此同時,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也選址於此,並於2007年12月隆重開館,2016年該館備案為粵海關博物館。

目前館裡陳列著來自全國海關的一千多件藏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粵海關砝碼(複製品,原件藏於廣東省博物館)。該藏品1991年在廣東省海康縣附城麻穩渡出土,是清朝時期粵海關用於稱量稅銀的砝碼,對當時海關工作的進行,有著重要的意義。

同時,為了更好地展示歷史原貌,今年5月,粵海關博物館推出新展「粵海關歷史展」。通過生動豐富的形式,追溯海關起源,向遊客展現粵海關的發展歷程,讓悠久的歷史煥發出新的光彩。

【關注百家號樂居找房,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相關焦點

  • 大鐘樓:印刻在六安人血脈裡的「生物鐘」!
    說到六安地標,腦海裡浮現的肯定是位於市中心的六安大鐘樓,大鐘樓作為六安的一個標誌性設施,陪伴了六安人近三十年的時光,也承載著六安時代變遷的記憶。 記者 孟環:記者現在所在的是梅山中路,我身後就是六安家喻戶曉的大鐘樓,風風雨雨二十多年,它見證六安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
  • 承載無數廣州人的城市回憶,百年「大鐘樓」又添新身份
    承載無數老廣的城市回憶,擁有多項「廣州之最」的百年「大鐘樓」又添新身份啦!近日,廣州海關屬下粵海關博物館獲評「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是此次唯一獲評的行業博物館哦!粵海關舊址「大鐘樓」。講解員講述粵海關歷史粵海關博物館設立於廣州市荔灣區沿江西路29號的粵海關舊址(又稱「大鐘樓」)。每天早、晚8點整,粵海關舊址頂層的大鐘奏樂鳴響,悠揚的威斯敏斯特宮報時音樂迴蕩在珠江江畔,1公裡範圍內均可聽到。「大鐘樓」的鐘聲,曾是往時廣州人的標準時間參考,也是很多廣州老街坊的城市記憶。
  • 「羊城新景」和「珠水夜韻」的標誌性景點——粵海關大樓
    因著其樓頂那座碩大的鐘樓,街坊們都更恩意稱它為「大鐘樓」。這座歐洲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當年是廣州長堤商貿中心的地標,被視為廣州近代西洋建築的典範,也是現代「羊城新景」之一和「珠水夜韻」的標誌性景點。實際上,沿江西路上,自大鐘樓一路向東,有不少與其外形風格相似的建築,如廣州郵務大樓、南方大廈、愛群大廈等。但與這些建築的水泥外牆不同的是大鐘樓的外立面為石牆。
  • 百年「大鐘樓」今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粵海關博物館設立於廣州市荔灣區沿江西路在地圖中查看29號的粵海關舊址(又稱「大鐘樓」)。每天早、晚8點整,粵海關舊址頂層的大鐘奏樂鳴響,悠揚的威斯敏斯特宮報時音樂迴蕩在珠江江畔,1公裡範圍內均可聽到。「大鐘樓」的鐘聲,曾是往時廣州人的標準時間參考,也是很多廣州老街坊的城市記憶。「大鐘樓」也已成為人們了解近現代海關歷史和廣州乃至廣東對外貿易發展變遷的重要窗口。
  • 瀾滄江畔的夜
    作者:廖海富夜幕降臨,我換上運動套裝,走在青黑色地磚鋪砌的景洪瀾滄江邊上的棧道上,感受瀾滄江畔的夜。行走在棧道上的我,抬頭看前方的夜景。江畔的蘆葦也像被挑逗了似的輕輕晃動,我心湖的水面也蕩漾開來。繼續往前走,西雙版納大橋映入眼帘,在燈火的交相輝映下像一隻開屏的孔雀,盡情地向心儀的對象展示著自己的美麗。一條條裝上亮化燈的鋼纜,仿佛是琵琶上的一根根弦,只待有緣人的纖纖巧手輕輕撩撥,便能奏出愛的旋律。
  • 合肥大鐘樓「洗臉祛斑」 「舊名片」將煥發新風採
    合肥大鐘樓始建於1975年,1980年正式投入使用,曾是合肥地標性建築和最亮眼的名片,自鳴鐘整點報時的樂曲聲也是許多老合肥人共同的記憶。然而,隨著合肥電信總部搬離,大量商戶陸續入駐後,雜亂無章的店招標牌和戶外廣告設施成為大鐘樓的「汙點」,逐漸令這張城市名片「蒙塵」。》》》推薦閱讀:心大!
  • 開平麗都大鐘樓的流金歲月,那些遠去的年頭
    在八十年代初的開平電臺、電視臺都經常播出這樣的一段告白「麗都音響,人人讚賞」,麗都電子有限公司就是新昌大鐘樓。當時是三埠地區唯一的一座有巨大「精工表」的建築,一個曾經令當時三埠鎮自豪的企業。現在的大鐘樓只是租賃部分給製衣行業,樓上的樓層已經荒廢了多年,當年會發出音樂的精工表也歲月風殘推廢,永遠不再發出舊日那悠揚的音樂。作者:眼前人
  • 粵海關舊址「大鐘樓」迎百歲生日(圖)
    —粵海關舊址「大鐘樓」25日迎來百歲生日,粵海關博物館25日開展了「大鐘樓」落成10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吸引了300多名市民前來參觀。  當天的活動包括舉辦中國海關發展歷史展和「粵海關與海上絲綢之路」專題展;向觀眾派發精心製作的粵海關監督官艇3D紙質拼圖文創產品和百年「大鐘樓」紀念印戳老照片卡片等,展示了「大鐘樓」百年歷史和厚重文化底蘊。
  • 廣州百年「大鐘樓」元旦將鳴鐘 已停鳴20年
    南都訊 記者鍾麗婷 實習生肖瑋 明年1月1日,廣州「大鐘樓」將響起老廣熟悉的新年鐘聲。本周五,荔灣區政協委員及荔灣嶺南街道代表在「大鐘樓」走訪調研時,有政協委員提出贊同恢復「大鐘樓」鳴鐘,不過要嚴控鳴鐘的音量和時間段,鳴鐘時間應與居民日常作息時間一致。
  • 廣州「大鐘樓」夜間直播 收看人次達43.9萬
    粵海關博物館設立於廣州市荔灣區沿江西路29號的粵海關舊址(又稱「大鐘樓」),建成於1916年,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建設成為海關博物館並對外開放,2019年獲評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鐘樓」已歷經100多年的風雨,見證了廣東口岸經濟發展的歷程,更承載著「老廣州」的情懷,深受市民街坊的喜愛。
  • 廣場對面一座紅色的大鐘樓
    換個角度看一看,廣場對面一座紅色的大鐘樓結束在紅屋廣場的藝術創作,走過一座石橋就又到了雞場街入口了,大大的鄭和寶船矗立著。右手邊就是大名鼎鼎的中華茶室,最有名的當然就是他家的海南雞飯。行走其中,有時光倒流的恍惚。這裡的街道不寬,但整潔而安靜,街道兩旁多為兩層樓房,屋梁很高,並有騎樓,皆為百年以上的老屋深宅。
  • 煙臺時代廣場「大鐘樓」改造後煥然一新
    10月15日上午9時,記者在煙臺時代廣場看到,「大鐘樓」舊貌換新顏,新改造的大鐘樓宏偉典雅,頗有歐洲建築風格。據了解,改造後的時代廣場將成為以動漫為特色,集購物、休閒、SOHO公寓等於一體的大型特色風情街。
  • 《青春的記憶》:那些無悔的軍營歲月,我永生銘記
    《青春的記憶》:那些無悔的軍營歲月,我永生銘記 有一種青春叫奉獻 有一種記憶叫軍營 在退伍告別的季節 海軍航空兵某旅官兵 根據許飛作品《父親寫的散文詩》 改編了一首MV《青春的記憶》 懷念我們的軍旅青春 致敬默默奉獻的老兵
  • 昨夜今晨 黑河的江畔美景
    徜徉在江畔的丁香樹下很多市民來到江畔,享受這暖陽裡的美好時光。慢門拍江畔的行人晨光暖洋洋的照在江畔
  • 昨晚的羊城同樣燈光絢爛
    至於昨晚的羊城......你被夜空中的那一抹「中國紅」震撼到了嗎?(「我沒有!」「不,你有!」)與往不同的「國慶版」燈光秀28日閃亮登場,據介紹,這場羊城「一江兩岸三帶」核心段、傳統中軸和新中軸光與影的盛宴有5大看點。
  • 廣州海珠有軌電車,遇見最美羊城7.7公裡
    tips:羊城一卡通可以直接上車刷卡路線:廣州塔-獵德大橋南-琶醍-南風-會展西-會展中心-會展東-琶洲大橋南-琶洲塔-萬勝圍車站有售票機,支持微信、支付寶,一票到底2元運營時間:07:30-22:00廣州海珠有軌電車被譽為最美7.7公裡,從APM線廣州塔站出站A出口後就能看到這五彩斑斕的電車車站,從廣州塔-萬勝圍,票價2元,電車從小蠻腰出發沿著裝珠江江畔一路出發,途徑兩塔、三園、四景,一路可謂風光無限一路上的車站五彩斑斕的顏色,綠蔭草坪藍天白雲,鐵軌旁軟軟的草坪,低矮的站臺和隨時都在變化的信號燈
  • 斯特拉馬喬尼:執教國米是美妙的經歷,我將永遠銘記那段時光
    斯特拉馬喬尼表示擔任國米主帥對他來說是美妙的經歷,他會永遠銘記那段時光。2012年3月份,斯特拉馬喬尼從青年隊教練成為國米一線隊主帥「那支國米的陣容裡有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球員。盧西奧、塞薩爾、薩內蒂、坎比亞索、米利託,斯坦科維奇、齊沃和麥孔。
  • 粉黛亂子悄然上線 龍川江畔美成了畫
    送走了夏天的遺憾,迎來秋天的驚喜,騰衝曲石鎮草界網紅「粉黛亂子草」,已在龍川江畔悄然上線,眼下這個時節,龍川江畔已經美成了畫。在龍川江畔,有一個魯冰花莊園,莊園裡花草種類繁多,每個季節都是不同的景象。>初秋的莊園是粉色的,大片粉黛亂子草,上演初秋浪漫童話,遊客可以在這裡拍照,散步,觀花海盡享秋天的慢時光
  • 探訪合肥大鐘樓手機大賣場 有圖有真相
    遠觀大鐘樓手機賣場,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大鐘樓手機賣場就是假貨、水貨的代名詞,裡面各個是JC,但是隨著現在手機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的加劇;大鐘樓的商家們已經好了很多,顧客們更是火眼金睛啊。下面小編就要殺進去了。        這是走廊圖:
  • 昨夜的羊城「紅了」,你看到了嗎?| 晨讀天下
    與往不同的「國慶版」燈光秀28日閃亮登場,據介紹,這場羊城「一江兩岸三帶」核心段、傳統中軸和新中軸光與影的盛宴有5大看點。其中亮點之一是「華燈秀顯海珠廣場,恢弘繪就江畔畫軸」。沿江建築與海珠橋、解放橋整體聯動,交相輝映,樓宇亮化燈光、地面燈光、空中光束燈光隔空「握手」,頻頻互動,配合沿街建築及街區泛光、輪廓等亮化照明方式,共同點亮傳統中軸線,形成恢宏的江畔巨幅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