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民宿能做些什麼?

2021-02-19 讀道文旅


參加民宿峰會的臺灣客人參觀海口「花梨之家」民宿。

近幾年,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各地依託美麗山水大力發展民宿產業。而在「鄉村振興」這個新的命題下,應如何重新審視鄉村的民宿發展?

海南與臺灣同為島嶼型旅遊目的地,臺灣作為鄉村旅遊開展較早的地區,在其鄉村旅遊產業中,民宿產品一枝獨秀,成為海峽兩岸民眾非常喜愛的一種旅遊產品,對海南頗具借鑑意義。5月29日在海口開幕的2018瓊臺兩岸民宿峰會以「鄉村振興,民宿開道」為主題,邀請了兩岸民宿行業領軍人物、民宿主人、投資人、設計師、鄉村社區營造實踐者,以及有志於「再造故鄉」的社會創業家參會,共同探討民宿發展之道。這也是近年來臺灣民宿從業者赴瓊規模最大的一次交流。

民宿在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起到怎樣的作用?民宿產業如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成為兩岸民宿從業者熱議的話題。

一、民宿的內涵

分享服務方式,傳遞地域文化溫度

去臺灣旅遊,入住民宿已經成為許多遊客的共識。臺灣北部,有一批以開闊的山景、水岸、森林為資源打造的休閒田園民宿;中部則依靠日月潭、廬山溫泉等景點打造景觀風情民宿;南部又有以民族特色主打南國風情民宿……民宿在臺灣各個地區以不同風格呈現,可謂遍地開花。

「民宿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臺灣民宿協會理事長施武忠同時也是南投縣清境農場見晴花園度假山莊的總經理,在他看來,鄉村振興其實最重要的是三個因素:土地、人和物產。「讓廣大的土地能夠成長出更好的物產、讓廣大的農民能夠富起來,從而提升鄉村的文明度,這是鄉村振興最重要的目的。」施武忠說,海南近年來積極推動美麗鄉村和共享農莊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民宿產業發展的巨大契機。

清境農場的成功案例或許可以看出民宿在推動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方面的巨大助推力。

清境農場過去是政府經營的農場,臺灣在上世紀80年代逐漸進入了農業休閒時代,但在1999年之前,當地只有10家民宿。而地震、颱風等災害,使得清境農場面臨發展的選擇:遊客不上山,卻有很多村民下山,導致山上很多農田無人看管,旅遊到底應該怎麼做?隨後,這十家民宿自發成立了清境觀光協會,配合政府做觀光休閒的重建工作,從民宿的硬體改造到服務提升,從當地整體營銷到開拓國際旅遊市場,如今民宿的數量已經增加到105家。「清境農場只是臺灣民宿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臺灣大約有1.4萬家民宿,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從交通、餐廳、購物等整條旅遊鏈的發展。」施武忠說。

依據不同的地理條件,結合當地特有的自然、人文、生態,並在產業的基礎上發展,臺灣民宿呈現空間集聚現象。而在這個過程中,臺灣民宿經營者通過個人的創意和創造,打造出極具特色和景觀美學的民宿產品,如異國風情主題、家庭溫馨主題、懷舊復古主題、原住民風情、田園鄉村主題、人文藝術主題等,同時把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悠閒的公共空間分享給來客,讓客人體驗自然的同時享受當地的生活方式。

「很多從事民宿行業的人常常會談到『溫度』二字,不同於傳統酒店行業,民宿的背後意味著當地文化的體驗與交流,需要更多心與心的接觸,傳遞一種民宿主人與客人溝通之間的文化溫度。」臺灣民宿協會副理事長呂人鳳說。

二、民宿的「詩和遠方」

深耕當地資源,擴大「作業」範圍

田中有水,水岸有宅,宅中有園,園裡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民宿似乎成為人們心中的「詩和遠方」。然而光談情懷似乎不夠,如何運營民宿同樣非常關鍵。

「我們必須對當地資源進行盤點,明白自己到底有什麼。」南投民宿協會理事長彭成裕說,在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財力的同時,民宿的長遠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做好內容,這就需要民宿業者的匠心。

臺灣南投縣桃米生態村擁有珍貴的溼地資源和發展生態的外在條件,當地就對青蛙、蜻蜓、蝴蝶等物種資源進行充分地梳理並對旅遊從業者進行培訓,為遊客打造一場自然生態觀察之旅。在這裡,遊客入住民宿後,白天預約民宿主人的生態解說,夜晚享受青蛙和鳴的熱鬧,或是到臨近的顏氏牧場清晨觀霧聽雨、夜晚賞茶望月,而充滿浪漫藝術氣息的紙教堂、具有歷史意義的「九二一」紀念館,都能讓桃米生態村的深度之旅更加圓滿。

民宿是一個分享生活的平臺,要給遊客最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活方式體驗。這早已成為臺灣民宿業者的共識。

在臺灣苗慄地區的民宿,遊客可以在草莓採摘季中自己製作無添加的草莓醬;在彰化的民宿,遊客可以品嘗當地有機栽培的葡萄和香菇,並當做伴手禮帶給親朋好友;在鳳凰山,遊客可以在入住民宿之餘,在大自然的氧吧裡登山徒步,享受一場健康之旅;而在嘉義的阿里山,遊客除了體驗小火車,還可以同民宿主人一起採茶制茶烹茶……

「民宿所要做的是唯一,而不是第一。民宿需要差異化多元化,但也要熱衷於分享和共享,在這個地域串聯大家所有的產業,幫整個區域做推廣和營銷。」呂人鳳說,民宿不應單打獨鬥,而應抱團取暖不斷聚合,逐漸豐富業態,讓圈子越來越大,最終成長為一個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從而成功吸引更多客源。

三、民宿發展的關鍵

「宿二代」與返鄉青年紮根鄉村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產業振興,而產業振興的關鍵則在人才。民宿發展除了資金、客源、品牌的問題,重中之重尤在人才。

經過近30年的發展,臺灣民宿產業正面臨著人口老化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民宿業主已經在思考「二代」接班。而目前年輕人大都不願意回鄉,民宿可以吸引年輕人回鄉守業或者創業嗎?「民宿可以創造就業的機會,更可以創造年輕人的事業。」嘉義民宿協會榮譽理事長劉寧源說。在此次2018瓊臺兩岸民宿峰會上,來自臺南、馬祖、桃園的幾位充滿朝氣的「民宿二代」也讓人們希冀臺灣民宿的「第二春」。

在海南,我們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

1980年出生於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博學村的陳統奎大學畢業後到廣州媒體行業供職,2009年到臺灣訪問時體驗了當地的民宿後,便萌生了做民宿的想法。如今,他在海口那家兼具「人情」和「趣味」的民宿「花梨之家」已經成為周末許多市民和遊客休閒的理想去處。

「返鄉青年更像是一個操盤手,他要協調與政府、村民的各種關係,通過一家民宿或者一個鄉村的努力,讓更多的民眾參與進產業的發展。」陳統奎說,如今,他和當地的村民們藉助「自然農法」和「網際網路+」東風,種植銷售的火山村荔枝已成為當地農產品中的「爆款」,「接下來,我們還要做荔枝啤酒、荔枝餐廳等荔枝產品深加工,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參加此次2018瓊臺兩岸民宿峰會的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表示,希望兩岸有關民宿的交流由理念、經驗的務虛儘快的轉入到務虛和務實並重的階段,「在全國民宿產業高歌發展的時候,政府重視力度空前,追棒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時候,我們如果不儘快把內容做實,把品牌做亮,把民宿做得更加有實效的話,我們會錯失發展良機。」

令海南森林客棧創始人馮清雄高興的是,瓊臺兩地民宿業者在推進兩地民宿產業合作,推動海峽兩岸民宿產業合作共贏等方面達成許多共識,其中包括臺灣民宿品牌的輸出與合作、兩地人員互派學習等。

相關焦點

  • 中國業內專家探討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業內專家探討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2020-10-11 19:14:57 李澤 攝   中新網大同10月11日電 (楊佩佩 馬靜波)第六屆全國民宿大會11日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舉辦,中國各界業內人士提出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旅遊協會副秘書長佘小殷表示,在剛結束的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民宿成為文旅復甦和振興的重要力量。
  • 民宿焦點|第六屆全國民宿大會,專家探討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此次會議專家學者圍繞《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紅色民宿》《未來民宿與十四五》等題展開討論,對鄉村民宿未來發展做了深刻探討,值得從業人員關注了解。中國旅遊協會副秘書長佘小殷表示,在剛結束的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民宿成為文旅復甦和振興的重要力量。  本屆大會以「發展鄉村民宿,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開幕式後,來自全國民宿發展方面的專家學者進行了三場深刻的主旨演講。
  • 下一站,甘南 | 民宿集群賦能全域旅遊鄉村振興
    12月18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與借宿籤訂了「甘南州民宿產業一站式解決方案」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中國西北新一代文化度假精品,以高端民宿集群為切入口,帶動全域旅遊的發展,賦能鄉村振興,並用集群高端聲量為甘南吸引全國新中產用戶的聚焦。
  • 涇縣:提質升級 旅遊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民宿旅遊是鄉村旅遊的重要一環,今年以來,涇縣加大扶持力度,盤活資源,推動鄉村旅遊提質升級,用旅遊民宿增色美麗鄉村,助力涇縣全域旅遊,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眼下冬意漸濃,是旅遊的淡季,可蔡村鎮月亮灣村芝屏山莊老闆大浪並沒有閒著,他正在為策劃已久的年豬宴做最後的準備。
  • 打造鄉村民宿 助推鄉村振興
    發展民宿,是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通道的重要路徑。近年來,韶山市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積極發展民宿產業,既改變了村莊面貌,又提高了村民收入。位於韶山鄉韶潤村的「憶山居」就是眾多特色民宿中的一家。進入冬季,韶山依舊是一幅山清水秀的美麗景象。
  • 重慶:民宿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4月23日,遊客在榮昌區清江鎮一處特色民宿外遊覽。 近年來,重慶市榮昌區清江鎮依託「綠水青山」的環境優勢,將農村閒置住宅逐步改造成特色民宿,通過特色民宿帶動鄉村旅遊,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4月23日,在榮昌區清江鎮,當地村民對特色民宿內的景觀進行清掃工作。 近年來,重慶市榮昌區清江鎮依託「綠水青山」的環境優勢,將農村閒置住宅逐步改造成特色民宿,通過特色民宿帶動鄉村旅遊,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4月23日,在榮昌區清江鎮一處特色民宿內,工作人員整理客房。
  • 助力鄉村振興!河南民宿發展之「三問」
    近期,河南民宿的快速發展在全國引起關注。2019年,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將民宿作為鄉村旅遊、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助力當地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在全國率先啟動民宿資源普查工作、加快出臺支持民宿發展的意見、制訂民宿的標準。先期選擇30個重點縣、100個鄉村,新運營100個民宿品牌。
  • 「小民宿」闖出鄉村振興「大產業」
    近年來,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把發展鄉村民宿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目前,全縣已發展北山鄉居、方外·青舍裡、東坡·荷塘居等精品民宿23家,大旺、香集居、太陽城莊園等20餘家民宿正在加快建設。截至2019年7月底,五蓮縣鄉村旅遊接待遊客300餘萬人次,實現收入2.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以上,逐漸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 2018·7月新刊上市 | 《精品民宿》:鄉村振興與民宿的機遇
    呂老闆搞過煤礦,還投過錫礦,三十年摸爬滾打煉就了其做生意的精明與果敢,這老兄一上來就向筆者表白:民宿圈有什麼發財的事情可以做?20多年的房地產行業媒體從業經驗,沒吃過豬肉肯定見過很多豬跑的吧;500+家民宿的採訪,對田園綜合體、民宿集群以及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向多多少少能有個判斷吧。我勒個去,這兩頂高帽子讓筆者無法拒絕為他出謀劃策了呢。
  • 「無問西東」民宿發展大會舉行 用民宿撬動鄉村振興
    作為「鄉村振興民宿產業賦能綜合服務商」的借宿,在本次大會上推出了中國民宿榜2.0版——2020中國民宿榜「黑松露」獎榜單。「2020中國民宿榜「黑松露」獎TOP50」、「2020中國民宿榜「黑松露」獎新銳TOP10」、「2020中國最佳民宿度假目的地」和「2020鄉村振興文旅產業創新實驗市(縣)」,這些中國民宿行業今天的佼佼者,或許將成為整個產業未來十年發展路徑的基本參照。
  • 海南出臺鄉村民宿發展規劃 以鄉村民宿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
    原標題:以鄉村民宿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 海南日報記者5月3日從省住建廳獲悉,近日由該廳牽頭編制的《海南省鄉村民宿發展規劃(2018—2030)》(以下簡稱《規劃》)印發,首次界定了海南省鄉村民宿的定義,並從發展定位、空間布局、產品規劃、政策扶持等方面全面制定鄉村民宿的發展規劃,以鄉村民宿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
  • 關注鄉村振興,十個案例告訴你設計師可以做什麼!
    關注鄉村振興,十個案例告訴你設計師可以做什麼!2018-04-10 來源:景觀中國網 原創 「鄉村振興
  • 河南:民宿催生鄉村「美麗經濟」 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把發展民宿作為切入點,積極謀劃、強力推進,湧現出大批融入鄉村文化內涵、各具風格的特色民宿,可謂花開遍地,走出了以民宿發展助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的好路子。走縣進村 疾步發展2018年9月4日,「民宿發展走進河南」活動從三門峽市盧氏縣開啟,並逐漸在河南各縣(市、區)悄然展開。
  • 「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2020-06-19 17:43:51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寧夏吳忠6月19日電 題:「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楊迪 石羽佳  近年來,鄉村民宿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2020年,中國鄉村民宿消費金額預計將達36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村民們正以「民宿+」促進鄉村旅遊轉型升級,託起他們的「鄉村振興夢」。
  • 跨界創新,「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綠維文旅認為,自主旅遊時代,面對遊客高品質、個性化、原生態的消費需求,民宿業者急需創新開發思路,利用民宿綜合帶動作用,通過「民宿+」跨界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民宿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尤其是鄉村民宿,2017年消費規模達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消費將達363億元,年均增長16%,遠高於同期國內旅遊消費年均8%的預計增速,成為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渠道。
  • 鄉村旅遊為鄉村振興賦能
    雲南宜人的氣候、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豐富多樣的植物種類和旅遊文化資源,讓發展鄉村旅遊成為可能。近年來,雲南緊緊把鄉村旅遊與貧困地區扶貧緊密結合,通過點狀發展、以點帶面、精準扶貧、整體聯動,鄉村旅遊的優勢不斷凸顯,激活雲南鄉村發展的「一池春水」。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推動鄉村旅遊轉型升級,提高旅遊產業效益?
  • 建「網紅」民宿 助鄉村振興
    這位個子不高、卻能量滿滿的巾幗創業者,在創辦文旅民宿企業的過程中,堅持把「禾肚裡發展模式」與「鄉村振興」戰略緊密聯繫,隨著禾肚裡的發展,其帶來的扶持農村婦女就業、創業等效益也日趨明顯。 鄉賢回歸帶回品牌民宿 「如果投資建設民宿,肯定還有其他地方的發展優勢是比家鄉好的,但我希望將好經驗帶回這裡,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鄉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 恩施市盛家壩: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經過一年多努力,組裡20幢吊腳樓舊貌換新顏,昔日破房爛瓦老木屋蛻變成一幢幢精緻的民宿,坐落在青山綠水邊,顏值提升了,更顯「文藝範兒」了。走進民宿,原木色的板壁加上墊著隔音綿的木地板,一股木頭的清香撲面而來。
  • 杭州民宿「點亮」美麗鄉村 全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2014年,杭州市提倡農家樂轉型升級,夫妻倆也正好遇到一位熱心的臺灣設計師願意幫他們免費做設計,便借著「風口」著手改變,花千谷應運而生。從賣山貨到開農家樂,再到民宿,夫妻倆的致富路越走越寬,用單宗霞自己的話說,就是「附加值越來越高」。
  • 縉雲:民宿伴手禮與老手藝碰撞 為鄉村振興賦能
    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11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夏霞)「之所以選擇仙都龍鬚團扇作為我們民宿的伴手禮,不僅因為這份伴手禮有我童年的美好回憶,我還想通過對其改良和賦予新的創意,保護和傳承老手藝,將鄉村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展現出來,給城市中的人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