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廣東省發改委出臺《廣東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表示,廣東將在現有9個通用機場的基礎上,新建48個通用機場,到2035年全省通用機場布點將達到57個,服務覆蓋所有縣級行政單元。
這意味著最快到2035年,省內機場密度和通用航空運營服務能力將接近發達國家或地區水平。其中,近期目標階段新增的23個通用機場布點規劃中就包括了廣州南沙。可以說,廣州南沙新增通用機場的計劃,明顯地排在了規劃首位。
2015年,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同時被列為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 如今的南沙,集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廣州城市唯一副中心等多重身份,更享有深圳前海無法比擬的政策、資源優勢!
2020年前三季度廣州各區GDP排名中,南沙更是以1290.41億元,GDP同比增長4.2%,穩居全穗第一,增速持續領跑全市,且各項經濟發展指標均位於廣州各區前列,其中更是有5項斬獲全市第一。
南沙在公共運輸配套建設方面優勢明顯,尤其是被定位並規劃為南沙綜合樞紐的萬頃沙板塊。
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優勢為萬頃沙提供了「先天」條件,8軌道交通規劃,聯動灣區「9+2城市群」,廣州地鐵18、22號線升級為灣區城際軌道交通,北至清遠,南至中山、珠海、東莞,銜接深圳,同時在廣州市內途經珠江新城、琶洲西區、南沙新區等重要區域組團,以及白雲機場、廣州東站、廣州南站等灣區核芯交通樞紐站點。
深中通道廣州支線的唯一出入口設於萬頃沙,配合聯動深茂高鐵、贛深客專南沙支線實現多維串聯深圳,與其它重要軌道規劃接入,100公裡範圍內覆蓋「9+2城市群」及五大國際機場。
正是萬頃沙的存在,為南沙從幾何中心進階為綜合樞紐中心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南沙新增通用機場,一方面,將為南沙注入航空力量,強化南沙綜合樞紐——萬頃沙對大灣區的輻射作用。
另一方面,通用機場意味著無法預估的經濟價值,或將帶動南沙新的投資和就業,以及高淨值人才的流入,促進城市繁榮,賦能這片灣區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