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中有一段關於徐志摩母親向前兒媳張幼儀吐槽現兒媳陸小曼和徐志摩相處狀態的描述:「吃飯的時候,她才吃半碗飯,就可憐兮兮地說:志摩,幫我把這碗飯吃完吧。」老太太聲音都發抖了:「那飯還是涼的,志摩吃了說不定會生病呢。」老太太帶著些尖叫聲接著說:「吃完飯我們正準備上樓做自己的事,陸小曼轉過身子又可憐兮兮地對志摩說:志摩,抱我上樓。」
也許是前兒媳張幼儀在離婚之前把「兒媳婦」這個身份的事情做得太好了,又或許是那個時代的長輩都覺得兒媳婦應該遵守「三從四德」的規矩。
所以在徐家父母根本不贊成徐志摩娶陸小曼,但徐志摩就是把陸小曼娶進了門的情況下,陸小曼進門時就已經和徐家父母產生了一層隔閡。
而陸小曼和徐志摩眼中「鄉下土包子」的張幼儀截然不同,她浪漫而自我,總是親密地喊徐志摩「摩」「摩摩」,而徐志摩也親暱地回稱她為「眉」「眉眉」。
從小接受封建思想的徐家父母就單單聽到這些稱呼,就險些想要暈過去,更何況看到陸小曼使喚徐志摩吃她剩下的飯,和抱她上樓這些舉動了。
其實也怪不得徐家父母看不慣,他們從小生活的時代就是那個樣子的。
但是這也同樣怪不得陸小曼。
01
陸小曼1903年出生於名門陸府,父親陸定是高官,母親吳曼華是名門閨秀。
她從小受盡榮寵,容貌也愈漸美貌,腦子又聰明伶俐。
因為精通英語和法語,17歲的陸小曼就被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聘用兼職擔任外交翻譯,見到的都是各國頂級要人。
又因為外貌出眾,她被胡適稱為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上陸府求親的媒人之多,可以說是踏破了門檻。
1922年,19歲的她嫁給了王賡,這個人選確實是陸家父母千挑萬選的結果。
因為那時的王賡已經任陸軍上校兩年,他年紀比陸小曼大8歲,16歲畢業於清華大學,而後赴美留學,23歲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回國。
回國後供職於北洋陸軍部,而後機緣巧合之下又成為梁啓超的學生。
兩人的婚姻在當時看來可謂是門當戶對。
而同年11月,同樣看起來門當戶對的徐志摩和張幼儀兩人離了婚。
《新浙江·新朋友》上刊登的《徐志摩、張幼儀離婚通告》宣布這是中國歷史上根據民法的第一樁離婚案。
02
結婚後,陸小曼才發現自己和王賡並不合適。
王賡對於人稱交際花的陸小曼而言太過於刻板,他本就是軍人,作息行為便都是軍人的作風,對待老婆也是話不多說,說話甚至會帶著命令式的口吻。
平時雖也喜歡讀書,但卻不喜歡舞文弄墨。
連新婚都照舊堅持一周六天工作制,不到深夜不回家。
陸小曼又如何不埋怨?她也是從小讓人給寵愛長大的呢。
但其實一開始嫁給王賡她也是有期待的。
但是兩個人沒有共同話題,相處到後來,陸小曼甚至稱自己在面對王賡時,是在假言假笑和強顏歡笑。
婚姻就這樣維持了兩年,王賡被任命為哈爾濱市警廳廳長,陸小曼隨他去往哈爾濱,離開自己生活了這麼多年的京城。
03
就去往哈爾濱之前的這一年春天,陸小曼認識了徐志摩。
在北京,徐志摩等人籌辦了一個「新月俱樂部」,當時參加這個俱樂部的社會名流甚多。
而王賡和徐志摩都是梁啓超的學生,陸小曼則是常常參加這種聚會。
這一次,徐志摩無意中的一轉身,便看到了陸小曼,這位一見面就能讓人痴迷的女人。
兩人在舞池裡翩翩起舞。
後來徐志摩就成了王賡家的常客。
甚至到後來,徐志摩邀請王賡夫婦倆出去遊玩時,因為工作的原因,王賡就讓陸小曼陪徐志摩出遊:「我沒空,叫小曼陪你玩去」。
陸小曼想出去玩時,他對她說:「我沒空,叫志摩陪你出去玩」。
他們兩個人登上了長城,又來到香山公園,還愛上了附近小山上的秋天的紅葉。
可是,慢慢地,敏感細膩的徐志摩發現了陸小曼內心的苦悶。
1925年3月3日,徐志摩寫信給陸小曼:「小曼,這實在是太慘了,怎叫我愛你的不難受?假如你這番深沉的冤曲有人寫成了小說故事,一定可使得千百個同情的讀者滴淚,何況今天我處在這最尷尬最難堪的地位,怎禁得不咬牙切齒的恨,肝腸崩裂的痛心呢?真的太慘了,我的乖,你前世作的是什麼孽,今生要你來受這樣慘酷的報應?無端折斷一枝花,尚且是殘忍的行為,何況這生生的糟蹋一個最美最純潔最可愛的靈魂。」
陸小曼和張幼儀都是處於同一時代的女性,從小受到的教育並沒有自由戀愛的影子,處在不合適甚至於痛苦的婚姻裡,也不會想到要去反抗。
而徐志摩的這樣一封信一下子戳中了她的委屈苦悶,她的婚姻是那樣的不如她意,而她竟然有人能懂她,在意她的立場。
至此,兩人便開始通過書信共訴衷腸。
而書信中徐志摩對陸小曼的稱謂由小曼到小龍、龍、愛龍、龍龍、眉、眉眉、眉眉至愛等。
04
離婚再嫁人恐怕是陸小曼這輩子也沒成想到的事情。
但誰叫她遇到了徐志摩。
1925年9月,陸小曼與王賡離婚。
1926年10月3日,陸小曼與徐志摩結婚,而後生活在上海。
那個時代,離婚對女子的非議極大,更何況陸小曼離婚又再婚。
比她早離婚4年的張幼儀,是離婚後留在德國生活,所以國內的流言她完全不必理會。
但是,在她幾年後從德國回來時,張幼儀還能聽到有女人在討論徐志摩為什麼和她離婚,肯定是因為她醜或者有問題這種言論。
在那個時代,離婚只怪女人有問題。
陸小曼雖身處在那樣一個流言的環境裡,但還好有個愛她的摩摩。
05
兩人結婚後,依舊如膠似漆。
徐志摩還是常常給陸小曼寫書信,來表達他全心全意、熱情奔放的愛意。
他尊重她、疼著她、寵著她。
所以陸小曼在他面前,可以完全放開自己的天性。
徐志摩家裡總是塞滿了各種稀奇的吃的,因為陸小曼喜歡吃。
徐志摩很喜歡看陸小曼吃東西,他看著她吃也會很開心。
可是那時她離婚而又結婚的流言盛傳,有些人就會說些閒話,勸說徐志摩離婚。
徐志摩雖然不會聽取這些人的話語,但是卻仍然將這些話語說與陸小曼聽,陸小曼自然不高興。
而且徐志摩除了她以外,還有個求而未得的意中人林徽因,他常常得空去見住在北京的林徽因,回來後還講給她聽林徽因胖了瘦了的細節,陸小曼自然覺得糟心。
徐志摩要去北京工作,陸小曼不願意去,便待在上海。
06
陸小曼從小就是千金大小姐,所以生活過得十分奢靡,嫁給徐志摩後,她的生活也沒有什麼不同,有專車司機接送,十幾個僕人伺候。
安逸的生活,讓陸小曼變得貪吃貪玩。
每天過了中午才起床打扮吃飯,然後下午開始畫畫、見客人,晚上便開始了夜生活。
1929年,陸小曼父母家破產。
徐志摩為了維持陸小曼的開銷,北京上海兩頭跑,還同時做七份工作。
甚至為了省錢,託朋友關係,可以免費乘坐郵政貨運飛機,在上海、南京、北京之間來回奔波。
而陸小曼不僅僅沒有體會徐志摩終日的勞碌奔波,還染上了鴉片。
徐志摩勸而無用。
1931年11月18日,陸小曼和徐志摩又因為鴉片爆發了激烈的爭執,陸小曼甚至將煙槍往徐志摩臉上擲了過去。
徐志摩雖然躲開了,金絲眼鏡卻摔在地上,將鏡片都摔碎了。
徐志摩奪門而去。
他去前妻張幼儀那兒拿新做的衣服,張幼儀當時已經是雲裳時裝公司的總經理。
兩人閒談間,張幼儀知道了徐志摩第二天要坐飛機去北京,她知道徐志摩為了賺錢一直在飛來飛去,多少會有點擔心,便勸他別這麼趕。
但徐志摩像平常那樣大笑著告訴張幼儀,說他不會有事的。
但意外就是這麼的突然,陸小曼怎麼也不會想到,徐志摩就這麼沒了。
在和她爭吵的第二天,1931年11月19日。
07
陸小曼聽聞此消息痛徹不已,悔恨交加。
周圍的謾罵和恨意她都可以置之不理,因為面對丈夫的死亡這些又算什麼呢?
她悔恨自己,於是生生把鴉片菸癮給戒了,只因志摩不喜。
她悔恨自己,於是開始只穿素服,閉門謝客,不再去集會玩鬧。
她悔恨自己,於是重新拿起畫筆,只因為徐志摩失事時帶在身邊的,她的一幅山水畫卷。
她默默忍受世人對她的惡意和揣測,在她和王賡離婚時,便有坊間的各式八卦文章,這些文章大多經過所謂的潤色,比如《陸小曼日夜按摩》、《交際花陸小曼和唐瑛》。
而在她揮霍著生活,使得徐志摩不得不來回奔波,疲於拼命的時候,徐志摩的朋友也有勸他離婚的。
到現在徐志摩飛機失事,所有的惡意都會向她噴湧而出,與志摩至親的人不用說,熟知志摩的人不用說,連聽過志摩名字的陌生人也會對她議論紛紛。
但她就是承受下來了,因為她要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給徐志摩出全集「遺文編就答君心」,這樣才是對他最好的懷念。
08
1965年陸小曼去世,享年62歲。
1931年志摩去世的那一年,她才28歲。
這些年間,她致力於收集整理並出版徐志摩的遺作。
1931年11月底,徐志摩的遺作《秋》出版。
1932年7月,徐志摩的遺作《雲遊》出版。
1933年,陸小曼整理了徐志摩於1926年8月至1927年4月寫的《眉軒瑣語》,在當年的《時代畫報》第三卷第六期上發表。
1936年,《愛眉小扎》由良友圖書公司出版。
《愛眉小扎》分小曼序、愛眉小扎、志摩書信、小曼日記四個部分。
1947年3月,《志摩日記》由晨光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志摩日記》分西湖記、眉軒瑣語、一本沒有顏色的書、愛眉小扎、小曼日記五個部分。
陸小曼在序中再次表達了她的心願:「我決心把志摩的書印出來,讓更多的人認識他,記住他……只要我能完成上述志願,那我一切都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