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數 | 2019年中國七大城市群,人口吸引力誰最強?

2020-12-14 界面新聞

記者 樊旭

以城市群為單元的區域經濟正日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這其中,人口增長又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過去的2019年,哪個城市群收穫了更多的人口紅利?

根據2018年國務院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中國七大城市群分別為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關中平原城市群。

界面新聞統計了各大城市群涉及的省份人口數據後發現,過去一年裡,粵港澳大灣區人口增量最多,其次是長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此外,長三角和粵港澳地區還表現出了更好的外來人口吸納度。

粵港澳大灣區人口增幅最大

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註明:由於安徽、河北和山西均有不同地區分屬不同城市圈,故有一定重複計算。)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9年裡,粵港澳大灣區所屬的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的常住人口增長將近1.5%,是唯一一個增長率超過1%的地區。而長三角城市群所在的江浙滬皖四地常住人口增加近0.8%,排名第二。

西南區域的成渝城市群也較為出挑,人口增長率僅次於上述兩個沿海發達地區城市群,增長率錄得近0.5%。不過,環首都地區的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增量在過去一年遜於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僅增長0.33%。

全國七大城市群中,同屬中部地區的關中平原城市群和長江中遊城市群所涉及的六個省份(陝西、山西、甘肅、湖北、湖南、江西)的人口增長幅度弱於其他地區,增長率分別為0.32%和0.28%。

浙粵對外來人口最有吸引力

在增量最多的粵港澳大灣區中,廣東和澳門的人口增長率極為突出。長三角地區的人口增量中,則是浙江貢獻了最多的份額。除此之外,其他省份的增長率均不到1%。北京受近年來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影響,常住人口還出現了0.03%的下降。

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

人口的增長歸結為當地人口出生的自然增長和外來人口流入兩個方面。上述省份中人口增長最多的廣東和浙江都表現出較高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81%,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西藏(1%),浙江錄得0.50%,在全國排名第11位。

除了較高的自然增長率,外地人口的匯入也是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而且,一個地區對於外來人口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該地區的發展潛力。

如果剔除人口自然增長這個指標,我們會發現,在全國七大城市群中,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在人口吸納力方面表現出了一騎絕塵的優勢。

界面新聞根據公開數據整理得出,2019年,長三角城市群所涉及的江浙滬皖四地總共引入外來人口近100萬;粵港澳地區由於港澳數據缺失,無法得出具體數據,但僅廣東省一地新增外來人口就超過了82萬人。

其他五個城市群來看,2019年,除了成渝城市群涵蓋的四川和重慶兩地新增外來人口超過17萬外,關中平原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在新增外來人口指標上均表現為負增長,其中以長江中遊和中原城市群所在的華中和華北地區人口流出最為嚴重,總計超過50萬人。

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

人口遷徙三大因素:「跟著錢走」、地理位置、人際網絡

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郭顯超對界面新聞指出,人口流動的一個大趨勢就是從大部分地區向少部分地區集聚。「資本的特性是集聚,資本到哪裡產業就到哪裡,人口也就到哪裡。在經濟規律的驅使下,人必然是『用腳投票』的,這就是長三角和粵港澳地區人口集聚最多的根本原因。」

從地區經濟表現來看,2019年,廣東省GDP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大關,連續31年位居全國第一,緊隨其後的是江蘇省(9.96萬億元),浙江省排名第四(6.24萬億元)。上海市則以3.82萬億元的GDP總量位列四大直轄市之首。

郭顯超表示,除了「跟著錢走」,人口遷徙還和地理位置有關。比如,地處西南的成渝城市群吸納的很大一部分人口就來自雲南、貴州、湖北西部等經濟實力較弱的地區。

對於長江中遊和中原地區省份的人口流出,郭顯超認為主要是由於人口慣性導致。「人際網絡同樣是人口遷徙的因素之一。中部地區的這些省份具有較長的向東遷徙的歷史,這導致他們更願意向早先遷移外地的親戚朋友靠攏。」

不過,他指出,近年來以湖北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遊城市群越來越顯現出發展潛力,未來也將積累更多人口集聚的效應。

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國七大國家級城市群,北方佔有三個,這二個城市成為最大受益者
    城市群的發展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概念,據此,城市群是指一個地區內多個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組織形態,城市群各有規模,也有核心城市,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城市群是以一個或多個城市為核心,以三個以上城市為構成單位,依託基礎設施網絡,實現高度城市化的發展,去年年末,國家發布的《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
  • 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出爐,這些城市為何最有吸引力?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除了經濟發展以外,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分配是關注的重點。日前,DT財經聯合聯通大數據發布了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到第3位,前面是上海、東莞,而北京、廣州則緊隨其後。
  • 2019中國人口日:帶你了解12年間中國百萬人口城市數量變遷
    區別於城鎮人口,城區常住人口更集中反映了城市化進程的情況,通常被用於界定超大、特大、大、中、小城市的統計口徑,側面反映了區域城市群的建設情況。  據統計,2006年中國城區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數僅為57個,而2017年中國城區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已達到78個。
  • 中國人口大遷移:未來2億新增城鎮人口,主要分布在這19個城市群...
    3)19大城市群以1/4土地集聚74%人口,創造90%GDP,其中城鎮人口佔比77%。到2030年2億新增城鎮人口的約80%將分布在19個城市群,約60%將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遊、成渝、中原、山東半島等七大城市群。
  • 中國人口大遷移:2019
    到2030年2億新增城鎮人口的約80%將分布在19個城市群,約60%將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遊、成渝、中原、山東半島等七大城市群。中國現有長三角、京津冀、長江中遊、山東半島、成渝等5個人口億級城市群,未來有望形成10個以上1000萬級城市,12個左右2000萬級大都市圈。風險提示:官方非普查年份常住人口統計存在偏差;部分地區數據缺失。
  • 2019城市人口吸引力TOP100榜單:深圳、廣州、北京蟬聯前三
    日前,百度地圖慧眼發布了「2019年度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單」。榜單顯示,深圳、廣州、北京分別位列2019年度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的前三,與上一年相比,這三個城市的排名沒有變化。剩下排在4-10位的城市是東莞市、上海市、成都市、蘇州市、重慶市、杭州市、佛山市。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1.強省會時代標籤:南京、濟南、西安人才吸引力排位靠前在《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中,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為: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其中上海連續3年排名第一。
  • 中國「最強」城市群,面積為長三角的四分之一,卻有4個核心城市
    中國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中國高層和領導的明智決策有很大關係,改革開放、城市群、城市圈、自由貿易區集中了一系列政策,解放了中國大地更多的發展潛力。說起中國最強的都市群,廣東港澳海灣區絕對佔第一位,廣東港澳海灣區面積不大,覆蓋了香港、深圳、廣州、澳門、佛山、東莞、中山、珠海等強市,只有5.6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只有7000萬人,相當於長江三角洲的四分之一,但是,從城市繁榮和富裕發展的水平來說,廣東港澳海灣區遙遙領先。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看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濟南的「逆襲」並非個例,與GDP榜單相比,這些在人才吸引力大幅上位的城市,都是省會城市,逆襲力度最強的南京、濟南、西安這三所省會城市,高校資源極為豐富。 而在人才吸引力上排名大幅「下沉」的城市,大多是地級市。尤其是南通、泉州這兩座2020年GDP破萬億的城市,人才吸引力上排名都在30名開外了。
  • 數說|誰是中國最強地鐵城市?
    據統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國內地已有41個城市開通了城市軌道交通,總長度達到6917.62公裡。2019年新增溫州、濟南、常州、徐州、呼和浩特5個城市,2020年,新增天水1個城市。城市是怎麼變大的,就是靠地鐵逐步擴張,下圖為2016年~2019年全國地鐵的修建規模:數據來自:城市軌道交通2019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02客流量排名以下是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2019年各城市地鐵運營情況統計匯總表
  • 我國五大城市群人口吸引力排名,廣東高居第一,長三角不敵京津冀
    哪裡有就業機會、哪裡好賺錢,人就會往哪裡走!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雖然我國經濟重心的轉移,人口發生了三次大遷徙,從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軌跡!這裡,紅葉選取了分別代表我國東、中、西部的前五大城市群,來看看它們最近三年的人口遷移情況。
  • 中國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2020年第二季度百城人口吸引力榜單
    中國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2020年第二季度百城人口吸引力榜單 2020-08-17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中國城市群發展潛力排名:長三角珠三角發展潛力居前
    城市群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標誌,是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平臺。我們在前期推出了《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中國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排名:2019》、《中國十大最具潛力都市圈:2019》等系列報告,本篇結合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規律,對中國規劃建設的19個城市群進行排名,並對五大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逐次分析。
  • 2019年流入人口TOP10城市:上海第一 東莞第二
    當一名用戶年末(如2019年11-12月)與年初(2018年12月-2019年1月)的定居地產生差異時,判定其常住地發生改變,即計入遷移人口。按照聯通在不同區域的市佔率情況進行調整校正後,我們排出了2019年流入人口最多的10個城市:①上海 ②東莞 ③成都 ④北京 ⑤廣州⑥深圳 ⑦蘇州 ⑧武漢 ⑨杭州 ⑩惠州這跟我們平常看到的各類城市排名有些不一樣。
  • 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出爐 成都排第三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除了經濟發展以外,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分配是關注的重點。日前,DT財經聯合聯通大數據發布了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到第3位,前面是上海、東莞,而北京、廣州則緊隨其後。這個排名打破了一線、新一線城市間涇渭分明的能級層次,顯示出成都很強的人才吸引力。
  • 中國五大城市群發展潛力
    我們在前期推出了《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中國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排名:2019》、《中國十大最具潛力都市圈:2019》等系列報告,本篇結合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規律,對中國規劃建設的19個城市群進行排名,並對五大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逐次分析。
  • 中國最強經濟圈2021年危險了?!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的2020年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漲跌幅表單中,百城新建住宅累計漲幅TOP20城市中,長三角城市獨佔11席,遙遙領先其他城市群。長三角共覆蓋26個城市,接近一半都在榜單之中。 表:2020年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漲跌幅
  • 2019年流入人口TOP10城市:第二你猜不到
    按照聯通在不同區域的市佔率情況進行調整校正後,我們排出了2019年流入人口最多的10個城市:①上海 ②東莞 ③成都 ④北京 ⑤廣州 ⑥深圳 ⑦蘇州 ⑧武漢 ⑨杭州 ⑩惠州這跟我們平常看到的各類城市排名有些不一樣。
  • 中國四大城市群,像一把弓箭,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四大城市群,這四個城市群組合起來像一把弓箭,是中國未來崛起的關鍵。這四個城市群分別是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從區域分布看,四大城市群剛好立足於我國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關鍵性不言而喻。
  • 觀察|中國五大城市群發展潛力分析:成渝城市群「雙核獨大」
    3)基於我們在2019年4月《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基本面+市場面」兩個層面27個指標分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遊發展潛力居前,之後是海峽西岸、山東半島、中原、遼中南、關中平原、北部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