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民俗》——茶湯會

2021-01-13 漢中在路上

茶湯會又叫善事會,是由一些好做善事的人(包括一些居士老太太)自願結合的民間組織。

圖源網絡

這種茶湯會以做善事為宗旨,以扶危救難為目標。入會者除自身出資外,還向社會各階層人士(包括官吏、豪紳和富商戶) 籌募資金。將籌集款交給會首(大家推選三、二人)管理,用於購置一些用具(如鍋、壺、碗、盆等)和物資(如棉布、糧食、茶葉及柴炭等),僱傭人和「善人們」義務在路途上設茶、湯棚(又稱茶湯坊);夏天備茶水,冬天備熱湯或熱粥,讓過往行人飲用,不收費用。資金較多的茶湯會,還給窮困人冬舍寒衣,荒年舍飯食。

圖源網絡

茶湯棚(坊),多設於距離村、鎮較遠的交通要道上。它猶如沙漠中的甘泉,能為長途跋涉者解除急難——飢餓。故稱為善事。漢中各縣,都有許多茶坊、湯坊之類的地名,皆因長期設立茶坊和湯坊而得名。

茶湯會起於何時、何地無從考證。據老年人說,這種會在清末、民初時漢中各地很普遍,到民國三十年之後逐漸消失。後來,各地雖然仍有茶棚在路途上出現,但都是一些好善之家的單獨活動;在夏天炎熱之時,簡單地燒些茶水(裝一瓦盆放在小桌上),放幾個碗,任行人飲用,並無組織。舍衣、舍飯或糧食者已絕跡。

進入20世紀80年代,農村經濟活躍了,文明家庭和文明村鎮相繼誕生,村頭道旁的茶水站也應運而生,收小費者有之,義務舍茶水者亦有。到90年代,人民生活普遍有所提高,路旁的茶水站沒有了,但更多的是各種瓶罐裝,營養高、裝璜美的飲料攤。

孟學範:男(1928.9.14~2013.4.2),陝西省洋縣人,南鄭縣劇團編劇。中國民俗學會會員,陝西省戲劇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楹聯學會會員。曾任陝西省民俗學會首屆理事、漢中地區民俗學會會長、政協南鄭縣第三屆常務委員等。出版、發表劇本17個,搬上舞臺20多個。在各種報刊上發表文藝作品400多篇(首),出版《巴山民俗》。參與編纂《中國民俗大觀陝西卷》、《中國食俗大觀》《陝西省民俗志》、《陝西省戲劇志·漢中卷》、《南鄭縣誌·戲劇志》。

影院廣告|戶外廣告|新媒體廣告

旅遊宣傳|宣傳片製作

旅遊諮詢:0916-8885151、17709169732投稿郵箱:auld.langsyne@163.com

相關焦點

  • 《漢中民俗》——火龍舞
    耍火龍舞又叫燒火龍,是漢中特有娛樂形式之一。過去的南鄭城內(今為漢中市)及鋪鎮、新集、協稅等地,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的夜裡都有燒火龍的活動。
  • 弘益大學堂 立冬·茶湯會
    │弘益大學堂·茶道美學精修課結業雅集│立冬·茶湯會
  • 茶湯衝制亦醉人
    筆者偏愛甜食,尤好家鄉天津那碗爽滑香甜的茶湯。  茶湯不是茶,而是傳統小吃,全天供應,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甜品吃食。茶湯的主料原本是糜子面,口感十分細膩。糜子產量不高,處理起來費工費時又費事,因此天津不少店家就改用高粱米製成的秫米麵了。
  • 漢中仙毫什麼檔次,漢中仙毫綠茶怎麼樣測評
    一件美好的東西應是表裡如一的,直接打開一袋來先一睹為快~自然的色澤、自然的芽型、自然地呈現…本次試用所示圖片也均為自然真實拍攝,未進行任何的後期加工,就如這漢中仙毫般純真脫俗,不需要任何的點綴,以免輕薄了這天賜的素美。
  • 「伏月茶湯會」
    【生白】伏月茶湯會主花花材:竹、繡球、、大麗菊、狗尾草花器:隨形木器插花:迎新源自《莊子.人世間》:虛室生白 吉祥止止人文茶道 七月 普洱茶專修伏月茶湯會茶時:2018年7月29日茶境:人文茶道傳習館
  • 「茶湯」,冷熱飲用都可以,在家做乾淨又衛生
    蓮子粥裡沒有蓮子,大家如果想讓它「名副其實」,也可以自己加一些,味道會更好。還記得我們提到的煮粥用的「金色大鍋」嗎?其實那是天津的民俗文化象徵——龍嘴大銅壺。它不僅是用來衝茶湯的器皿,更是天津特有的民俗工藝品。而茶湯就是我們提到的蓮子粥。在天津的很多食品街、古文化街裡的小吃攤上,經常能見到龍嘴大銅壺的三輪車,大爺在售賣茶湯。這茶湯其實是一種北京的傳統小吃。
  • 漢中十大最美景點 漢中最美旅遊景點介紹 漢中最美的地方排行榜
    漢中有哪些最美景點?漢中最美旅遊景點,有石門棧道、青木川古鎮、紫柏山景區、朱䴉梨園、漢中市博物館……其中,石門棧道風景區是漢中著名風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漢中市漢臺區、勉縣、留壩三縣交界的褒谷口。三原吃喝玩樂為大家具體介紹這些漢中最美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走水焙的巖茶,為什麼茶湯會有些渾濁?
    好多沒有真正焙到火的巖茶,泡出來的茶湯都容易帶渾濁,這是怎麼回事?茶湯渾濁,不是好事。因為從肉眼看,就直觀感覺比較髒,有較多雜質。但沒有焙火的茶,泡出來的茶湯略微帶一點渾,那要看具體情況。毛茶的茶湯渾濁,和它沒有進一步精製有關。巖茶的加工,步驟很複雜。
  • 茶事 |「邂逅」一次茶湯會
    其實,這個過程尤為艱辛,因為適合茶會的場地不僅要景色宜人,還要考慮布置茶席的可行性和參與者置身其間的舒適度,所以我們為了尋一個地方往往會搬著東西來回奔走。但是,最後發布的照片都是茶會上大家最美的狀態,所有的辛苦付出只為呈現最美最溫暖的茶湯。
  • 「遇見陝茶遇見你」首屆陝西網上茶博會產地行走進漢中
    由陝西省農業農村廳指導,陝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辦,陝西省園藝技術工作站、陝西省發展特色與休閒農業指導中心、陝西省農業宣傳信息中心協辦,陝西農業品牌網承辦,西部網茶業頻道等單位支持的「遇見陝茶遇見你」首屆陝西網上茶博會產地行活動這幾天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
  • 昆明茶博會,不可錯過的「弘益中華茶湯會」
    本次弘益中華茶湯會將為大家呈現中華茶文化淵源流長及飲茶方式的變遷,同時賓客可以品味到不同飲茶方式的茶湯。以行茶行禮法,以茶會美社會,承繼傳統茶湯會之精神,傳遞善意美好!【活動流程】第一幕:迎客入席靜心入境第二幕:淵源流長恢弘氣象第三幕:唐風雅韻煎湯禮賓茶湯及奉茶
  • 陝西漢中產什麼茶,怎麼樣?看看有沒有你常喝的
    漢中史稱天漢,位於陝西省西南部,素有漢家發祥地,秦巴聚寶盆之美稱,漢江從這裡發源後蜿蜒向東,漢茶始於商周,興於秦漢,盛於唐宋,繁榮於明清,據中國最早的一部地方志《華陽國志》記載,約在公元前12世紀,古巴國的人們,就把茶葉作為地方特產,敬獻給周天子武王,名曰「西鄉月團」據考證就產自今天漢中市的西鄉縣
  • 美食秘籍:茶湯茶湯李
    清鹹豐年間,茶湯李創始人李同林以做茶湯等小吃出名,曾為清宮慈安、慈禧製作茶湯等食品。慈禧去世後,應太監魏公公邀請在東安市場設置攤位,專營茶湯、油茶、元宵、扒糕、涼刮條面等小吃。「茶湯李」傳承至今1934年,白塔寺喇嘛邀請茶湯李第二代傳人李世忠在白塔寺山門前設攤,冬天經營茶湯、油茶、元宵,夏天經營扒糕、涼粉、刮條面。雖然以寺院門洞作為店面仍然顯得簡陋,但畢竟有了固定的店址,於是原來賣茶湯用的單板案子也跟著升級為「雙合大條案」,條案四周用竹條包住,以圓銅釘連接。
  • 自古兵家必爭之地的「漢中」還有這款不為人知的「茶葉」!
    漢中因漢水而得名,漢江,長江最大的支流,其發源地便在漢中境內的寧強縣,漢中,在地圖上顯示,位於陝西西南部,東、北與安康市、西安市、寶雞市接壤,西南與甘肅省、四川省毗鄰。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古代便成為軍事重地,南北方向主要以秦嶺、巴山為屏障,東西方向有漢江作為戰略優勢,實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域,漢朝時期,漢高祖劉邦因得漢中而得天下,東漢末年,諸葛亮輔佐劉備奪取漢中,而三分天下,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自古便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漢中不僅歷史悠久,還山清水秀、綠樹成蔭。
  • 「金色花海 真美漢中」陝西漢中賞花季全攻略
    豐收在望--仇國斌 攝本次節會的定位是集花海觀光、鄉村休閒、景區遊覽、民俗演出、招商洽談為一體的綜合性節慶活動。秉承節儉、務實、特色、惠民的原則。鄧志強 攝主會場西鄉縣從3月3日開始,將陸續舉行「相約櫻桃花」踏青採風,全民健身啟動儀式暨「慶三八」廣場舞展示活動,千車萬人自駕觀花海遊茶園,鹿齡文化廣場暨鹿齡寺開放儀式,駱家壩旅遊民俗文化活動
  • 漢中,是北方還是南方?
    2017年8月,我從陝西寶雞乘大巴穿越秦嶺到達漢中,又從漢中乘大巴穿越大巴山到達四川廣元。寶雞無疑是北方地區,廣元無疑是南方地區,漢中夾在兩者之間,一路上從北到南,我細細體味著北方到南方的過度和變化,試途比較出些差異來。
  • 答疑解惑,走水焙的巖茶,為什麼茶湯會有些渾濁?
    好多沒有真正焙到火的巖茶,泡出來的茶湯都容易帶渾濁,這是怎麼回事? 茶湯渾濁,不是好事。因為從肉眼看,就直觀感覺比較髒,有較多雜質。 但沒有焙火的茶,泡出來的茶湯略微帶一點渾,那要看具體情況。 毛茶的茶湯渾濁,和它沒有進一步精製有關。
  • 為啥普洱茶的茶湯會渾濁,具體原因你了解嗎?
    有時候我們喝茶會以茶湯的好壞來評定該茶葉是否是好茶。在我們衝泡普洱茶的時候,有時會發現茶湯很渾濁,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個:一是芽頭居多,茶葉顯毫;二是茶多酚與空氣接觸氧化,茶湯易變色;三是普洱茶餅製作過程中附著的雜質。
  • 沒有我,你的茶湯會濃稠?
    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茶湯的質感、濃稠程度,果膠含量越豐富,茶湯的口感會越順滑、韻味更悠長。在衝泡過程中,果膠內夾帶的糖類物質逐漸析出茶湯,使得茶湯有了醇甜之感。普洱熟茶、老茶頭中含有大量的果膠物質,此類果膠物質的存在會使茶湯湯色更加紅濃透亮,茶湯黏稠爽滑而飽滿、甜度足。
  • 杭州餘杭徑山鎮茶湯會引入協商機制
    「我建議在庭院拐角處放置生產農具,這樣不破壞院子整體的美觀度」「我覺得用防腐木做隔斷,把農具掛上,美觀又節省空間」……近日,在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禪茶新村一角,結合「三服務」活動,鎮村幹部、網格員、村民代表及民食民宿業主代表開了一場茶湯議事會,為破解全村在發展民宿業後出現的生產與人居環境矛盾問題積極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