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河南文學院作家李清源長篇小說《箜篌引》有懷

2020-12-11 百荷書房

歲寒重讀憶從前,

日月流沙逾十年。

文借秋風寫長夜,

心因清夢逐晴川。

欲聽羌笛抒懷抱,

翻作箜篌續舊篇。

掩卷獨悲思故國,

歌樓又唱月兒圓。

馬夫的評論是:清源弟的長篇小說《箜篌引》被列入本年度11月份文學好書榜,值得慶賀!十年前讀過此小說的初稿,當時為之驚嘆,驚嘆我禹州還有如此人才!今天再讀,更佩佩然,欣欣然也!

本書風格凌厲奇詭,行文中既有中國古典文化的重重薰染,又有被徹底內化的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深刻影響,可堪被稱為中國版的「百年孤獨」。(出版社評語,亦同感!)

河南文藝出版社,2019年十月出版,入19年度11月份文學好書榜。小說以潁川舉人趙志和家族在儒教文化傳統的帝國統治背景下,從農耕文明到商業文明的興衰,展現了那個時代不同人物的生存和命運。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本書京東、噹噹有售】

圖文/李晨欣,歡迎關注百荷書房,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

相關焦點

  • 河南作家的「文學展廊」——讀《新世紀文學的河南映像》
    作者:孔會俠《新世紀文學的河南映像》,是鄭州大學文學院李勇教授新出版的一部文學評論專著,作者在書中對十位河南作家的關注與思考,也是他對自己十年河南生活的回應。迄今,河南籍作家,已經有九位「茅盾文學獎」得主了。儘管「茅獎」並非評判作品高下的唯一標準,但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反映出「河南是個文學大省,也是個文學強省」。但是,關於河南文學整體創作情況予以研究的專著,實在是少。我以前也只看到過兩部:梁鴻的《外省筆記:20世紀河南文學》和李丹夢的《「文學豫軍」的主體精神圖像》。
  • 國慶彩車上彈箜篌的是河南姑娘!箜篌文化創意產業在河南落地生根
    △國慶群眾遊行彩車上,魯璐與箜篌亮相從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裡「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到唐代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中「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再到敦煌壁畫裡的飛天樂舞……留給人們無盡遐想的箜篌,在隱世數百年之後,正隨著祖國的繁榮而重歸興盛。箜篌與河南的淵源深遠,綿延古今。
  • 作家章雲天寫就66萬字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
    作家章雲天66萬字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近日面世,在該作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上,他表示,觸動他寫這本書的是一個老兵。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介紹說,《故鄉的泥土》是章雲天近年創作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小說通過眾多小人物命運的悲歡離合、愛情糾葛,謳歌了抗戰老兵的忠誠,揭示了人性的複雜多面,反映了芸芸眾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描繪了一幅雄渾壯闊的農村歷史風情畫卷。
  • 李憑箜篌引(李賀)
    [詩詞古文]李憑箜篌引(本文約910個字)李憑箜篌引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金鞍配寶馬,寶馬贈英雄。好的樂工,也得有好的樂器。
  • 淺析古箏《箜篌引》
    《箜篌引》根據唐代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詩意而作。該詩寫的是梨園子弟李憑在都城長安彈奏箜篌時產生的泣鬼神、動天地、石破天驚的演奏效果。樂曲前半部分運用起伏多變的節奏,虛實相應的旋律,描繪了「崑山易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動紫皇」的幻想境界。
  • 2020年度成都文學院(第十一屆)籤約作家及作品招標評審結果公示
    2020年(第十一屆)籤約作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文學創作招標公告》,2020年度成都文學院(第十一屆)籤約作家及作品招標工作已於近期結束。除各區(市)縣文聯積極推薦外,廣大作家、作者踴躍參加,有外省作家,北京、河北、江蘇、福建、重慶7人參與;有中國作協會員19人、省級作協會員38人申報;曾獲得省級以上文學獎或「五個一工程」獎15人;申報文學作品體裁齊全,涉及長篇小說31件、長篇報告文學7件、長篇紀實文學2件、長篇兒童文學8件、散文集9件、詩歌集7件、中短篇文學集2件、故事集4件、劇本5件等。
  • 姚良加入人民大學「作家班」,師從著名作家閻連科
    2016年9月12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第二屆創造性寫作研究生班迎新會在人大文學院會議室舉行。第二屆創造性寫作研究生班迎來了八位青年作家:姚良、浦歌、沈念、關軍、周建強、盛可以、蘇瓷瓷、蔣方舟。
  • 作家寧肯長篇小說《天·藏》(捷克語版)在捷克出版受關注
    寧肯參加文學交流活動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28日從北京出版集團獲悉,中國作家寧肯長篇小說《天·藏》經捷克漢學家、翻譯家李素歷時一年完成翻譯,由捷克維索納出版社出版發行,實現版權輸出。
  •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讀曾維惠長篇小說《你好,四面山》有感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讀曾維惠長篇小說《你好,四面山》有感蔣 嶺讀一本書,你關注的是什麼?是作者本身的經歷?是書中描繪的一個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還是這些故事背後的「故事」呢?也許,以上的林林總總,你都有;也許,你對於閱讀就是「讀」,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說到這裡,我知道你要問我什麼。哈哈,是不是「你關注什麼?你在意什麼?」告訴你,我關注的是作者,在意的是作者描述的故事的來源。比如,我閱讀了兒童文學作家曾維惠老師的《你好,四面山》(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之後就是如此的「思考步驟」。曾老師為什麼要寫《你好,四面山》?
  • 長篇小說《向陽生長》:作家曾劍的「貼地前行」
    作為新生代軍旅作家中頗具存在感的一員,曾劍此前已出版長篇小說《槍炮與玫瑰》《向陽生長》《黑石鋪》;小說集《冰排上的哨所》《穿軍裝的牧馬人》《玉龍湖》等,曾獲全軍軍事題材中短篇小說評獎一等獎、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文藝作品獎等軍內外多個文學獎項。
  • 中國-河南新鄉當代文化藝術名人錄
    [1]中國箜篌領軍人,被譽為國寶級箜篌演奏家,現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箜篌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箜篌研究會秘書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器樂學會理事。[2]中國音樂學院箜篌專業教師;天津大學藝術導師;海南大學藝術學院箜篌客座教授;河南師範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箜篌客座教授;[2]「大世界吉尼斯記錄」新疆且末箜篌文化代言人。
  • 奔流文學院第十期作家研修班在遂平嵖岈山溫泉小鎮開班
    ( 記者:張磊 威力)7月26日,奔流文學院第十期作家研修班在我縣嵖岈山溫泉小鎮舉行開班儀式。河南新聞出版局原正廳級巡視員、河南省期刊協會會長席保安,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喬葉,河南時代傳媒集團董事長、時代報告雜誌社社長、總編張富領,駐馬店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韓祖和,駐馬店市作協主席劉康健,縣委副書記尹永彪、副縣長戚斌等出席活動。縣委副書記尹永彪致歡迎詞。
  • 這首十六個字的《箜篌引》,寫出了世間最深的悲愴與決絕
    《箜篌引》是《相和歌辭》之一,最早讀這首簡短的樂府詩是在梁實秋的《論毅力》一文中。短短的十六個字,有人物、有地點、有事件、有結局,有情感。於是細細品讀這十六個字,幾乎墜淚,不由感嘆作者當時的悲愴與決絕。樂府詩集中說:《箜篌引》者,朝鮮津卒霍裡子高妻麗玉所作也。
  • 「夢圓2020」獲獎小說《相思山》賞讀會舉行
    「夢圓2020」文學徵文獲獎長篇小說《相思山》賞讀會在嶽陽市新華書店舉行。紅網時刻嶽陽12月17日訊(記者 羅玲)今天,「夢圓2020」文學徵文獲獎長篇小說《相思山》賞讀會在嶽陽市新華書店舉行。王天明,湖南岳陽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先後服務於嶽陽樓區鄉鎮、政府辦、區直多部門。毛澤東文學院第九期中青年作家班畢業,毛澤東文學院首屆籤約作家,出版長篇小說《女村官》《十八個春天》《沃土》《浴火重生》等。
  •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洪昔杓一行訪問文學院
    12月29日上午,韓國梨花女子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文系原系主任洪昔杓教授帶領12名梨花女子大學研究生訪問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座談會在人文樓會議室舉行,文學院楊聯芬教授主持座談。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徐楠在致辭中表示,學院近年來非常重視與海內外兄弟高校的合作與交流,這對於學生成長和教學研究都是極大的推動。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箜篌
    到現代社會知道箜篌的人就已經不多了,專門去學的人更是屈指可數,並且大多都是從都是由其他專業比如古琴,琵琶轉專業後學習的,不是從一開始就學習箜篌的,所以到現在為止箜篌在社會上的流傳度不高,專業教學箜篌的老師更是少之又少,這也導致了許多有心想學習箜篌的人並不知道到哪裡去找老師,更有人認為箜篌已經失傳了,雖然現在的箜篌與故事確有不同,但是也是有一定的依據製作而成的。
  • 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新視角下之農村題材
    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 作家出版社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高凱)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日前在京舉辦。《故鄉的泥土》是章雲天近年創作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在會上介紹說,這本書通過眾多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謳歌了抗戰老兵的忠誠,反映芸芸眾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描繪了一幅農村歷史風情畫卷。本書的作者章雲天多年來以創作影視劇為主,創作的劇本曾獲飛天獎、金雞百花提名等獎項。
  • 作家胡中華長篇小說《梅山溝》出版發行
    日前,陝西作家胡中華歷經十截精心創作的反映秦巴山區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到中期社會生活的長篇《梅山溝》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27萬言的《梅山溝》,以上世紀秦頭楚尾商洛山區為創作地理,以1960年到1966年春為時代背景,分三條線展現了當時的生產發展、社會進步和鄉村教育狀況。
  • 中國實力派男作家,有這10位!
    導讀:中國實力派男作家,有這10位!1.莫言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2.餘華餘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2]1977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