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樹
認識海南植物是必須認識檳榔的。在海南,這種植物在山坡、平地地界大量種植。
檳榔屬溫溼熱型陽性植物,喜高溫、雨量充沛溼潤的氣候環境。常見散生於低山谷底、嶺腳、坡麓和平原溪邊熱帶季雨林次生林間,也有成片生長於富含腐殖質的溝谷,山坎、疏林內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質壤土荒山曠野。樓盤裡也有。成片成林非常好看,當地人嚼檳榔就是嚼它的果實,兩年前,在五指山大街小巷,當地人吐出的一片片血紅的檳榔汁如撒漏的紅油漆,大煞風景。今年政府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這種現象明顯好轉。第一幅照片攝自五指山甘工路旁,餘攝自保亭茶溪谷,及五指山水滿鄉。
【這兩幅照片是借用百度百科圖片,檳榔果實,所謂嚼檳榔就是嚼種東西】
百度百科
檳榔樹(Areca catechu)在印度、斯裡蘭卡、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有栽培。樹幹不分枝,高達12~15公尺。檳榔子是棕櫚科(Palmae)檳榔樹的種子。而檳榔葉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葉。檳榔果略小於雞蛋,果皮纖維質,內含一粒種子,即檳榔子。胚乳堅硬,具灰褐色斑點。於8~11月果實完全成熟之前即予採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曬乾,幹後呈深褐色或黑色。檳榔子是劣等兒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鹼是檳榔鹼,獸醫用作驅蟲藥。另有同名電影作品《檳榔》。檳榔果實在臺灣、東南亞、我國湖南等地經常被嚼食,根據個人體質對生物鹼耐受不同,可產生面紅髮熱興奮,甚至如醉酒臥街的各種情形。
中文學名
檳榔
拉丁學名
Areca catechu Linn
別稱
檳榔玉、檳門、檳楠、禿檳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2019年12月17日,2020-3-29 17:50:20補圖文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茂森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