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月亮相會,李白杜甫共詠——詩仙與詩聖的友情

2020-12-13 刃風劍雨

公元744年的夏天,四十四歲的李白與三十二歲的杜甫相見於洛陽。

聞一多先生在他的《唐詩雜論》裡,將這次會面比喻為太陽和月亮的相會,真是不亦樂乎!

四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我們再逼緊我們的想像,譬如說,青天裡太陽和月亮碰了頭,那麼,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遙拜,說是皇天的祥瑞……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剛剛離開長安,李白滿腔的鬱悶就被與杜甫的相見一掃而光。

他們喝酒吟詩、借古評今,甚至還一起求仙訪道,好不暢快。

兩人攜手由洛陽到開封,再到齊魯大地,直到泗水之濱相別。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兩人睡覺蓋一條被子,手牽手一起出遊。】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離別就在眼前,兩人念念不舍,只好舉杯握別,痛快的醉一場。】

分別後,兩人從此各自漂泊,經歷安史之亂,演繹各自人生。

但時間未能抹去兩人間的情誼,反而在失意的歲月裡成為彼此的慰藉。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你才思高超,詩作無人能敵,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共同品文論詩呢?】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死別的痛苦終會消失,生離的悲傷使人痛不欲生。你定知我在把你思念,終於來到夢中和我相見。夢醒時分月光灑滿了屋梁,我仿佛看到你憔悴的容顏。江湖中水深風惡,千萬別遭遇蛟龍襲擊傷害!】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

【借酒不能消愁,聽樂也不能忘憂。我對你的思念就像這汶水一樣,日日夜夜浩浩蕩蕩跟隨著你南行。】

互相思念,隔世暢懷,即使只見了三次面,但這段共同遊歷的時光也讓彼此珍重而回憶。

有人說,李白給杜甫寫的詩太少,可真正的友情又豈止在筆尖上的多寡,高山流水,在心而已。

杜甫更不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一而再再而三地贈李白,呈李白,懷李白,憶李白,夢李白。

且李白作品十失其九,臨終前託付族叔李陽冰編的《草堂集》10卷,亦不幸失傳了。否則更多「李杜」詩篇,猶未可知。

相關焦點

  • 太陽和月亮的相碰——李白和杜甫的友情
    更為幸運的是,「詩仙」、「詩聖」曾生活於同一時空之下,曾經相遇相識相知,他們的友情在曾歷史的長河中激起了一串美妙的浪花。聞一多先生說過,李杜的相遇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為激動人心的一刻,或許只有老子與孔子的相遇能與之相比,他把他們的相遇比作「太陽和月亮的相碰」。天寶三年(744年)的夏天,杜甫和李白初識於洛陽。
  •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那詩囚詩奴詩傑詩鬼詩豪詩狂又是誰?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那詩囚詩奴詩傑詩鬼詩豪詩狂又是誰?中國古代文學幾千年前的發展中,毫無疑問,詩是中國文學的代表。相信大家都聽過李白詩仙,杜甫是詩聖,那詩囚詩奴詩傑詩鬼詩豪詩狂又是誰?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李白與杜甫,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
    聞一多在《唐詩雜論》裡甚至認為他們的會面是「青天裡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在文化史上僅次於當年老子和孔子的會面。但兩人的差異是相當明顯的。李抬頭向上,面向過去,是古之集大成者,最擅長最能代表李白特點的是古體,語言汪洋恣肆,有太多的名篇:《蜀道難》《將進酒》等。
  • 李白與杜甫的友情,也許你不懂!走進詩聖杜甫
    02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說起杜甫和李白,我們常常用一對好「基友」來形容他倆,看似好像他們的來往非常頻繁可見兩人的友情之深厚,否則就李白的脾氣,怎麼可能允許別人這樣說自己,早就一句狂語懟了回去。的確,杜甫是懂李白的。只是,此時的他還沒有過李白的經歷,生活遭際不同,此後,他慢慢進入社會,就更理解了李白以及李白的無奈。同年的晚秋,在東魯,兩人第三次相見,友情愈加濃厚。
  • 塑料友情?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只給杜甫回了兩首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43歲的李白遇上了32歲的杜甫,「詩仙」和「詩聖」相遇了。聞一多先生稱李杜的相遇,是太陽和月亮相遇。「四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
  • 詩壇知己:李白與杜甫·同遊
    在這首詩裡,杜甫一上來先寫自己與李白的深厚友情,他說:「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李白經常能寫出精妙絕倫的詩句,就像南朝詩人陰鏗寫得一樣好。陰鏗這位詩人我們今天不太熟悉,他擅長五言詩,聲律上已經非常接近唐代的律詩了,因此杜甫對他非常推崇。
  • 詩聖、詩仙、詩魔、詩神、詩狂、詩佛、詩鬼都是誰?
    詩聖、詩仙、詩魔、詩神、詩狂、詩佛、詩鬼都是誰? 中國文化中,詩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文化燦爛的篇章。歷史上出現的詩人有很多,不過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被冠以別號的詩人,那麼這些詩仙、詩聖、詩魔、詩神、詩狂、詩佛、詩鬼,他們都是誰呢?
  • 詩仙李白 詩佛王維 詩傑王勃 還有詩鬼 詩魔 詩聖 詩骨 詩壇先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杜甫唐詩句句誇李白,三四句10個字連用2個典故,無愧詩聖之名
    盛唐短短幾十年,同時誕生了詩仙和詩聖兩大著名的詩人,令人嘆為觀止。而且詩仙詩聖彼此之間交往還不少,實在是古典詩詞發展之幸。他們兩人詩詞酬和碰撞的火花,多少年來一直讓人們津津樂道。杜甫和李白兩個人的友誼是非常動人的。
  • 李白和杜甫的相遇相知,是唐代最偉大的文學邂逅
    先看看李白和杜甫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
  • 李白和杜甫關係到底有多好?真的同被而臥嗎
    這說明,這二位中國最頂尖的詩人,一個詩聖,一個詩仙,交情是很好的。甚至有人說,他們的關係十分曖昧,這已經無從考究。但從純藝術的角度而言,他們確實是互為欣賞和留戀的。一醉累月輕王侯的李白,或許人人都會戀之吧。李白平生去過很多地方,但讓他最傷情的,就是山東。
  • 庚子奇夢:在白帝城邂逅詩仙詩聖
    想起來了:來此登高凝望夔門,是想理喻流放夜郎往渝州途中遇赦、急切乘船掉頭東下的詩仙李白,書寫《早發白帝城》時的心境情懷。詩仙愕然,我告知:詩也好,文也罷,必須是300字以上,否則根本就過不了原創審查。他沉思片刻道:老夫授權,且聲明李白原創,爾寫個讀後感或找人弄個詩評,湊滿字數,可乎?我答:不可,您寫的聲明不作數,機器不能判為原創。再添他人東東則涉嫌「抄襲」矣,輕罰是禁言數日,重則便要被永久「封號」也。詩仙一愣:「豈有此理!」
  • 為什麼杜甫被稱為「詩聖」而不是別的稱號,你知道嗎?
    關於詩聖杜甫,我以為魯迅先生有一句話,說得非常的好。「我總覺得陶潛站得稍稍遠一點,李白站得稍稍高一點,這也是時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裡似的。」影視劇中的聖人孔子所以,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一個是被貶謫的仙人,一個是凡人的巔峰。網上看到過一句話很有意思,很粗糙,但是我以為卻很在理。
  • 富樂山下李杜祠,詩仙詩聖同殿坐
    李杜祠在綿陽市富樂山腳下,緊鄰芙蓉溪的位置,有一座白牆圍繞的院子,曾被稱為治平院,杜甫也曾在此居住,是國內少有的同時紀念李白和杜甫兩位偉大詩人的李杜祠。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聖。李白生於江油青蓮,即今天的綿陽江油市青蓮鎮。李白自幼住在那裡,對他人生觀念影響很大,所以有「青蓮居士」之稱。避安史之亂入蜀的杜甫,曾在綿州暫居。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杜甫送世交好友、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嚴武還朝,來到綿州,在綿州刺史杜濟和友人勸導下,杜甫在綿州暫居了下來。
  • 杜甫曾給李白寫過14首詩,這一次更加悲涼,千迴百轉,縈繞心際
    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的偉大詩人,論資歷,李白比杜甫大10歲,他給唐玄宗當翰林時,杜甫還名不經傳。論才氣,李白的作品豪氣沖天,才思敏捷,立馬可待。論酒量,李白是「千杯綠酒何辭醉」、「會須一飲三百杯」。與李白的短短兩三次交往,杜甫就極其敬佩詩仙的才華,不僅膺服其詩情,欽慕其瀟灑,而且更悲憫其遭遇。杜甫曾給李白寫過14首詩,這一次更加悲涼,千迴百轉,縈繞心際。天末懷李白唐代:杜甫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 一個詩聖,一個詩意不朽的人,為什麼杜甫窮困潦倒
    他們的標題是「詩仙」,標題是「詩聖」,其他人只需要從遠處看他們,他們從內到外的天賦就是告訴我們他們是稀有的「詩詞奇才」。然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他們,他們的生活經歷卻是完全不同的,李白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大多數時候,他們都在旅行和交朋友,然而杜甫的生命總是與「漂泊」分不開的。為什麼這兩種繪畫風格有如此大的差異?
  • 李白杜甫曾同被而眠?杜甫寫下的這首詩證明二人的關係真的這麼鐵
    李白和杜甫的關係有多鐵?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杜甫對李白自然是沒得說,一生為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給杜甫只寫了3首,倒是沒少給孟浩然寫。於是不少人斷言,李杜二人的關係是偶像和小迷弟之間的關係,其實這是不對的。
  • 李白與杜甫的關係到底有多好?手拉手?同枕而眠?|百家故事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稱為「詩聖」。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徵》、《三吏》、《三別》等名作。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揚,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後世將李白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 「詩仙」李白被好友騙來喝酒,動情寫下感恩詩,誇友情勝過1潭水
    傳說唐朝的詩仙李白晚年李白有言:「我死後,萬年後的人都會記住我」。這句話的真實性沒辦法考證,但是我們卻知道現在的中學生是狠狠的記住了李白。汪倫這次的真誠不僅和大詩人偶像詩仙李白成了偶像,更一炮打響了自己的名聲。成也酒來,敗也酒。
  • 唐朝詩仙李白:一把劍,一壺酒,一輪明月,一生的鄉愁
    這些別號詩人以唐朝居多,往往與他們詩歌的風格有很大關係,比如說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因其詩多含浪漫主義色彩,後人譽為「詩仙」;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生活在唐後期,寫的詩很多都反映了現實的情況,後人稱他為「詩聖」,與李白合稱「大李杜」;而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詩歌題材廣泛而形式多樣,有「詩魔」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