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秦始皇嬴政以虎視龍捲之威,掃蕩、統一六個國家。
揮舞手中天子之劍,天空中的浮雲隨即消逝,每個國家幾乎所有諸侯、富貴人遷徙至鹹陽。
六國指:齊、楚、燕、韓、趙、魏六個諸侯國。
秦始皇乃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也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改革家。
繼位掌權
嬴政父親秦莊襄王,三十五歲去世,嬴政13歲便繼承王位。
因為嬴政即位時年紀尚小,所以當時的國政之權都在呂不韋手中,直到嬴政21歲,到了可以親政的時候,朝廷中卻掀起一場政治鬥爭。
當年呂不韋手握國政大權,又與太后趙姬偷情,因怕被嬴政發現所以決定離開趙姬。
後來將門客嫪毐送給趙姬玩樂,期間趙姬生下兩個私生子,嬴政得知後暴怒,嫪毐害怕被殺自收黨羽準備叛亂。
結果以失敗告終,嫪毐被嬴政施以車裂之刑處死,趙姬被關,兩個私生子被活活摔死。
一年後嬴政免去呂不韋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巴蜀之地,呂不韋自知跟嬴政的關係只能如此,最終飲毒酒自盡。
嬴政掌權後重用尉繚、李斯等人,隨後吞併六國將國家統一,六國國君最終結局如何?
先滅韓國
嬴政最先將韓國打敗,韓國國君不勝武力,一直夾在四個強大的勁敵中間,能存活長久也是靠其他大國庇護。
在嬴政率兵攻打韓國之前,韓國表示願意臣服,但嬴政還是派兵進攻,很快便攻破韓國都城,韓王被抓韓國滅亡。
其實嬴政不派人攻打韓國,韓國也早晚會滅亡,當時的國君在位不過9年。
韓王被抓但是沒有性命之憂,嬴政將他關了起來。
直到4年後韓國舊臣發動叛亂,嬴政平叛後一氣之下將韓王處死。
趙國
嬴政帶兵攻打趙國時,他們國家正在鬧饑荒,國內情況已不容樂觀。
趙王派戰將李牧迎戰秦國,李牧實力非常強大,秦國因此多次戰敗。
嬴政得知趙王疑心重,所以派王翦使用反間計,趙王中計後將李牧處死。
李牧死後趙國軍心渙散,趙王無奈之下選擇投降,最終趙國被滅。
嬴政沒有直接處死趙王,將他流放到深山老林裡,結局被活活餓死。
魏國
秦國跟魏國關係一直不和,算是死對手,不知是誰給魏國的勇氣,國家實力不強,還總喜歡跟秦國對著幹,經常被「吊打」。
秦國大規模出兵攻打魏國,將魏國團團包圍,魏王卻非常有骨氣,雖然已知結局,但他誓死不降,甚至親自領兵迎戰。
秦國實力有目共睹,為快速結束戰鬥,王賁引水衝擊魏國首都,魏王不得已選擇投降,魏國被滅。
史書中並未記載嬴政是否將魏王處死,據說被王賁所殺。
楚國
楚國的實力在六國中排名第一,領土面積廣泛,是無疑的強國。
嬴政派兵攻打楚國前問王翦需要多少兵力,王翦答60萬,李信卻說20萬足以。
結果可想而知,李信帶領20萬兵力戰敗,最終還是王翦率領60萬兵力才將楚國打敗。
戰敗後楚王被貶為庶人,楚國大將們想與之抗衡,卻以失敗告終,大將們因此喪命。
燕國
趙國被滅,燕國太子派荊軻刺殺嬴政,結果沒能成功,嬴政因此大怒,隨即派兵攻打燕國。
燕王為保住國家將太子處死,隨後將首級送到嬴政面前,以此來求和。
一開始嬴政答應了,但在幾年後嬴政繼續派兵攻打燕國,最終燕王被虜,燕國被滅。
燕王結局不得而知,據說被貶為庶人後受不了這份屈辱,最終選擇自盡。
齊國
齊國算是一個中立國,哪邊都不想得罪,只要國家不被攻打什麼都好說。
其他五個被滅國家都向齊王發過求救信,但齊王沒有理會,想擺明立場試圖跟秦國攀上關係。
因為沒幫助其他國家,所以嬴政將齊國放在最後。等解決完燕國後,嬴政派兵攻打齊國,齊王不戰而敗,最終齊國被滅。
齊王被流放到偏遠地區,結局跟趙王一樣,也是被活活餓死。
歷史中對秦始皇嬴政的評價褒貶不一,你對他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文獻:
《古風五十九首之一》《史記》(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