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滅掉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位國君的,你可能想像不到

2021-01-20 鼎盛史記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秦始皇嬴政以虎視龍捲之威,掃蕩、統一六個國家。

揮舞手中天子之劍,天空中的浮雲隨即消逝,每個國家幾乎所有諸侯、富貴人遷徙至鹹陽。

六國指:齊、楚、燕、韓、趙、魏六個諸侯國。

秦始皇乃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也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改革家。

繼位掌權

嬴政父親秦莊襄王,三十五歲去世,嬴政13歲便繼承王位。

因為嬴政即位時年紀尚小,所以當時的國政之權都在呂不韋手中,直到嬴政21歲,到了可以親政的時候,朝廷中卻掀起一場政治鬥爭。

當年呂不韋手握國政大權,又與太后趙姬偷情,因怕被嬴政發現所以決定離開趙姬。

後來將門客嫪毐送給趙姬玩樂,期間趙姬生下兩個私生子,嬴政得知後暴怒,嫪毐害怕被殺自收黨羽準備叛亂。

結果以失敗告終,嫪毐被嬴政施以車裂之刑處死,趙姬被關,兩個私生子被活活摔死。

一年後嬴政免去呂不韋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巴蜀之地,呂不韋自知跟嬴政的關係只能如此,最終飲毒酒自盡。

嬴政掌權後重用尉繚、李斯等人,隨後吞併六國將國家統一,六國國君最終結局如何?

先滅韓國

嬴政最先將韓國打敗,韓國國君不勝武力,一直夾在四個強大的勁敵中間,能存活長久也是靠其他大國庇護。

在嬴政率兵攻打韓國之前,韓國表示願意臣服,但嬴政還是派兵進攻,很快便攻破韓國都城,韓王被抓韓國滅亡。

其實嬴政不派人攻打韓國,韓國也早晚會滅亡,當時的國君在位不過9年。

韓王被抓但是沒有性命之憂,嬴政將他關了起來。

直到4年後韓國舊臣發動叛亂,嬴政平叛後一氣之下將韓王處死。

趙國

嬴政帶兵攻打趙國時,他們國家正在鬧饑荒,國內情況已不容樂觀。

趙王派戰將李牧迎戰秦國,李牧實力非常強大,秦國因此多次戰敗。

嬴政得知趙王疑心重,所以派王翦使用反間計,趙王中計後將李牧處死。

李牧死後趙國軍心渙散,趙王無奈之下選擇投降,最終趙國被滅。

嬴政沒有直接處死趙王,將他流放到深山老林裡,結局被活活餓死。

魏國

秦國跟魏國關係一直不和,算是死對手,不知是誰給魏國的勇氣,國家實力不強,還總喜歡跟秦國對著幹,經常被「吊打」。

秦國大規模出兵攻打魏國,將魏國團團包圍,魏王卻非常有骨氣,雖然已知結局,但他誓死不降,甚至親自領兵迎戰。

秦國實力有目共睹,為快速結束戰鬥,王賁引水衝擊魏國首都,魏王不得已選擇投降,魏國被滅。

史書中並未記載嬴政是否將魏王處死,據說被王賁所殺。

楚國

楚國的實力在六國中排名第一,領土面積廣泛,是無疑的強國。

嬴政派兵攻打楚國前問王翦需要多少兵力,王翦答60萬,李信卻說20萬足以。

結果可想而知,李信帶領20萬兵力戰敗,最終還是王翦率領60萬兵力才將楚國打敗。

戰敗後楚王被貶為庶人,楚國大將們想與之抗衡,卻以失敗告終,大將們因此喪命。

燕國

趙國被滅,燕國太子派荊軻刺殺嬴政,結果沒能成功,嬴政因此大怒,隨即派兵攻打燕國。

燕王為保住國家將太子處死,隨後將首級送到嬴政面前,以此來求和。

一開始嬴政答應了,但在幾年後嬴政繼續派兵攻打燕國,最終燕王被虜,燕國被滅。

燕王結局不得而知,據說被貶為庶人後受不了這份屈辱,最終選擇自盡。

齊國

齊國算是一個中立國,哪邊都不想得罪,只要國家不被攻打什麼都好說。

其他五個被滅國家都向齊王發過求救信,但齊王沒有理會,想擺明立場試圖跟秦國攀上關係。

因為沒幫助其他國家,所以嬴政將齊國放在最後。等解決完燕國後,嬴政派兵攻打齊國,齊王不戰而敗,最終齊國被滅。

齊王被流放到偏遠地區,結局跟趙王一樣,也是被活活餓死。

歷史中對秦始皇嬴政的評價褒貶不一,你對他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文獻:

《古風五十九首之一》《史記》(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秦國滅掉六國後,秦始皇是怎麼處置六國國君的?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在這裡,《過秦論》的作者歸納秦國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不施「仁義」。那麼,秦始皇真的是一個「不施仁義」的人嗎?儒者說,仁者愛人。也就是一個人是否仁義的最核心問題,就是他是不是對於百姓有著愛惜之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專家:結局有好有壞!
  • 秦國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你可能永遠猜不到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構建了新中國的基本版圖。也正是在面對如何處置這些國家的君主上,秦始皇竟陡然生出來了那麼一點仁慈之心,不過這仁慈之心,卻最終為禍自身。那麼他是怎麼處置六國國主的呢?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
  • 分享秦滅六國,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
    本文分享秦滅六國,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 秦滅六國圖 秦國滅六國用了差不多十年,先後按照韓、趙、魏、楚、燕、齊的順序進行出擊,在戰國七雄當中,韓國的領土和實力可以說是最弱的,而當時韓國的國君是韓王安,在秦國連年的攻打之下
  • 秦滅六國以後,秦王嬴政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
    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10年的時間先後滅掉了六國。從此,中國第一次在秦始皇時期統一在了一起。 秦始皇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真正的皇帝! 這一次統一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 秦國歷代國君及秦國滅六國順序
    秦國歷代國君及秦國滅六國順序秦國歷代國君,從秦非子建秦國到秦始皇稱帝,泰國列代國君共有38位。秦國在列代國君的共同努力下,勵精圖治,最終成就了大秦帝國。秦朝皇帝列表,看秦國如何消滅六國。秦國歷代國君 秦朝皇帝列表:秦帝國(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國,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嬰,共傳三帝,享國十五年。
  • 秦始皇在秦滅六國之後,是怎麼樣處置六國國君的?
    到了秦王嬴政的時候,秦國的國力已經達到了歷史的巔峰時期。山東六國則恰恰相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歷史給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關於六國國君的下場,情況也不盡相同。一 先來看韓國國君 公元前二三一年,秦始皇正式發起的滅國戰役,第一站就奔向了最弱的韓國。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六國國君的下場如何
    《六尺巷》的故事中提到:「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很多人似乎都覺得秦始皇是一個暴君,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看待歷史的眼光越來越客觀了之後,發現秦始皇好像真沒有那麼殘暴。 為什麼要這樣認為呢?大家可以看看秦國滅掉了六國之後。秦始皇是怎麼處置其他的6個國家的國君的。
  • 六國被秦國所滅後,國君下場如何,燕王、齊王最慘,趙王被流放
    戰國時期,雖然是七雄爭霸,但是變法後,秦國迅速崛起,天下局勢成了一超多強。秦國實力遠在其他六國之上,為了應對秦國的威脅,六國採用蘇秦的合縱策列,共同對抗秦國,但是各國內部矛盾重重,秦國也不願坐以待斃,推行連橫策略,通過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破會了六國聯盟。
  • 秦國滅掉六國之後,秦始皇為何唯獨留下衛國?原因其實很簡單
    當年魏國強的時候依附魏國,趙國強的時候依附趙國,秦滅魏時又依附了秦國。02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來日益強大,經過六世奮鬥有了一統天下的實力。整個橫掃六國的過程雖然遭遇了不少頑強抵抗,但是都被秦軍一一拿下,楚、趙、齊等強國都不是秦國的對手,橫掃一個小小的衛國豈不是信手拈來的事情,但是嬴政卻沒有選擇消滅衛國,這是為何?第一個原因是衛國小,不造成任何威脅。衛國從春秋戰國以來基本上沒有什麼野心,歷代君主想的不是如何擴張,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秦國統一六國的時候,衛國早早的投降了秦國,嬴政也妥善安置了衛國國君,宗廟保留。
  • 六國滅亡後,各國國君的下場如何?
    《大秦賦》終於到了結局,這部電視劇與之前的幾部相承接,講述了秦王掃六合的故事,最後嬴政一統天下,電視劇結束了,但是呢,故事卻沒有結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是如何處置六國的君主的。秦國為了統一天下,早在幾代人之前,就制訂了同意的方針,簡單來說,就是遠交近攻,按照原定的計劃,最先要滅掉的,應該是趙國和韓國,在逐步逐個擊破,後來秦國的所作所為和這一點也差不多。秦國最先攻下韓國,後來又滅掉了趙國,韓國的國君直接就向秦國稱臣,還獻出了領土,最後韓國國君被活捉,囚禁一生。
  • 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專家:結局有好有壞!
    前者認為韓國地處秦國臥榻之側,是腹心之疾。不先將其攻滅,便會牽扯秦國的滅國行動;後者認為趙國軍力強大,是山東六國抗秦的骨幹力量,故應首先攻滅趙國。待趙國滅亡,只用一道檄文便可拿下韓國。不過,從後來秦國的軍事行動來看,秦王政即未採納李斯的主張,也未採納韓非的主張,而是將這兩種看法糅合在了一起,即先以重兵打擊趙國至奄奄一息,然後再舉兵滅韓。
  • 秦滅六國後,六國國君的最終結局:四人被殺,一人被活活餓死
    秦始皇掃滅東方六國,統一全國,成為了千古一帝。那麼,在他的虎狼秦軍出擊後,那些原本的六國國君的最後結局如何呢?一.韓國韓國是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弱小的,所以第一個被秦國所滅。二.趙國趙國是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抗衡強國,然而長平之戰損失了40萬大軍,從此一蹶不振。秦國滅韓後,派王翦進攻趙國,又用離間計,讓趙王殺死了大將李牧。不久,趙軍大敗,趙王遷被俘虜,趙國滅亡。趙王遷被俘虜後,秦國國君秦王政將他流放到房陵的深山之中。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第七國」卻沒有滅,嬴政容它12年,胡亥:滅
    秦王嬴政13歲繼位,22歲親政,奮六世之餘烈,到了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六年),嬴政終於開啟了「滅國」模式。10年間,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盡滅,嬴政南平百越,北徵匈奴,建立了大一統的巍巍秦朝。殊不知,秦始皇雖然誅滅了六國,其實,當時還有「第七國」一直存在,而且,嬴政有生之年,一直沒有滅掉這個國家,它就是衛國。衛國,其歷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西周初年。
  • 秦始皇掃滅六國時,抓來的俘虜怎麼處置了?
    秦始皇掃滅六國,前後十餘年,出動兵力總計百餘萬人次,大小數百戰,當然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既然勝利,就會抓不少俘虜,那麼,這些俘虜,秦始皇以及秦國最後都怎麼處置了呢?事實上,關於俘虜,歷來無非三種處置方法,殺、放、用。
  • 秦滅六國後,六國國君下場如何?真實情況非常的殘酷
    當然,另外一個要素就是秦始皇治理國家不成熟,因為在此以前沒有人能夠真正意義上統一中國,秦始皇是第一個,所以也沒有任何經驗沒有適當調整法度。當然,秦朝滅亡的另外一個原因也恰恰在於秦始皇太仁慈了,其實我們常說秦始皇殘暴,可是歷史上秦始皇從沒有殺害六國貴族,秦滅六國之後很多都是饒了他們一命,貶為庶人讓他們去自力更生而已,而六國國君的下場呢?
  • 秦始皇之前的六代國君中,他是死的最窩囊的?
    在賈誼的《過秦論》中,存在這樣一句話:「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對於秦始皇能夠在短短十年間剪滅齊楚燕魏趙韓這六個國家,無疑是在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其中的六世主要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這六代國君。而在筆者看來,不論這六位國君的功績大小,秦武王無疑是其中死的最窩囊的國君。
  • 秦國是怎麼統一六國?這六國君是怎樣的下場呢?歷史誤會秦始皇了
    眾所周知,秦王嬴政最終消滅六國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秦朝,積累了璀璨的歷史功績。秦始皇是怎麼一步步滅掉六國的呢,而這六國的王又是什麼下場呢?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終於剷除了尾大不掉的丞相呂不韋,開始真正掌握國家的大權。他在李斯、蒙恬等人的協助下,推行「遠交近攻」之策,分化瓦解其餘六國的攻守同盟。
  • 古人講「出師有名」,秦始皇滅六國的藉口表示:秦國是被迫的
    古人講"出師有名",秦始皇滅六國的藉口表示:秦國是被迫的在我國古代,在打仗的時候,往往都會講究一個"出師有名",也就是要打別人之前,要找一個像樣的理由,這樣才能展現自己的道義,表示自己是站在正義的一方的,這樣能夠在輿論上面也戰勝對上
  •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以能力和貢獻來排序,秦始皇團隊只能排第二
    史書記載:「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始皇能夠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是因為歷代君主為秦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咱們聊聊嬴駟團隊、嬴稷團隊和嬴政團隊哪個更強?
  • 秦始皇滅六國時,有幾位蓋世名將?秦國滅亡時他們為何沒出手相救
    這兩位將軍足以功高蓋主,但是他們卻讓君主絲毫感覺不到他們有功高蓋主的可能,你說厲不厲害?王翦和王賁父子倆,在秦始皇一統六國的道路上,那簡直就是開掛了一般。其中趙魏齊楚燕這五個國家,全部都是他們父子倆帶兵滅的。這要是換成其他人,早就被皇帝給滅了,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