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智能,物流先行!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為「兩業聯動」深度賦能

2021-01-17 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

物流業與製造業的聯動發展,不僅是促進物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依託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正加速物流企業整合提升、跨河集聚;同時對標全市十大千億產業,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堅持項目帶動、創新驅動,推進產業優化升級。

近日,濟南市首屆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發展大會在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舉辦。本次會議以「融合共贏、智創未來」為主題,旨在搭建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發展的平臺,宣貫濟南市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及政策紅利,增強物流業與製造業的溝通和銜接,讓優質的物流企業真正了解製造業的物流需求,助製造業降成本、調結構;讓製造業放心物流業的供應服務能力,促物流業做大做強。

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副主任黃杰,天橋區副區長劉可鑫,區工信局局長巨雲興,濟南市新材料產業園區副主任王法清,濟南市口岸物流辦物流處調研員馬洪明,還有山東省浙江商會、福建商會、濟南市物流與交通協會、濟南市台州商會相關領導,生產製造企業代表、物流企業家代表、平臺合作方約500餘人參加大會。

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地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核心區,是濟南市規劃建設的三大物流樞紐之一(桑梓店),區位優勢明顯,產業承載能力強,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園區也將現代物流定位為主導產業之一。

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項目是傳化智聯全國布局的十大樞紐之一,是省、市重點建設項目。自2015年進駐園區以來,投入力度大、建設速度快、發展效益好,已經成為園區、天橋區乃至濟南市現代物流產業的龍頭項目。一期物流功能區已於2017年6月正式開業運營,2018年平臺營業額突破16億元;二期將於年底交付使用,預計實現年利稅約1億元。

在經濟效益不斷顯現的同時,傳化公路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創新,在推進物流業、製造業、金融業、商貿業等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作為濟南市首家無車承運人試點單位,傳化公路港採用「智慧物流系統」,通過全流程線上與線下的無縫連接,讓物流運輸更高效。同時,針對物流企業融資難的情況,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還推出了「傳化支付、信用白條、運易融」等普惠金融產品,在業內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

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副主任黃杰致辭

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是連接華東、華北和中西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當前,濟南市把現代物流產業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濟南市圍繞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物流中心,強化政策保障,推動物流業快速發展,社會物流總額連續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被評為「中國物流業最具創新力城市」和「中國物流最具影響力城市」。

濟南先後編制印發了《濟南市物流專項規劃》,確定了「一核、一樞、兩園」的物流中心建設功能定位和空間布局規劃。印發《濟南市加快推進國際內陸港建設行動計劃》,提出打造集「路港、空港、保稅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國際內陸港中心城市;2019年以來,全面啟動12.8平方公裡的中央高端物流集聚區建設,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和智慧物流,朝著打造國際內陸港中心城市的目標大步邁進。

但是,濟南也面臨基礎設施、運營模式、服務能力等瓶頸,需要強大的產業支撐。在新業態下,製造業對物流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安全高效,還需要全鏈感知、信息互聯共享;而對於中小物流企業來說,傳統的操作模式已經不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需求。現代物流是提升製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製造業是物流業發展的需求基礎。以共創、共聯、共享的供應鏈各環節有機結合推動物流企業與製造業企業互動發展成為必需。

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作為濟南市機構改革設置的新部門,一直以推動濟南物流組織運作模式創新,推動濟南物流樞紐建設,營造濟南物流良好發展環境,構建國內國際物流體系,提升濟南物流發展水平和服務濟南開放發展的能力為目標。

我們出臺了《濟南市加快物流業發展若干政策》和《關於調整補充濟南市加快物流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18年度,全市共兌現物流扶持資金近2000萬元,在物流模式、業態、技術創新等方面支持物流企業做大做強。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區,當前濟南的發展需要更多新興產業和大項目作為支撐。

今天的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發展大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當今時代,我們需要供應鏈思維,需要以「整合共享 協同 創新」的理念,集聚產業與資源。希望在座的物流和製造業企業一起把濟南區域內的資源最大化運用,發揮勢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將在政策和營商環境方面鼎力支持。

大會現場,還對入駐園區的安全衛生模範經營戶、物流標杆模範經營戶和效益先鋒模範經營戶共32家企業進行了表彰。記者現場了解到,總計頒發獎勵56萬元。據介紹,2018年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通過規範引導,孵化升級4A級物流企業4家,3A級物流企業4家,規模以上物流企業8家,平臺累計實現物流服務費42億元。

首批入駐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的濟南永昌物流有限公司副總裁秦強強作為企業代表發言,他表示,「物流是製造業中的服務業,也是服務業中的製造業。中國是製造業大國,物流業不僅要自己發展,還應該成為製造業的利潤擔當。」他呼籲濟南市物流業的志士仁人以「平臺化」發展為助力,推動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發展,「融合共贏,智創未來」。

與會領導、嘉賓共同啟動濟南市首屆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發展大會,開啟了行業發展新徵程。

本次展會還特設聯動交流會場,讓物流業與製造業深入交流,共謀發展。會場精選了濟南市百餘家優質物流企業布展,每家物流企業都呈現出各自的物流精品線路。據統計,本次展出的物流專線線路網絡全面覆蓋全國2000多個縣市,北至黑龍江鶴崗,南達海南三亞,可構建一張覆全國的線路網絡,實現「一點發全國」。

位於物流展會中央位置的永昌物流在本次展會中著重展出「山東十大精品專線」,濟南永昌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秦強強說:「我們公司成立於2006年,總部建在濟南,在全國各省市設立41家分公司,另有150多個營業網點。跟隨濟南市物流發展規劃,我們是第一批入駐傳化公路港標準化物流園區的企業,傳化經常舉辦一些普惠活動,像今天的展會幫我們聯繫溝通製造業,推介自己的物流線路。」

「我們作為物流平臺企業,希望通過全國化城市物流中心、網際網路供應鏈金融服務、智能系統為入駐園區的物流企業賦能,推進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幫助中小物流企業發展壯大」,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總經理顏正華表示。

濟南市首屆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發展大會的舉辦,既有行業大咖前沿巔峰思想的深度碰撞,又有領軍企業智能製造的先鋒經驗;既是共建高效協同製造業物流生態圈的平臺,又是製造業供應鏈精英人士的行業盛會,為當前物流業和製造業搭建起了全方位交流平臺,收穫了業內的一致讚譽。

會議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濟南物流業和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正揚帆起航。在這裡,有一批優秀的專注於供應鏈領域的信息化服務提供商,也有一大批勇於實踐探索的製造業引領者,正在努力將理論與實踐辯證統一,推動我市形成物流業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加快發展的新生態。

相關焦點

  • 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統一潤滑油形象店開業
    我們相信在傳化智聯的水土滋養下,雙方都會得到成長,此次統一石化入駐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將會成為一次行業標杆式的合作,統一不但為公路港中的車輛提供優質的產品技術服務,還會通過不斷收集車輛需求反饋,為傳化物流的運輸車輛完善訂製更加高效、出色的車輛保養維護解決方案,這種雙向互動的服務模式,將大大降低車輛維護的時間成本,真真切切的帶來效率的提高。
  • 顏正華:傳化泉勝公路港將打造「網際網路+物流」模式
    「北跨」是濟南市拓展城市空間、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項目作為天橋區北跨項目集中開工的項目之一,是濟南市「北跨」戰略進程中的重要一環。濟南傳化泉勝智能公路港有限公司總經理顏正華表示,傳化物流受益於「北跨」這一歷史性機遇,在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創建以「網際網路+物流」模式的傳化泉勝公路港項目。傳化泉勝公路港項目一期用地面積981畝,項目包括物流功能區、產業集聚區和生活配套區。其中,物流功能區和產業集聚區將是園區的核心功能區塊。目前,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已經開工建設。
  • 「物流+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首創中國公路港...
    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作為濟南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與產業發展規劃的公路物流主樞紐,是目前山東省最大的公路港項目。位於天橋區308國道桑梓店段5888號,一期佔地981畝,投資約30億元。該項目對以物流樞紐帶動產業物流集聚、以集約化促進多產業聯動共贏、以先進技術和模式提升濟南都市產業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 傳化泉勝公路港產業集聚區亮相濟北
    傳化泉勝公路港董事長盧詩喜致辭。  7月10日,「是所有·是前所未有」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產業集聚區媒體溝通會在項目展示體驗中心隆重舉行。山東電視臺、濟南日報等30餘家社會主流媒體及自媒體大號參加溝通會,現場賓朋滿座,熱鬧非凡。傳化泉勝公路港產業集聚區開啟新徵程。
  • 助力攜河北跨傳化泉勝公路港啟運
    8日,位於天橋區黃河北的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正式啟運,作為傳化在山東落地的樞紐型城市物流中心項目,將助推濟南「攜河北跨」戰略,助力濟南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 以智能製造賦能高質量發展
    這家企業把原來一條生產線,轉變成一個靠一臺機器全天候無間斷作業的智能車間,原來40秒的裝配時間壓縮到如今的9秒鐘。對企業來說,智能製造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對產品設計、製造、物流等環節都進行了智能化再造,為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面對智能製造的大潮,企業不能「等靠要」,而應視創新為生命,主動擁抱新技術、融入新領域。
  • 綠色智能一體高效 浙江「四港」聯動構建智慧交通發展新格局
    與會專家學者深層次研討了海港、陸港、空港、信息港(以下簡稱「四港」)聯動的體系建設、平臺搭建及市場實踐等,為智慧交通、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近年來,浙江打造以寧波舟山港為核心、環杭州灣港口和浙江東南沿海港口為兩翼的空間布局,同時聯動義烏國際陸港和內河港口形成多式聯運,為「四港」聯動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水運院院長金國強指出,「四港」聯動對海河聯運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優化海河聯運內河航道網絡,加強設施裝備標準聯接,同時要推動綜合交通信息聯網,打造聯運服務信息樞紐,培育各類市場運營主體。
  • 以智能製造賦能高質量發展—中國鋼鐵新聞網
    以智能製造賦能高質量發展 2021-01-15 11:14:00 白光迪   智能安全監測儀器,全自動物流帶,電子布設傳感器……走進江蘇蘇州一家電池公司的生產車間
  • 「四港」聯動 浙江構建智慧交通「數字樞紐」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蔡洪表示,近年來,浙江圍繞「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連通」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特色優勢,著力推進「四港」高效聯動,發展以海港為龍頭、陸港為基礎、空港為特色、信息港為紐帶的現代化交通體系,多式聯運等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 憑祥綜保區智能公路港取得重大進展
    【原標題】憑祥綜保區智能公路港取得重大進展  總投資4.68億元的憑祥綜合保稅區二期智能公路港項目,截至10月底已經完成4.8萬平方米跨境物流停車場、冷庫、電商辦公樓、司機之家及加油站等物流服務配套設施的建設。
  • 小清河濟南港、省道103旅遊公路集中開工
    與主城港區形成互補,將發展成為以煤炭、鋁礬土、礦建材料、貨櫃、件雜貨等貨物的裝卸及倉儲為主要功能,逐步發展成為具備中轉換裝、運輸組織、臨港開發、現代物流、生產生活等基本功能的綜合性、現代化內河港口。濟南港建設是小清河復航的樞紐工程,致力於將其打造成長江以北科技含量最高、功能最齊全、設施最完善、環保標準最高的內河樞紐港、龍頭港。
  • 重磅發布|5G賦能智能物流 移動機器人布陣「速度戰」
    重磅發布|5G賦能智能物流 移動機器人布陣「速度戰」 來源:財訊網 • 2020-12-18 14:11:00
  • 桔子財經|濟南先行區「北起」,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
    在智慧城市領域,京東智聯雲給濟南先行區搭建了智能農業、智能扶貧、智能招商等系統、形成了先行區城市運營管理中心(AIOC)。上述細節展現的是濟南先行區向京東這樣的行業巨頭開放政府場景的狀況,而京東智聯雲擁有零售、金融、物流和技術領域的優勢資源,可以通過產業園逐漸匯集數字產業生態,扮演好孵化器的角色。
  • 2萬億元工業大市的物流格局之變
    同時,以多式聯運、智慧物流、供應鏈管理、無水港為中心,著力打通「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物流園區運行模式,將官窯鐵路貨場物流園打造成為「佛山國際陸港新城」。融合之變「兩業」一體化助力「雙循環」以樞紐建設引領物流產業「格局質變」可謂正當其時。
  • 物流業強勢轉型 義烏公路港為企業搭建「舞臺」
    在此起彼伏的汽笛聲中,一輛輛大貨車在園區內穿梭,駛向各物流企業經營檔口。檔口內,商戶們則忙著將貨物裝車,發往全國各地。義烏公路港由市陸港集團投資建設並運營,是義烏市「物流出城、兩翼布局」的重要一極,現已成為雲驛小鎮打造的公路幹線物流和智慧物流的重要支撐。
  • 區域性物流中心標誌性建築!濟南國際陸港大廈項目今日動工
    齊魯網濟南5月6日訊5月6日上午,濟南國際陸港大廈啟動儀式在歷城區董家街道舉辦。這個總投資12億元佔地60畝的重點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市區域性物流中心標誌性建築,並將帶動濟南國際內陸港建設進入新階段。國際陸港大廈項目不僅功能齊備還有「高顏值」國際陸港大廈建在哪裡?設計上有哪些特色?建成後都有什麼樣的功能?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坐落在全市規劃建設的中央高端物流集聚區地塊,緊鄰溫梁路和春暄路,定位為濟南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的標誌性建築。
  • 威海—仁川「四港聯動」打造東北亞物流中心諒解備忘錄正式籤署
    1月17日,威海—仁川「四港聯動」打造東北亞物流中心諒解備忘錄籤約儀式舉行。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副市長楊麗,韓國仁川市副市長樸俊夏出席活動。楊麗與樸俊夏代表兩地政府與威海港集團、威海機場集團及仁川港灣公社、仁川空港公社負責人共同籤署《威海—仁川打造東北亞物流中心諒解備忘錄》。張海波說,作為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威海和仁川積極展開先行先試,在經貿、教育、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 濟南天橋區打造火車站北廣場特色商圈做精老城區
    原標題:濟南天橋區打造火車站北廣場特色商圈 做精老城區濟南市天橋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天橋區區長李洪海作政府工作報告(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齊魯網濟南1月13日訊(記者 張偉)1月13日上午,濟南市天橋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
  • 「四港」聯動 邁向現代港口城市
    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為黃石錨定航向,擘畫藍圖:依託長江經濟帶,立足長江中遊城市群,深度融入武漢城市圈,主動對接長三角,推動由臨港臨空功能向綜合樞紐功能轉變。以港興城,港城聯動,黃石堅持水港空港「雙港」驅動、公鐵水空「四港」聯動,加快打造多式聯運帶,建成全國大宗工業產品集散地,實現由運輸港向貿易港轉變。
  • 全球最大會展中心加速產業裂變,助力濟南強勢「北起」
    濟南就對其做了一系列的頂層規劃,政府先後出臺《濟南市會展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濟南市促進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促進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辦法》等文件,對標國內先進城市,擴大會展扶持專項資金規模,加大對重大會展項目獎勵力度。2019年濟南提出「打造國際會展名城」,迫切希望做大做強會展業,為城市發展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