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歷史上劃時代的強人,一手締造沙皇俄國早期版圖

2020-12-19 蜀山筆俠

要說俄羅斯歷史上劃時代的強人,有兩個人肯定入選,一個就是第一個稱「沙皇」的人——伊凡四世,另一個則是第一個稱「大帝」的人——彼得一世。

我們今天先來了解這個被稱為「恐怖的伊凡」的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又稱伊凡雷帝,這個稱號得來還有一段和中國帝王類似的奇異經歷,他出生的時候,剛好遇到電閃雷鳴的天象,所以因此而得名。伊凡雷帝後來的脾氣,果然也應證了他雷電般的火爆脾氣。

此外,伊凡四世還有一個傳奇的身世,他的祖母是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的末代公主——索菲亞。俄羅斯人在擺脫蒙古人(欽察汗國)的統治後,一直視東羅馬帝國為歐洲的正統傳承。可是後來,東羅馬帝國被突厥系的奧斯曼帝國滅亡,歐洲的正統傳承從此消失。

東羅馬帝國滅亡

基督世界為了拉攏俄羅斯人對抗伊斯蘭化的奧斯曼土耳其,將索菲亞公主嫁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這起政治聯姻改變了俄羅斯的政治格局,索菲亞將東羅馬的傳統文化帶到了俄羅斯,並使俄羅斯成為名義上的歐洲正統傳承——「第三羅馬」

再後來,索菲亞為伊凡三世生下了兒子瓦西裡,並成功從伊凡三世的兒子德米特裡那裡搶過了莫斯科大公的位子,瓦西裡就是伊凡四世的父親——瓦西裡三世。應該說,從這個時候起,俄羅斯更加基督化。

而伊凡四世的母親葉蓮娜,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她的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她是正統的蒙古「黃金家族」成員,其娘家背景相當驚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蒙古人對於土地的狂熱追求基因,也多少由葉琳娜遺傳給了兒子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改革

伊凡四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利用軍事和體制改革改變了莫斯科公國軍隊不夠強大、君權不夠集中的兩大現狀。我國的歷代封建王朝就是因為這兩大問題得不到解決而紛紛走向滅亡。伊凡四世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才成為俄羅斯歷史上劃時代的一位君主,不過,他的方法真的很鐵血,就跟他的稱呼一樣。

伊凡四世建立了一個由沙皇直接控制的特轄區,並組建了一支直屬的特轄軍。同時,他依靠扶持小貴族和地主,血腥打壓大貴族和封建領主,7年時間殺了4000多名大貴族。對於不肯乖乖聽話的部族,伊凡四世採用了近乎瘋狂的屠殺。通過這樣的方法,伊凡四世終於成了沙皇俄國的第一位真正的「獨裁者」

在伊凡四世的統治下,沙皇俄國的對外擴張也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峰。

沙皇俄國形勢

他先後滅掉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大諾蓋汗國、克裡米亞汗國巴什基爾亞,又吞併了西伯利亞汗國,將步伐邁向遠東。

另一方面,伊凡四世又和奧斯曼帝國較勁,粉粹了土耳其人吞併俄羅斯的妄想;他還極力向西北突破,欲圖打通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可是在他有生之年沒有實現這個願望。

遺憾的是:伊凡四世的脾氣太火爆,在一次盛怒之下,他用權杖打死了自己的繼承人伊萬,被迫立弱智兒子費奧多爾為新的王儲,這也導致了後來皇權的旁落。

伊凡四世殺子

總之,在伊凡雷帝的帶領下,沙皇俄國走上了瘋狂的擴張之路。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注原創,拒絕抄襲。

相關焦點

  • 歷史上,俄國的君主為何被稱為沙皇,而不是皇帝?
    幾乎世界上每一位大名鼎鼎的帝王都是能徵善戰的君主。中世紀時期,幾乎全世界的國家都處於封建君主統治式管理的皇權時代, 中世紀俄國將拉丁語中的「凱撒大帝Caesar」轉譯為俄語「Цезарь沙皇」,沙皇代表了古俄羅斯的最高權力者。「沙皇」一詞是拉丁語「凱撒」轉音至俄語的讀音。
  • 沙皇俄國曾在元朝的版圖內,為何數百年間,面積卻擴張的非常大?
    本文系原創,請勿轉載沙皇俄國曾在元朝的版圖內,為何數百年間,面積卻擴張的非常大?歷史上的沙皇俄國,無論是面積和軍事力量都達到了歷史的巔峰地步,迫使大清帝國籤訂尼布楚條約,沙皇俄國向東的地盤一直到了朝鮮半島北部,向西一直到了瑞典,和當時的額瑞典欽定合約,獲取了波羅的海的部分出海權。但是沙皇俄國在我國元朝時候還是大元朝的疆域,為什麼僅僅幾百年的時間內,面積擴張的如此之大,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 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沙皇俄國繼伊凡四世、彼得一世後統治時間最久的沙皇,在沙俄歷史上只有兩位皇帝被授予大帝稱號,一位是彼得一世,另一位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彼得三世馬上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我馬上宣布退位,心甘情願奉你為女皇,看在我們夫妻多年的情分上,請放我一條生路吧。」這個女人冷冷地看著這個跪在地上的男人,這個昔日的沙皇,她曾經的丈夫,毫不猶豫地下令近衛軍把他拖出去。彼得三世很快就被近衛軍處死,這個女人登上了沙皇的寶座,她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
  • 沙皇俄國的神奇擴張,800餘人佔領西伯利亞,800餘人入侵大清帝國
    「沙皇俄國」和「俄羅斯帝國」是一個意思嗎?如果不是,他們又有什麼區別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對於不是很熟悉俄羅斯歷史的人來說,卻要難倒一大片。沙皇俄國是從公元1547年「伊凡雷帝」——伊凡四世第一個稱「沙皇」後開始的時代;俄羅斯帝國則是從公元1721年彼得一世打敗瑞典王國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後開始的時代。兩者其實是同一個政權,只是格局不一樣而已。
  • 沙皇俄國的前身,被教皇派來的一個女人改變了血統,並竊取了政權
    沙皇俄國,是俄羅斯的一個歷史時期,它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國,它的變身是俄羅斯帝國。沙皇俄國第一個稱「沙皇」的人叫伊凡四世·瓦西裡耶維奇,從他開始,莫斯科公國上升為沙皇俄國。「凱撒」是羅馬人對最高統治者的尊稱,羅斯人(俄羅斯的前身)將之轉譯成了「沙」,羅斯人為什麼要用羅馬人的稱呼呢?原來,歐洲是一個教會世界,教義控制著很多人的思想,特別是貴族。
  • 沙皇俄國出售阿拉斯加是賣國嗎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荀越】150年前的3月30日,世界上最便宜的一筆土地出讓合同籤訂。沙皇俄國與美國在華盛頓籤署了以720萬美元出售阿拉斯加的協議。根據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美國總統安德魯·詹森派委託人在華盛頓籤署的協議,阿拉斯加以720萬金美元的價格脫離俄羅斯帝國。當時,這約合1100萬盧布。同時,美國在9個月內付清這筆錢。
  • 揭密:俄國末代沙皇被滅門真相
    二月革命後,沙皇尼古拉二世於1917年3月15日在列車上宣布遜位,把皇位傳給弟弟米哈伊爾大公,但米哈伊爾大公拒絕繼承皇位,自此俄國便沒有了沙皇。尼古拉二世遜位後與家人仍住在皇村。赫魯雪夫在1956年蘇共二十大上作過《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報告,揭發了史達林所犯下的種種罪行。他是不是想追本溯源,探求早期的真實歷史呢?雅科夫列夫琢磨不透赫魯雪夫的心思。蘇聯解體後,一切都變了樣,沙皇一家的遺體被重新找到,並經DNA檢測得到確認。只有皇儲阿列克謝和瑪麗亞的遺體未被發現。
  • 「俄羅斯的世界文化」俄國沙皇皇宮「冬宮」
    冬宮又稱艾爾米塔什,座落在聖彼得堡冬宮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後闢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рмитаж)的一部分。它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
  • 為何法國和德國君主稱為皇帝,而唯獨俄國君主卻被翻譯成沙皇?
    但有一個例外,就是俄國,帝俄時期的俄國領袖,我們一般不翻譯成「皇帝」而是翻譯成「沙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既和歐洲歷史有關,也和我國自身在翻譯上的處理有關。歐洲所謂「皇帝」頭銜的歷史也很亂,但全都是源於羅馬,近代以來很多國家的君主給自己加上「皇帝」稱號,是因為他們自認為是羅馬的名義上的法統「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當然,東歐的俄國不一樣,他們是一直認為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延續。
  • 為何法國和德國君主稱為「皇帝」,而唯獨俄國君主卻被翻譯成「沙皇...
    但有一個例外,,就是俄國,帝俄時期的俄國領袖,我們一般不翻譯成「皇帝」而是翻譯成「沙皇」。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既和歐洲歷史有關,也和我國自身在翻譯上的處理有關。 歐洲所謂「皇帝」頭銜的歷史也很亂,但全都是源於羅馬,近代以來很多國家的君主給自己加上「皇帝」稱號,是因為他們自認為是羅馬的名義上的法統「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當然,東歐的俄國不一樣,他們是一直認為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延續。
  • 沙皇俄國東擴的最後屏障:記西伯利亞汗國的覆滅!
    曾經有過,但卻最終淪陷於沙皇俄國的擴張戰爭之中。顯然葉爾馬克統領的哥薩克部隊是被俄軍擊潰的抵抗力量,然而視俄國為仇敵的他們卻為何最後又加入了俄軍呢?無它,逃亡至卡馬河流域的他們無處可去唯有聽信此地斯特羅加諾夫家族的鼓動前往遙遠的東方尋找他們的新家!
  • 羅馬正統在東方:沙皇俄國為什麼自認為是「第三羅馬」?
    很多朋友可能發現,現在俄羅斯國徽的「雙頭鷹」圖案與羅馬帝國的標誌有些相似。沙皇俄國長年自稱「第三羅馬」,「沙皇」一詞就來源於羅馬帝國的「凱撒」。那麼沙皇俄國為什麼自認為是「第三羅馬」呢?476年(承明元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方歷史的羅馬時代宣告結束。但「羅馬皇帝」的稱號並沒有消失,而是分為東西兩個繼續傳承。其中西方的「羅馬皇帝」衍生出了查理曼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東方的「羅馬皇帝」則被著名的拜佔庭帝國代代壟斷。與幾乎不是羅馬的查理曼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相比,拜佔庭帝國算是真正的羅馬。
  • 俄羅斯帝國的最後歲月,滴血教堂見證沙皇走進歷史
    三百餘年後,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把波蘭侵略軍趕出 莫斯科以後,這一動蕩時期才終於結束。17世紀,俄國基本完成了對西伯利亞的擴張。俄國的東方色彩越來越濃厚。從17世紀開始,俄羅斯逐步與西方接近。 當時,彼得大帝執政後,俄羅斯首次定為俄羅斯帝國,引進國外新式武器和戰 略技術,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 海軍。
  • 佔領莫斯科:波蘭人歷史上曾經一度滅亡俄國?
    文/王凱迪俄羅斯與波蘭,可謂東歐土地上的一對生死冤家。同為斯拉夫人種的他們,不僅在歷史記憶層面有著巨大的分歧,而且在長達千年的生存歷史中從未停止過你死我活的兵戈之爭。在我們的慣性思維中,俄羅斯帝國應當毫無疑問對波蘭小兄弟保持著碾壓式的優勢,波蘭總是一種挨打受氣的模樣。
  • 100年前,沙皇俄國是怎樣在東北趁火打劫的
    因此在1900年5月21日以前,沙皇當局從未正式參加歐洲各國向清朝政府提出抗議和要求的共同行動。不過,放棄趁火打劫的機會從來不是羅曼諾夫王朝的作風。就算沙皇本人不做此想,《彼得堡新聞》的發行者兼主編烏赫託姆斯基也已經迫不及待地提醒自己的皇上:「俄國應採取迅速有效的手段,趁英法爭奪中國華北和長江流域的有利時機,鞏固帝國在滿洲的勝利」。
  • 沙皇俄國為什麼一直在進行領土擴張?
    ,我們知道世界上領土面積面積最大的國家,達到1700萬平方千米。但是這個面積並不是俄羅斯面積最大的時候,俄羅斯面積最大的時候有2200多萬平方千米,遠遠比現在大得多。俄羅斯的領土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這麼喜歡領土擴張?說起俄羅斯前身之前是沙皇俄國,沙皇俄國起源於莫斯科公國。主體民族是斯拉夫人,更具體點是東斯拉夫人。之前莫斯科公國是受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統治的。莫斯科公國建立後的俄羅斯統一戰爭,類似於金人的內部統一戰爭。
  • 俄羅斯政治巨人傳
    【延伸閱讀】  觀察俄羅斯的歷史,不難發現該國的國勢起伏之中,幾乎每一次的強大都離不開集權的政治領袖,從最初帶領莫斯科公國崛起的「雷帝」伊凡四世到蘇聯時代的史達林,《普京歸來》可以看做長長的俄羅斯政治巨人譜系中的最新篇章。
  • 俄國沙皇最想徵服的城市:徵戰四百多年,仍然沒有得到
    俄國的前身是莫斯科大公國,統治範圍很小,還向欽察汗國的納貢。可是後來,莫斯科大公國崛起,通過武力擴張,在幾百年間,成為起地跨亞歐的俄羅斯帝國。俄國雖然徵服了很多地區,但有一個地方讓歷代沙皇魂牽夢繞,經過四百多年的徵戰,不過依然沒能佔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世界歷史:俄國的歷史上,還有這樣傑出的文學家,太不可思議了
    1820年3月的一天,在俄國宮廷裡,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正對群臣大發雷霆:「應該把普希金流放到西伯利亞去!他弄得俄羅斯到處都是煽動性的詩,所有的青年都在背誦它們。」「普希金太放肆了,他竟敢寫詩咒罵皇帝,應該送他去服苦役。」一個貴族隨聲附和。
  • 俄羅斯茶文化的歷史演變及俄羅斯茶文化的特色
    俄羅斯人酷愛飲茶。據說,茶葉是俄羅斯最受歡迎的「家庭飲料」,在俄羅斯幾乎人人飲茶,按人口計算的茶葉消費量排在世界前列。俄羅斯人視飲茶為人生一大快事,並且在長期的飲茶歷史中,形成了獨具俄羅斯民族特色的飲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