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正統在東方:沙皇俄國為什麼自認為是「第三羅馬」?

2020-12-11 鬼說天下

很多朋友可能發現,現在俄羅斯國徽的「雙頭鷹」圖案與羅馬帝國的標誌有些相似。沙皇俄國長年自稱「第三羅馬」,「沙皇」一詞就來源於羅馬帝國的「凱撒」。那麼沙皇俄國為什麼自認為是「第三羅馬」呢?

476年(承明元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方歷史的羅馬時代宣告結束。但「羅馬皇帝」的稱號並沒有消失,而是分為東西兩個繼續傳承。其中西方的「羅馬皇帝」衍生出了查理曼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

東方的「羅馬皇帝」則被著名的拜佔庭帝國代代壟斷。與幾乎不是羅馬的查理曼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相比,拜佔庭帝國算是真正的羅馬。但在1453年(景泰四年)5月,拜佔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滅亡。

拜佔庭帝國滅亡後,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逃往位於西歐的羅馬城。1469年(成化五年),羅馬教皇為了控制東正教,讓索菲婭·帕列奧羅格下嫁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索菲婭嫁給伊凡三世後將拜佔庭的文化觀念也帶到了莫斯科大公國,逐漸讓莫斯科的貴族「羅馬化」。於是娶了拜佔庭公主的伊凡三世便以拜佔庭(東羅馬)繼承者自居,以拜佔庭雙頭鷹為國徽。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伊凡三世的孫子伊凡四世徹底擺脫了蒙古諸汗的壓制,宣布將自己的大公升格為沙皇(凱撒),莫斯科大公國正式演變為沙皇俄國。伊凡四世是俄國歷史上第一位沙皇。

為了集聚人心和為侵略擴張尋找理由,伊凡四世將拜佔庭帝國尊為「第二羅馬」,而自稱是拜佔庭帝國的唯一的正統繼承者,即「第三羅馬」。「第三羅馬」對俄國文化的影響深遠,直到今天都還有影響。

相關焦點

  • 為何法國和德國君主稱為皇帝,而唯獨俄國君主卻被翻譯成沙皇?
    但有一個例外,就是俄國,帝俄時期的俄國領袖,我們一般不翻譯成「皇帝」而是翻譯成「沙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既和歐洲歷史有關,也和我國自身在翻譯上的處理有關。歐洲所謂「皇帝」頭銜的歷史也很亂,但全都是源於羅馬,近代以來很多國家的君主給自己加上「皇帝」稱號,是因為他們自認為是羅馬的名義上的法統「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當然,東歐的俄國不一樣,他們是一直認為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延續。
  • 為何法國和德國君主稱為「皇帝」,而唯獨俄國君主卻被翻譯成「沙皇...
    但有一個例外,,就是俄國,帝俄時期的俄國領袖,我們一般不翻譯成「皇帝」而是翻譯成「沙皇」。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既和歐洲歷史有關,也和我國自身在翻譯上的處理有關。 歐洲所謂「皇帝」頭銜的歷史也很亂,但全都是源於羅馬,近代以來很多國家的君主給自己加上「皇帝」稱號,是因為他們自認為是羅馬的名義上的法統「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當然,東歐的俄國不一樣,他們是一直認為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延續。
  • 歷史上,俄國的君主為何被稱為沙皇,而不是皇帝?
    沙皇這個詞是漢語譯名,它在俄語以及其它多數歐洲語言裡的發音基本都是「Tsar」,而Tsar這個詞則是源自古羅馬時代的政治及軍事強人凱撒(Caesar)。因為凱撒是第一個在羅馬建立了獨裁統治的人,是羅馬從共和國轉變成帝國的核心人物,因此後來羅馬帝國的皇帝幾乎都會在登基前後改名,在自己的名字裡加上「凱撒」這個詞彙。久而久之,「凱撒」就成了在羅馬帝國與「皇帝」類似的頭銜名稱。
  • 沙皇俄國為什麼一直在進行領土擴張?
    面積快達到第二加拿大和第三我國面積之和了。但是這個面積並不是俄羅斯面積最大的時候,俄羅斯面積最大的時候有2200多萬平方千米,遠遠比現在大得多。俄羅斯的領土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這麼喜歡領土擴張?說起俄羅斯前身之前是沙皇俄國,沙皇俄國起源於莫斯科公國。主體民族是斯拉夫人,更具體點是東斯拉夫人。之前莫斯科公國是受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統治的。
  • 沙皇俄國的前身,被教皇派來的一個女人改變了血統,並竊取了政權
    沙皇俄國,是俄羅斯的一個歷史時期,它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國,它的變身是俄羅斯帝國。沙皇俄國第一個稱「沙皇」的人叫伊凡四世·瓦西裡耶維奇,從他開始,莫斯科公國上升為沙皇俄國。「凱撒」是羅馬人對最高統治者的尊稱,羅斯人(俄羅斯的前身)將之轉譯成了「沙」,羅斯人為什麼要用羅馬人的稱呼呢?原來,歐洲是一個教會世界,教義控制著很多人的思想,特別是貴族。
  • 信東正教的俄國沙皇為什麼會成為天主教的騎士團大團長?
    羅馬帝國分裂後,羅馬的宗教基督教也隨之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進入中世紀後,天主教與東正教之間更是涇渭分明,甚至連聖誕節都不是同一天。天主教之下的組織首領自然不會讓信東正教的人擔任。奇怪的是,醫院騎士團的有一任大團長卻是信東正教的俄國沙皇。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淳熙十四年(1187年),包括醫院騎士團主力的十字軍在哈丁之戰中被埃及阿尤布王朝蘇丹薩拉丁打得全軍覆沒。醫院騎士團總部此後在地中海多次遷移,最終將總部定在了馬爾他島,即馬爾他騎士團。
  • 俄國沙皇最想徵服的城市:徵戰四百多年,仍然沒有得到
    俄國的前身是莫斯科大公國,統治範圍很小,還向欽察汗國的納貢。可是後來,莫斯科大公國崛起,通過武力擴張,在幾百年間,成為起地跨亞歐的俄羅斯帝國。俄國雖然徵服了很多地區,但有一個地方讓歷代沙皇魂牽夢繞,經過四百多年的徵戰,不過依然沒能佔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沙皇俄國出售阿拉斯加是賣國嗎
    海豹,水獺,木材,鱈魚,黃金和石油還沒出現也沒有能力開採,就事論事的話確實不值這個價當然,這一切風評後來都轉了過來,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罵成了出賣土地的大傻X。但是真實情況遠遠不是沙皇腦子一抽就籤字了這麼簡單。當時的阿拉斯加就算是沙皇俄國想保都保不住。實際上早在協議籤訂的十幾年前,沙皇俄國就想把阿拉斯加賣了。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
  • 俄羅斯歷史上劃時代的強人,一手締造沙皇俄國早期版圖
    要說俄羅斯歷史上劃時代的強人,有兩個人肯定入選,一個就是第一個稱「沙皇」的人——伊凡四世,另一個則是第一個稱「大帝」的人——彼得一世。這起政治聯姻改變了俄羅斯的政治格局,索菲亞將東羅馬的傳統文化帶到了俄羅斯,並使俄羅斯成為名義上的歐洲正統傳承——「第三羅馬」。
  • 沙皇俄國東擴的最後屏障:記西伯利亞汗國的覆滅!
    曾經有過,但卻最終淪陷於沙皇俄國的擴張戰爭之中。顯然葉爾馬克統領的哥薩克部隊是被俄軍擊潰的抵抗力量,然而視俄國為仇敵的他們卻為何最後又加入了俄軍呢?無它,逃亡至卡馬河流域的他們無處可去唯有聽信此地斯特羅加諾夫家族的鼓動前往遙遠的東方尋找他們的新家!
  • 揭密:俄國末代沙皇被滅門真相
    他登基之時,沙皇制度已經開始搖搖欲墜,他對外擴張、對內改革卻不盡人意。1905年旅順被日本攻克之後,首都聖彼得堡發生流血星期日事件,引發了俄國1905年革命。由於斯託雷平改革而暫時渡過難關,但是又陷入更複雜的巴爾幹問題。俄國軍隊在一戰前線損兵折將的消息徹底摧毀了皇帝"小父親"的形象,這個形象在俄國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幾百年。
  • 第一羅馬、第二羅馬、第三羅馬,分別是哪三個國家的別稱?
    實際上,羅馬帝國的真正國號就是羅馬,而首都也是今天義大利首都羅馬,稱呼帝國是因為有強大的國力、遼闊的領土。正因為羅馬帝國在歐洲歷史上有著不可動搖的文明地位,所以後續的歐洲國家都想把自己跟羅馬帝國掛鈎,這是自己繼承羅馬帝國的標誌,所以有「第一羅馬」、「第二羅馬」、「第三羅馬」的別稱。
  • 中國為什麼不收回在清朝被沙皇俄國強佔的土地?
    而其中沙皇俄國強佔我國領土最多。包活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一百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以及西北帕米爾高原一代的四十多萬平方千米土地。還有也就是外蒙的獨立。如果這些領土全在如今的祖國。那就該是126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
  • 沙皇俄國的神奇擴張,800餘人佔領西伯利亞,800餘人入侵大清帝國
    沙皇俄國是俄羅斯發展的一個過渡階段,為後來的俄羅斯帝國的瘋狂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了伊凡四世在位的時候,他正式稱「沙皇」,由此進入沙皇俄國時代。伊凡四世又先後滅了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分裂後的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
  • 沙皇俄國曾在元朝的版圖內,為何數百年間,面積卻擴張的非常大?
    本文系原創,請勿轉載沙皇俄國曾在元朝的版圖內,為何數百年間,面積卻擴張的非常大?歷史上的沙皇俄國,無論是面積和軍事力量都達到了歷史的巔峰地步,迫使大清帝國籤訂尼布楚條約,沙皇俄國向東的地盤一直到了朝鮮半島北部,向西一直到了瑞典,和當時的額瑞典欽定合約,獲取了波羅的海的部分出海權。但是沙皇俄國在我國元朝時候還是大元朝的疆域,為什麼僅僅幾百年的時間內,面積擴張的如此之大,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 對馬海戰,打得沙皇俄國顏面掃地
    俄國的遠東艦隊被日本滅掉以後,本來就有點看不起亞洲人的沙俄如同被石頭砸了一下的大熊,氣得掉轉笨拙的身軀,殺氣騰騰、滿腔怒火地發起狂來。一、憤怒的沙俄不顧一切地要來個「雖遠必誅」從來沒在東方吃過虧的沙俄哪裡咽得下一個艦隊被全部殲滅的氣,早在旅順的俄軍被圍時的7月4日,沙皇俄國就以波羅的海艦隊為基礎組建了「俄羅斯海軍第二太平洋艦隊」,共有戰列艦五艘,其他大小艦船40艘,1904年10月15日,羅傑斯特文斯基中將帶領著他的第二太平洋艦隊由裡堡基地出發,氣勢洶洶地向遙遠的東方殺來
  • 葉卡捷琳娜一世:從女俘到俄國首位女沙皇,她的人生可謂傳奇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簡單跟大家捋一下葉卡捷琳娜一世的人生軌跡,簡單說就是:農奴--俘虜--情婦--皇后--女沙皇。她是真正的貧寒出身,父母是農民,而且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寄養在親戚家,有非常不幸的人生開端。
  • 蘇俄殺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其實一點也不冤!
    我個人認為:蘇俄殺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其實一點也不冤!為什麼呢?下面來簡單說說!第一,尼古拉二世對待百姓極其冷血與無情。
  • 俄國對土耳其的最慘敗仗:五十多萬俄軍喪生,沙皇為此喪命
    1853年2月,俄國以聖地保護權為由,向奧斯曼帝國施加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法國站了出來,他們不希望俄國獨吞奧斯曼,於是出面遏制俄國的勢力。在得到英法的支持後,奧斯曼蘇丹斷然拒絕了俄國的最後通牒,還要求俄國歸還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地區。俄國自然不會同意,於是雙發在1853年10月爆發了第九次俄土戰爭。
  • 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沙皇俄國繼伊凡四世、彼得一世後統治時間最久的沙皇,在沙俄歷史上只有兩位皇帝被授予大帝稱號,一位是彼得一世,另一位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這個女人冷冷地看著這個跪在地上的男人,這個昔日的沙皇,她曾經的丈夫,毫不猶豫地下令近衛軍把他拖出去。彼得三世很快就被近衛軍處死,這個女人登上了沙皇的寶座,她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