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在英國,由於不同地域口音不同,英國人可以依據一個人的口音迅速辨認出對方的成長地,甚至社會階層。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用的類似於牛津腔,是所謂英國上流社會的標準英語。
然而,英國《每日郵報》3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伊莉莎白二世不再操一口「女王英語」,而是染上了「社會階層相對較低的人」的口音——河口英語(即倫敦音)。
發音變化
研究人員是德國慕尼黑大學以語言學家喬納森·哈林頓為首的研究團隊。他們研究了伊莉莎白二世即位起50年來聖誕演說中的元音發音,經過分析比較發現,女王的英語日益接近英國南部普通中層階級大眾,類似當地一些電臺播音員的發音。
對女王演說的研究中,語言學家主要分析了那些位於詞尾與詞中的元音的變化。例如,女王在1952年的演講中說,「我在家裡跟你們說話,在此我正與家人歡度聖誕節」。句中am、home和family3個單詞的發音,女王還保持著「女王英語」的發音,接近em、hame和femly的音。
此後10年,女王的發音變化不大。到1977年,語言學家發現女王的元音發音有細微改變。而發音變化最大是在20世紀80至90年代。到2005年,他們發現女王原來清晰、貴族式的發音已明顯消失。上述結論刊登在最新一期英國《語音學雜誌》上。
等級觀念
據哈林頓介紹,他們之所以選擇聖誕演說詞,是因為很難找到女王幾十年前其他聲音清晰的音頻記錄。「女王的發音變化很緩慢,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他說。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