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告別「女王口音」時代

2020-12-12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筆者14年前來英國時,曾奇怪怎麼聽不到以前BBC電臺那種播音員「字正腔圓」的發音了。牛津大學語言學專家艾倫· 克魯特登教授告訴筆者: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50年前的腔調是舊式標準英音,如今,當年的舊式「標準英音」幾乎消失了。現在的標準英音,是在舊式標準英音基礎上糅合了其他方言的特徵,稱為「當代標準英音」。

在BBC出現以前,英國傳統上習慣把王室、貴族以及私立學校等口音稱為「標準英音」,亦稱為「女王口音」或「牛津口音」。「標準英音」一詞於1869年由語言學家埃利斯創造。1924年,語音學家丹尼爾·瓊斯在《英語發音字典》第二版提到此說法,此後成為用於描述社交精英口音的術語,並被學術界廣泛採用。以之為標準,其他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英語因具有地方口音及特定用語而被稱為「方言」,60多年前曾一直被視為下等人的發音。

1922年,BBC第一任總經理賴斯選用「標準英音」作為廣播發音的標準,這就是「BBC口音」的來源。那時英國貴族在上議院的政治權力雖然已被平民下議院近乎奪去,英國開始轉型為平民統治的社會,但王室、貴族與私立學校的社會地位與影響力仍在,所以賴斯當時的選擇與社會環境相適應。

時過境遷,標準英音早已不是BBC選用播音員和主持人的標準。從上世紀80年代起,BBC屏幕上的口音可謂百花齊放,持標準英音不再是加分之舉,甚至成為入選的障礙。這是過去60年英國社會發生巨大政治變遷的必然結果。今天的英國,貴族地位與影響力已落魄近60年,王室仍在但英國實質是個戴著宮廷帽子的平民國家,只有平民才有資格參與大選成為首相。 人們已很少再使用社會地位一詞,地方口音地位愈發高漲,而昔日標準英音日漸走低。口音歧視的舊觀念在當下英國已落伍過時。過去幾十年,英國社會越發扁平化,甚至幾次想拋棄「階級」一詞,雖然那過於理想化,但其口音平等性與豐富性的存在已是不爭事實。

英國《每日電訊報》曾發表題為《BBC不再聘用持高尚腔調發音者》。文章引用BBC第四電臺57歲的前播音員夏洛特·格林的話說,「BBC已經告別女王口音時代。標準英音(即無口音和方言的英語)正在萎縮。BBC越來越不願僱用像我這樣說話的人。」夏洛特·格林曾被認為是「英國電臺最有魅力的女性聲音」。

《每日電訊報》記者哈利·沃勒普告訴筆者:「幾十年前,『貴族口音』是被模仿的對象,但現在這個趨勢反過來了。你聽已故黛安娜王妃及哈裡王子說話,明顯故意夾雜了東倫敦口音(傳統上認為是『工人階級』口音)。BBC現在招聘的主播大都說當地方言,很少再使用BBC標準口音。著名的新聞主播之一休·愛德華茲說的就是帶威爾斯地方腔的口音。」

英國《衛報》也曾發表文章《口音影響了你的前程嗎?》。文章說:1/5的英國人為了工作或其他原因改變口音,有4%的英國人希望自己的口音脫離精英感覺,比如前英國財相奧斯本在一次關於社會福利演講中特意使用了東倫敦口音。

也有人對標準英音地位式微表達危機感。幾年前,一些英國最著名的演員曾發出警告,說越來越少的演員能說標準英音的現實,這將損壞英國戲劇的聲譽。《唐頓莊園》劇作者朱利安·范羅士就呼籲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標準英音上,而非地區口音英語。

當代英國口音是百花齊放,英國大多數人對此表示稱讚,認為這體現了語言的豐富性,及不同腔調與語法代表的豐富文化差異性。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口音歧視已經完全消失,70歲以上人群尤甚,這和他們早年受到的口音歧視教育有關。但對於50歲以下的英國人,許多人已不懂口音歧視為何物。(作者為英國社會學者)

相關焦點

  • 英國女王口音發生變化 更具「大眾音色」
    」的口音——也就是所謂的「河口英語」(即倫敦音)。「女王英語」對外發表講話,而是逐漸具備了更多「社會階層相對較低者」的口音——也就是所謂的「河口英語」(即倫敦音)。在英國,由於不同地域口音不同,英國人可以依據一個人的口音迅速辨認出對方的成長地乃至是社會階層。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過去的口音類似牛津腔,是英國上流社會所說的「標準英語」。上述結論刊登在最新一期英國《語音學雜誌》上。
  • 英國女王口音由牛津腔轉向倫敦腔
    在英國,由於不同地域口音不同,英國人可以依據一個人的口音迅速辨認出對方的成長地,甚至社會階層。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用的類似於牛津腔,是所謂英國上流社會的標準英語。  然而,英國《每日郵報》3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伊莉莎白二世不再操一口「女王英語」,而是染上了「社會階層相對較低的人」的口音———河口英語(即倫敦音)。
  • 英國女王跟隨潮流改變口音 比以往更加「親民」
    英國女王改變口音比以往更加「親民」  據新華社報導英國人可以依據一個人的口音迅速辨認出對方的成長地,甚至社會階層。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用的類似於牛津腔,是所謂英國上流社會的標準英語。然而,英國《每日郵報》3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伊莉莎白二世不再操一口「女王英語」,而是染上了「社會階層相對較低的人」的口音———河口英語(即倫敦音)。  至於女王發音改變的原因,德國慕尼黑大學語言學家喬納森·哈林頓認為,她並非故意調整自己的發音,以迎合普通民眾。
  • 英國女王調侃霍金「美國口音」
    「你還是美國口音嗎?」(英國《每日電訊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近日在一個慈善活動上跟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開玩笑(如圖)。霍金幽默地回答說:「是的,我的口音是有版權的。」身體殘疾的霍金不能主動發聲,但他使用獨具特色的智能電腦通訊系統,讓他能控制電腦發聲。
  • 再見空中女王!英航747完成告別飛行
    今天英國航空公司告別了 "天空皇后"——波音747。在過去的50年裡,這家航空公司的巨型飛機機隊一直是倫敦希思羅機場的常客,飛往世界各地接送乘客。 最後一次告別 雖然G-CIVB直接從倫敦希思羅機場出發,但G-CIVY並不直接飛離。出發後她將繞回倫敦希思羅機場。隨後將在27L跑道上方完成低空飛越。
  • 英國女王口音由牛津腔轉向倫敦腔 貴族式發音消失
    環球在線消息:在英國,由於不同地域口音不同,英國人可以依據一個人的口音迅速辨認出對方的成長地,甚至社會階層。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用的類似於牛津腔,是所謂英國上流社會的標準英語。然而,英國《每日郵報》3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伊莉莎白二世不再操一口「女王英語」,而是染上了「社會階層相對較低的人」的口音——河口英語(即倫敦音)。 發音變化 研究人員是德國慕尼黑大學以語言學家喬納森·哈林頓為首的研究團隊。
  • 1歲阿奇首發聲奶萌美音,哈裡遠離女王口音,梅根卻要當「女王」
    在《每日郵報》看來,阿奇發出的是純正的美國口音,估計是媽媽梅根或是外婆多利亞,經常跟他說話,還有大環境使然,畢竟阿奇很小就被帶離了英國。哈裡梅根在退任王室高級成員前曾表示說,保護隱私是離開的原因之一。不過在離開王室後,兩人也是積極露面,還借他人之名出書,講出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王室內幕,被指過度消費王室身份。
  •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在意說英語的口音?
    倫敦、利物浦、約克、愛爾蘭還有蘇格蘭的人口音聽起來都差別很遠。 舊時英國階級分明,傳統上王室、貴族、私立學校的口音稱為標準口音,這種口音以牛津地區為中心,也叫牛津口音。 為了和工人階級的帶有地方口音的英語作區分,牛津口音被廣泛應用在學術界、政府議會和BBC廣播電臺。
  • 英女王與柴契爾夫人關係不融洽,曾嘲笑她口音,在她下臺後這樣做
    英女王與柴契爾夫人關係不融洽,曾嘲笑她口音,在她下臺後這樣做提到英國的首相,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邱吉爾,但是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會是柴契爾夫人,這位女首相她以自己的鐵手腕可謂是傳奇的一生,但是,英女王與柴契爾夫人關係不融洽
  • 別人都在說英語,只有中國人在說口音
    「英語說成這樣還敢拿出來秀」,「這口音太尷尬了,小學畢業了嗎」,「還是聽聽英音,洗洗耳朵吧」。網上就有這樣一群口音狙擊手。對他們來說,不止中式口音,各國的口音聽著都難受。聽印度口音覺得「腦殼疼,這不是英語是新語種咖喱語」,不能理解印度人的「迷之自信」。
  • 英國各地五花八門的口音介紹
    在蘇格蘭,雖然文字上用的是英語,但蘇格蘭口音聽上去與正宗的英語,(Queen’s Accent,即女王口音)相差甚遠。舉例說,即使中國的初中生也知道,單詞bad, 應叫作「拜德」,而有些蘇格蘭人愣會把該詞念作「巴德」。愛爾蘭音,相比下反而更好懂。許多英國人甚至認為,愛爾蘭口音就是美音的雛形。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這兩者在帶有字母「R」的單詞處理上都重點強調R的發音。
  • 誰在給英語標準口音封神?-虎嗅網
    這樣一來,標準口音的追求變得更深入人心,背後的口音鄙視鏈更嚴重。家長給孩子找外教也直接排除了東南亞籍的外教,怕孩子學了一口咖喱味、冬陰功味的英語。口音習慣都是一點點累積起來的,要獲得標準口音往往要付出更多的錢和精力,比如小學就開始找外教教口音。
  • 英國口音裡催生的一批「野生」英語
    南方口音普遍接近RP,我們容易聽懂。很多男神的口音就是RP,比如抖森、科林大叔……ღ 最標準的口音    (Received Pronunciation)  標準口音,沒有口音的口音,也就是最接近「英國普通話」的口音,又稱BBC口音、女王口音。從18、19世紀的英國貴族開始興起,它已經成為了英語發音的黃金標準。
  • BBC網站除了精彩絕妙的紀錄片 還可以用來學英語!
    網址:http://www.bbc.co.uk/learningenglish/BBC Learning English中國學生的福音,這上面的所有聽力材料都有稿子!比如我找了一個十分簡單的Drama(愛麗斯漫遊仙境),發現他們讀的語速非常慢,非常適合入門,而且還有全部的文字稿。
  • 英美文化:你所不知道的英國各地口音
    這四個地方,自然代表著四種截然不同的口音。  事實上,威爾斯人說的是獨立的語種, 無論是口音還是文字上,威爾斯語與英語都大不相同。  在蘇格蘭,雖然文字上用的是英語,但蘇格蘭口音聽上去與正宗的英語,(Queen’s  Accent,即女王口音)相差甚遠。舉例說,即使中國的初中生也知道,單詞bad, 應叫作「拜德」,而有些蘇格蘭人愣會把該詞念作「巴德」。
  • 沒有人拒絕bbc網站
    2008-03-26/14:19   26日消息,bbc
  • 告別!「空中女王」波音747的輝煌與衰落
    作為曾經世界上最大的747-400運營商,英國航空原計劃在2024年完成波音747機隊的退役,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空中女王」的淘汰。波音公司的客戶——泛美航空公司希望波音能夠提供一種比波音707大兩倍的客機,於是波音把原來的運輸機設計加以修改,大型寬體民用飛機,「空中女王」——波音747應運而生。波音747的體積十分龐大,波音公司為此專門在華盛頓埃弗裡特市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物——體積為560萬立方米的超級裝配工廠。
  • 叫我女王大人 山新加盟《龍之谷》70級大時代
    新神聖天堂叫我女王大人!國內人氣配音演員山新看過「十萬個冷笑話」的人一定會對葫蘆娃篇印象深刻,而其中蛇精女王那句名臺詞「叫我女王大人!」山新加盟《龍之谷》70級「大時代」配音陣容《龍之谷》DN最強音比賽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第一彈心愛聲優評選的活動中,就有不少谷迷玩家提到了山新的名字,期待山新出現在未來的《龍之谷》中。曾經有過這樣提議的谷迷玩家就要夢想成真了!
  • 叫我女王大人!山新加盟龍之谷70級「大時代」
    《龍之谷》全新70級版本「大時代」即將與所有谷迷玩家見面,其中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全新開放的70級等級上限和煥然一新的神聖天堂地圖,讓谷迷玩家可以體驗全新的冒險樂趣。新神聖天堂叫我女王大人!國內人氣配音演員山新看過「十萬個冷笑話」的人一定會對葫蘆娃篇印象深刻,而其中蛇精女王那句名臺詞「叫我女王大人!」
  • 告別時刻!凱特向女王行屈膝禮,威廉喊「再見奶奶」,卻不知何日重逢
    94歲的伊莉莎白女王一身大紅亮相,顯得很是喜慶,而她的臉上也不斷地洋溢著喜悅的笑容,能再次面對面地和晚輩們交流,這位當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的確是非常開心。女王和長孫威廉王子以及孫媳婦凱特王妃,保持距離地進行了交談,從他們的表情看,談話還是非常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