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明路:苦心鑽研川菜三十載

2020-12-18 遂寧新聞網

鑽研川菜

獲得榮譽

與著名導演、演員徐崢合影

蘭明路:苦心鑽研川菜三十載

◎全媒體記者 王錫剛

日前,《舌尖上的中國3》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出生於射洪縣文升鄉的大廚蘭明路在節目中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了解,蘭明路是已故川菜大師史正良的大弟子,系國家高級烹調技師、中國廚藝精英聯盟副主席。入行30年,蘭明路一直在苦心鑽研川菜,對川菜的改良一點一滴下功夫,在他看來,能夠帶上帽子,繫著圍裙,拿著勺子做菜,是最幸福、最有獲得感的事情。

年少學藝路歷經坎坷

1988年正月初六,當時14歲的蘭明路離開家鄉,踏上了外出求師學藝之路,算下來已經整整三十年了。如今,他已成為著名的川菜大師,還旁通麵塑和蘇、魯、湘等菜系。但兒時,蘭明路最想成為的卻是一名卡車司機。

蘭明路有七個姐姐,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深知行車危險的父親強烈反對兒子的想法。在父子二人協商之後,蘭明路有了一次和表哥外出跑車的機會。這次實踐,讓蘭明路漸漸認識到,自己並不適合做一名卡車司機,便逐漸放棄了這種的想法,接了受父親學廚的安排。

蘭明路的父親是四川省綿陽市射洪縣縣委招待所的一名廚師,在跟父親學習廚藝一段時間後,父親把他送到了青海省西寧市的一家川菜館裡正式學廚。在青海學徒的日子並不好受,蘭明路獨自一人背井離鄉,但最讓他難以忍受的是師傅的打罵責罰。 

終於有一天,蘭明路離開了川菜館,身無分文的他在西寧火車站住了六天,所幸在一位同鄉的接濟下,他買了一張去往山東的車票。「我的票沒有座位,就只能睡在坐椅下面,當時我的身材瘦小,剛好能躺下。」從西寧到山東,他跨越了大半個中國,這一路蘭明路吃了不少苦頭。

蘭明路在山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東營市河口區的一家川菜館裡幫工,每個月僅有80元的工資。之後的幾年裡,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從濱州市一家小餐館的月工資500元的炒菜師傅,到四川美食城的廚師長,最後成為了三星級酒店的行政總廚。

蘭明路深知作為一名廚師接受專業的培訓的重要性,1994年,蘭明路前往北京天廚烹飪學校進修了8個月。憑著細緻的心靈和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他廚藝得到很大精步。

結緣川菜泰鬥史正良

1994年,蘭明路被新加坡「翠亨集團酒店」禮聘為主廚,在此工作期間,他被該酒店多次派往香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的高星級酒店表演廚藝,其精湛的廚藝和精美的菜餚深受各國佳賓讚賞,當地爭相報導。

4年的國外工作,帶給了蘭明路很多全新的理念和科學、嚴謹的管理模式,也更加激發了他對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的熱愛和將之發揚光大的決心。1998年,他放棄了國外豐厚的薪金和良好的發展機會毅然回國。

2002年,蘭明路被川菜大師史正良收為徒弟。早在正式收徒的前兩年,蘭明路就與史正良有書信來往,當時還在山東工作,經常向史正良請教菜品方面的知識。

其實蘭明路早就有意想拜史正良為師,奈何史正良收徒謹慎,拒絕了他。回憶起當時,蘭明路笑著說:「當時,我師傅並不想收我為徒,但經過一年多的考察,發現我們對菜品等問題的看法見解很相像,並且也覺得我這個人還不錯,才正式收我為徒弟的。」

2005年,蘭明路回到四川工作,第一份工作便是史正良推薦給他的一家小型川菜館。這家小型的川菜館無論從店面規模,工作條件以及薪資待遇上都無法與蘭明路曾經工作的酒店相比,蘭明路心有牴觸。

史正良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人要能屈能伸,以退為進,你在異鄉做了十幾年的川菜,對家鄉川菜的發展情況已經生疏了,先在小規模的餐廳做一年,摸清形勢,這樣更有利於你進入大酒店工作。」師傅一番開導讓蘭明路豁然開朗,欣然接受了工作,更使他明白了師傅的良苦用心。

灶臺前才是他的人生

蘭明路作為川菜的中堅傑出代表人物,廚藝高超、理論豐富。在多年成功的餐飲經營、後廚管理、研發工作中,他一直渴望推動現代中餐系統化、學術化的進步發展。

30年來,蘭明路一直在苦心鑽研川菜,他表示,這既要有對傳統川菜的繼承,又要結合現代飲食文化和烹飪發展趨勢,以達到新川菜的健康、營養、精緻,既能「下裡巴人」,又能「陽春白雪」。同時,他也一直在致力於改變世界各地對於川菜的簡單印象。「麻辣,說到川菜,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麻辣,其實不然。」蘭明路說,麻辣味型在川菜中所佔的比例大約只有3成,川菜還有很多其他味型,大家印象都不深刻,他很想跟一些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改變大家的這些印象,讓傳統川菜的其他味型菜餚能夠被人們熟知。

「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水煮肉片,這些菜都很美味,但是你在一些高級的餐廳去,基本沒人點,原因在於大家覺得太普通,不是『高級』的。」蘭明路坦言,他希望有一天,在一些高級的餐廳或是宴席,這些美味的川菜,能夠擺上飯桌,供大家品嘗。

《舌尖上的中國3》熱播前後,已經有很多企業找他代言,給他投資。蘭明路卻顯得淡定平靜,未來他最想實現的是建立「中國川菜名人堂」和「川調川料博物館」。他希望和大家努力,讓廚師這個職業獲得更多的尊重,讓川菜在國際上更有影響力,讓川菜文化有一個追根溯源的地方。


責任編輯:陳豔    編輯:謝菊梅

相關焦點

  • 訪談|蘭明路:起承轉合最川菜
    坎坷學廚拜師路蘭明路出生在四川遂寧的射洪縣文升鄉,在家排行十三,他本想學開車,結果因為父母一句「學廚師有吃的,瘦死的廚師都有300斤」而入了廚行。最早蘭明路跟著父親做大鍋飯,後來又去了青海、山東、北京、新加坡學廚、工作。
  • 相約川菜匠人蘭明路——入行32年 川菜24種味型一個都捨不得丟
    經蘭明路之手出鍋的宮保蝦球,除了包裹蝦肉的芡汁外,沒有多餘的油水,味道鹹甜爽口,與人們對川菜重油、重鹽的印象截然不同。不僅如此,蘭明路已經創新開發出500多款時尚、營養、健康的川菜菜餚。其中,「椒麻汁牛肉」在世界烹飪聯合理事會上,被正式命名為「明路椒麻汁小牛肉」。   蘭明路做菜的間隙,記者注意到,徒弟們在一旁看得很認真。
  • 看蘭明路如何詳解三大經典川菜
    看蘭明路如何詳解三大經典川菜 2020-09-02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 封面新聞獨家專訪出鏡大廚蘭明路...
    在第一集「器」中,四川元素「青堤菜刀」和綿陽大廚蘭明路的300個「泡菜罈」 ,讓各路「吃貨」和網友驚嘆不已。20日,封面新聞記者獨家採訪到了剛剛從北京回到綿陽的蘭明路,聽他講講,和300個「泡菜老壇」背後的故事。
  • 大隱於市的百味川菜,不只有辣!蘭明路大師獨家新川味!
    作者: 作者 蘭明路 四川遂寧人,川菜泰鬥史正良嫡傳弟子,四川蘭亭十三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蘭明路中式烹調師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委副主席
  • 董克平餐桌x蘭明路大師作品品鑑會
    這一周連續在俏江南做了三天「董克平餐桌x蘭明路大師作品品鑑會」,其中有一場在天津。 把蘭明路請上來和大家見個面
  • 川菜大師蘭明路收徒 新徒弟為小龍坎火鍋創始人
    中國烹飪大師藍其金、四川省省烹協黨科先生、成都市烹飪協會的胡家風女士、四川火鍋協會的沈洪光先生、餐飲同業公會的袁小然女士、美食文化促進會的張蛟先生和蘭明路大師的眾師兄弟們、成都眾餐飲行業同行以及新聞媒體,共同現場見證了此次收徒儀式。
  • 新書|董克平攜手屈浩、大董、周曉燕、蘭明路,呈現《味道的傳承》
    新書|董克平攜手屈浩、大董、周曉燕、蘭明路,呈現《味道的傳承》 2020-08-17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獨家專訪川菜大師蘭明路:讓川菜保持原汁原味還能鮮香有味的秘訣大揭秘.
    本期,我們特意為川廚師傅們邀請到了川菜領域重量級大師——蘭明路,來為大家揭曉他的獨家川式「鮮味秘籍」。蘭明路是中國史派川菜傳承人、中國川菜烹飪大師、全國首屆川菜烹飪大賽金牌和金廚獎得主,是名副其實的川菜巨匠。入行幾十年,深得川菜的精髓與要義,對於川菜的烹飪和調味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領悟。
  • 中國烹飪大師蘭明路先生舉行新書發布會 感受川菜大師的探索路程
    9月6日,中國烹飪大師蘭明路先生在成都舉行《影響中國菜的那些人·蘭明路》新書發布暨成都首籤會。本次新書發布會以「明·路」為活動主題,生動講述蘭明路先生的成長,及在川菜之路的傳承與創新。「明·路」新書發布 川菜明日之路此次新書發布會選擇在南堂館的南亭茶室中進行,現場莊重雅致、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無處不體現出蘭明路先生對此次成都首籤會的重視程度。此次新書發布會吸引了眾多餐飲行業專家、同行、及蘭明路先生的粉絲、餐飲美食讀者前來,一同探討川菜的傳承、創新和探索。
  • 中國川菜亮相西班牙馬德裡 中外嘉賓領略四川文化
    中國駐西班牙大使呂凡、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文化參贊劉雯秋、馬德裡中國文化中心兼中國駐馬德裡旅遊辦事處主任姚永賓、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祖拉布、以及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委員會常委蘭明路及其團隊,和來自世界旅遊組織的各國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祖拉布在致辭中表示,自己對中國的文化及飲食非常感興趣。
  • 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自洛之越【唐•孟浩然】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扁舟泛湖海,長揖謝公卿。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
  • 鑽研十六載 香港首位女奶茶王「衝」走苦澀
    中新社發 李焯龍 攝   中新社香港11月24日電 題:鑽研十六載 香港首位女奶茶王「衝」走苦澀  中新社記者 李焯龍  香港人愛奶茶,港式奶茶亦是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不少水吧師傅都夢寐以求調配出一杯出色的奶茶。
  • 「識廚解味」,品味巴蜀匠心,感受別具一格的新派川菜
    作為四川活動的特邀名廚,川菜新領軍人物蘭明路先生攜手馬爹利一同突破傳統,通過各種別出心裁的互動方式,為來賓呈現了一場匠心獨運的珍饈私宴。 作為精緻美食體驗的「倡導者」和「探索者」,馬爹利相信,每位出色的廚師不僅是味覺的締造者,更是了不起的生活家,他們的背後蘊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 華人川菜名廚陳建一當選日本「現代名匠」(圖)
    華人川菜名廚陳建一當選日本「現代名匠」(圖) 2008年11月11日 10: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川菜名廚陳建一當選日本「現代名匠」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11月10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本年度
  • 消失的川菜名店,重慶「會仙樓皇后餐廳」
    三十年代的民族路皇后餐廳始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末,老闆是重慶警察局偵緝大隊長、紅幫大爺許忠五,地點在當時的民族路216號,主營歐美大菜及各地名餚,另設音樂茶座及下沉式舞池,富麗奢華,潮流氣派,又稱作皇后大餐廳、皇后音樂餐廳。
  • 鍾愛麻婆豆腐 澳門名廚樂於將川菜與各國風味融合
    「我和成都很多的川菜大師都是朋友,我很喜歡和他們一起學習、交流。」第9次來到成都的曾祺輝,祖籍廣州,從小生長在馬來西亞。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曾經在東京、紐約、舊金山等地工作過。善於將中國經典菜式與各地風味的融合創新。
  • 上海• 玉芝蘭:人均千元的私房川菜,蘭桂均引領魔都精細川味新...
    蘭大師是泡椒鳳爪的發明人,人稱「江湖第一刀」的他,在2007年突然關掉自家酒樓,隱退江湖,鑽研傳統川菜,而後靜悄悄地開出私房菜館玉芝蘭,在成都一座難求。不久前,在上海低調迎客。巨鹿路851號的私宅,靜安區的鬧中取靜之地,玉芝蘭就隱在老洋房裡,全包間制,四個包廂,需要提前一天預訂。店家會問詢口味、偏好、忌口等。
  • 明黃色的文心蘭就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吉祥蘭」
    文心蘭名字遊覽由來的故事源自一位知名美人。相傳宋美齡訪白宮之時,一見鍾情於此花,發現花瓣像極了中國漢字中的「吉」字,寓意吉祥,因此取名為「吉祥蘭」。文心蘭植株輕巧、瀟灑,花莖輕盈下垂,花朵奇異可愛,形似飛翔的金蝶,極富動感,千姿百態,成為商業上用得最多的花品之一,是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種類。日常所見品種多是雜交種。文心蘭,又名吉祥蘭、跳舞蘭、舞女蘭、金蝶蘭、瘤瓣蘭等,蘭科文心蘭屬(或金蝶蘭屬),原生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種類分布最多的有巴西、美國、哥倫比亞、厄瓜多及秘魯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