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被逼轉型,香港這幾個行業的操作亮了…

2020-12-06 騰訊網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今天(26日)下午香港衛生署通報,香港新冠疫情確診個案再增加43宗,其中29人有外遊記錄,目前確診人數累計達453人。

香港新冠疫情確診個案再增加43宗。圖:電視截圖

另外,昨日(25日)一名駐守深水埗警署的22歲女警員初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成為香港第二宗警員確診個案。

深水埗警署已進行消毒。圖:Facebook@香港警察

警方指,這名警員隸屬巡邏小隊,過去14日並沒有外遊記錄。她昨日當值期間身體感到不適,並沒有參與任何前線工作,也沒有與市民接觸。據悉,與該女警同隊約40名警員未來數天會留家休假,等候衛生署進一步指示。

無外遊紀錄的警員染上新冠病毒,足見香港疫情嚴重程度不容忽視,可惜這時候還有海外回港人士在隔離期間戴著電子監察手帶亂逛,香港市民只好繼續「全城捉手帶」,截至昨日共有35人違反家居檢疫令,被送往隔離中心。

全城捉手帶,你們就不能別亂跑嗎?

近日來違反港府14日強制隔離檢疫令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橙子君寫起來都覺得心累....(詳情見《隔離人士戴著電子手帶滿街走...香港人氣瘋了!》)

昨天中午約2時半,一名懷疑違反隔離令女子,於銅鑼灣希慎廣場對面的啟超道被警員截查。網上流傳的圖片可見,該名女子坐在地上,3名分別戴口罩及身穿防護衣的警員正在場處理,衛生署人員其後到場,將女子送往檢疫中心。

紅圈為外地返港女子。圖:Facebook

據悉,涉事的31歲女子昨天早上經機場返港,其母親下午發現女兒離家,於是報警;警方之後在希慎廣場對面尋回該女子,當時發現她的手帶已遺失。

有現場圍觀的市民稱,涉事女子的態度很不合作,只是表示自己「好正常」,解釋自己是由特別事因而須外出,但就一直不肯透露自己曾到訪的地方。

此外粉嶺、灣仔、半山、香港仔.......幾乎各區都有人違反檢疫令外出!

警方在灣仔駱克道截查兩名外籍人士,其中一人手上戴有檢疫手帶。圖:星島

一名戴手帶男子在粉嶺海聯廣場對開巴士站疑欲乘搭巴士,有警員巡經上前了解。圖:Facebook

真不知道這個「全城捉手帶」的"遊戲"還要玩多久......

醫學會會長何仲平表示,未來3周是抗疫最關鍵時刻,若市民再不謹守防疫,可能一周後疫情就會變得好嚴重,醫療服務將崩潰,建議所有返港人士都應到酒店隔離14日,或最少要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才可返回社區。

醫學會料未來一周疫情變得更嚴重。資料圖

何仲平建議,政府可進一步擴展「加強化驗室監察計劃」,及早找出及診斷患者並將其隔離。他又提醒須家居檢疫的人切勿違反檢疫令。

何仲平認為,為了防止疫情傳播,要限制市民聚集,例如酒吧聚會、婚宴等,前往掃墓的人也應避開清明節人多擠逼的高峰期。他希望私家醫生也可查閱病人外遊紀錄。

蘭桂坊出現多宗確診個案。資料圖

建議是好的,但別說讓所有返港人士都到酒店隔離了,就連禁止酒吧、飯店、會所賣酒都遇到不小阻力呢.......

禁酒令遭反對?不如全港停擺

日前港府「禁酒令」建議發布後,引起許多爭議,(詳情見《香港升級防疫措施:禁止賣酒餐廳照開,非港人搭飛機不能入境!》)。普通市民覺得措施治標不治本,業內人士乾脆認為酒都不該禁!

若防疫措施得當,「禁酒令」不會持續很久。資料圖

香港酒類行業協會會長何耀康認為,政府不應該用「禁酒令」懲罰酒吧行業,應成立控疫辦公室,專門巡查酒吧和食肆有否達到衛生要求。

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也認為,禁止賣酒完全沒有必要,如果政府強行推行「禁酒令」,就應該百分百補貼受影響店鋪的租金、人工及差餉。

有評論人認為,餐飲界的反應著實令人失望透頂,所謂的「控疫辦公室」很明顯是推諉之詞,食環署本身已經設置衛生督察負責在各處食肆巡邏並執法,根本不需要另外成立部門去處理這些事情,酒類行業協會無非是想通過成立辦公室延緩「禁酒令」的執行時間,甚至是不了了之。

張宇人提出的全額補貼也匪夷所思,因為從去年開始,酒店業、零售業、航空業、旅遊業都遭遇重創,許多人面臨著無薪假、減薪、裁員甚至店鋪結業收場…除了這些行業,教育行業、的士行業等也都一樣受到波及,而過往利潤較高的酒水行業絕不會是最慘的那個。疫情肆虐之下,整個香港根本無人倖免,也無人有資格享受特殊待遇

無論目前財赤下的政府是否有財力「百分百」補貼酒吧食肆,即使有錢補貼,對其他行業的從業者也十分不公。

零售業遭遇重創。資料圖

評論人建議,此時可以效仿內地及澳門在抗疫時期的做法,雷厲風行的推行必要措施,對於各行各業的損失應按照統一標準考量,從此前成立的「防疫抗疫基金」中撥款,以一定比例補貼,而不是如張宇人所說的「百分百補償」。

特殊時期自要有非常手段,若還像之前每推行一部條例,都要召開各種聽證會聆聽各方意見,那香港真的要徹底失守。現在唯有強推「禁酒令」,同時也應針對餐飲界推出更為強硬的措施,如禁止堂食等,香港才能在短期內控制住疫情。政府切莫再優柔寡斷,瞻前顧後,最終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餐飲業不振。資料圖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今日出席一個電臺節目時表示,新冠病毒有太多未知數,批評「禁酒令」做法「唔湯唔水」(不三不四,不像樣),不夠徹底,建議狠心一點,所有涉及人群聚集的行業及活動停擺兩至三星期

梁美芬批評「禁酒令」做法「唔湯唔水」。資料圖

她補充指,停擺不同停市、停學和停工,因許多行業和課堂仍可透過網上運作,公務員也不能全體在家工作,需維持最必要的公共服務。

梁美芬建議,所有涉及人群聚集的行業及活動停擺兩至三星期。圖:中通社

對於防疫不自律的人士,她促請當局嚴格執法,因對不負責任的人仁慈,便是對其他人殘忍。另外,她呼籲政府推出第二波300億元(港幣,下同)防疫抗疫基金,進一步協助受影響的人士。

百業轉型,酒店祭出了機器人

事實上,在疫情之下,香港多個行業都被逼轉變工作方式,儘量減少人群聚集。

繼麥道勞取消晚市堂食後,大家樂集團昨日也宣布,為保障顧客及員工安全並減低疫情傳播風險,由3月27日起大家樂快餐、一粥面、米線陣及Oliver’s Super Sandwiches各分店於晚上6點半後暫停堂食,只提供外賣服務,暫定至4月9日止。

大家樂晚市暫停堂食。資料圖

大家樂發言人表示,配合有關營業安排,集團旗下餐廳已推出各種外賣餐單組合及優惠,大家樂快餐及一粥面提前於下午5時供應晚市外賣產品,另有特快提取外賣餐款,同時也會加強與外賣速遞平臺foodpanda及Deliveroo合作為顧客提供不同的優惠。

橙子君剛吐槽過香港的網購和外賣服務落後(詳情見《疫情下香港商家網購自救的大型翻車現場…》),這下香港餐飲業大佬們總算想著發展外賣業務了~

香港司法機構也不甘落後,審案也能玩高科技!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發表聲明,指正在積極考慮以不同科技,例如電話、視像會議,或者同類的視像設備聽取陳詞,並擴大法庭聆訊範圍至不限於緊急或必要事宜。

馬道立。資料圖

馬道立重申,採用這些方法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後勤配合,也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並符合適用的法院規則及程序,同時必須解決資訊科技方面的保安問題。

馬道立指,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案件數目,佔全年案件近18%,但強調司法機構目前採取的做法,都是基於公共衛生及安全考慮,不希望有很多人在法院大樓聚集,令病毒有擴散的潛在風險。

現時進入法院需探熱及戴口罩。資料圖

此外,因為疫情下政府多個部門提供有限度服務,也給市民帶來一些麻煩。

例如運輸署現時的車牌續領只能透過網上預約處理。立法會議員葛佩帆表示,收到很多市民及職業司機投訴,指輪候時間已經去到5月,擔心牌照過期,影響生計及日常生活。

立法會議員葛佩帆。資料圖

葛佩帆建議,運輸署加派人手處理積壓的申請,並考慮用行政方法,延長牌照有效期1至2個月,從而減輕市民負擔。

酒店也轉型做起了「隔離」生意~

位於黃竹坑的如心南灣海景酒店共有432間房,上周四(19日)約有60間房的客人是需要隔離14天的人士,與其他客人分隔樓層入住。酒店預計最多可預留120間房間給需要隔離的客人。

如心南灣海景酒店。圖:Agoda

如心酒店剛於3月初迎來一位新「員工」兼親善大使——一個叫「Genie」的全自動送餐機器人。Genie內部能儲存2份食物或8杯飲品,據預設路徑為酒店客人送餐到房外,讓客人自取,減少送餐員工與須隔離客人的接觸,令客人、員工都安心。

機器人送餐。圖:大公

如心酒店透露,由1月底至今已接待近300宗相關訂房,而目前所有已退房客人都沒有確診,皆可以平安回家。

另外,帝盛酒店集團旗下9間酒店最近推出14天及27天長期住宿優惠,更接受需「家居隔離」的海外留學生入住,價錢由3,920元起。如果入住政府隔離營,價錢是200元一晚。酒店一晚也就貴80元左右,橙子君感覺可以接受~

帝盛酒店。圖:Agoda

帝盛酒店集團接受查詢時表示,酒店會儘量安排檢疫人士住在指定樓層,入住時提供足夠的日用品及毛巾等,但不會進行房間清潔。客人可自行叫外賣,由酒店員工送上房間。酒店也會安排員工每天於房間門口為客人量度體溫兩次,並接收客人需更換的床單、垃圾等。

不過旅遊業的轉型就有點匪夷所思了,失去了外地遊客的香港各大旅行社,居然開始做起了香港一日遊業務......

雖說防疫措施寫得天花亂墜,但誰又能對隔絕新冠病毒打包票呢?

這段日子旅行社確實很苦,但現在感染人數與日俱增,橙子君還是覺得,不是出去遊玩的好時機.......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香港這些行業還能紅紅火火恍恍惚惚!|hktvmall|超市|共享...
    疫情之下的香港經濟一片慘澹,上周港府公布了最新的失業率,3.7%,打破香港九年來的最高紀錄(雖然不是什麼好記錄)。單看一月到二月之間,就有將近3,5萬人失去工作,然而失業的人數增長並沒有就此停止。有「清盤王」之稱的德勤中國,副主席黎嘉恩說,最近的情況堪稱他入行內最差,以前關於破產和清盤的案子,1周都不一定有1個,而現在每天都有1至2宗。
  • 疫情之下海外代購轉型之路:從滿街掃貨人轉型品牌營銷者 - 紅星深度
    每周,從澳大利亞運往中國的包裹數量多達50萬個 圖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又到「618購物節」,而在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之下,對於不少代購和跨境電商而言,今年的「618」似乎又有一些不同。而無論是代購還是業內人士都認為,這場新冠疫情或許將是海外代購產業又一次轉型。英國VERB營銷公司中國商務總監Tom Griffiths告訴紅星新聞:「我從來沒有收到過這麼多希望進軍中國的商業諮詢。中國市場應對病毒並恢復正常的方式向許多公司表明,現在在中國佔有一席之地至關重要。各大品牌都不希望落在後面,同時也希望通過擁有多個收入來源來降低風險。」
  • 武漢五星級酒店轉型自救開大排擋 疫情之下,,懂得隨機應變的企業...
    武漢五星級酒店轉型自救開大排擋 疫情之下,,懂得隨機應變的企業才能走的更遠時間:2020-05-18 18:52   來源:北晚新視覺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武漢五星級酒店轉型自救開大排擋 疫情之下,,懂得隨機應變的企業才能走的更遠 湖北武漢,酒店行業因疫情受到不小的衝擊,武漢市一家知名五星級酒店在大門外的廣場
  • 訪香港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疫情「新常態」下積極尋求行業復甦
    中新社香港11月4日電題:訪香港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疫情「新常態」下積極尋求行業復甦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經濟受到衝擊。作為一座國際化、開放型的城市,香港旅遊業在疫情之下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困難。
  • 綜述:疫情下力推線上消費 香港零售商尋轉型之路
    (抗擊新冠肺炎)綜述:疫情下力推線上消費 香港零售商尋轉型之路  中新社香港10月20日電 (記者 張曉曦)「市民消費模式改變,無論衣食住行均熟習了網購方式,因此對網店購物的需求亦大幅上升。」在20日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香港一田百貨行政總裁黃思麗如是說。
  • 陳茂波指疫情加快香港各行各業實現數碼轉型
    原標題:陳茂波指疫情加快香港各行各業實現數碼轉型   觀點地產網訊:12月23日,香港
  • 香港旅遊從業者:疫情促行業變革「雲旅遊」成新趨勢
    【解說】對於香港旅遊業來說,即將過去的2020年可謂是「至暗時刻」。受黑暴事件和新冠疫情影響,旅遊行業已跌至冰點。日前,就香港旅遊業的現狀,中新社記者專訪了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理事長梁芳遠。然後那個街上行人走的地方,那個磚都撬起來了,但是現在明顯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了,這個確確實實就是國安法之後給香港帶回來了一個安寧,對於我作為旅遊從業員人員來講,當然我們是願意看到一個太平的社會,你只有太平的社會,你才可能有旅遊做得起來。  【解說】雖然社會秩序已基本恢復正常,但香港的疫情形勢仍然嚴峻。
  • 圖遡|疫病之下,香港菜市場轉型的啟示
    在最初發生疫情的華南海鮮市場內,活體動物集中售賣、生猛活殺,地面溝渠之汙穢骯髒觸目驚心。菜市場,這一中國居民最主要的生鮮購買場所,卻也成為了病菌滋生之地,侵害人健康。它引發人們重新反思,在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菜市場應如何改造,以對抗公共健康安全的威脅?我們可回顧香港菜市場兩百年來的衛生管理及空間規劃變遷,這裡有經驗,也有教訓。
  • 成都多家商場轉型奧特萊斯 被逼無奈還是轉型上策呢?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像美美力誠這樣轉型為奧特萊斯業態的商場在四川遠不止一家,還有蘇寧廣場·城市奧特萊斯、優客城市奧萊和即將轉型開張的北京華聯鹽市口店等,這不是成都的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面對成都購物中心的過剩與激烈競爭,許多尋求轉型的商場都寄希望於奧特萊斯這種業態,這是被逼無奈還是轉型上策呢?轉型奧特萊斯 賣場業績有所提升
  • 後疫情時代 困境之下的餐飲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餐飲企業陸續開放堂食,根據2020年4月16日最新發布的中國餐飲協會第三次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3月,參與調研的5451個門店中營業門店數為4243個,佔比77.84%,可見行業復工復產正在進行時。但「報復性消費」尚未到來,面臨支付春節前供貨商貨款、員工工資、房屋租金等諸多壓力,餐飲企業也積極探索後疫情時代的生存之道。
  • 疫情之下,優專才及IANG等籤證過期了怎麼辦?香港入境處回復了
    疫情之下,優專才及IANG等籤證過期了怎麼辦?香港入境處回復了……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持續8個月之久,不少優才、專才、IANG有效籤證持有人、滯留內地優才、專才、IANG的籤證到期需續籤人士、新獲批的準優才和專才、滯留香港的探親人士,以及申請優才或專才來港工作的香港僱主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 馬雲又將顛覆這一行業:阿里未來酒店開業,7天、如家被逼上絕路
    ,酒店行業也成為了馬雲非常看重的行業,最近,馬雲的未來酒店正式開業,酒店行業大變天了。 馬雲的未來酒店叫菲住布渴,諧音就是非住不可,馬雲旗下品牌在起名字的時候都是這麼有創意,就在開業僅幾個月後,7天和漢庭眾多品牌酒店被逼上了絕路,很多酒店開始做出對策,新一輪的競爭來臨。
  • 【喝酒看戲】疫情餘波之下澳洲各行業們的「奇葩」續命奇招
    年初的疫情肆虐期間,澳洲有10餘家金酒蒸餾廠迎合市場需求進行了生產轉型,暫時改造成免洗洗手液生產線。同樣是透明液體,這一「轉行」既幫助澳洲人民解決了洗手液短缺問題,也緩解了一部分金酒的銷售壓力。
  • 香港:疫情之下,沙田馬場空場舉行賽馬
    2020年5月3日,中國香港,疫情之下,香港沙田馬場空場舉行賽馬!5月3日,中國香港,疫情之下,香港沙田馬場空場舉行賽馬!5月3日,中國香港,疫情之下,香港沙田馬場空場舉行賽馬!5月3日,中國香港,疫情之下,香港沙田馬場空場舉行賽馬!
  • 「村寶科技」疫情之下,餐飲行業的自救之路在何方?
    轉載-村寶科技訂閱號疫情之下,餐飲行業的自救之路在何方?原創 村寶小程序 村寶科技 今天「我們確實漲價了。你們的意見,我收到了。這個時候漲價,不對。」他在其微博帳號發文稱,2月1日起,西貝莜麵村上海及周邊8個城市的18道外賣菜品,上漲1-10元不等。疫情之下,對於商家漲價的行為,大多數消費者都不買帳,畢竟餐飲業屬於大眾消費,消費者對價格較為敏感,但不漲價,商家難以生存。這就是疫情之下,許多餐飲業企業的生存困境。
  • 盤點疫情之下,受影響比較嚴重的十大行業
    疫情肆虐、武漢封城、街巷冷清。這是「宅」年,我們難得的慢下來、沉靜下來。人人自危、千裡馳援、冷暖自知。這是「難」年,我們久違的冷下來,思考起來。每個人的命運,總與時代大浪交織,我們每個人,也始終逃不開地心引力。我們為小夥伴們盤點和梳理了「受疫情影響最大的10大行業與10大職業」。
  • 國聯安徐志華:如何捕捉疫情影響之下的行業投資機遇?
    來源:新浪基金言值|如何捕捉疫情影響之下的行業投資機遇?截至今日,這場聚社會各界之力、齊億萬民眾之心的防控防疫戰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月。在耗時長久的對抗之中,國民經濟發展的步伐被打亂、各行各業的運轉也曾偏離正軌。而一直與宏觀經濟休戚與共的資本市場更是波瀾叢生。
  • 疫情之下,餐飲行業轉型創新,共克「食」艱
    為了走出疫情帶來的困境,我市不少餐飲經營者轉變經營思路,或轉戰外賣市場,或打破傳統營銷,利用網際網路+尋求轉型和創新自救。上午十點,在向日葵餐飲新改造的餐飲配送中心,已經包裝好的冷麵、拌麵、涼拌菜等各類食品陸續發貨,通過物流快遞送往全國各地。
  • 疫情之下亞航轉型做綜合服務平臺能自救嗎?
    疫情衝擊之下,全球航司正在努力「想辦法」扭轉困境。近期,面臨清算可能的亞洲航空(以下簡稱「亞航」)宣布正式轉型成為一家綜合旅遊服務商,平臺業務涵蓋機票、酒店、門票、餐飲、金融等多個領域,意在將自己的客戶資源拓展到航空之外的更多消費場景。
  • 疫情之下的「復工」,一場大型數位化挑戰
    比如餐飲行業。上周,西貝董事長賈國龍關於「現金流只夠撐3個月」的一番話驚醒行外人:疫情之下,像餐飲這樣的下沉行業正舉步維艱。確實,疫情為餐飲行業的生存帶來巨大衝擊,線下門店關停,線下客流量驟減,門店存儲的大量食材因疫情影響每日都將為企業帶來成本虧損。藉助企業微信連接微信的能力,西貝隨後將門店的餐飲服務轉到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