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講起煲仔飯好像沒有人不知道的,但在二十幾年前,知道的人還不是很多,那個時候,我們這剛開了一家煲仔飯店,生意好得不得了,店裡每天都聚滿了人,用門庭若市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如果想要去吃的話得排好長時間的隊才輪得到,那時候我們也湊熱鬧去吃過幾次,和日常的白米飯相比,味道著實是讓感到驚豔,腊味和米一同經過燒煮後,臘腸臘肉煨出了豐腴醇厚的油脂,包裹著米飯咬一口,鮮爽香脆,鹹中帶甜,還有那色澤金黃,幹香脆口的鍋巴吃了唇齒留香,讓人回味無窮。
隨著市場的變化,煲仔飯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但不管怎麼變,好吃的煲仔飯有個不容忽視的特徵,就是鍋底那一層金黃色的鍋巴,那鍋巴與普通米飯的鍋巴不同,不但脆而且味道悠長,吃過的人沒有不喜歡吃的。去外面吃了幾次後我就回來自己做了,最開始是用電飯煲做的,做出來煲仔飯一個米飯沒有用煲做的香,再一個就是鍋巴少而且不香脆,後來改成用砂鍋做,做出來鍋巴有時候沒有,有時候焦黑,連做了好幾次才找到了竅門,只要做時多加一步,做出來的煲仔飯的鍋巴色澤金黃、幹香脆口,吃上一口回味無窮,相當的滿足,從此後再也沒出去吃過,孩子想吃就自己在家做,吃著方便又方心,料也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到底多加了哪步做出來的煲仔飯的鍋巴又香又脆,吃起來口齒留香。
【煲仔飯】
材料:大米250克,臘腸2根,臘雞腿半個,蒸魚豉油2大勺,糖半勺,小青菜1小把,雞蛋1個,油適量
做法:1、準備好材料後,臘雞腿和臘腸分別洗淨後切成片。
2、砂鍋放在燃氣灶上,先在砂鍋底倒入些油,抹勻,這就是關鍵的一步,抹油後的砂鍋做出來的鍋巴又香又好吃。
3、倒入提前浸泡好的大米。加入過米半指甲的清水。然後再加入一勺油,攪勻。
4、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等到水到7成幹的時候鋪入臘腸、臘雞腿。
5、小青菜洗淨後放入鍋中焯下水後撈出待用。
6、等水全乾的時候放入小青菜再打入一個雞蛋。小火10分鐘即可熄火。
7、在燜飯的時候把醬汁調好(蒸魚豉油2大勺加糖半勺攪勻)。
8、熄火後讓煲仔飯再悶15鍾,吃的時候開鍋把醬汁淋上拌勻即可。
【小貼士】:1、米要提前浸泡1小時以上,這樣做出來的飯不會有米芯。
2、加的水量一定要控制好,水大多,米飯太爛不好吃,水少了米飯夾生不好吃。
3、因為臘腸類都是鹹的所以煮飯的時候我沒再加鹽。
感謝您閱讀我百家號的文章,你的點讚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動力,如果你喜歡,請多關注我!喜歡吃煲仔飯嗎?請給我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做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