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血賺,但我肯定不虧,用通俗易懂方式解讀遊戲訂閱制的利弊

2020-12-20 OT遊戲公社

在的E3遊戲展上,法國遊戲公司育碧對外宣布將於今年的9月3日推出自家的遊戲訂閱服務Uplay+,訂閱此服務的玩家可以在期限內直接體驗育碧旗下的絕大部分遊戲,甚至是即將推出的新作也能在推出之際直接下載遊玩,每月收費是14.99美元。這個價格雖然和其他廠商的服務相比並不算貴,但也說不上有多麼便宜。

據資料顯示,2018年在歐美地區收入最高的訂閱服務是索尼PS主機平臺上的PlayStation Now,每月收費為20美元,儘管價格是微軟XBOX Game Pass的一倍之多,但卻依然能夠取得XGP三倍之多的收入。縱觀整個遊戲領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推出這項服務,大有一種即將成為主流的架勢,對於我們玩家來說,遊戲訂閱制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數位化下的產物

訂閱服務其實從很早以前就已經在網際網路領域中開始盛行,諸如我們平時在各大視頻網站上能見到的「會員」,只要有了會員,就能在視頻網站上獲得更多的權限,能夠指甲收看更多只有付費才能觀看的視頻。早些年間,電子遊戲只有線下購買實體這一種渠道,而隨著科技的逐漸進步,數位化遊戲逐漸在遊戲市場獲得了更大的佔比,畢竟早先的實體遊戲雖然刻一張光碟的價格並沒有多麼貴,但無論是推廣、運輸、儲存甚至銷售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成本的增加必然會使得本身或許並不昂貴的遊戲費用成倍的增長。而當數位化遊戲出現之後,就可以免去絕大部分的成本,這無疑為遊戲廠商減輕了壓力,多出來的這些錢也可用在其他地方。

國外知名遊戲零售商Gamestop已經有不少門店關門大吉

現如今已經網絡水平已經開始進入5G時代,網絡速度與質量相比先前大約上升了將近十倍,實體遊戲存在的意義進一步變淡。試想一下,一個大約10G容量的遊戲在付費之後只需要幾分鐘甚至幾秒就能安裝到你的遊戲設備上,面對價格相同甚至更高、線下還需要跑腿或是支付額外的運輸費用的實體版,估計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我們將思路暫時逆轉過來想一想,作為玩家的我們只需要支付不算太高的金額就能體驗上百款遊戲作品甚至還有剛剛上市的3A大作,本身這些遊戲都可以賣出比原本更高的價格,這對於開發商來說難道不是虧本買賣嗎?

EA Access會員制服務

為什麼要有訂閱制?

從開發商的角度來看,遊戲與其他排在貨架上的實質型商品沒有什麼區別,但同時他與實質型商品最大的區別在於他不存在實質,既然沒有實質就不會有「消耗」這一現象的出現。筆者這樣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某人在一家化妝品店花了一點點錢辦了一個會員,會員的特權中有一項是你可以無限制的試用旗下所有的產品,於是這個人每天都去,每天都會對產品產生消耗,那對於商家來說無疑是虧的。但電子遊戲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電子遊戲不是實質性的東西,付費訂閱服務只能換來遊戲的使用權而不是擁有權。這就好比以前租遊戲一般,雖然只需要支付租金不需要支付押金即可拿到遊戲,但沒有押金的條件則是你只能在網絡的全程監管下進行遊戲,時間一到,你就失去了遊戲的遊玩權限,如果你想接著玩就要繼續付費,或是直接將遊戲全額買下來,這對於商家來說除去開發遊戲的成本以外幾乎沒有任何損失,順便還能賺到一筆利潤。

蘋果Arcade遊戲訂閱服務

看上去選擇遊戲訂閱服務其實非常賺,只需要支付一點點錢就能體驗到幾百款遊戲,但在有限的時間內,玩家真正能夠完全體驗的遊戲又能有多少呢?畢竟你不可能在同一時間遊玩這幾百款遊戲,或許你真的很厲害,能夠投入大把的時間並且很快速的通關遊戲,但如果玩遊戲僅僅是為了著急通關,那遊戲本身還有什麼意義呢?在玩家看來或許訂閱服務是血賺,但對於商家來說則絕對不虧,並且血賺的絕對是商家而不是玩家。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這項服務不掙錢,那還有什麼推出的必要,並且哪還會有那麼多廠商都採用這種營銷模式呢?

谷歌Stadia雲遊戲也將採取訂閱收費制度

業內人士怎麼看?

在遊戲相關行業當中,大部分人對於訂閱服務都是支持的,畢竟現在即便是再便宜的買斷制遊戲也並不如以往那麼好做。有許多玩家在購買遊戲之後經常會感到後悔,從而出現想要退款的想法,而退款始終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工作,既費時還費力,並且還不賺錢,作為開發商自然是像極力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而訂閱制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這款遊戲不好玩,大不了再換一款便是,玩家也不需要一口氣體驗玩所有的內容,從而不容易對玩家產生後悔情緒。這種感覺就像是前者給玩家一大桶巧克力,雖然看著過癮但沒辦法一下子都吃完,再怎麼好吃吃太多也會噁心,量的把控取決於玩家自己;而後者則像是將一大桶巧克力按天一點點分給玩家,不痛也不癢,雖然不過癮但也比沒有強,但指不定哪天突然沒有了又很容易讓人感覺不適應。

索尼PlayStation Now遊戲訂閱服務

相關人士之間達成了這樣的一個共識:雖然索尼的PS NOW服務雖然提前領先其他廠商不少的距離,但毫無疑問的是微軟的XGP才是為開發者與玩家最傾注心血的存在,單單在性價比上要遠遠高於所有的訂閱服務。隨著越來越多廠商的加入,可能或許未來玩家不會因哪一款或是那一個系列而劃分陣營,而是圍繞著誰家的這一批或是另一家的那一批劃分,從評價遊戲本身變成評價廠商的陣容,畢竟玩家們充錢肯定不會只為了玩一款遊戲,無疑誰家的遊戲更能取得玩家們的青睞誰家才能在這項競爭中脫穎而出。

微軟Xbox Game Pass遊戲訂閱服務

結語

遊戲訂閱制度在未來無疑是大趨勢,無論是平臺還是廠商要麼已經付諸行動要麼還在計劃當中。蘋果的App Arcade,育碧的Uplay+、甚至還有谷歌的「雲遊戲」Stadia,這個陣容無疑還在不斷的擴大,雖然對於開發者們來說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但不能保證對於玩家而言這也是一件好事。上文提到過,玩家未來勢必會關注某一家的遊戲陣容從而選擇消費,但誰能保證未來在這種模式下不會出現那些魚龍混雜濫竽充數的參與者呢。

說到底,買斷制的傳統經營模式無論如何都是不會消失的,而遊戲訂閱作為可選項目十分選擇購買還是要看玩家本身,畢竟現如今很多玩家選擇購買一款遊戲在很大程度上也抱有工作室情節,選擇購買無疑是對於自己喜歡的工作室給予支持;而對於平時沒辦法對遊戲投入太多時間和金錢的玩家來說,訂閱制或許也不失為一個合適的選擇。對於訂閱制度,筆者本人持觀望態度,喜歡的遊戲自然還是會選擇直接買斷,因為筆者著實是不太喜歡那種我掏錢換來的東西還不屬於我的感覺;至於各位看客們如何看待,請在評論區各抒己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還是不喜歡訂閱制?
    驅動級軟體最需要實時更新保持兼容性買斷制同樣會給用戶帶來風險,因為動力不足的開發者隨時可能棄坑:當你知道你的大部分收入都在軟體發布後的三個月內賺到手了,為何還要煞費苦心來更新應用保持它的安全性與兼容性呢?
  • 為什麼血虧的老是你?DNF中價格歧視現象解讀!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幾年來的增幅活動,前一年的增幅活動可以花更少的錢去增幅,而去年在此基礎上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還順便低價賣矛盾了,一旦達到你的心理價位你就開始行動了。 這種方法風險比較高,因為會反覆試探,可能不容易買帳,但是利潤從上圖中可以看出無疑是拉滿了。
  • 為什麼我們還是不喜歡訂閱制?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驅動級軟體最需要實時更新保持兼容性 買斷制同樣會給用戶帶來風險,因為動力不足的開發者隨時可能棄坑:當你知道你的大部分收入都在軟體發布後的三個月內賺到手了 結果,若銷售高峰期過後用愛發電的開發者不再出於良心更新軟體,那些買了軟體的人也會跟著遭殃,因為很多軟體的正常使用必須要保證持續的兼容性更新。一旦開發者棄坑,買軟體的錢就全成了沉沒成本。 於是,隨著支付方式的完善,訂閱制應運而生。
  • 網絡流行語科普 你可能小賺但我永遠不虧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你可能小賺但我永遠不虧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9-09 17:27   來源:新趣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你可能小賺但我永遠不虧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Windows 10即將「被訂閱」:關於訂閱制的痛並快樂
    畢竟,前腳才經歷了奈飛會員費漲價、VIP迭代出VVIP等「薅訂閱制羊毛」的體驗,如今就連網上衝浪的基礎道具Windows都要限時供應了,是不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運營都被統一送到遊戲工廠進修過,將「氪金你才會變得更強」領會到了骨髓深處?到底怎樣的訂閱制才符合人民群眾的基本利益,又能滿足平臺創收盈利的迫切需求?今天就來聊聊讓人又愛又恨的「訂閱制」。
  • 為什麼訂閱制不受待見
    細數起來,單是現在的訂閱服務每個月都會構成一大筆開銷:諸如各家音視頻網站、各類工具應用等。然而,你真的喜歡訂閱制嗎?買斷制的弊端談及訂閱制之前,有必要說說被它所顛覆的舊模式,也就是一次性付款的買斷制軟體授權。
  • 碧藍航線倫敦改造後有多強 虐菜最強的皇家重巡 實力不虧立繪血賺
    彈幕方面的效果也就那樣不需要期待太多。改造追加的技能是個疊加類的BUFF,遊戲匯總很容易觸發,畢竟她自身輸出能力不算差,但就算是追加了改造技能,其輸出能力依舊不能問鼎,只能說可惜了,畢竟改造追加的面板壓根沒涉及到任何炮擊值。
  • 血虧!
    #宅家遊戲大賞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解讀一下開段位印花膠囊能不能回本和盈利率。首先我們看一下段位印花膠囊裡有什麼,9個藍色品質印花,從白銀到黃金、單AK、雙AK,五星、小老鷹、大老鷹、小地球大地球全部都覆蓋了,不過價格不高,普遍都在2.5元左右,除了全球精英為4.6塊,因此開到藍色品質鐵定血虧,且不論到底概率是不是二分之一,6塊錢虧成2塊,都無法令人接受。
  • 訂閱制服務微軟XGP會給遊戲界帶來怎樣的改變?
    這是一種當下最流行的訂閱制付費會員業務,其模式主要可分為三種,第一種為增值服務型,最典型的包括大家熟悉的QQ會員,百度網盤超級會員等,付費用戶能享受到相比非付費用戶更多的特權。第二種為內容服務型,目前國內群眾接觸到的多為此類,企業提供包括影視劇、動漫、音樂等優質獨佔內容來吸引用戶付費,這屬於「門票型」訂閱體系,在這套體系中,用戶必須是付費會員才可以使用企業提供的內容。
  • 一個「賣鞋」的故事告訴你,用最賺錢的方式賺錢,看懂躺著賺大錢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之前一位股友在向我請教股票的問題,問我怎麼樣才能做好股票,我並沒有直接跟他講股市的一些內容,而是引用了開鞋店的例子。其實投資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每個人都懂,可放到股市中,就很少有人做到了。
  • 萬物皆可「訂閱制」?
    「訂閱制電商」的特點是商品周期配送,這就需要商品周期消耗。但如果一個商品「耐耗」,那還能怎麼做訂閱制電商呢?訂閱制有三大應用場景:服務訂閱、內容訂閱、商品訂閱。那麼「易耗品」的反義詞——「耐用品」適合訂閱制麼?比如冰箱、彩電、洗衣機、衣服。有必要麼?我們來看下馬雲投資的這家,用訂閱製做「耐用品」的服裝公司——Rent the Runway(下文簡稱為RTR)。Part1 意義何在??
  • 莫德凱撒新皮膚特效曝光:龍騎不虧,地獄火血賺,五殺搖滾爽翻了
    在昨天,英雄聯盟裡面的英雄莫德凱撒重做後的技能是被曝光,從官方的介紹來看,他重做後的技能是非常強力,尤其是他的大招,做的非常有特點,強行將對手拖入單挑的境界,並且還偷取對方的核心屬性,是給了召喚師們無窮的想像空間,有的說一個發育良好的莫德凱撒基本就是ADC的超級殺手,只要大招一好,無論用何種手段
  • 王者榮耀:玩家600元回收鑽石號,以為血虧,看到英雄嘴都合不上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信。在王者榮耀中,買賣帳號是常有的事,當一個玩具不想要這個帳號了隨時可以轉手賣,或者你想收藏某個限定皮膚時,也可以向別人買。有玩家出600元回收了一個鑽石號,查看背包發現並沒有榮耀水晶,本來以為會血虧,但是打開英雄欄卻樂到嘴都合不上~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一個疑惑,一個遊戲帳號真的值那麼多錢嗎?其實對於玩家來說遊戲帳號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的感情的,就像是收藏品,你覺得值得花再多的價錢也不虧。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喜歡回收帳號的玩家。
  • 美國人在 App Store 花錢越來越多,訂閱制功勞不小
    到了 2019 財年,用戶要接近 4 年才換一次新 iPhone,但這並不意味著用戶期間會停止在蘋果消費,App Store 就是最好證明。雖然遊戲收入依舊是大頭,但報告指出,訂閱收費制尤其受歡迎的應用類型創造的收入都獲得了明顯提升。在每臺 iPhone 創造的 79 美元消費中,平均有 44 美元都來自遊戲收入,而娛樂和生活方式則分別帶來 8 美元和 3.9 美元的收入,均錄得超過 80% 的同比增長。
  • 雙11不買東西到底虧不虧?其實是很正常的「損失厭惡」心理
    雙十一打折不買就是血虧?這種其實是很正常的「損失厭惡」心理。但商家為了恰飯,也會費勁心思反向利用「損失厭惡」,在鋪天蓋地的優惠和分期免息中,你還能把持住自己嗎? 年年都說要冷靜,可我怎麼就控制不住我這手呢!」 但轉念一想,你是不是又覺得: —雙十一東西這麼便宜,我不買不是血虧嗎?不行,我得買! —人生已經如此艱難了,雙十一還不讓我放縱一次嗎?不行,我得買! —談戀愛不如逛淘寶,買買買實在太爽了。不行,我得買!
  • 每月5美元,天天喝咖啡,為什麼餐飲訂閱模式值得老闆們關注
    現在改成訂閱制,用戶每個月都要付費,公司只要讓老用戶滿意,就能賺到錢。所以就把更多精力從營銷宣傳轉到改進功能上,以提升用戶的續費率。對用戶來說也是好事,可以用比以前單套購買更低的價格,享受到功能更完善的軟體服務。
  • 訂閱制是不是史上最強商業模式?
    如果消費者不主動取消,則默認服務繼續這相當於給老用戶提供的默認選項是「Yes 我會留下」訂閱制是婚姻,想離開,先得分手買賣制模式,主要通過按量、按次付款來完成交易。如果消費者不主動再次付款,則默認終止服務這相當於給老用戶提供的默認選項是「No 我要離開」買賣制是邂逅,想見面,你得再約因為默認選項的不同,商家和消費者有機會建立更加穩定的關係
  • 訂閱制與雲服務結合能降低遊戲門檻 EA表示將繼續投入研發
    今天(7月31日)美國遊戲公司EA,發布了自己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由於EA在今年第一季度沒有推出重要作品,淨收入為12億美元,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1億美元,是非常波瀾不驚的一個季度。雖然沒有提及更多EA未來的計劃安排,但CEO安德魯·威爾遜在發言中講到了訂閱制與雲服務結合將為遊戲業帶來的可能性。安德魯表示:「在遊戲逐漸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後,訂閱制為玩家們提供了引人注目的新主張。
  • 「訂閱制+電商」模式,用數據重構個性化消費場景
    目前的訂閱制電商主打三種玩法:一是相同產品,持續訂購;二是不同產品,按喜好訂購;三是由平臺隨機寄送產品。一、什麼是訂閱制電商?訂閱制,就是消費者一次性支付完一定費用,服務商或供貨商按周期提供服務或配送特定產品。這種模式廣泛應用於各式媒體,比如雜誌、報紙訂閱,電子郵箱諮詢訂閱等。
  • 訂閱和會員模式復興,為什麼寵物領域也適合訂閱制? | 36氪寵物經濟...
    愛奇藝宣布目前平臺上已經有超過一個億的會員用戶,可以看做從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開始,訂閱和會員模式復興的一個關鍵節點。 之所以用「復興」是因為訂閱並不是一個被新造出來的商業模式。畢竟在我們小時候,其實就已經接觸過「訂閱」:大家一定都訂閱過報紙、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