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將結束,過去一年,北京降雨比常年偏多,出現了5次暴雨天氣過程,其中,「6.22」暴雨和「7.6」暴雨部分測站日降水量超過了歷史同期極值。同時,高溫日數達22天,達歷史第三多,電網負荷屢創新高;大風、沙塵和霧日數偏少。雖然全市無大範圍的災害性天氣,但局部災害性天氣卻時有發生。
2017年北京地區氣溫偏高 降水量偏多
2017年,北京大部地區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0.5-2℃。
年平均氣溫偏高。2017年度(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北京地區平均氣溫為12.6℃,比常年偏高1.1℃,比2016年偏高0.5℃。高溫日數顯著偏多。南郊觀象臺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為22天,為歷史第三高值(僅次於2000年的26天和1965年的23天),比常年(8.3天)顯著偏多。觀象臺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8.5℃,出現在2017年6月15日;年極端最低氣溫為-10.1℃,出現在2017年1月23和24日。
2017年,北京大部降雨量比常年偏多。
年降水量偏多。2017年北京地區平均降水量為620.6毫米,比常年偏多15%,其中密雲降水量最多,為720.8毫米,湯河口降水最少,為454.4毫米。從各季情況來看,夏季降水日數偏多,冬、春、秋偏少。由於降水明顯偏多,非常利於水庫蓄水,衛星遙感監測顯示北京密雲水庫2017年8月24日水體面積約126.4平方公裡,達到近17年最大值。
2017年北京觀象臺大風日數為4天,比常年(12.6天)明顯偏少;沙塵日數為3天,比常年(8.1天)偏少;霧日數為9天,比常年(13.1天)偏少。其中5月4~5日,全市出現大範圍的浮塵和揚沙天氣,造成空氣品質下降,達到嚴重汙染程度;5月5日出現7~9級大風天氣,造成樹木倒伏、農業設施遭到破壞、車輛受損、廣告牌刮落、人員傷亡等不同程度的災害。
高影響天氣多發 連日高溫致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
6月23日晨,北京雨勢猛烈,多地積水嚴重。
2017年夏季北京共出現5次強降雨天氣過程,「6.22」暴雨、「7.6」暴雨、「7.20」中到大雨局地暴雨、「8.2」中到大雨局地暴雨、「8.22」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其中,「6.22」暴雨和「7.6」暴雨部分測站日降水量超過了歷史同期極值。6月21~24日,北京地區出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氣,房山、順義、延慶、昌平等地出現暴雨洪澇,農業受災面積131.5公頃,受災人口8594人,直接經濟損失約322萬。
2017年北京觀象臺高溫日數為22天,比常年(8.3天)顯著偏多。其中,6月14~19日,北京地區連續6天出現高溫天氣;7月9~13日北京地區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大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均達35℃以上。受高溫影響,7月12日入伏第一天北京電網最大負荷達到2122.5萬千瓦,與2016年電網最大負荷的2082.8萬千瓦相比,增長約1.9%。其中,空調使用負荷佔比首次超過全網負荷的一半,達到52%。7月13日電網最大負荷達2254萬千瓦,再創歷史新高。
受弱冷空氣影響,2017年8月5日早晨及夜間房山區出現雷陣雨天氣,十渡鎮、張坊鎮和蒲窪鄉部分村莊遭受風雹災害,最大風力6級以上,冰雹直徑約1-2.5釐米。此次強對流天氣致農業受災面積約466.3公頃,受災人口2834人,直接經濟損失約388萬元。8月8日和9日房山和延慶區遭受風雹災害,受災面積123.3公頃,經濟損失約192萬元。2017年8月16日平谷區熊兒寨鄉和大華山鎮受暴雨、冰雹、大風侵襲,大桃等果樹和農作物受災面積763公頃,經濟損失約5780萬元。(文:付治龍)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