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鐵財改案"立法院"最終決戰 聚焦四關鍵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臺「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召集協商臺當局組改「法案」時,特別請臺「交通部長」葉匡時向「朝野」黨團幹部說明高鐵財改案。葉匡時受訪表示,如果「朝野」對財改方案沒有共識,臺當局就準備接管。圖,記者曾吉松攝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7日訊:今天高鐵財務改善方案在臺「立法院」最終決戰,高鐵是否走上破產接管一途,「立法院交通委員會」的決議是關鍵。臺「交通部」備妥「題庫」,聚焦四大關鍵推演攻防。若財改未過,將是臺灣史上首次臺當局接管BOT建設,也宣告全世界最大BOT案失敗。

    民進黨團由黨主席蔡英文領軍,反對通過高鐵財務改善案;國民黨則將甲級動員,支持「交通部」的財改版本。昨一大早,高鐵局長胡湘麟等官員,就趕赴「立法院」與「在野黨」「立委」溝通直到下午,他表示:「努力到最後一刻。」

    臺「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天處理「高鐵延長特許期報告案」,國民黨團政策會代執行長費鴻泰表示,「唯一原則是讓高鐵正常營運,改善方案無預設立場」;今天會拿出「『交通部』修正版」的黨版提案,在黨團大會尋求共識。

    國民黨版提案有兩大重點,首先是請臺「交通部」要求臺灣高鐵公司應將票價至少調至2013年漲價前價格,並於確認高鐵公司優先贖回特別股及完成普通股減資六成後,延長特許期始得生效;同意「交通部」所提延長40年方案。

    其次,兩階段300億元(新臺幣,下同)增資案,第一階段私募增資,「公股泛公股持股比率應達40%以上」。費鴻泰強調,明定公股泛公股持股比率,就是要響應蔡英文質疑「交通部」方案圖利少數特定人士。

    據了解,民進黨黨團成員一度揚言不惜「佔據主席臺」。不過,也有人認為高鐵是重要民生議題,不宜搞成藍綠對決,對此做法「保留」。

    臺「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召集協商臺當局組改「法案」時,特別請臺「交通部長」葉匡時向「朝野」黨團幹部說明高鐵財改案。葉匡時受訪表示,如果「朝野」對財改方案沒有共識,臺當局就準備接管。

    據了解,高鐵局已準備好「題庫」,沙盤推演財改攻防戰,其中聚焦四大關鍵,分別為「澄清延長特許並無增加8000億元利益」、「財改未圖利特定財團或人士」、「延長特許期與減增資無法分開處理」、「無法要求先解開銀行專戶限制」。

    臺「交通部」說,財改不能十全十美,這已是目前處理成本及風險較低的方案了;一旦特別股案三月宣判,高鐵公司無力償還破產,臺當局得花7000億元收買高鐵並接管營運,外界期待的票價調降,也勢必落空,得等到明年三月OT(營運、轉移)給新業者之後才能討論。

 

來源:臺灣《聯合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灣新任「交通部長」陳建宇:臺灣高鐵可能4月破產
    在運營8年後的今天,臺灣高鐵因巨額債務纏身而進入「破產倒計時」。新任「交通部長」陳建宇1月23日表示,臺灣高鐵破產問題「可能4月底就會引爆」,他不期待有新的財改方案,接管是唯一要務,臺灣高鐵董座人選正在評估中,農曆年前應該會有答案。
  • 臺灣「交通部長」:臺灣高鐵可能4月破產
    在運營8年後的今天,臺灣高鐵因巨額債務纏身而進入「破產倒計時」。新任「交通部長」陳建宇1月23日表示,臺灣高鐵破產問題「可能4月底就會引爆」,他不期待有新的財改方案,接管是唯一要務,臺灣高鐵董座人選正在評估中,農曆年前應該會有答案。
  • 機廠古蹟影響 「立委」籲臺鐵提財改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說,臺鐵也可以有財改案,可用「特別條例」處理臺鐵資產問題。    臺「文化部長」洪孟啟今天在臺「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施政報告,由於昨天「文化部」審議通過臺北機廠為古蹟,傳出臺鐵不排除提行政訴訟,許多「立委」今天都圍繞著臺北機廠後續的問題質詢。
  • 臺灣高鐵財改方案未通過 臺「交通部長」請辭獲準
    此外,臺灣當局還為高鐵工程的規劃設計、購地拆遷與相關配套工程另外支付了一千多億元。  高鐵開通後,實際搭乘人數只有日均12萬人次左右,加之近年經濟形勢欠佳,多年來營運增長乏力,目前負債4528億元,累計虧損近500億元。高鐵債務由臺灣當局擔保,若高鐵倒閉,債務將由全民埋單,平均每個臺灣民眾需承接約1.7萬元債務。
  • "太陽花"佔"立法院"無罪攻"行政院"有罪的判決關鍵?
    本報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4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323攻佔「行政院」案昨宣判,多名被告雖主張行使「抵抗權」妨害公務部分仍被判有罪;相較於318佔領「立法院」案,林飛帆、陳為廷等人主張「民眾不服從」獲判無罪,兩案對「太陽花」學運抵抗臺當局的作為是否「違法」認定有別,主要關鍵是抗議手段的「必要性」。
  • 臺灣「立法院」生態複雜 林鴻池黨鞭難為
    華夏經緯網4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服貿爭議,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數度請辭,雖自接任大黨鞭後致力達成黨交付任務,但臺灣「立法院」生態複雜,可能也讓林鴻池感受黨鞭難為林鴻池歷任「國民大會代表」、板橋市長、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及國民黨副秘書長,且是3屆「立委」;此外,林鴻池與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當年更是同時擔任「國大代表」,有「同梯情誼」,林鴻池對黨政及「立法院」議事的嫻熟,成為層峰看重林鴻池的優勢。
  • 臺灣「立法院」將處理關說案 國民黨團提重付審查
    原標題:臺灣「立法院」將處理關說案 國民黨團提重付審查   中國臺灣網1月1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說,14日臺灣「立法院院會」處理「紀委會」審查民進黨籍「立委」柯建銘涉司法關說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將提重付審查。
  • 臺灣高鐵將新增苗彰雲三站 新班表車次和票價下周三實行
    臺灣「交通部」陳建宇昨日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上表示,臺北到高雄高鐵票價將從1630元降至1490元,臺北到臺南將從1480元降至1350元。高鐵新3站苗慄、彰化和雲林已取得營運許可,新班表車次和新票價可在下周三實行。  臺灣地區2016年領導人與「立委」選舉在明年1月16日舉行,「交通部」力拚新三站在選前通車。
  • 寶塔區政協召開馮振東案、祁玉江案「以案促改」工作動員會
    3月25日,寶塔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朱國龍主持召開區政協馮振東案、祁玉江案「以案促改」工作動員會並講話。機關全體黨員幹部參加。會議傳達學習了全區馮振東案、祁玉江案「以案促改」工作動員會和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劉景堂講話精神,安排部署了區政協馮振東案、祁玉江案「以案促改」工作。會議指出,「以案促改」工作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具體行動,重點要對標「九個查一查」深剖析,關鍵要突出抓好問題整改,核心要用「以案促改」成效促進工作發展。
  • 臺灣「立法院」通過民進黨提升「護照」和華航「臺灣」辨識度提案...
    【環球網報導】島內綠營又在臺灣「護照」和華航上搞小動作。綜合臺灣「中央社」《聯合報》等媒體22日報導,臺灣「立法院」今天(22日)召開臨時會,通過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關於提高臺灣「護照」以及華航的「臺灣」辨識度兩項提案。
  • 臺灣立法院提案要求高鐵、航空「凍漲」
    臺灣「立法院」昨(3)日通過提案,要求高鐵、航空票價「凍漲」(停止漲價),並儘快恢復原價。臺灣「高鐵局」日前執意漲高鐵票價,各家航空公司也計劃以5%-20%的幅度調漲島內航線的機票價格,引發外界反彈,「立法院」昨日通過針對性的「凍漲」主決議,並要求「交通部」一個月內協調恢復原票價,否則將撤回相關公司的三方債務擔保。
  • 新聞資料:臺灣「立法院」簡介
    中國臺灣網 根據臺灣當局「憲法」規定,「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的「立法委員」組成,具有決議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務之權。對於「立法院」的職權,自1990年後經歷次「修憲」,作了較大變更。
  • 臺灣高鐵進入破產倒計時 「地速王者」淪燙手山芋
    高鐵財務改善方案7日在「立法院」闖關失敗,令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的臺灣高鐵失去最後的「救命稻草」,臺灣「交通部長」葉匡時、臺灣高鐵董事長範志強7日先後宣布辭職。島內媒體稱,財務改善方案被否決,意味著臺灣高鐵確定進入破產倒計時,未來將由臺當局接管。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高鐵從去年10月開始就不斷傳出將破產的消息。
  • 臺灣高鐵難逃破產之難?
    高鐵財改案遭否決,臺「行政院」開始準備接管高鐵,但高鐵五大原始股東也非省油燈,傳出將召開臨時董事會,擬循仲裁程序向「交通部」求償3000億元(新臺幣,下同),讓「交通部」難在短期內接管高鐵,高鐵仍續由五大股東掌控,馬當局此役敗得很徹底。
  • 臺灣高鐵財務改革方案遇阻 藍綠民代都反對
    在發展高鐵成為世界潮流之際,臺灣高鐵卻意外走上「不歸路」。高鐵財務改善方案7日在「立法院」闖關失敗,令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的臺灣高鐵失去最後的「救命稻草」,臺灣「交通部長」葉匡時、臺灣高鐵董事長範志強7日先後宣布辭職。島內媒體稱,財務改善方案被否決,意味著臺灣高鐵確定進入破產倒計時,未來將由臺當局接管。
  • 臺「立法院」通過華航正名案 臺教授:為「臺獨」鋪路
    臺「立法院」通過華航正名案 臺教授:為「臺獨」鋪路 2020-07-23 09:29:56,臺教授:為日後「臺獨」鋪路  【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臺「立法院」22日處理綠營拋出的提案,建議臺灣「交通部」應研擬「中華航空」(即華航)正名計劃。
  • 臺灣「立法院」
    「立法院」的地位和職權 按「憲法」規定,「立法院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人民選舉之立法委員會組織之,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它和「國民大會」、「監察院」、組成臺灣當局的三個「中央民意機構」之一。按「憲法」規定,「立法院」「行使立法權,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上述議案必須經「立法院」決議後, 由「總統」「依法」公布,宣布行使。但是,臺灣當局的「立法院」與西方國家議會、國會不同,它的「立法權」還受到一定的制約; 第一, 「立法院」之上還有「國民大會」,「國民大會」可以修改「憲法」,對「立法院」制定的「法律」有「複決權」。
  • 臺媒:臺灣已「大破」,「大立」在哪?
    臺灣《聯合報》27日發表評論說,去年自太陽花學運始,佔領「立法院」近一個月,擋住了服貿協議的立法進程,也卡住馬當局的諸多政策,更間接促成了國民黨在「九合一」地方選舉大敗,馬英九辭去國民黨主席。「大破」之勢早在去年上演,新縣市長上任後,其實只是在延續這改朝換代的連續劇,於是北市急拆公交車專用道,要重審巨蛋等四案,中市臺灣塔不做了,桃園要改鐵路地下化,翻案風來得又急又快,氣得前任主事者直罵是「鬥爭清算」。
  • 柯建銘駁關說案 將赴臺灣「立法院」紀委會澄清
    中國臺灣網11月10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立法院」紀律委員會15日處理民進黨籍「立委」柯建銘被控司法關說自請調查案,柯建銘幕僚說,柯建銘一定出席,澄清絕無關說。 紀委會5日決議,15日邀柯建銘到會說明,且會議全程開放媒體採訪。
  • 臺灣民意機構混戰再起:「綠委」提案決戰4天3夜
    臺「立法院」26日臨時會處理公營事業的預算案,上千案在議場內進行冗長表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26日訊 綜合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立法院院會」26日針對2016年度公營事業預算案進行表決大戰,國民黨祭出「焦土政策」,一共提出1600多項預算刪減案,民進黨團也不甘示弱,提出800多項對案,並在下午5時許提案要求延長會議時間,自今天晚間6時一路開會到周5午夜12時,決戰4天3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