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技術、新產品將亮相!四川首個「碳中和」展會9月在成都開幕

2020-12-06 紅星新聞

9月24~26日,2020成都國際環保博覽會將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作為疫情以來環保產業的西南首展,本屆博覽會不僅將帶來環保產業最新的技術、產品、裝備,還將首次通過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碳中和」平臺實施會議「碳中和」,打造一場綠色低碳的博覽會。

↑成都 資料圖

9月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2020成都國際環保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次博覽會分設國際及地方展團、水處理、固廢、大氣、生態修復、環境監測等專題展區,預計規模22000平方米,超過300家國際國內展商,同期聯合國內外行業機構舉辦一場主論壇、多場專題分論壇及企業對接會等同期活動。

「環保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巨大。」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據成都最新的產業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各類的環保企業已有1029家,其中涉及裝備製造、環保科技服務、資源回收利用、環保產品等四大類,產值規模在去年已達840億左右,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在第五位,「促進成都環保產業發展,各類頂尖級的環保博覽會必不可少。」

作為西部環保疫情以來的「首展」,本屆博覽會有哪些亮點?據組委會介紹,本次博覽會將聯合重慶環保產業,聯手推進雙城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展會期間,將舉行一對一貿易對接會,助力西部環保市場供需雙方精準對接。同時,將舉辦「四川省新環保技術、新環保裝備推介會」,並邀請10餘所四川省內各級高校環境有關專業學校與環保企事業單位搭建環保領域「創新創業」「科研轉化」成果展示平臺,共同推進環保技術成果的市場轉化。記者注意到,大會同期活動將設定國際嘉賓線上視頻+國內嘉賓現場分享的形式,解讀疫後新時代環保產業的商業模式、市場趨勢與國際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博覽會還將打造四川地區首個「碳中和」展會。「大會將構建自願減排交易機制和交易平臺,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倡導社會各界低碳生活。」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董事長何錦峰介紹,碳中和是國際國內日趨普遍推行的碳減排機制,是指機構或個人通過購買核證的碳減排量或植樹造林等方式,抵消其在生產、生活中產生的碳排放,從而實現低碳或零碳排放的機制設計,是一種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新型環保行為,會議(會展)碳中和是其中一種重要形式。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四川首個工業消費品主題大型展會今日於成都開展 上萬件產品集中參展
    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11月26日,四川首個以工業消費品為主題的大型專業展會——四川省消費品精品展在成都市世紀城新會展中心開幕。據悉,展會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指導並支持,共計750餘家企業和機構,2000餘個品類,上萬個產品集中參展。
  • 漢莎貨運在華執行全球首個碳中和航班
    漢莎貨運在華執行全球首個碳中和航班 2020-12-02 2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四川首個個人「碳帳戶」平臺成都上線 走路也能賺錢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通過乘坐地鐵、乘坐公交、步行等綠色行為,用減少個人碳排放量進行「積分」,並兌換為「實質商品」……這樣的場景你或許不太陌生,但有可能你走的步數將存儲在一個類似銀行帳戶的帳戶裡,甚至用作交易。7月16日,「早點星球」環保積分平臺攜手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在成都試點開通了個人「碳帳戶」。
  • 德國漢莎貨運公司執飛全球首個綠色碳中和航班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3
  • 成都國際環保博覽會3月舉行 國內外先進環保技術將亮相
    昨日,中意合資運營的2019成都國際環保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成都召開。記者獲悉,本次博覽會將於3月21日至23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預計規模35000平方米,國際國內展商450家。  事實上,作為成都市重點展會項目,成都國際環保博覽會每年春季在成都舉辦,已成功舉辦14屆。
  • 德國漢莎貨運公司執飛全球首個綠色碳中和航班-中新社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3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成都9月展會已「在路上」,涉及多個領域
    初秋的九月同樣有豐富多彩的展會,錦粉兒是不是也想換個心情開始新一月喃?2020成都體育消費博覽會暨成都體育運動及健身展覽會、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小錦這就滿足大家,推出9月展訊大合集!時間:9月7–9日地點: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2020天府照明博覽會本屆展會由四川省照明電器協會、四川德納展覽有限公司主辦,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照明行業領先的專業展,以「智慧·融合·科技」為主題,預計展覽面積1.2萬平方米,邀約300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加入
  • 深圳首個線上展會開幕
    南方日報訊 (記者/崔潔)6月10日,深圳首個線上展會——深圳國際智能製造產業成果(線上)交易會(簡稱「SZIMF」)開幕,該交易會由深圳市寶安區智能製造行業協會主辦,將持續到6月20日。本展會以「5G賦能 智創未來」為主題,吸納了200餘家參展企業,完整覆蓋智能製造設備及配套零部件等全產業鏈,大族雷射、中集天達、勁拓股份、華制智能、同向興業、路升光電、德航智能、桑谷醫療等知名企業參展亮相。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學、吉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將帶來技術成果轉移與交流。
  • 新興戶外品牌BioLite誓將「碳中和」進行到底
    近日,一份關於BioLite可持續發展的分析報告出爐,顯示公司在2012-2014年間在生產中每消耗1噸碳,其爐具及其他產品即可降低16噸碳排放,報告發布後,BioLite表示未來將更加努力致力於「碳中和」。為了踐行自己的承諾,BioLite表示將繼續研發更加清潔的戶外爐具產品,將排煙降至最低,以抵消公司在生產中產生的碳排放。
  • 「展會報告」CDPE2020第十四屆中國成都橡塑及包裝工業展覽會
    由四川省四川省塑料工業協會、四川省包裝裝潢印刷工業協會、成都立嘉會議展覽有限公司、重慶溫華商務會展有限公司主辦,全國20餘家行業協會支持,並由重慶溫華商務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CDPE2020第十四屆中國成都橡塑及包裝工業展覽會」 (簡稱成都橡塑及包裝展),於2020年9月17-19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行!
  • 歐盟「碳中和大陸」背景下的冶金技術革命
    劉獻東  前兩期(詳見《中國冶金報》2020年9月4日、9月11日2版)介紹了歐洲鋼鐵工業聯盟(Eurofer,歐鋼聯)為實現溫室氣體減排承諾而推進的2條主要技術路線(「智能碳使用」「碳直接避免」)的重點項目,本期探索歐盟「碳中和大陸」背景下,鋼鐵行業開啟冶金技術革命的實踐和成效。
  • 阿德萊德:這樣打造全球首個碳中和城市
    原標題:阿德萊德:這樣打造全球首個碳中和城市   作為澳大利亞最環保的城市,阿德萊德(Adelaide)早在2015年就提出要打造全球首個「零碳」城市。
  • 攜手推進氣候保護:德鐵信可與漢莎貨運推出首個碳中和貨運航班
    法蘭克福往返上海的商業航班α完全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α碳中和貨運航班將於2021年夏季起定期運營 上海2020年12月4日 -- 2020年11月30日,一架完全採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貨運航班成功完成了往返飛行,這在商業航空領域尚屬首次。
  • 實現碳中和目標?專家:急需構建捕集技術新體系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綠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張九天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我國在未來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進程中,CCUS 技術不可或缺。而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也給CCUS這一重大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環保科普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環保科普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 碳中和+|國際航空業在碳排放和環保上,仍熱衷於「作秀」?
    「碳中和」飛行。見《11月18日|IMO新表決將致使航運業碳排放增加》 根據國際清潔運輸理事會的環境分析數據,剛通過的這項議案,到2030年僅能減少採用常規排放方式的溫室氣體總量約1%左右,而仍將繼續執行2008年的「增長15%」計劃的結果,則是最終航運業在2030年的排放量要比現在增加14%。
  • 疫情後首展 2020成都美好生活系列會展開幕
    5月29日,2020成都美好生活系列會展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和世紀城新會展中心同時拉開帷幕。發布需求機會清單成都會展「一鍵重啟」開幕式上,成都市博覽局局長陳賦就本次美好生活系列會展活動情況進行了介紹,並發布《成都市培育展會新模式激發增長新動能指導意見》和今年首個《成都會展合作機會清單》,此次首批發布的清單涉及18個細分場景28條需求內容,包括場館運營、展覽合作、會展策劃、展會承辦等多方面合作項目
  • 「碳中和」雄心下,全球格局會發生哪些變化?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碳中和」再次迎來高光時刻,被列為明年八大重點工作之一。繼兩個多月前明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節點,一周前在氣候雄心峰會上許下量化的承諾,中國的「碳中和」路徑正逐漸清晰。針對中國的「碳中和」抱負,國際社會一片讚揚聲。但也有人開玩笑,中國「碳中和」一出,澳大利亞先慌了。
  • 阿德萊德:這樣打造全球首個碳中和城市(他山之石)
    作為澳大利亞最環保的城市,阿德萊德(Adelaide)早在2015年就提出要打造全球首個「零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