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爾側記:與其說賣的是作品,不如說賣的是畫廊品牌

2021-01-19 獨立藝術家

有  獨  立  的  藝  術  思  想  和  見  解、

以  獨  立、

人  文  的  態  度,

深  度  解  析  中  外  藝  術  特  點

香港巴塞爾側記:與其說賣的是作品,不如說賣的是畫廊品牌

澎湃新聞記者 陸斯嘉發自香港

2018-04-03 09:23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將香港百年交通工具「天星小輪」評選為人生50個必到的景點之一。2014年末,一個新的地標景點——香港中環摩天輪,在天星小輪中環碼頭邊豎起。這座由瑞士人建造的摩天輪見證了同為瑞士品牌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進駐香港後的壯大,也目睹了被巴塞爾放逐的Art HK(藝術香港,即巴塞爾香港前身)轉變為Art Central(藝術中環)後捲土重來的四年曆程。
回顧這個春天的香港,在當代藝術界,必須承認仍然是資本的天下,西方強勢的話語權得以鞏固和再次凸顯,依靠老道的市場控制和成熟體制的支撐,即便在亞洲的經濟和政治局勢震蕩中,依然有硬通貨牢牢地鎖定著買家。「與其說他們賣的是作品,不如說賣的是畫廊的品牌和西方資本代表的市場穩妥。

香港中環摩天輪
剛剛過去的一周,香港充滿了藝術與金錢的碰撞,晝夜旋轉的藝術世界正如一座摩天輪。搭乘整修一新又票價低廉(20港幣/3圈)的摩天輪,以另一種視角,剛好環顧香港藝術版圖3圈。
第一圈,遙看巴塞爾「硬碰硬」
3月28日,巴塞爾和Art Central進入貴賓預覽第二天,傍晚步出會展中心,沿著維港漫步15分鐘,本想感受作品與價格更親民的Art Central,不料會場早早打烊讓人吃了閉門羹。聽本地朋友Connie說,中環摩天輪去年底重開了,還從100降至20港幣,頗受本地居民熱捧,就興衝衝地買了票,加入市民和訪港遊客的隊伍中。等候一刻鐘,與一對情侶及一家三口貓進一間包廂。隨著緩緩啟動的摩天輪,視野也漸漸開闊起來,剛才還「逛不完」的會展中心此刻收攏成一小塊。

從中環摩天輪俯瞰維港,右側為香港巴塞爾的舉辦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但就是在這一小塊裡,發出的卻是藝術市場的大新聞。既有屬於「硬通貨」的西方藝術家——3500萬美元、香港巴塞爾有史以來最貴作品,威廉·德·庫寧的《無題XII》、100萬歐元的馬克·夏加爾(一幅水彩)+喬治·莫蘭迪(兩幅)+畢卡索(一幅蝕刻版畫)、約100萬美元的安塞爾姆·基弗和百萬美元的羅伯特·勞森伯格,也有中國本土藝術家——350萬元的餘友涵抽象畫作、22萬美元的上海本土藝術家黃淵青以及售出30萬美元的張曉剛2018年新作《站在椅子上的男孩》,等等。

香港巴塞爾有史以來最貴的作品,3500萬美元出售的威廉·德·庫寧的《無題XII》
談及對本屆香港巴塞爾的觀感,旅居紐約的資深國際藝術顧問黎蓉告訴「澎湃新聞·藝術評論」:「我自1999年參加瑞士巴塞爾博覽會,自2002邁阿密巴塞爾開始參加每一屆。香港巴塞爾博覽會的前身是Art HK,2008年由我的朋友Magnus Renfrew創辦,當時我曾經幫助他招商。六年前巴塞爾博覽會買下它。今年明顯是具有實質性轉變的一年。無論是參展畫廊以及他們所展作品的質量,還是參展藏家的數量和重量,到畫廊銷售的狀況,以及當地國際畫廊展覽的盛況,一切都標誌著香港巴塞爾博覽會已經成為和邁阿密、巴塞爾同樣重要的頂級博覽會。同時可以感受到國際藝術世界的重心有從西方轉移到亞洲的趨勢。另外今年明顯不同的是有很多歐美藏家參加,包括一些西方頂級美術館的藏家贊助團。以往的香港巴塞爾大部分西方參加者是畫廊家或藝術經紀人。」
在一片成交喜訊中,資深藝術品經紀人李蘇橋持有一貫的冷靜:「雖然歷屆巴塞爾博覽會都盡力把自己裝扮得更多元化,近兩年甚至刻意地推進亞洲畫廊參與數量的增長,但實際上那些一線國際畫廊對市場的壟斷卻越來越明顯,原因可能很複雜,其中之一是大部分努力想當收藏家的新有錢人在缺少獨立判斷缺少審美還缺少時間與耐心的時候,與大牌國際畫廊一起玩當代藝術最容易獲得市場獎勵,有時候是你想玩還得排隊等著,裡面的老客戶還沒出來呢!這樣大牌畫廊門口的人愈聚愈多;其二就是大牌畫廊合作的藝術家擁有更多的學術資源(包括雙年展、美術館等等,雖然屢遭非議,但當代藝術領域就是這樣一個生態系統),這保證了收藏家們能與大牌畫廊一起玩顯得特別有面子。」
另一位觀展者也表示,海外藍籌畫廊在亞洲的影響力日甚一日。本土畫廊也曾經風光無限,現在卻退守邊緣。一些相對優秀的藝術家開始越來越出現在海外畫廊的展位,某種意義上,是西方對中國藝術的重新發現。但是,這一次,他們的目標市場幾乎百分之百對準亞洲。最令人唏噓的是,一些不得不在這裡做那些幾乎沒有交易可能的「項目」的畫廊,他們常常是年輕缺乏資本的機構,如果博覽會希望扶持這樣的項目,其實可以給予減免費用的支持,當然,這只是一廂情願。一些畫廊將不得不面對一次參展帶給他們的沉重負擔。不過,下一次又會有其他畫廊滿懷期待而來……對於多數本土畫廊來說,很難說參加巴塞爾會是一個愉快的經歷(我聽到過一些聲音),有時候,幾乎是孤注一擲。下半年或者明年怎麼過,都來不及想了。對於藝術市場這些年輕的玩家,巴塞爾太像一場夢,一場美夢或者噩夢……當然,對於大多數只是想去看看光怪陸離的當代藝術現場的觀眾,不會注意到這些……
在一間畫廊展位的地面,長方形的鋼板上並列擺放著兩塊大石頭,途經這件展品的上海觀眾張先生風趣地脫口而出:「格叫啥,硬碰硬!」在這間展位對面,就是「碰碰硬」的卓納畫廊,與高古軒畫廊並列全球兩大畫廊。藝術市場從來都是角鬥場,往往是在「硬碰硬」的競爭中獲勝的超級畫廊和機構拿下規則的制定權和話語權,從而最大化地取得利益。
第二圈,在H Queen’s爬樓看展
香港巴塞爾史無前例的248間畫廊,挑戰著每位參觀者的體力極限,但遠道而來的人們並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如同一圈又一圈旋轉的摩天輪。
看過巴塞爾,不能錯過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被稱為「香港藝術新地標」的H Queen’s。這座大樓專為藝術機構而設計——每一層層高4.8米、為畫廊及藝商定製有運輸裝置和吊臂、可開合幕牆系統運送大型藝術品至各樓……更重要的是,H Queen’s本身還見證了香港畫廊近六十年的發展歷程,從荷里活道的「古董街」,到分散在城市中心小巷和外圍廠區的畫廊,再到陸續進駐國外畫廊的畢打行、娛樂行、中國農業銀行大廈,最終隨著一線畫廊和機構的落戶,實現了巴塞爾期間的整合與亮相。

位於香港中環皇后大道的H Queen's大樓堪稱香港藝術新地標,集合著一眾頂級畫廊和藝術機構。
狹小的電梯抵擋不住湧入H Queen’s參觀者的熱情,被安利過參觀路線的人們會一路坐上17層,從香港本土畫廊方由美術逐層步行向下,沿途依次經過當代藝術頂級畫廊豪斯沃斯、創建於1960年的佩斯畫廊、韓國首爾拍賣展覽空間、內地南下香港的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老牌畫廊藝術門、日本人創辦的白石畫廊以及卓納畫廊,幾乎每一層都有駐足的理由。

H Queen's大樓中,白石畫廊在展的美國藝術家奇胡利玻璃造型藝術
擁有紐約、倫敦、蘇黎世、香港等7個空間的豪斯沃斯畫廊,一口氣拿出15、16兩層的全部空間出售美國藝術家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的抽象繪畫系列。這位1961年出生在洛杉磯的畫家剛剛代表美國參加了2017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從小跟隨母親在美容院工作的布拉德福特,最初利用美容院裡能夠找到的材料加以創作,隨著繪畫深入,他把冷冰冰的抽象變得鮮活,使之成為象徵種族、階級和取向的圖騰。
布拉德福特說:「一直以來,我都對社區的概念,和那些將特定群體與其他群體區分開來的方式及事物感興趣。一般來說,地圖是有限的信息工具,但在這些作品中,它們引發了關於居住在這些空間中的個體的問題,以及這些印出的線條並未明確說出的問題。」

H Queen's大樓中,豪斯沃斯畫廊在展的馬克·布拉德福特抽象畫《下一步,衝擊城堡》(2018)混合媒材 畫布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觀眾可以一邊透過落地玻璃窗俯瞰道路與樓宇密布的中環,一邊扭過頭在抽離自「城市地圖」的圖像中和藝術家共同思考「城市規劃元素——包括公交線路和排水系統——是如何繞開富有社區,而徑直穿過其他社區,以及隱含其中的社會不公平現象。」《冒險城市》《不想爭辯》《你不知道你在什麼樣的世界裡醒來》《我終於觸碰到了天空》……在這些作品中,儘管畫面抽象,但能看到藝術家強有力的藝術實踐中的行動主義,事實上,布拉德福特始終認為,藝術家的定義必須拓展,涵蓋更廣的領域。他曾經參與過一個為期六年的威尼斯監獄合作社項目「裡約塔拉之思」,旨在幫助犯人重返社會。

H Queen's大樓中,佩斯畫廊在展的奈良美智陶藝作品
與色調冷峻、畫面結構嚴謹的布拉德福特相比,在佩斯畫廊所見的奈良美智陶瓷系列則予人放鬆與舒適感。奈良美智曾說:「當我拿起一支鉛筆,畫作就能自然而然地誕生」,但他也十分誠懇地表達過「『順產』在我進行布面繪畫創作的時候就很難有。對我來說,繪畫作品來之不易,它們只能被有心地『創造』出來,而無法依靠本能完成。」不過,十年前,當奈良美智初次接觸到陶土之後,陶土對他而言就變成了介於繪畫和隨筆之間的創作媒介,讓他可以肆意完成創作。畫家說:「陶土成為了我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邂逅之一。」
在中環邂逅的不僅有追求自由的奈良美智,還有玻璃藝術家奇胡利美輪美奐的造型藝術、高古軒帶來的詹妮弗·圭迪《日心說》系列裡色彩的聚焦與漸變、上海藝術家黃淵青的書法抽象系列、安東尼·格姆雷的鑄鐵雕塑系列以及去年在上海餘德耀美術館辦過展的Kaws系列等等。寬闊的展廳,讓觀眾少了一分在巴塞爾趕場的急躁,多了一些凝視畫面和解讀創作脈絡的片刻,這份感覺,正像摩天輪包廂裡遊客的心情,從乘坐頭一圈時對制高點視野的迫不及待,到第二圈時對細節的體察,目光跟隨著揚帆的渡船緩緩航行在維港的海面上。

坐落在香港中環畢打行裡的高古軒畫廊,正在展出詹妮弗·圭迪的《日心說》系列。
第三圈,拍賣場裡,保利、蘇富比率先發力
要說新開張的中環摩天輪廣受香港市民歡迎,那的確是出於不錯的性價比,一圈、兩圈,到三圈還停不下來的節奏,堪比逛完巴塞爾、爬完畫廊樓後還有幾場拍賣預展可看的香港藝術周。保利、蘇富比、首爾、佳士得預展及(部分)拍賣先後舉行。
在保利上拍的趙無極《大地無形》是其甲骨文抽象系列中見諸市場的最大尺幅作品,以1.829億港幣成交額成為2018年亞洲春季拍場上首件過億拍品;一張草間彌生創作於1995年的《無限星網》,作為市場上出現的藝術家70歲前最大尺幅的作品,以3068萬港幣成交。

朱德群的《綠肥紅瘦》,以6155.45萬港元成交
在蘇富比的預展上,除了同樣精湛的趙無極畫作,還可見朱德群極具張力的早期畫作,以及比白立方畫廊正在舉辦的個展中更為出彩的格姆雷雕塑。據蘇富比發布的消息,4月1日晚間舉行的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總成交額達到10.4億港元,刷新了餘友涵等8位藝術家的世界拍賣紀錄,並創造了朱德群水墨紙本作品拍賣紀錄。勞森伯格的《卡通》以3897.45萬港元成為夜場標王,中國藝術家劉煒的雙聯作《革命家庭系列:雲遊時光》以3558.75萬港元成交,餘友涵的《抽象1988-1》以1572萬港元成交。

傑夫·昆斯在香港巴塞爾卓納畫廊展位現場
回顧這個春天的香港,必須承認西方強勢的話語權得以鞏固和再次凸顯,依靠老道的市場控制和成熟體制的支撐,即便在亞洲的經濟和政治局勢震蕩中,依然有硬通貨牢牢地鎖定著買家。「與其說他們賣的是作品,不如說賣的是畫廊的品牌和西方代表的國際市場的穩妥。在這一點上,本土畫廊連與他們互撕的資格都沒有。很多深耕本土的畫廊,受市場體系混亂的牽累,無法攏住優秀的藝術家,只能眼看他們遠嫁……」但另一方面,正因為香港在亞洲當代藝術範圍裡逐漸中心化的地位和一次次展會的案例,給了內地同行諸多借鑑與信心。香港巴塞爾前夕,ART 021宣布北上、3月下旬北京畫廊周揭幕、4月底將開幕的首屆Art Chengdu將集合30多間畫廊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首個國際化當代藝術博覽會,都是內地機構不斷提升的練兵場,業者們可以等待下一個、下下個春天再次南下,尋找石縫間的生機。
香港巴塞爾結束了,藝術世界的摩天輪繼續旋轉,誰會搭乘下一間包廂坐到市場的頂端,誰又能預料與金錢共舞的藝術市場的下一輪起落何時到來?
美國當代藝術家傑夫·昆斯上周帶著標誌性的藍色玻璃球系列,站在卓納畫廊的展位前,微笑著說:「香港巴塞爾是一場大秀,這裡不只是關於藝術、關於藝術市場了,像反照世界的凝視球,混合一切。」


圖文出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有  獨  立  的  藝  術  思  想  和  見  解、

以  獨  立、

人  文  的  態  度,

深  度  解  析  中  外  藝  術  特  點


合作,投稿郵箱:duan-00815@163.com

獨立藝術家:an2000261

相關焦點

  • 專訪6家臺灣人氣畫廊,你們帶哪些作品去2018香港巴塞爾?
    第六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以下簡稱「香港巴塞爾」)即將於2018年3月26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次將有來自32個國家共248間畫廊參展,換言之,是個含括數千甚至上萬件藝術作品的超大型展覽。
  • 2015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精彩搶先看|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藝術|展覽...
    【展覽一覽表】10號贊善裡畫廊——王克平新作展時間:2015年2月5日至2月28日2015年2月5日,王克平新作展將在香港中環10號贊善裡畫廊展出。其兩件巨型木雕作品將首次在香港展出,亮相於2015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策展項目-藝聚空間( Encounters)展區。
  • 關於香港的26種情緒——我們和畫廊主們聊了聊香港
    一起來聽他們說。「競爭氣息」替換高清大圖David Zwirner 卓納畫廊畫廊主Art Basel已經是一個有40年歷史的品牌了。在香港,它營造了很好的環境和氛圍吸引收藏家的到來。每次來香港巴塞爾的感受就是好的作品太多了,藏家太多了,再怎樣貴的作品在這裡都可以出售,這是我非常直觀的感受。每家畫廊都有自己的固有的學術方向,甚至商業模式,我認為亞洲畫廊或者說來自中國的畫廊都不是單一的模式,是豐富多彩的構成。
  • 亞洲當代藝術盛宴——第三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之「與眾不同」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作為瑞士巴塞爾、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博會的重要補充,共同承載了巴塞爾藝博會在歐洲、美洲及亞太地區的不同理想。香港巴塞爾的亞洲總監認為:「要保留亞洲特色,除了參展畫廊名額偏向亞洲之外,專門設置了一個針對亞洲或亞太的單元叫做『亞洲視野』。」「亞洲視野」展區也成為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六大展區中的重頭戲。
  • 2020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來自31個國家的242間藝廊將參與到第八屆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中!活動詳情也許2019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轉眼間2020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參展藝廊名單已經揭曉,明年的香港展會也將開啟巴塞爾藝術展的50周年的特別活動策劃。打開你未來數月的藝術日曆,將明年3月作為亞洲重要的當代藝術中心之一的香港之行納入計劃之中!
  • 2020巴塞爾線上藝術展作品欣賞
    BASEL2020年,是巴塞爾展會50周年,首站香港展會卻因疫情被徹底改變,巴塞爾藝術展在今年3月底首次成功發布網上展廳,在首屆線上展中,235家畫廊展示了約2100件作品,總估價在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億元),吸引了全球超過25萬人次的訪問。
  • 香港巴塞爾藝術季,年輕一代藏家正在接手亞洲藝術市場?
    本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於3月的最後一周舉辦,延續了2013年以來的強勢影響力,參觀人數創歷史紀錄的同時,也帶動更多畫廊與藝術機構同期推出重頭展覽和活動,吸引更多人因藝術之名遊走香港。據統計,今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吸引了70個國家和地區的收藏家,主要來自中國、韓國和美國。作為亞洲最大的藝術博覽會,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持續關注亞洲藝術市場,參展的畫廊超過半數來自亞太地區。
  • 2015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的亞洲視野與地區特色
    2015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吸引全球37個不同國家、地區,共233間頂級畫廊齊聚香江,展出旗下的精彩作品,藝術品橫跨二十世紀初的現代時期至最近期的當代作品。本屆參展畫廊有一半在亞洲或亞太地區擁有展覽空間。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是世界上公認的水平最高的藝術博覽會,被譽為「世界藝博會之冠」,並以其悠久歷史和巨大交易額而被視為全球藝術市場的「晴雨表」。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現當代藝術再成吸睛焦點
    作為香港地區開春一大藝術盛事,巴塞爾藝術展近日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242間畫廊參展,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收藏家、藝術愛好者及媒體人摩肩接踵,使總面積達3.48萬平方米、分布在兩個樓層的展廳人氣十足。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有什麼好看的?怎麼小李子、宋慧喬、鄧文迪都去了...
    今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已經邁入第四屆,共有35個國家及地區的239家畫廊參展,其中亞種與太平洋地區的畫廊超過了5成,在3天的時間內將展出超過4000多位藝術家創作的油畫、繪畫、雕塑、裝置、影像及數碼藝術等頂尖作品。
  • 2020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宣布取消
    北京商報訊(記者 隋永剛 胡曉鈺)2月7日消息,原定於2020年3月19日至3月2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將會取消。此外,疫情導致後勤、藝術品運輸等外圍工作也遇到了巨大挑戰,國際間往來香港的情況也逐漸受到各種阻礙,種種關鍵因素導致了巴塞爾最終作出這一決定。同時,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發言人也表示:「雖然今年的香港展會並未如期舉行,我們對於在香港以至亞太地區履行推動當代藝術的承諾將不會改變,我們期待於2021年3月25日至27日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與你會面。」
  • 巴塞爾香港等兩大主體展會取消,2020年香港藝術周的停擺
    巴塞爾香港展會和Art Central無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兩大主體同一日宣布取消,很可能預示著2020年香港藝術周的停擺。即將跨入第50年的巴塞爾藝術展,計劃於2020年3月19日至21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率先舉辦其香港展會,31個國家及地區的242間畫廊確認參展。而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巴塞爾藝術展正式宣布取消即將在香港舉行的展會。
  • 全球藝術市場回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首日即售出一幅3500萬美元畫作
    同樣來自倫敦的賽迪HQ畫廊在前兩日內帶來藝術家如作品各售出一件,價格區間在15000美元到50萬美元之間。今年已經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第六年,自從2011年巴塞爾藝術展收購了香港國際藝術展的多數股權,香港便迅速藉助有40多年歷史的世界老牌藝術展會成為全球藝術交易的重鎮之一。
  • 深度|寒冬過境 香港畫廊面臨重新洗牌?
    李安姿當代空間負責人李安姿說。明畫廊林沙洲覺得,未來的方向一定是雲展覽,「因為如今的影像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所有藝術品細節基本上都可以看見,中低價位的作品基本都可以在網上成交。但大價位的作品我相信收藏家還是希望看原作的購買,但當然也有例外,只是比較少。所以拍賣行在未來的地位會更加重要。」
  • 2018瑞士巴塞爾的火爆與驚喜 喻紅作品超千萬人民幣成交
    另外,在中國設立空間的佩斯畫廊、常青畫廊、麥勒畫廊這幾家已經持續幾十年參展。東京畫廊今年則參加了「藝創宣言」及「意向無限」單元,帶來了蔡國強及徐冰90年代早期的作品。參加「策展專題」展區的僅中國香港1家畫廊:漢雅軒(香港),帶來中國藝術家邱志傑和印度藝術家Nilima Sheikh的作品。
  • 經典,現代,協作和時尚:亞洲美術與巴塞爾藝術展合影
    最終,充滿希望的燈塔表明了亞洲美術展的發布,此次美術展的形式縮小了,並結合了一項新的倡議,即巴塞爾藝術展的香港聚光燈,這是對先前在Art上展出的22個本地畫廊的簡要編輯巴塞爾香港公司在相鄰的相互連接的大廳中處理房地產。
  • 圖伊曼斯的優雅、波利曼斯的怪誕、勞赫的不安 | 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2017年的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現場,屬於他們的故事很多。時隔一年,仍難忘。2018年的預熱,以他們三人為開始。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他們有什麼新作新展?目刻時光2018年香港巴塞爾藝博會預熱,自今日開始,持續5天時間,每日一篇推文,歡迎關注。
  • 今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看些什麼?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第六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將於2018年3月29日至31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展覽將呈獻248間來自32個國家及地區的頂級藝廊參展。沿襲往年傳統,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繼續由「藝廊薈萃」「策展角落」「亞洲視野」「藝術探新」「藝聚空間」「光映現場」幾大板塊構成。
  • 藝術巴塞爾,世界最大的藝術博覽會
    藝術巴塞爾是什麼藝術巴塞爾是國際性的當代藝術博覽會,每年在三個城市舉辦,瑞士巴塞爾、美國邁阿密和中國香港,給成百上千的畫廊一個展示和銷售藝術的平臺。油畫、雕塑、紙面作品、攝影、數字藝術、視頻藝術和裝置是主要的展品類別。
  • 2020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在線亮相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是全球最具影響力,也是亞洲區一年一度最值得期待的藝術盛會。每年3月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都會聚集在香港,一睹世界級藝術「尖貨」。幾百大洋的入場券,每年都大排長龍、一票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