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在2016年之前,沒有一個人會想到平時賴以生存的水源,也會存在致命危險。
2016年10月14日,《科技日報》突然刊出消息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國家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陳超透露:其實驗團隊在全國23個省44個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共155個點位(包括自來水廠、家庭水龍頭和水源水)採集了164個水樣,研究中測試出了當前已知的全部9種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其中NDMA(亞硝基二甲胺)的濃度最高,飲用水檢出率是美國的3.6倍。
此新聞一出,立馬震驚全國。一時間人心惶惶,很多人開始不敢飲用家中的自來水,只能去花重金在超市購買礦泉水,連平時洗菜、煮飯也只敢用礦泉水,而超市貨架上的礦泉水也被搶售一空。距離此事件發生至今,已過去快4年了,那現在的自來水能喝了嗎?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的危害又到底是什麼呢?
現在的自來水能喝了嗎?
在過去的4年中,中國也越來越注重自來水的安全和品質。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自來水廠加工過的。自來水廠抽取地表的江河水或地下水,然後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準》,經過沉澱、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後通過配水泵站輸送到各個用戶。
如今雖然自來水處理工藝在不斷的成長,但是如今的自來水仍存在不少安全隱患。如重金屬超標、水管網質量低劣、水質消毒手段不完善、二次汙染等。我國自來水的水質還未達到某些發達國家自來水可直接飲用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將自來水煮沸後再飲用是最經濟衛生的消毒方法。
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的危害是什麼?
亞硝胺類化合物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判定為2A類致癌物,即「動物致癌證據明確,但人類致癌證據不充分」。
另有很多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亞硝胺類化合物與消化系統癌症有較明顯的相關性。而NDMA(亞硝基二甲胺)更是強致癌物。
如何保障自來水安全?
1,選擇優質材料的水管
「水質好不好,關鍵看管道」,傳統的鍍鋅管易生鏽、易腐蝕、易結垢,容易滋生微生物,產二次汙染,威脅人體健康。
2,學會自測飲用水
學會看、聞、嘗、觀、品。若有發現雜質或奇怪味道的自來水,最好停止飲用。
3,找專業機構進行檢測
若對自家的水還不放心,可以去檢測一下。
※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喜歡文章的親們,可以點個關注,支持一下,後續有更多資訊和精彩內容等你來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