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在組培瓶裡的金線蓮苗。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珍稀草藥金線蓮,近年來價格扶搖直上,眼下幹品最貴的已賣到500克2萬元以上,知名度也不斷提高,甚至被譽為「下一個冬蟲夏草」。然而,上周在廈舉行的福建省中藥材產業協會理事會上,有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欠缺行業標準,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金線蓮質量參差不齊,至少五成金線蓮保健功效很低。
除超市、藥店、草藥攤外
連茶葉店都賣起了金線蓮
如今,市面上各式各樣的金線蓮產品也多了起來,除了超市、藥店、草藥攤外,連茶葉店都有金線蓮的身影。它們有的裝在瓶子裡,消費者可以買回家繼續種植;有的做成茶包樣,供人們隨時泡飲,有的還與咖啡、茶葉等混搭成另類茶飲。企業投資金線蓮熱情極高,有企業甚至宣稱要讓金線蓮成為繼鐵觀音、大紅袍之後,又一種受熱捧的草本養生植物。
在八市的一個草藥攤子,攤主起勁地向消費者兜售金線蓮:「這是純野生的,是從越南採來的,葉片更大,保健效果更好。福建人懂得吃金線蓮,所以在福建野生的都被挖得差不多了。其實,在外省或者外國,野生金線蓮還有很多,我們是從那邊收購的。」當記者詢問:這種金線蓮主要含有哪些成分時,攤主說:「民間自古以來就流行以金線蓮做保健品,誰知道是什麼成分在起作用呢?古代又沒有儀器可以檢測。其實吃中草藥主要是圖個心理作用,你感覺吃了有效,心情好了,身體就會好。」
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則告訴記者,他們準備開發金線蓮飲品,特意到雲南採購金線蓮。
廈門一些超市裡,也有金線蓮的身影,那是一種裝在組培瓶中的金線蓮苗,每瓶售價四五十元。店員告訴記者,「不少市民喜歡買回去先養上幾個月觀賞,之後還可以煲湯,獲得保健效果。」
不少消費者告訴記者,由於近幾年福建省大力發展金線蓮產業,他們在媒體、網絡上不時看到有關金線蓮保健功效的介紹,如今越來越頻繁地吃金線蓮了。「聽說有些臺灣人一買就是幾斤,每天當茶喝,可以防癌、降血壓、保肝。」
一些茶商則告訴記者,如今茶葉市場有些冷淡,他們打算用營銷茶葉的方法大賣金線蓮。「我已成功地向不少原先喝高端茶的客戶推銷了金線蓮。」一家茶葉店的負責人說,他們將大力推廣禮品金線蓮,「老是送茶葉,也有些審美疲勞了。如今金線蓮越來越熱火,送禮送金線蓮,一定會受到受禮者的喜愛。」
就像剛出生的孩子
組培苗還不夠「有用」
然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今市面上銷售的金線蓮,至少有五成保健功效很低。「市面上很多金線蓮幹品,其實是將組培苗烤乾了拿來銷售的。」
最早從事金線蓮種植的福建省東南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利山說,組培苗的保健成分含量不足,因為它缺少了種植這一環節。
「就像剛出生的孩子,做不了什麼事情,還得花很多心血培養才能成才。」他特意請專家對這類剛從瓶子中取出的組培苗進行化驗,發現其中的多糖、黃酮含量不夠。而多糖對抑制腫瘤有作用,黃酮則有利於肝臟,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金線蓮有保肝作用」的由來。「因為它沒有經過種植,不接地氣,沒有接收到陽光、土壤、空氣等,沒能汲取天地精華。」
據他了解,目前市面上至少有五成金線蓮其實是瓶苗。有些企業之所以迫不及待將組培苗拿到市場銷售,一方面是因為資金周轉不靈;另一方面,金線蓮的種植也是挺費功夫的,如果種在仿野生環境中,管理不好它很容易發黴,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能力將它種好。而種不好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損失慘重,不如賣組培苗來錢快,風險小。
金線蓮有二三十種
有保健功效的只有三四種
華僑大學製藥工程專業副教授劉青說,近年來,我省大力發展金線蓮等藥用蘭科植物產業,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金線蓮種植基地,僅漳州南靖縣,就有四五十家金線蓮種植企業。但相比其他植物,學術界對金線蓮的研究還很不夠,國際國內只有十幾篇論文。
事實上,全世界共有二三十種金線蓮,如今研究較多的只有三四種。福建金草集團董事長陳詠梅說,即使是同一品種的金線蓮,種植方式不同,其保健成分也有區別。目前主要有組培、林下仿野生種植、大棚種植等不同方法,不同的種植方法,會導致金線蓮的保健功效大不相同,「金線蓮也是植物,林下仿野生種植和大棚種植的區別就像以有機方式種植的生態蔬菜和大棚種植的蔬菜,在品質和口感上都有區別。」
不少消費者認為,野生金線蓮的保健功效要高於種植金線蓮。對此,廈門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盧紹基說,越南有一種植株高、葉面大的野生金線蓮,其實屬觀賞性金線蓮,藥用價值並不高,而且很便宜。鄭利山則說,他們曾委託權威機構對20多種金線蓮的成分進行鑑定,發現只有少數幾種具有明顯保健功效,其他品種保健成分很低。保健成分較強的主要是福建品種、臺灣品種,以及廣西靠近柳州、桂林一帶的品種。
相關連結
金線蓮將貼「身份證」
讓您明白消費
上周末,福建省東南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金草集團、廈門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在廈籤訂《企業自律倡議書》,向全省金線蓮生產、加工、經營企業發出倡議,倡議企業切實管好組培苗,堅決不以組培苗充當仿真種植產品銷售;嚴格種植基地管理,如實記錄種植過程檔案,努力建立產品質量可溯源制度。
據了解,福建省中藥材產業協會目前正制定金線蓮《栽培技術規程》、《產品上市質量標準》、《產品質量等級標準、標識》,預計今年內可出臺。屆時,協會將對旗下企業的金線蓮產品進行鑑定、分級、農殘檢測。不同等級的產品有不同的價位,既確保合理的利潤空間,又防止價格大起大落,並對產品貼上「身份證」。消費者可通過「身份證」編碼了解所購金線蓮的等級、品種、種植方式、種植時間、種植基地等,做到明白消費。
(記者 劉麗英)
金線蓮品質
如何鑑定
福建金草集團董事長陳詠梅總結了上等金線蓮的幾個特徵:金網脈,紫背葉,草莖細長,清香氣濃似香草。
鄭利山介紹,福建品種的金線蓮葉面小、莖小;廣西、越南的金線蓮葉面大、植株大。瓶苗顏色較嫩、青,而經過種植的金線蓮莖較粗,呈木質化,葉面顏色深綠,莖紅。其中,尤以呈金黃色網脈的本地品種為上乘,這也是「金線蓮」之名的由來。
(廈門網-廈門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