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唐招提寺」大展將延至3月下旬,上博開館時間仍待定

2020-12-18 澎湃新聞

「日本唐招提寺」大展將延至3月下旬,上博開館時間仍待定

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

2020-02-21 14:29 來源:澎湃新聞

上海博物館在2020年春節前便準備了豐富的「春節檔」:其中就包括備受關注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三大特展同時開放,卻不得不因為疫情而閉館閉展。

曾引起廣泛共鳴的日本捐助武漢物資上顯目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詩句,就與「唐招提寺鑑真文物特展」中在展文物相關。

澎湃新聞今天從上博獲悉,原定於2月16日結束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大展將延期至3月下旬,
日本唐招提寺長老欣然同意將這一大展延期,以「實現鑑真和尚的心願,超越苦難、竭力推進中日交流」。而上博2020年上半年的新展「唐代『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珍藏展」、「江南文化藝術展」等的展期也會相應有所調整,目前上博仍在閉館中,具體開館時間仍將依情況待定。因受疫情影響,上海博物館一直處於閉館

2019年12月16日,為紀念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締結四十周年,唐招提寺大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展。唐招提寺藏

《東徵傳繪卷》

的卷二和卷五,與日本國寶「金龜舍利塔」以及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為唐招提寺繪製的山水隔扇畫等重要文物,首次來到中國展出。

上海博物館《東徵傳繪卷》展出現場

「這是日本唐招提寺文物第一次走出日本。」在展覽開幕式上,日本律宗管長、總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世長老西山明彥說。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則表示,這一展覽的舉辦,象徵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依然「山高水長,延綿不絕」。

日本律宗管長、總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世長老西山明彥(左一)、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左二)在上海博物館開幕現場

上海博物館方面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疫情對「唐招提寺文物展」的影響最大,因為開幕一個多月,上博就開始閉館,展覽同時錯過春節最佳觀展檔期,沒有達到展覽的宣傳效果。

據上博介紹,疫情發生後,日方總協調人伊藤圭子女士首先致信關注和慰問中國疫情,並提出「為展覽尋求最好的解決方案。」

楊志剛館長於2月1日回復了一封長信,信中寫道:「非常感謝日本人民對於中國這次災難的援助,特別是日方支援武漢的物資包裹之上,留下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字樣,撥動了無數人的心弦;而這句話正是出自有關鑑真事跡的《東徵傳》中。」楊志剛館長表示,將進行力所能及的調整,在恢復開放後延長展期,增加展出時間,彌補臨時閉館帶來的種種影響。

《東徵傳繪卷》(局部)

據介紹,收到上博書信後,展覽的主辦方之一、日本經濟新聞社派人拜訪了唐招提寺長老,轉述中方願望。而長老欣然同意將這一大展延期,以「實現鑑真和尚的心願,超越苦難、竭力推進中日交流」。日本經濟新聞社還播發新聞稱:「展覽的名稱就是『滄海之彩虹』啊,期盼儘早結束混亂的狀態,讓七色橋連接蔚藍海岸。」

「唐招提寺大展,默默見證千載之下的中日情誼,講述著中國高僧鑑真與日本文化交流的不解之緣。正是這份歷史資源,在當下推動著國家間建立友誼信任,加強交往。在這一特殊時期,我們分外希望竭盡所能,讓展覽再延續一段時間。」楊志剛說,祈願疫情早日結束,讓鑑真文物和中國觀眾「共結來緣」。

15世紀的日本《鑑真像》

據上博方面介紹,展覽延期會帶來很多後續工作,涉及保險、運輸合同等的變更,這些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同時展覽延期也會順帶一些連鎖反應,比如因為展廳關係,會影響到下一個展覽的布展、開幕。原定分別於今年4月和5月開幕的「江南文化藝術展」和「唐代『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珍藏展」的展期或將會做相應的調整。

疫情發生後,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提供了諸多援助。每一批運輸物資上都顯目得貼著源出於中國的古詩句,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其中「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這句話曾繡於日本長屋親王贈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鑑真大師被此偈打動,決心東渡弘法,因此被視為中日交流的象徵。記載這首古詩並圖文並茂描繪鑑真事跡的日本重要文化財產《東徵傳繪卷》(卷五)(「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詩句載於卷一)正陳列於上博的展櫃內,這也增加了觀眾對「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的呼聲。

日本援助武漢物質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詩句

上海博物館的另一重要特展「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崙——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2019年11月5日——2020年2月9日)已經於2月9日按期結束,上博正在協商撤展計劃,保證文物順利歸還。

上海博物館工作人員在為開館做準備

「我們在閉館期間的工作都在繼續進行。在閉館前已經對館舍做了全面消毒,之後每隔兩小時對公共區域和辦公場所定時消毒。展廳內的恆溫恆溼、新風系統都正常運轉。」上博的工作人員說。 

上海博物館工作人員在為開館做準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唐招提寺鑑真文物,唐招提寺,上海博物館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博明起開館:實名預約、全程口罩,唐招提寺和竹刻展將延期
    澎湃新聞從上海博物館獲悉,上博將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並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目前僅接受散客(個人)預約,每日限額2000人,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入館前須接受體溫測量。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對澎湃新聞表示,上博「唐招提寺大展」、「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將延展,上博常設展中的少數民族館、雕刻館、家具館出於防控要求,採取臨時閉展措施。早在1月23日,在武漢封城次日,上海博物館在武漢之外的大型博物館率先發布控制人流通告,隨後進一步發布閉館公告,決定閉館至2月8日,其後又繼續閉館。
  • 上博明起開館:實名預約、全程口罩,唐招提寺大展延至月底
    澎湃新聞從上海博物館獲悉,上博將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並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目前僅接受散客(個人)預約,每日限額2000人,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入館前須接受體溫測量。早在1月23日,在武漢封城次日,上海博物館在武漢之外的大型博物館率先發布控制人流通告,隨後進一步發布閉館公告,決定初步閉館時間自除夕起至2月8日,其後繼續閉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閉館,上博在國內大型博物館中率先開館,無疑是一個巨大的信號。
  • 鑑真帶去日本的舍利首次回鄉 不能錯過的上博唐招提寺展
    唐招提寺 御影堂 左為上座房 右為宸殿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鑑真學富五車,毫無保留,不僅將佛法傳至日本,更將中醫之道與中國建築悉數相傳,還按照唐朝建築樣式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除此之外,鑑真帶去的學生裡不乏文學繪畫等藝術領域人才,工藝品、先進的文化等也一併帶入了日本。
  • 現場|唐招提寺大展開幕,唐代以降的中日文化交流奔騰不息
    「這是日本唐招提寺文物首次走出日本,其中東山魁夷隔扇畫歷時12年繪製完成,同樣如同鑑真東徵,東山魁夷將自己的理解通過繪畫的方式呈獻給鑑真和尚。此次展覽將跨越春節至2020年2月16日。據悉,唐招提寺目前正處於修繕中,西山明彥長老表示,唐招提寺預計2022年三月份修繕完成。
  • 東山魁夷巨作搭載「新鑑真」號渡海抵滬,與唐招提寺文物同展
    「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將於1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今天上午,一艘搭載日本唐招提寺特展展品的「新鑑真」輪在黃埔江面上緩緩駛來,並於12時45分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靠岸。
  • 鑑真帶去日本的舍利首次回鄉,不能錯過的上博唐招提寺展
    2019年12月17日-2020年2月16日在上海博物館舉辦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此次展覽將首次向中國觀眾展示唐招提寺珍藏的5組與鑑真生平活動有關的文物,以及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為寺中供奉「鑑真和尚像」的御影堂繪製的68面隔扇畫,勾勒出鑑真與日本文化交流的不解之緣。
  • 因疫情滯留的唐招提寺舍利塔,搭乘了「新鑑真」輪返日
    因疫情滯留上海博物館逾半年的日本唐招提寺珍藏的「金龜舍利塔」等5組8件文物,今天起開始搭乘「新鑑真」輪返回日本。澎湃新聞獲悉,這是日本高等級的國寶文物首次通過海運途徑「回家」,在過往的中日交流展中都沒有先例。「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去年底在上博展出,由於其後爆發的疫情,展覽被延期至4月。
  •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將首次對外開放金堂
    鑑真親手興建的奈良唐招提寺,具有中國盛唐的建築風格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據日本共同社10月13日消息,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12日宣布,將於11月3日僅限一天向參拜者開放寺中的國寶級文物「金堂」。據稱這將是金堂自奈良時代建成以來首次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8點半至下午4點半,繳納參觀費後就可進行參拜。
  • 比預計時間延誤半年之後,日本首次同意唐招提寺文物乘船回國
    就在剛才,日本唐招提寺的5組8件珍貴文物,在上海博物館展覽部工作人員和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公安分局民警押運下,被裝上停靠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的「新鑑真號」上,準備運輸回日本。去年12月5日,這批參與上海博物館「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的文物,也是搭乘「新鑑真號」來到上海。
  • 先睹為快| 東山魁夷巨作揭開面紗,上博再現唐招提寺御影堂
    「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將於下周一(12月16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出描繪鑑真弘揚佛法、壯烈人生的《東徵傳繪卷》(日本重要文化財)等5組該寺珍藏的與鑑真相關的珍貴文物,尤其引人矚目的則是日本名畫家東山魁夷受託為唐招提寺御影堂繪製的68幅巨型隔扇畫。
  • 鑑真僧團與唐招提寺
    鑑真自754年赴日至763年圓寂的約10年間,可分為於東大寺戒壇院授戒五年(754—758)、於唐招提寺傳律五年(759—763)。筆者在此聚焦鑑真東渡後的在日弘法活動,尤其是唐招提寺的建造,藉此以鉤沉湮沒在歷史長河中鑑真僧團的具體實像。
  • 一周觀展指南|唐招提寺「再現」上博,極簡抽象呈現古根海姆
    此次上海博物館以鑑真營造的唐招提寺為具體背景,遴選了描繪鑑真弘揚佛法、壯烈人生的《東徵傳繪卷》(重要文化財)等5組該寺珍藏的與鑑真相關的珍貴文物。此外,展覽還將展現東山魁夷為唐招提寺創作的隔扇畫,以彰顯中日文化交流的淵源,續寫中日兩國的友好篇章。
  • 因疫情延誤2個月 唐招提寺文物搭乘新鑑真輪返日
    去年年底,「滄海之虹:唐提招寺的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在上博開展,而由於疫情原因,展覽結束後,這批日本展品不得不滯留上海。上周六(5月23日),其中大部分展品終於啟程回國。5月22日上午9點不到,上海博物館尚未開館,在民警的護送下,一箱箱「打包」好的展品被推出博物館,裝車。工作人員全程通過視頻連線向日方介紹裝箱情況,並及時溝通。
  • 藥師寺與唐招提寺
    而在眾多寺廟中最為顯眼的就是藥師寺與唐招提寺。這兩座寺廟正在電車的沿線,並且緊鄰。甚至在電車上,遠遠就可以看到藥師寺成片的恢弘的古建築。所以十月二十日,我去拜訪了這兩個寺廟。如果住在日本,稍微留意就會對日本的歷史略知一二。大體上可以劃分成三個時代,奈良為首都平城京,京都為首都平安京,以及東京為首都江戶的時代。其中以奈良時期最古,也與中國唐朝關係最為密切。奈良的諸多寺廟即為見證。
  • 在上海博物館 走進日本唐招提寺
    公元753年,也就是大唐天寶12年,從大唐遠道而來的雙目失明的老者,在幾位弟子的攙扶下,從一艘傷痕累累的海船上走下,踏上了日本的國土。唐招提寺 御影堂日本人民奔走相告,舉國歡騰。但這一路並不太平,在遭遇誣陷、船舶屢次觸礁沉沒、遭遇颶風、弟子相繼離世、雙眼失明的打擊後,九死一生的鑑真歷經十餘年,終於在天寶12年(753年)的12月20日,踏上了日本國土,於是,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鑑真學富五車,毫無保留,不僅將佛法傳至日本,更將中醫之道與中國建築悉數相傳,而且還按照唐朝建築樣式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
  • 唐招提寺,是什麼?
    在去觀展前,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唐招提寺。每當感嘆盛唐建築風華的時候,我們都會把目光投向日本奈良,畢竟那裡保存了最多的唐風建築,連同那些珍貴的歷史圖檔、代代相傳的營造工藝,都是人類文化的瑰寶。而唐招提寺,便是這瑰寶中的一顆明珠。唐招提所在原是一座親王舊宅,綠樹環繞,獨享一份幽靜和安詳。
  • 新潮|細雨唐招提寺
    在日本期間,他不僅以自己高深的佛法嚴肅了日本佛教,而且還以自己對建築、雕塑、藝術、醫藥的精湛造詣,無私奉獻與日本,在奈良留下了許多文化遺蹟,至今為世人敬仰稱道。來到鑑真弘揚佛法的唐招提寺,只見寺院山門高懸一塊古樸原木,雕刻著「唐招提寺」四字,為日本孝謙女皇仿王羲之、王獻之字體所書。進門一條幽深的林蔭細砂路,引導來人崇敬地步向唐招提寺金堂。
  • 先睹為快|東山魁夷巨作揭開面紗,上博再現唐招提寺御影堂
    「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將於下周一(12月16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出描繪鑑真弘揚佛法、壯烈人生的《東徵傳繪卷》(日本重要文化財)等5組該寺珍藏的與鑑真相關的珍貴文物,尤其引人矚目的則是日本名畫家東山魁夷受託為唐招提寺御影堂繪製的68幅巨型隔扇畫。
  • 唐招提寺的「不老」妙方
    李梓毅主殿金堂那場長達10年的大修,對於坐落在日本古都奈良的世界文化遺產唐招提寺而言,是耗時最長、意義最大的平成記憶。作為10年大修理的見證者,奈良縣文化遺產保護事務所的田中泉表示,「修理本身也是文化遺產價值的體現。」置身歷史長河,老化是所有古蹟的宿命。
  • 唐招提寺:盛唐之美有多美
    從奈良站到唐招提寺,乘公交車不到30分鐘。車站對面就是唐招提寺的大門,寺院大門上橫額「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謙女皇仿王羲之、王獻之的字體所書。中國魏晉六朝時期多把寺院稱作「招提寺」。唐招提寺當是因鑑真大和尚從唐朝來到日本建造的寺院而得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