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
2020-02-21 14:29 來源:澎湃新聞
2019年12月16日,為紀念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締結四十周年,唐招提寺大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展。唐招提寺藏
《東徵傳繪卷》的卷二和卷五,與日本國寶「金龜舍利塔」以及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為唐招提寺繪製的山水隔扇畫等重要文物,首次來到中國展出。
上海博物館《東徵傳繪卷》展出現場「這是日本唐招提寺文物第一次走出日本。」在展覽開幕式上,日本律宗管長、總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世長老西山明彥說。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則表示,這一展覽的舉辦,象徵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依然「山高水長,延綿不絕」。
日本律宗管長、總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世長老西山明彥(左一)、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左二)在上海博物館開幕現場上海博物館方面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疫情對「唐招提寺文物展」的影響最大,因為開幕一個多月,上博就開始閉館,展覽同時錯過春節最佳觀展檔期,沒有達到展覽的宣傳效果。
據上博介紹,疫情發生後,日方總協調人伊藤圭子女士首先致信關注和慰問中國疫情,並提出「為展覽尋求最好的解決方案。」
楊志剛館長於2月1日回復了一封長信,信中寫道:「非常感謝日本人民對於中國這次災難的援助,特別是日方支援武漢的物資包裹之上,留下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字樣,撥動了無數人的心弦;而這句話正是出自有關鑑真事跡的《東徵傳》中。」楊志剛館長表示,將進行力所能及的調整,在恢復開放後延長展期,增加展出時間,彌補臨時閉館帶來的種種影響。
《東徵傳繪卷》(局部)據介紹,收到上博書信後,展覽的主辦方之一、日本經濟新聞社派人拜訪了唐招提寺長老,轉述中方願望。而長老欣然同意將這一大展延期,以「實現鑑真和尚的心願,超越苦難、竭力推進中日交流」。日本經濟新聞社還播發新聞稱:「展覽的名稱就是『滄海之彩虹』啊,期盼儘早結束混亂的狀態,讓七色橋連接蔚藍海岸。」
「唐招提寺大展,默默見證千載之下的中日情誼,講述著中國高僧鑑真與日本文化交流的不解之緣。正是這份歷史資源,在當下推動著國家間建立友誼信任,加強交往。在這一特殊時期,我們分外希望竭盡所能,讓展覽再延續一段時間。」楊志剛說,祈願疫情早日結束,讓鑑真文物和中國觀眾「共結來緣」。
15世紀的日本《鑑真像》據上博方面介紹,展覽延期會帶來很多後續工作,涉及保險、運輸合同等的變更,這些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同時展覽延期也會順帶一些連鎖反應,比如因為展廳關係,會影響到下一個展覽的布展、開幕。原定分別於今年4月和5月開幕的「江南文化藝術展」和「唐代『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珍藏展」的展期或將會做相應的調整。
疫情發生後,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提供了諸多援助。每一批運輸物資上都顯目得貼著源出於中國的古詩句,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其中「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這句話曾繡於日本長屋親王贈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鑑真大師被此偈打動,決心東渡弘法,因此被視為中日交流的象徵。記載這首古詩並圖文並茂描繪鑑真事跡的日本重要文化財產《東徵傳繪卷》(卷五)(「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詩句載於卷一)正陳列於上博的展櫃內,這也增加了觀眾對「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的呼聲。
日本援助武漢物質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詩句上海博物館的另一重要特展「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崙——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2019年11月5日——2020年2月9日)已經於2月9日按期結束,上博正在協商撤展計劃,保證文物順利歸還。
上海博物館工作人員在為開館做準備「我們在閉館期間的工作都在繼續進行。在閉館前已經對館舍做了全面消毒,之後每隔兩小時對公共區域和辦公場所定時消毒。展廳內的恆溫恆溼、新風系統都正常運轉。」上博的工作人員說。
上海博物館工作人員在為開館做準備(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唐招提寺鑑真文物,唐招提寺,上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