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烏蒙山以一己之力為雲南人擋住了南下冷空氣

2020-12-20 雲南日報

近日

北方的天氣是這樣的

△傍晚的北京朝陽區北辰東路附近,單雨欣/攝。圖自中國天氣網

而雲南大部地區的

天氣是這樣的

↓↓↓

△昆明海埂大壩紅嘴鷗 朱穎/攝

△昆明大觀河 郭榮芬/攝

△昆明甸尾村 杜景星/攝

就在全國許多地方處於降溫大潮中,雲南昆明卻「一枝獨秀」,如其別名「春城」一般溫暖依舊,似乎對寒潮「免疫」,成為了最溫暖的省會級城市。

雲南除了滇東北、滇東地區持續陰雨雪天氣,雲南大部地區還是以晴間多雲或多雲的天氣為主。昆明主城區的最高氣溫已經連續多天保持在20 ℃以上了。

但是無論白天多暖和,早晚依然還是能感受到冬天的存在。從15日的日溫差分布來看,雲南省大部地區的日溫差都在10℃以上,蘭坪、雲龍、華坪「三巨頭」甚至超過了20℃。

△15日15時,雲南氣溫幾乎霸屏全國top10榜。

監測顯示,近期昆明最高氣溫20℃左右,而「隔壁」的貴陽最高氣溫卻在冰點徘徊,溼冷難耐。兩座同屬於西南地區,直線距離不足500公裡的省會城市,同一天溫差超過20℃!

為何一山之隔不同季?

為什麼昆明會對此次寒潮「免疫」?而貴陽卻飽受「溼冷魔法」攻擊?答案便是——雲貴準靜止鋒!

雲貴準靜止鋒是如何形成的?

以此次寒潮過程為例,當冷空氣經由湖南進入貴州,隨著海拔不斷上升,冷空氣在「爬坡」的過程中會耗掉一部分前進的動能。

△製圖:羅嘉雪

此時,對流層中層的引導氣流為西風,冷空氣又是「逆風爬坡」,因此當其翻山越嶺到達雲貴交界一帶時,已經是強弩之末。再加上雲貴高原上烏蒙山的阻擋,冷空氣「舉步維艱」,很難繼續翻越。從而,冷空氣便在烏蒙山的東側堆積;而暖空氣卻憑藉有利地形,成功阻擋了冷空氣進入雲南腹地。

△14日15時衛星雲圖上明顯的雲貴準靜止鋒。圖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冷暖空氣相互「對峙」,互不妥協,最終在雲貴交界一帶形成了準靜止鋒。

正是由於雲貴準靜止鋒的存在,雲南和貴州才有了如此巨大的氣候差異,在它的籠罩之下,貴州的冬季常常是氣溫低迷,陰雨連綿。因此也有「天無三日晴」之說,貴陽也因「陽光不足,非常珍貴」而得名。同時,雲貴準靜止鋒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雲南昆明的「春城」之名。

▲2018年11月21日9時-15時的衛星雲圖上,可以看到明顯的雲貴準靜止鋒。雲系的前沿在雲南東部,晴天和陰天,涇渭分明。(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這樣的局面會被打破嗎?

當北方不斷有冷空氣南下補充,堆積在烏蒙山東側的冷空氣勢力也會不斷增強。而後,冷空氣便會翻越烏蒙山,「攻入」雲南腹地。目前來看,預計本周末,雲南和貴州這樣冷暖「對峙」的情形或被打破。

據中央氣象臺,受較弱冷空氣影響,17日至19日華北北部和東部、東北地區有4~5級偏北風,氣溫下降3~5℃。不過,此次冷空氣影響地區主要在華北、東北等地,降溫幅度不大,不會去南方地區,還是比較溫和的。

然而19日至20日,隨著新一股冷空氣補充南下,冷空氣「積蓄實力」翻越烏蒙山。屆時,雲南大部將會出現陰雨天氣,昆明降溫十分明顯。「春城」的小夥伴,抓緊時間享受剩下幾天的溫暖,順便也該把保暖的厚衣服找出來啦!

再說下降水,今後幾天降水仍是北方少、南方多,東北、華北、黃淮等地今後幾天大多還是晴冷乾燥的局面。天氣乾燥,小夥伴們用火、取暖時要注意安全!

回到雲南,從17日開始,隨著雲系的覆蓋,昆明主城區的氣溫降逐漸下降。

16日,冬天雲貴高原天氣系統的主角「靜止鋒」,已經向西推進到昆明和曲靖之間。下午15時昆明主城氣溫20.9℃,而東部的曲靖僅有10.5℃,再往東的富源只有0.9℃,可見「靜止鋒」的威力還是很強。

昆明市氣象臺預計,17日,鋒面的位置變化不大,所以昆明主城仍然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周五晚間到周末才會影響到昆明主城區。

省氣象臺預計,17日,昆明主城區多雲間晴,氣溫9~19℃。全省範圍內,昭通中北部、曲靖東部、文山、紅河南部陰有小雨,其中昭通高海拔地區有雨夾雪或小雪;迪慶西部、怒江北部、普洱南部、西雙版納多雲有陣雨,其中迪慶西北部有陣雪;其他地區晴間多雲。

雲南省未來24小時天氣預報

12月17日08時-12月17日20時:昭通北部、曲靖南部、文山、紅河小雨;迪慶、怒江北部陣雨;曲靖南部、玉溪東部、普洱中部以南、西雙版納、大理北部、麗江西部、怒江南部多雲;其它地區晴。

12月17日20時-12月18日08時:迪慶北部小雪;曲靖東部雨夾雪;昆明中部以西、玉溪中部以西、楚雄、普洱北部、臨滄、迪慶北部多雲;德宏、保山、大理、麗江、怒江南部晴;其它地區小雨。

城市天氣預報

保山:晴,5~20℃

楚雄:晴轉多雲,8~21℃

大理:晴,5~18℃

芒市:晴轉多雲,9~24℃

香格裡拉:陣雨轉小雪,-4~8℃

蒙自:小雨,10~19℃

昆明:晴轉多雲,9~19℃

麗江:多雲轉晴,3~15℃

臨滄:晴轉多雲,9~22℃

瀘水:晴,8~23℃

普洱:多雲轉小雨,14~25℃

曲靖:多雲轉小雨,3~17℃

文山:小雨,8~16℃

景洪:多雲轉小雨,17~27℃

玉溪:晴轉多雲,9~21℃

昭通:陰轉小雪,-1~6℃

綜合自中國天氣網、雲南氣象、開屏新聞等

責編:趙婷婷

相關焦點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真相來了!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真相來了!網友@劉若晴 曬出一張圖片並配文字:飛機上航拍的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話題#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登上微博熱搜榜網友紛紛炸鍋「秦嶺這麼牛!」
  • 東北將現全天候「冰」冷,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
    預計,11月2日至11月3日,受中等強度冷空氣影響,華北東部、東北地區大部、黃淮中東部、江淮大部等地平均氣溫將下降4~6℃,其中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和東南部、吉林東部、遼寧東部的局部地區可達8℃以上。上述部分地區並伴有4~6級風,陣風7~9級。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這張圖火爆全網
    飛機上航拍的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  隨後@中國天氣 髮長文進行科普《秦嶺,真的能用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我們先來說說秦嶺。  那麼,秦嶺是怎麼擋住南下冷空氣的?首先,秦嶺的海拔高對冷空氣南下和暖溼氣流北上都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但同時冷空氣自西向東自北向南長途跋涉、翻山越嶺移動到這時候也消耗了「元氣」,到了秦嶺,冷空氣要爬坡會再消耗一些,所以實力不夠強的冷空氣「走」到這就沒「後勁」了,就算有「耐力」比較強的冷空氣,奮力翻過山之後實力也明顯削弱了,因此就造成了秦嶺「擋」住了冷空氣的現象。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真相亮了...
    這張照片由網友@螞蟻有兩個胃2020 拍攝,網友@劉若晴 曬出這張圖片並配文稱:飛機上航拍的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一張圖解釋了為什麼秦嶺-淮河一線是南北分界線。一邊是風起雲湧震撼無比,一邊是崇山峻岭清晰可見,這張圖片很快刷屏。網友紛紛驚嘆:「秦嶺這麼牛!」
  • 秦嶺——我承受了太多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
    今日熱搜來咯讓我們看看網友飛機上航拍的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先科普一下:秦嶺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秦嶺和淮河被稱為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那麼你知道秦嶺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為何稱之為「中華龍脊」?秦嶺「正合適」的高度,主峰太白山,最高海拔3771.2米而這個高度正好可以抵擋來自北方的寒冷這個熱搜網友們激動了墨賜墨賜大魔王:那麼秦嶺以南,淮河以北算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 為什麼每次冷空氣雲南都例外?盤點那些雲南冷空氣
    這與雲南獨特的地理位置不無關係。雲南位於我國地理第二階梯上的雲貴高原,西北毗鄰青藏高原,東北遙望大巴山和秦嶺。雲南北部、東部更各有2500米高的大涼山、烏蒙山為天然屏障,將雲南隔離在嚴寒之外。冬天的冷空氣要殺入雲南可不容易,要麼只能從江漢平原經貴州迂迴包抄;要麼取道橫斷山脈的狹窄河谷暗度陳倉。不管哪種走法,冷空氣要到達雲南都要越過崇山峻岭,這無疑會大幅削弱冷空氣的威力。
  • 秦嶺以一己之力阻擋冷空氣?中央氣象局權威解讀!此外,西安供暖最新...
    本文轉自【陝西交通廣播】;這兩天,你的朋友圈一定被「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的新聞刷屏了對不對?(新聞連結: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它的隆起對氣流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一方面對北方下來的冷空氣有阻擋作用,另一方面對南方熱帶地區向北輸送水汽也有阻擋作用。
  • 一己之力攔住南下冷空氣,南北分界線山脈是座什麼山?
    昨日網上有一篇配圖很火的文章,說秦嶺憑一己之力攔住了南下冷空氣。,為什麼秦嶺能攔住南下冷空氣,因為秦嶺的主峰—太白山,是中國內陸青藏高原以東最高的主峰。秦嶺山脈由東西延綿一千多公裡,橫跨多個省份,是中國的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中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現在秦嶺主峰太白山上還立有南北分界線的界碑。秦嶺就像「一堵牆」,擋住了北方冷空氣的南下,也攔住了南方暖空氣的北上。
  • 「秦嶺憑一己之力抗下南下冷空氣」中有哪些地理知識點?
    最近有網友曬出航拍秦嶺山脈圖,圖中清晰可見秦嶺幾乎以「一己之力」阻擋了南下的冷空氣,於是形成了一幅「涇渭分明」的神奇景觀。地理課本裡熟悉的「秦嶺—淮河」再次走進大家視野。今天螺螄君通過組圖為大家呈現秦嶺—淮河是如何作為南北分界線的。
  • 南嶺力阻冷空氣南下,江南已降溫但華南還偏熱!廣東:我太南了
    今天(11月22日)是小雪節氣,強大穩定的冷空氣應約而至,讓西安下雪,讓江南陷入溼冷,冬天大舉南下,越過黃河,即將抵達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和淮河。11月22日下午3點全國氣溫分布,可見冷空氣已控制我國大部。
  • 秦嶺用一己之力擋下了冷空氣?答案沒有那麼簡單!
    昨天,一條微博登上熱搜榜:#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博主指出:一張圖解釋了:為什麼秦嶺-淮河一線是南北分界線「古有猛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有秦嶺一己之力擋住冷空氣」還有不少網友跟帖留言表示「這是最好的地理教材」不過,這裡需要明確一下圖中
  • 杭城最低氣溫可能會創新低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
    眼下的杭州,早晚涼意十足,不過白天有太陽的加持,深秋的小寒冷也就沒那麼逼人了。杭城最低氣溫可能會創新低真正的冷,在北方的城市已經開始了。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進入秋天以來,北方的冷空氣不斷來襲。不過,大多數冷空氣抵達杭州時,功力已經減損大半了。昨天,話題#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登上熱搜榜。
  • 雲南人是不可能穿秋褲的?斷崖式降溫了解一下
    原來,班主任程老師是為了檢查 學生們穿秋褲的情況 孩子們看到程老師後 整齊排成一隊 隨著程老師一聲 「來,所有人把你們的褲腿全部給我拉起來
  • 12日起冷空氣南下入閩
    受冷空氣影響,未來幾天榕城早晚時段涼意明顯,大家注意保暖,預防生病。  寒露到來,提示北方冷空氣勢力已經佔據上風,未來將經常南下,福州天氣開始變涼。俗話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隨著天氣轉涼,大家要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還有一句俗話「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  冷空氣近期主要在北方活動。
  • 憑一己之力供水半個亞洲!雲南的河究竟有多少?
    繼植物王國、動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之後,雲南近期又多了一個亮眼的頭銜——「亞洲水管兒」。如果把青藏高原比作亞洲水塔,是因為它隱藏著大量河流的源頭,那麼七彩雲南就是一根不折不扣的亞洲水管兒,幾乎憑藉一己之力保障了半個亞洲的供水。
  •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你知道中國還有哪些地理分界線嗎?
    近期,#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登上了熱搜,一張秦嶺的航拍圖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 該線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變化小、無結冰期、含沙量小;以北反之 5、植被: 溫帶落葉闊葉林(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分界線 6、種植業: 旱地農業(北)與水田農業(南)分界線(大致) 農作物一年三熟、一年兩熟(南)與兩年三熟、一年一熟
  • 強冷空氣南下,狗年最後一場大雪要開始了!重點是南方還是北方?
    我們之前提到的1.28冷空氣,已經正式進入新疆,並且升格為「強冷空氣」。在它影響下,阿勒泰地區已劇烈降溫,吉木乃縣的最高氣溫在一天之內降了近20度。但是正如之前文章中所說,這次北極渦旋還想在西伯利亞盤一盤,不想深度南下,因此1.28冷空氣雖然實力強大,但對我國也就是點到為止,除了新疆內蒙和東北三省,我國其他地方降溫並不多。尤其京津冀,可能也就降個三四度,而且還要用三天才能降完。1月28日-30日亞洲中高緯度形勢變化,可見極渦未深度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