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的諾貝爾獎得主那麼多?25年之間竟然多達28人?
這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日本的「教育」。
在說正題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個中國家長不能接受的日本「變態」教育:
讓孩子在冰天雪地裡「裸奔」!
大雪冰凍天氣,我們擔心孩子冷,怕凍著,只得裹得裡三層外三層去的上學。而在日本,卻截然相反。
日本很多幼兒園每個寒冬時節,都會舉行孩子們的戶外活動。令人咋舌的是,雖然比賽當天的氣溫只有4攝氏度,孩子們卻都只穿著短褲,赤裸上身,在嚴寒的天氣中「裸奔」。
跑步期間,有孩子不慎跌倒,但立馬就爬起來繼續比賽。
有的小朋友被凍得大哭,但還是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在大人的鼓勵下跑向終點。
日本奇葩作業!
有一位13歲的少年,為不想讓妹妹為蚊子叮咬煩惱,所以決定把「研究蚊子」作為假期自然實驗作業的主題。並且抓了3000多隻蚊子在家裡養了4年,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這位小哥哥終於發現,原來是妹妹腳上的細菌比較多,才會變成招蚊體質。
他的這項研究,不僅幫助妹妹解決了煩惱,還得到了大學專業研究員的認可,並且獲得了很多獎項。
但是如果實在中國呢?網友說,如果自己在家養蚊子,一定會被爸媽打死;還有網友說,一個假期作業做4年,靜等被勸退...
但事實上,這恰好真實地反映出了中日教育理念上的差距。
王衝先生在《差距》一書裡提到日本教育時說:
國家發展與否,文明與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育上的差距。
排除這些有點「變態」的教育方法,日本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教育方式。
日本3個教育細節,教出的孩子令人驚嘆,值得每一位中國父母借鑑
1、無處不在的禮儀教育
日本十分重視禮儀教育,在日本幼兒園,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教會每個孩子微笑以及說感謝。
朋友暑假帶孩子去日本旅行,說起讓她印象深刻的小細節:
她有次在路上遇到小朋友過馬路。迎面駛來的司機停車等待,然後幾個小朋友就站在街角對著那輛等候的車鞠躬致謝,之後才拉著手離開。看到這一幕她心裡一暖,感嘆需要在一些生活細節中更注意孩子的教育。
孩子們會習慣於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知道要去考慮他人的感受,之後長大也會成為一個優雅大方,彬彬有禮的人。
2、鍛鍊孩子的條理性
很多日本的父母,在孩子才2-3歲的時候,就鼓勵孩子自己整理個人的物品,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理解什麼東西是做什麼用的,應該放在哪些地方。
通過做這些看起來不是很起眼的小事,可以鍛鍊到孩子做事的條理性,以及對家庭的責任心和耐心。
相反,很多中國的爸爸媽媽別提讓孩子們幫忙做家務了,就是孩子們自己的東西,每一樣都是爸爸媽媽精心給準備好的,這一點上,的確應該向日本育兒觀念取取經。
3、有明確界限的自立教育
不給別人製造麻煩也是日本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當一個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應該教導他要獨立,不要依賴別人。
在日本街頭經常看到的一個場景是,孩子們自己帶書包和相關的東西。即使大人撿起書包,也會再次給孩子。
日本對孩子的獨立教育已經貫穿到方方面面
仔細了解日本的教育,我們可以發現,他們除了有很多讓人驚嘆的細節,在孩子的獨立方面尤其的重視,也就是孩子的自主意識。
獨自上學
在日本有的父母鼓勵孩子從2歲起就獨自出門了,所以你在日本的電車、地鐵或者公共汽車上看到小朋友不要驚訝,也沒有人會為此而報警,因為這是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了。
(日本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課堂教授生活技能
相對於其他國家將成績作為考核的主要依據,日本的小學生課堂上會更加多樣化。他們不僅學習日語、計算、體育等,還會被教授烹飪和縫紉。
學生來打掃學校
日本絕大多數學校,不僱傭清潔員,衛生全靠學生們自己打掃,這樣一方面體現學生對學校的感恩之情,另一方面學習成為社會有用的一員。
日本大多數家庭要求孩子幫忙做家務,讓他們整理自己的房間和周圍的東西。
這種看似"殘酷"的做法,使日本兒童有能力打掃自己的房間,處理自己的事務,從小就獨立生活。
這是習慣的力量,品質積澱在每一件小事上,會使一個人保持對生命和尊嚴的承諾。
並不是說日本的教育就一定比中國好,但其中的確有著很多值得中國父母借鑑的東西,尤其是在培養孩子獨立性方面,現在很多的中國孩子都太依賴於父母了,有時候父母心軟,孩子一哭就沒轍了,這無形中也是在溺愛孩子。
我知道日本有一個人人皆知的育兒網站-JAM。JAM是Japanese & American Mothers的首字母的縮寫。它是日本、美國兩地父母、孩子和教師互相交流的平臺。我會經常在這個網站去尋找學習一些育兒的經驗和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讓我非常的收益。
不過這個平臺沒有中文,很少有人能看懂,讓人驚喜的是,後來出了一套書《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全三冊),素材來源於這個網站,作者也是網站的法人代表,買到手之後,按照書中的方式與孩子互動,能明顯的感覺到孩子的一些變化。比如,讓寶寶去感受時間,去思考東西應該怎麼排放等。
因為寶寶還小,很多的訓練方式還不能在他身上很好的實踐。但我將這套書推薦給身邊的父母,隨著孩子年齡層次的不同,培養和訓練的重點也會不同。
這套書是三本:《合理安排時間》、《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正確的金錢觀》,主題非常的貼近我們的家庭生活。
第一冊《合理安排時間》是讓孩子「有時間觀念」,然後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計算還剩多少時間,合理地分配時間。書中還提出了15種對孩子培養時間意識和管理的訓練方法。
第二冊是《整理好身邊的物品》,從「整理好自己的玩具」開始,最終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身邊的所有物品。
第三冊《正確的金錢觀》,是讓孩子掌握正確的金錢觀,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學會合理分配。通過讓孩子有償做家務的方法,教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一套三冊,語言非常的簡潔明了,沒有任何的長篇累牘,生涉的東西,非常的口語化,如同作者面對你,娓娓道來的聊天。而且還有大量的圖文搭配,排版各種色彩分配,非常的日韓系。二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輕輕鬆鬆閱讀完,很多的訓練方式都有表格,不費腦子就能懂怎麼去實際操作。
書本的質量都很不錯,也很厚,物超所值.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買來看看,非常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