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4個教育細節,教出的孩子讓人「佩服」,值得每位父母學習

2020-12-18 小風兒童心理學

以前我朋友給我回信,她已經在日本待了6年了,家裡有一個孩子,目前已經在日本幼兒園上學了。朋友跟我感嘆地說:日本的「變態」教育觀念和國內教育真的有大大的不同。

每個國家的教育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和不同,但日本教育孩子哪些方面投入最多,並且每一個教育都特別「細心」,確實值得中國人借鑑和考慮。

值得家長學習日本的「變態」教育方式

1、 「界限分明」的自立教育

自立教育是日本教育中最重要的之一。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父母教育孩子要自主獨立,不要總想著依靠或依賴別人。

在日本的路上你總能看到孩子自主獨立的樣子:孩子自己拿自己的東西,即便是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學,都沒有幫孩子拿東西的,只是空手陪著孩子。

連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也是這樣,即使下雨了孩子自己拿包包,沒有給父母拿著,從照片中有細節,你們都能看出日本對孩子的「變態」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拿,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這就是日本教育很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的一點。

日本親子教育專家菅原裕子曾經說過:孩子在父母的庇護下,有可能一直都不會,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挑戰、去做的事情,能力得不到發展,所以孩子就沒辦法獨立自主,只會依賴別人生活。

父母要適當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必須讓孩子從小培養社會能力,去體驗成功和失敗。所以父母的「狠心」的做法,教會了日本的孩子從小整理房間的習慣、處理事情的方法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2、 全員參加合作,感謝教育

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們會給孩子灌輸關於食物的知識。在上學的時候,中午吃飯的時候孩子都會向辛苦做飯的廚師和當值日的同學表示感謝,最後才開始享用。

在吃飯的過程中,老師會教孩子講解食物的知識。孩子們吃完飯之後,值日生會把餐盒洗乾淨,然後第二天送到垃圾分類的地方,使國家方便進行回收再利用。

每天下午放學前都是孩子們打掃教室的時間,擺放桌椅、清潔地面等等都是孩子們完成的。日本幼兒園讓孩子做這些事,是因為他們相信,通過這些事情孩子們能夠做到團隊精神、知道勞動的價值。

3、 無所不在的禮儀教育

在日本的路上很常見小學生都會對陌生人和熟人打招呼,向人問好。每天早上你都會看到小學生向路人說「早上好」,令人整個精神神清氣爽。可見從小朋友身上看出日本非常重視禮儀教育的方面。

這些事情雖然孩子還小,但是日月積累對孩子的影響自然地體現出來。而且孩子從小到大都會孝順長輩尊敬長輩的習慣,知道怎麼去考慮別人的感受,長大後肯定會成為一個優雅大方、文質彬彬的人。

4、 堅毅抗挫折能力教育

日本的抗挫折教育,是通過孩子不斷地勇敢嘗試失敗,並且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網上有一個日本才6歲的孩子,叫凌的男孩因為家裡的原因需要轉學,所以幼兒園提前給他舉辦了一個人的畢業典禮。老師給他一個人的畢業證書,還讓他挑戰10段跳箱,由於他對跳箱的恐懼,但他還是敢於挑戰,嘗試跳10段跳箱。

而且他一次一次地跳都沒有成功,就開始挫敗,想哭、放棄的念頭,不過老師讓小朋友們給他打打氣,加油。小朋友們就圍著一個圈對他大聲喊:"你能行!……"喊了三遍,他才重新拾起勇氣再一次的挑戰,結果奇蹟真的出現了,這一次挑戰他還真的成功跳過去了10段跳箱,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們都站起來為他歡呼、鼓掌。而且這種挫折教育目的就是讓孩子不懼怕失敗,面對挫折的時候,只有勇氣,要勇敢面對,才能夠戰勝自己。

雖然這種苛刻的教育兒童方式,使中國人不敢恭維,但也是日本迅速強大的縮影。

而且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是哪個國家的教育方式就一定是好的。可是我們不能否認社會和家庭一起教育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細節,重視培養孩子禮貌關心的個性,比如獨立自主的習慣、百折不撓的勇氣……值得我們去學習。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很多孩子的事情,全部都交給家長做。

平時更是過度的寵溺,長期下去,孩子就缺乏克服困難的精神,抗挫折能力非常差。

在溺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是很難接受陌生的環境的,甚至還會變成一個「啃老族」!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建議家長利用兒童繪本教育。

目前我看過最有用的兒童繪本,剛好很適合給孩子觀看,它就是《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一套非常實用的兒童繪本,適合2-8歲的孩子閱讀。

這套繪本是國內著名的教育家傾心之作,全書分為6冊,分別能教會孩子: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社交能力、親社會能力、積極主動性。

如果你家孩子的年齡較小的話,我們可以當做是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或者進行親子閱讀,等到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就能獨立閱讀了,我家孩子小時候就有很多壞習慣,看完這套書之後,學習到了很多。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繪本內容中準確的講述孩子從出生到8歲的社會關鍵能力養案例解讀,共有360幅全景漫畫,360個教育活用建議,讓家長們科學養育快樂、自信、能幹的好孩子。

每冊書籍都會教給孩子很多道理,到了現在繪本已經累計銷量30多萬套,被很多早教機構和幼兒園選取當作教材。

相關焦點

  • 日本3個教育細節,教出的孩子令人驚嘆,值得每一位中國父母借鑑
    排除這些有點「變態」的教育方法,日本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教育方式。日本3個教育細節,教出的孩子令人驚嘆,值得每一位中國父母借鑑1、無處不在的禮儀教育日本十分重視禮儀教育,在日本幼兒園,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教會每個孩子微笑以及說感謝。
  • 日本教育到底好在哪?細節體現差距,這些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
    眾所周知,日本的教育是出了名的嚴謹,而日本的科學家也屢次斬獲諾貝爾獎。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也都把眼光從歐美轉向了日本那麼日本的教育究竟有著什麼樣魔力,能讓這麼多人認可呢?說到這,就離不開日本的國民教育日本人非常重視自己的國民教育,很多習慣都是從小培養,教育觀念上有也許多不同,有些地方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 隔代教育孩子到底好不好?日本人的做法,值得老人借鑑
    只因是父母感覺上一輩人的思想教育落後,不適合現代的生存環境,才從心裡不願讓老人參與孩子的教育問題。 其實,老人有更寬廣的時間和耐心來照顧孩子,但也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無底線的慣孩子行為,只是個別老人的一貫作風,而由此產生了隔代教育不和諧的問題。其實,隔代教育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而教育方法才是能不能教育好孩子的關鍵所在。
  • 一個視頻風靡全網,看日本教育出的孩子都是什麼樣?
    其實這全是來自於日本非常值得學習的教育機制。日本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比起文化課業,更注重素質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接下來請跟小編一起盤盤日本教育中那些特色招牌......Simple Style學知識先學品德教育的好壞關乎著民族的興衰。160年前,日本就已經100%普及小學教育了。但直到小學四年級前,日本公立學校都只有隨堂測驗。
  • 培養二子上清北,教師父母總結心得,教育孩子學習:要懂得4先4後
    本文由@學習方法寶典原創首發,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全文一共1547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文 | 學習方法寶典你認為什麼樣的家庭,才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這裡先來給大家看一組數據,根據《校友會2017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顯示,2007至2016年全國共有837名高考狀元。
  • 看到日本的教育,明白了日本強大的原因,值得家長們學習借鑑
    中國這麼多人,得諾貝爾獎的只有三個,日本人那麼少,從2000年到2020年的時間,卻每年都能獲得諾貝爾獎。日本的教育有什麼特點?5、關於規矩日本家庭教育孩子如何守規矩。孩子們在家裡可能犯規,但是卻能了解規矩的重要性。父母會認真地講給孩子一些正確的家規,但也會多聽孩子的意見,並與孩子一起遵守家規。
  • 日本的學生餐怎麼樣?吃飯也是一種教育,有些細節值得學習
    中國人對日本都不陌生。日本與我國一衣帶水,是個旅遊非常出名的國家,每年我國的很多遊客也會到日本遊玩。日本雖然是一個亞洲國家,但它的很多文化與歐美國家很像。日本豐富多彩的人文和特別的風俗也吸引了眾多遊客,近些年,日本的國民教育也在不斷提高。
  • 日本,細節的教育
    我仔細觀察,稍後,老師拿起了筷子,然後,學生也跟著拿起了筷子,一桌師生,才開始慢慢地吃起飯來。原來,此時學生的等待,是讓老師先吃。為什麼這群孩子能這樣遵守秩序,並且能如此懂得禮儀?其實,這與日本嚴格的禮儀教育是分不開的!據說,日本的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禮儀學習,禮儀是必修課,而且還要考試。幼
  • 日本兒童教育的這20個細節,看完令人嘆服!
    而日本人對垃圾分類極為嚴苛,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也跟從小這樣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3 小人拿包,大人空手 日本家長在接孩子下幼兒園的時候,手裡基本都空著,各種包都是由小孩子拿著。
  •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韓國孩子、日本孩子:這是教育差距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鏡子,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之一,因為如果你不好好教育他,這個世界就會替你狠狠教育他。就單單在吃飯問題上,我們的孩子就和美國、韓國、日本的孩子差了一大截。這真的不是在貶低我們自己,而是大眾的教育確實出了問題。
  • 普通話的說不好的父母,如何教孩子英語?學習「馬雲」是個好例子
    很多人在看視頻的時候都會忍俊不禁哈哈大笑,但是笑過之後再靜下心來,更多的是人們對於孩子英語的教育問題探討。隨著對外開放的逐漸發展,英語成為了中國人所接觸的第二大語種,而英語作為孩子學習階段的必修課程,家長們對孩子的英語能力也更加的重視。
  • 日本孩子的「獨立教育」,和「中式教育」對比,真不是崇洋媚外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日本的一位作家伊坂幸太郎曾在一本書中寫到: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需要通過考試,就覺得實在是太可怕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所有家長最為關心的一個話題,在家長們的心中,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一點都不能馬虎。
  • 日本對孩子的教育有多「無情」,看完你就知道了,值得父母借鑑
    提起日本,大家都會想到日本對孩子的教育,日本一直以來都把教育作為「立國之本」,他們非常重視幼兒的教育,甚至將幼兒園建成了人見人愛的遊樂園。但是日本的教育方法,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卻存在很多「無情」之處,但是儘管這種教育方法無情到令人感到恐懼!
  • 在日本,都有哪些「細節」值得學習?
    打開今天的ins分享,隨著春節小長假的來臨,不少遊客再次在ins上分享了「去日本發現的細節」,引發很多網友的共鳴和討論。那麼,在日本,究竟都有哪些「細節」值得學習?注重細節,所有的行李擺放整齊。並且握把一律朝外放,拿起來更方便。從機場出來之後,還有專門為兒童準備的「小推車」。方便帶孩子的家長,用車推著孩子行走,用作代步工具,也更省心省時省力。
  • 孩子被當成學習機器,「填鴨式教育」有弊端,父母應該如此做
    為了不讓孩子重蹈覆轍,所以逼迫著孩子學習,要他們考到好的大學,心裡想著哪怕孩子恨我也沒有關係,他會有一天能夠明白自己的心意。那麼這些父母都是怎麼讓孩子學習的呢?其實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在沿用著填鴨式教育,什麼是填鴨式教育?
  • 日本媽媽是怎麼帶娃的,值得所有父母們學習,最後一條可以救命
    孩子在小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媽媽在一起,無論在哪個國家,媽媽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在日本家庭裡,爸爸通常只是家裡的經濟支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甩手掌柜」,媽媽是家庭安定、孩子健康的精神支柱。我們不提倡爸爸在育兒方面不聞不問,但是日本媽媽的很多育兒理念卻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 日本酒店很「普通」的4個細節:衛生標準190多項,國人:佩服!
    日本酒店很「普通」的4個細節:衛生標準190多項,國人:佩服!現在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旅遊,因為旅遊能讓自己接觸到更多與自身不同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不同的事物和環境能讓人很好地舒緩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壓力。相信驢友們對日本這個國家絲毫不陌生,日本是世界上旅遊的熱門國家之一,以出色的遊戲產業何動漫產業聞名世界。其中第三產業尤為發達,日本人精細嚴謹、以完美主義者的形象被眾多遊客所知,很多國內外遊客都願意到日本旅遊。
  • 真實的日本小學和幼兒園教育!九條精華,值得中國人學習
    文 | 幸孕姐眾所周知,日本的教育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作為一個教育強國,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呢?下面一起隨幸孕姐來看看吧~與中國的應試教育不同,日本的教育更加重視多樣性、全面化發展,就比如小學生涯中,日本學生除了要學習國語、算術、體育、音樂、美術以外,1~2年級的時候會加入生活課,主要學習基本的生活常識,3~6年級會學習理科,了解自然現象及日本社會的風土人情,5~6年級還會增設「家庭」課程,主要是教授縫衣服、疊衣服、做飯等獨立生活技巧。2、重視體育鍛鍊。
  • 日本52名孩子跳海逃生,他們做的這件事暴露了教育最魔鬼的細節!
    11月19日下午4點40 ,香川縣坂出市附近海域發出求救信號,內容是:「我們的船因撞上了海上漂流物,導致船身進水,目前在這艘船上有大概50名的小學生......」如果不緊急實施救援行動,這將發生一場巨大的傷亡事故。
  • 日本衛生間的30個細節,確實值得學習
    日本的很多生活細節已經細膩到了令人驚喜和敬畏的程度,公共空間裡的廁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僅沒有髒亂差和難聞的臭氣,而且裡面的各種人性化設計足以讓使用者感受到世界一流的服務體驗。音姬是日本人發明使用的一種可以發出流水聲音的電子裝置,用於遮掩如廁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