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類專業:名字「老土」光芒卻無限 我國急需新型水產科學家

2020-12-14 水產養殖網

水產類專業:名字「老土」光芒卻無限 我國急需新型水產科學家

2016-07-21 10: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文匯報        瀏覽量: 3832 次 我要評論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在千島湖參加實習,觀摩「巨網捕魚」。張文博攝

&nbsp

首席記者 樊麗萍

辦學歷史將近100年,專業名字卻不曾改變過———上海海洋大學的水產養殖專業到今天仍然是業界的一塊金字招牌,只是每年招考季,憋屈的事情總會周期性地上演———城市裡的家長,誰會心甘情願送孩子學養魚養蝦,還是讀大學?!「現在就連農村地區的孩子都躲著農林專業。為什麼? 擔心孩子無法留在城市找工作!」到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採訪,記者聽到老師們這樣感慨。

「老土」的專業名稱,真是遮蓋了水產類專業的光芒。殊不知,就是這門研究養魚養蝦的行當,正滋生出一大把又好玩又有趣的好工作。

高端養魚養蝦業,正在孵化很多新工作

在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每年新生入學,感覺前途迷茫的、後悔高考沒多考幾分的大有人在,而等待他們的第一課是「洗腦」。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副院長黃旭雄教授隨口就能說上幾個故事,讓學生們感受到水產養殖專業的別有洞天。

袁隆平發明的超級雜交水稻世界聞名,最高畝產可達1200公斤。而黃旭雄告訴學生,在當代水產科學技術的支撐下,我國海南利用高位池高密度養殖南美白對蝦,養成池塘的正常畝產基本可達750公斤/茬,一年可養三茬 (2250公斤/畝/年)。在高度可控及優化條件下,甚至有一茬畝產達2500公斤的報導。對農民來說,養蝦的經濟效益比種植雜交水稻要高10多倍。

用高科技手段養魚養蝦不僅是致富的門徑,而且放眼全球,高端的水產養殖業都有門檻,非專業人士難以涉足。比如,前兩年,一條牙籤大小的日本鰻鱺 (俗稱鰻魚) 的魚苗價格高達30元,號稱「軟黃金」。日本鰻鱺的人工繁殖技術,就有「水產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之稱,這是全世界無數水產科學家夢寐以求攻克的技術難題。還有鯉魚,菜市場裡很便宜,每條不過一二十元,但一條觀賞錦鯉,市場價動輒數萬元。

「所以別看不起養魚的,真正高檔的魚,現在可不是論斤賣錢,而是論條賣的。」黃旭雄半開玩笑地說道。

無論是高收益的蝦,還是高身價的魚,對學生來說,其實都意味著全新的工作崗位,和絕大多數農民從事的「露天工作,靠天吃飯」傳統水產養殖截然不同,多種高新技術集成支撐的現代漁業生產場景,正在向控制精細化、環境友好型的設施化以及工廠化養殖的方向華麗轉型。

就拿觀賞魚市場來說,目前全球每年的貿易額達60多億美元,且每年以高於10%以上的速度增長。開掘觀賞魚市場的「商機」,需要懂得人工選苗育苗的專業人才。不僅如此,高身價的觀賞魚,還衍生出「魚醫生」等新型職業。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的水族科學與技術專業,其實就對口著如今大熱的休閒水族行業。此外,3年前該學院還在國內率先開設了水生動物醫學專業,這個專業旨在培養能為各種魚類看病的專業「魚醫生」。不難發現,這些專業就很適合城市的孩子就讀,無論是搞研究還是創業,都有無限前景。

願不願意當科技型農民,觀念成為分水嶺

就在不久前,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院4名本科生通過彈性休學,經營的生態農業企業成功賣出了幾千斤小龍蝦,一時成為「網紅」。蝦腮雪白,肉質清甜有彈性,這種乾淨又美味的小龍蝦是學生們用現代生態技術培養出來的,從育種到飼料研發再到養殖設備的選用,專業知識無處不在。這個項目在今年的「創青春」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大賽上榮獲金獎。

在這個學院,在校創業的學生還有不少,有專注發光水母、從事新型水族景觀產品開發的;有搭載「網際網路+」開網上寵物診所的,致力於為家養的小烏龜、小魚、小蝦看病……

由此談及水產養殖專業的就業前景,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的一位老師坦言:除了創業,很多好工作明明就在眼前,可惜有的學生就是被落後的觀念遮蔽了眼,不敢輕易嘗試。「我們有一些學生是從農村地區來的,照理說,如果他們學好專業回家鄉,當個技術型農民,可以很快致富一方。」但是,在畢業前夕,一些學生還是扛不住來自家庭的壓力,為了留在上海,寧可找一份平庸的工作,也不願甩開膀子大幹一場。

我國急需一批新型水產科學家

最近這兩年,藉助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及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等教改項目,上海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在辦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培養,出現了一些鼓舞人心的新跡象: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在水產養殖這條路上走下去。除了一樁樁的成功創業案例激勵人心,國際化平臺的搭建讓更多學生有機會開拓視野,接觸到真正「高大上」的水產養殖新領域。

比如,與荷蘭高校的交流辦學項目讓學生們知道,水產養殖專業技術人才還可以在水資源管理領域大展身手。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不斷上升的海平面,讓荷蘭人對水資源、水生態、水利工程等項目格外重視,科學家們寄希望於通過水生生物調節的方式來維護水體的健康。

還有一些正在「走出去」的中國漁業企業,也給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捎去新的信息和用人訂單。原來,這些企業到國外開養殖場,很快就意識到,必須儲備一批技術骨幹,解決來自當地的「技術難題」。因為很多國家對於水產養殖有嚴格的規範,不允許養殖的水產品影響或汙染當地的水環境。故此,能夠研發環境友好型的養殖模式及生產技術,了解現代化養殖工程以及海洋漁業和水產品加工利用等基本知識的專業人才,很多企業求賢若渴。

同樣,中國的水產養殖業也站在轉型的門檻上,發展生態養殖業是大勢所趨。所謂民以食為天,魚、蝦等水產品作為現代人的優質蛋白原,市場需求巨大。黃旭雄分析,未來,國家不僅需要新一代的水產科學家創新養殖品種和養殖理念,更需要有掌握現代漁業技術的高級技術人員去管理運營養殖企業。從行業企業發展到政府的行業管理和檢驗檢疫部門目前對專業人士都求賢若渴。這種用人需求翻譯成大白話也簡單:專攻水產養殖的高層次農學專才,今後有戲!(首席記者 樊麗萍)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水產類一流專業排名
    2020中國水產類一流專業排名 2020-08-07 17:46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本科學水產類專業將來都會從事哪些類型的工作?
    水產從學科上看屬於農學類,當然這裡的農學是一個大的範圍,包括畜牧業、種植業、漁業,而水產養殖屬於漁業。我國曾經有一個部委——水產部,該部是於1956年5月12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決定設立的。1970年5月,農業系統各部委合併,成立農林部,水產部撤銷。
  • 2018-2019中國水產類一流專業排名(校友會)
    2018-2019中國水產類一流專業排名(校友會) 高考微信 中國哪些高校的水產類本科專業躋身
  • 中國水產學會水產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第十屆學術研討會在汕頭大學...
    本次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水產學會水產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主辦,汕頭大學、廣東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承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漁業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青島)、山東省海洋漁業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協辦。
  • 水產類專業就是養魚?看完這篇文章你就全懂了!專業錄取分析
    小編繼續以專業類為單位,系統整理學校投檔錄取數據。今天我們來分析0906水產類的錄取情況。0906水產類是09農學中的專業類,包含以下專業。012020年在山東招水產類專業的學校,共29所,總計劃招生544人。
  • 【高職專業庫】水產養殖技術,專業介紹及就業前景
    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現代生物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掌握水產經濟動植物的增養殖技術、營養與飼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主要養殖魚類、甲殼類、藻類(可選擇其中的2-3類)的人工育苗、育種和成體的集約化養殖等生產環節的技術關鍵;掌握主要養殖魚類、甲殼類、藻類(可選擇其中的2-3類)的人工育苗、育種和成體的集約化養殖等生產環節的技術關鍵;具備內陸水域、淺海、灘涂的漁業資源和環境調查與規劃的基本方法
  • 依託新職農水產專業學歷教育平臺助力精準扶貧出成效
    2012年中央1號文件突出強調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13年1月,福建省啟動萬名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提升工程,我院成為福建省唯一一所新型職業農民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大專學歷教育承辦院校。  扶貧脫困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
  • 水產科學家又聯合為蛙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
    對此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向建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曾令兵、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林蠡聯合為蛙類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棘胸蛙養殖業的去留選擇文 | 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向建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 曾令兵、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教授 林蠡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正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流行,有研究認為此次疫情可能與銷售和食用野生動物有關。
  • 中國新農科水產聯盟在青島成立
    9月26日,中國新農科水產聯盟在青島正式成立。據悉,該聯盟是由中國海洋大學發起成立的非盈利、公益性的社會組織,旨在凝心聚力、匯集智慧,改造提升現有水產學專業,布局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需要的新型水產專業。
  • 黃海水產研究所陳四清:讓科技為水產養殖保駕護航
    然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有這樣一位科研工作者,在國家號召居家隔離前,只身前往企業指導生產,一待就是近兩個月,之後更是輾轉於各養殖企業,送服務送技術。他就是九三學社黃海水產研究所委員會主委、黃海水產研究所珍稀海洋生物繁殖與保護團隊負責人陳四清研究員,國家產業體系貝類體系頭足類種質資源與繁育崗位科學家。
  • 通過分析我國水產養殖用藥現狀與對策,了解水產經常用的有哪幾種?
    因此在我國水產動物病害防治體系中受到普遍重視。 由於我國是世界上的水產養殖大國,養殖品種眾多,養殖產量佔全世界水產養殖總量的70%左右,因而我國自然成為漁藥生產、使用的大國。
  • 上海市《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可行技術指南(試行)》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處理可行技術指南(試行)》。本指南提出了淡水池塘養殖尾水末端處理模式下,排放尾水中抗生素類新型汙染物處理過程工程設計、參數配置、運行維護、生態淨化效果、排放水質等技術要求。
  • 中國新農科水產聯盟在青島成立—新聞—科學網
  • 上海發布《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可行技術指南(試行)》
    1 適用範圍   本指南提出了淡水池塘養殖尾水末端處理模式下,排放尾水中抗生素類新型汙染物處理過程工程設計、參數配置、運行維護、生態淨化效果、排放水質等技術要求。   本指南適用於本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準水源保護區及緩衝區內採用生態模式處理淡水池塘養殖尾水工藝,用於指導養殖場尾水抗生素類新型汙染物處理設施新建或改造的設計、施工和驗收,以及生態溼地的運行維護。其他區域水產養殖場可參照執行。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
  • 指導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綱領性文件發布(附全文)
    據悉,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經國務院同意、專門針對水產養殖業的指導性文件,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水產養殖業的轉型升級、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水產養殖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問題不容忽視2018年的水產養殖總產量超過5000萬噸,佔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的比重達78%以上。
  • 我國工廠化水產養殖發展與思考
    由於我國的海水循環水養殖設施技術研究基礎較差,適用的系統技術還未成熟。而在歐洲、北美等發達地區,循環水養殖是鮃鰈類主要的養殖方式,系統技術相當成熟。如何針對我國的養殖條件,借鑑國外的先進技術,是鮃鰈類養殖設施工廠化發展的關鍵。    (2)鰻魚養殖。
  • 當塗縣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水產養殖班...
    12月10日,在當塗縣農業農村局指導下,馬鞍山學院承辦的2020年當塗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已順利結班,50人均取得結業證書。8月28日,當塗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水產養殖班培訓工作啟動,當塗縣縣農業農村局科教股股長張木蘭,馬鞍山學院合作發展處副處長魯如雙,當塗各鄉鎮村學員50人參加開班儀式並共同上開班第一堂課。第一堂課由縣農業農村局科教股股長、高級農藝師張木蘭授課,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政策進行解讀。
  • ...丨心動指數↑↑↑,雙一流專業、海大王牌、國際化培養:水產專業!
    水產養殖專業水產養殖專業是海大王牌專業,源於1921年設立的水產養殖科,依託悠久的水產學科優勢,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好成績,2017年列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圍繞水域生物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和水域生態保護的辦學主線,打造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核心的一流實踐教學平臺,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卓越人才。
  • 水產市場外遷商戶看這裡
    開工儀式後,商家代表和行業精英歡聚一堂,就中部兩岸水產海鮮果蔬物流園的發展前景和優勢以及水產海鮮行業未來趨勢和走向做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積極響應政府專業市場外遷政策,推動中原水產海鮮產業升級,打造中部綜合性現代化水產海鮮果蔬商貿平臺。
  • 2018年我國水產加工業發展現狀、問題與發展對策
    2015年,我國水產加工品2092.3萬噸,其中僅冷凍水產品總量就達到1376.5萬噸,佔全部水產品加工量的65.8%。如果再考慮其他的初加工方式(如冰鮮、醃漬等),我國水產品精深加工的比例更低,相反,如魚油製造、水產保健品研發與生產、水產製劑和添加劑等比重極低。這意味著我國水產品加工業產業鏈、價值鏈延長和提升的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