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山東省中部的青州,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青州古城城建歷史達2200多年。如今,作為國家AAAAA級景區,青州古城主要包括東陽城北關歷史文化街區、南陽城偶園歷史文化街區和東關歷史文化街區,目前開放區域面積1.4平方公裡,主要集中在古南陽城,是一座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明清建築風格的古城。
古城內有100多條古街巷,有大量的府衙建築、傳統民居、古典園林、過街牌坊等。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旅遊設施完善,業態豐富,非遺項目常態化表演,是一處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文化旅遊勝地。
打卡千年青州古城,這十大景觀一定要知道!
古城牌坊
大學士坊
海岱都會坊、尚書裡坊、一門科第坊、大學士坊、柱國坊、大宗伯坊、太保坊、北門裡坊
古城街巷
昭德古街
南門大街、偶園街、東門大街、倉巷、萬壽宮街、南營街、北營街、府文廟前街、參府街、北門大街、夥巷街、高家亭巷、東華門南巷、東華門北巷、九曲巷
萬年橋
位於青州古城北部,南陽河之上,俗稱北大橋,原稱南陽橋,它橫跨南陽河。始建於宋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木結構虹橋。萬曆二十二年(1594)增修,建為七孔石橋,改名「萬年橋」。1986年,青州市人民政府撥款重修,現為省級文保單位。
宋代古槐
位於青州古城高家亭巷東口,偶園街中段,為古城自然景觀之一,距今約1000年左右。宋代古槐,樹高10米,冠幅10米,胸圍4.4米。
青州府貢院
青州府貢院是古代青州府科考選士的場所。曾為山東布政司衙門,至明洪武九年在長達1000多年時間裡,一直是整個山東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後改為雲門書院、青州府貢院。內設有青州科舉博物館。
北海世家——馮氏紀念館
北海世家——馮氏展館位於偶園內,主要展示馮氏家族支系源流及為官、為政、為文的成就及其家風家教。
偶 園
偶園,位於青州古城偶園街中段東側,原稱「馮家花園」,原先為衡王府的東花園,距今歷史已有500多年,後為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馮溥告老還鄉後的住所。偶園內建築主要有佳山堂、存誠堂、馮氏祠堂、松風閣、望春樓等,其中假山為江北之冠,構思巧妙、手法高超,其藝術構思與疊石風格技巧與中南海瀛臺完全一致,據考證系明代中國造園名家張南垣之子張然的作品。
偶園有享譽海內外的「福、壽、康、寧」四大奇石,四株明朝桂花,數百年來花香依舊;大齊碑為國家一級文物,在中國書法史上有重要地位。園內設有北海世家——馮氏紀念館。
青州民俗館
青州民俗館位於青州古城三官廟西鄰,展示面積483平方米。原址為溫家大院。主要通過古物、老照片、雕塑模擬、互動多媒體等手段,反映青州古代、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及傳承變化。
奇幻侏羅紀體驗館
奇幻侏羅紀體驗館位於青州古城青州古城奎星樓之下,面積1632平方米,是一座包含了搜集、保存、修護、研究、展覽、教育、娛樂等功能的化石類展覽館。
奎星樓
奎星樓位於青州古城東南角城牆之上,為古城標誌性建築之一。歷史上的奎星樓又稱文昌閣,宋代所建,明清重修。2013年,原地復建。
歐陽修紀念館
歐陽修紀念館坐落於青州古城歷史建築山齋建築群內。位於李成紀念館東側,為宋式建築,內有四個主題展廳及瀧岡阡表碑等。主要展示歐陽修的生平藝術成就及在青州為官的事跡。
李成紀念館
李成紀念館位於青州古城阜財門內東側馬道北,歐陽修紀念館西側,面積897.7平方米。主要展示中國山水畫標誌性人物——李成的生平、作品、歷史地位等。
記憶古城文化展館
記憶古城共分為三大展示區域,第一是青州三雕文化展區,即木雕、磚雕、石雕;第二是青州府老照片展區,主要展示分為「古城舊貌」「名勝古蹟」「社會風情」等。第三是跨越千年之夢,主要展示的是古城保護修復建設的歷程,以及青州歷史上存在的六座古城和現今古城全貌的沙盤模型等。
阜財門
青州古城標誌性建築之一,為青州古城南門。「阜財」二字取自舜《南風詩》,意為財富充盈之意。
參將署
青州古城內軍事衙署,為明清時期三品軍事長官處理軍務所在之地。
表海樓
表海樓,又名表海亭,始建於唐代,為紀念姜太公治齊之功而修建。名字來源於《左傳》:「世胙太師,以表東海。」
重建後的表海樓位于衡王府路以東、南陽河北岸、偕園東臨,是宋代仿古閣樓式建築,將成為青州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天主教堂
位於青州市偶園街南段路西。初建於光緒元年(1875),光緒二十六年(1900)擴建。1933年,又在原址上重建。今教堂為1997年在原修女院舊址重建。
基督教堂
位於青州古城偶園街西側。始建於1879年。 1909年,正式創建大基督教堂,其建築風格以歐式為主,巧妙的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2010年,先後兩次進行整修。2012年,基督教堂建築群公布為濰坊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真寺
位於古城南營街東側。初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一1620),康熙年間擴建。全寺佔地面積6.2畝。
三官廟
三官廟始建於宋末元初,道教建築,內附設團圓閣、戲樓等。「三官」指天、地、水三官:天官大帝降生唐堯,掌天文,主賜福;地官大帝化生虞舜,制地理,主赦罪;水官大帝育生夏禹,治水利,主解厄。2013年,在原址依原有格局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