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魯大地腹地,山東半島咽喉處,有一座小城,它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至今已有7000多年發展史,這就是山東青州市。在遠古時期 ,大禹治水,把全國劃分為九個州,青州就是古九州之一。又因為是第一個可以看到太陽升起的州,因此青州被譽為&34;。&34;境內,歷史文化遺存豐富,青州古城就是最典型的景觀代表。
青州古城坐落在山東省青州市境內,完好保存了一萬多米的明清古街道及120多處名勝景點,從這裡可以領略到古青州曾經的輝煌,感受到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較全面地了解到傳統的市井風情和社會習俗。走進古城內,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交錯縱橫的古街道,長達萬米的古街道將青州古城內的各個角落連接在一起,構成一幅充滿韻味的古建築群落圖景。其中,北門大街、偶園街、東門大街是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的街巷。
東門大街是青州南陽城著名的門戶,始建於北魏初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明代稱其為&34;,清改稱&34;。&34;,是南陽城連接東關的唯一出入口。東門大街上有兩道城門,兩門間環以圍牆封閉,謂之甕城。城門前有寬闊的護城河,是扼守古城的險關要衝。街道兩旁是具有宋明時代的典型特徵的古建築,這些建築簡練凝重大氣,卻也不失細節的細膩奢華。
不同於東門大街重要的地理位置,偶園古街在明清時期是青州的主要商業街,它和北門裡古街一起構成了青州古城的南北通道。偶園古街以偶園得名,偶園是古街上殘存不多的明清建築之一,整條街以青石板鋪路,橫貫南北。街道兩邊都是青磚瓦頂、古式木質門的仿古建築,裡面都是賣各種小吃和紀念品的店鋪。街道上共有五座牌坊把古街分割成幾段,為整條古街增加了一些情趣。
在偶園古街上,坐落著一座花園——偶園,也稱之為&34;,因為這裡曾是衡王府東花園,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後來成為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馮溥告老還鄉後的住所。因為是衡王府東花園,這座花園的規模與皇宮內的御花園相似,結構嚴謹,布局得體,別有一番情趣,是全國倖存的為數不多的&34;的園林建築。滿園內亭閣棋布、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曲徑通幽、花木隱翳,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高超的園林建築藝術。園內四株明朝的桂花,已經四百餘年,三株明代留下來的迎春花,雖&34;,但每年隆冬都會綻開滿枝黃花,迎接春天的到來。
最值得一提的是,偶園內的假山,構思巧妙、手法高超,極富吸引力。假山共有三峰,沿偶園東、南兩牆環列,乍看並無奇特之處,仔細考究則頗有趣味,假山在結構上分為四部分,每部分都有各自的主題,特色分明,使整個假山繁而不亂,靜中有變,層次分明,於一園之內顯出千裡之勢,依據專家考證,青州偶園假山是全國唯一倖存的&34;的園林假山。
除此以外,&34;的青州,還有世界之最的千尋巨佛,紀念北宋名臣範仲淹而建的範公亭等眾多賞心悅目的名勝景觀,這裡的山山水水,一景一物無一不透露出誘人的魅力。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觀覽,也正是都因為如此,才讓青州的名氣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