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的朋友只好退掉機票,800多元的票只退回300多。
信息不匹配的情況下可以訂機票。
□首席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劉萌 閻玲慧
生活日報3月14日訊 在身份證號碼與姓名不匹配的情況下,濟南市民李娜(化名)卻通過攜程旅遊APP成功幫朋友訂購了往返濟南、廣州兩地的飛機票,而且成功取票。此後,李娜的朋友拿著那張弄錯身份證號碼的飛機票在遙牆機場過安檢時被攔了下來,不得不重新購買飛往廣州的機票。
填錯信息卻成功取到票
「我是替我的兩個朋友訂的飛機票,他們要去廣州出差。」3月14日上午,李娜講述了這一鬧心的經歷:她在3月2日給兩位朋友訂購往返濟南和廣州兩市的飛機票,每張機票的價格是800多塊錢。
李娜在登錄攜程旅遊APP填寫旅客信息時,誤將其中一位朋友的身份證號碼填寫了兩遍,不過這沒有耽誤她繼續訂票,支付完成沒多久,手機鈴聲便響起,她收到了訂票成功的提醒。
3月4日下午,李娜的兩位朋友來到遙牆機場順利取出了機票。
安檢被攔只能買高價票
過安檢時意外發生了,李娜一位朋友被工作人員攔了下來。「他的身份證號碼和姓名對應不起來。」李娜說,眼看著該航班起飛時間臨近,由於朋友著急出差,只能退票,然後重新購買了往返機票,但是此時機票價格卻漲了一倍。
幾天過去了,李娜仍然無法釋懷,購買火車票都會自動核驗身份信息,姓名與身份證號不一致是買不了票的。
「個人信息有誤的情況下,飛機票為什麼還能訂票?能訂票、取票卻不能上飛機,而且還要消費者擔全責,這不公平!」她氣憤地說。
推行身份證實名購機票已經10多年了,網上身份證驗證也早已在銀行、保險系統中廣泛使用,在身份信息不匹配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能訂飛機票呢?李娜說,她曾諮詢過攜程旅遊的客服人員,對方稱出現這一情況,原因是民航系統不跟公安系統聯網,所以訂票系統不會自動檢測。
800多元機票退回300多元
李娜說,訂票系統與公安系統對接並非不可實現,比如12306購票軟體就能自動檢測身份證號碼和姓名是否匹配,如果消費者填寫錯誤就無法購票。
除了這個問題外,李娜還對攜程旅遊APP退飛機票的事情有意見。「因為去廣州的飛機晚點了,所以這張機票退了全款,但是878元的返程飛機票只退了300多元。」李娜說,這讓她感覺很不合理。
攜程
我們不是公安機關,無法判別
3月14日上午,生活日報記者撥打了攜程客服電話,一名客服人員回應了身份證與姓名不匹配仍能成功購票以及飛機票退票的問題。「民航系統是不跟公安系統聯網的,旅客信息需要自行確認,這邊是不會自動檢測的。」該客服人員說,攜程旅遊APP的訂票系統會提醒消費者核對身份證號碼和姓名等信息,不過他們無法檢測兩者之間是否匹配。
「退費標準都是航空公司制定的,而且退費比例跟機票的折扣是相關的,訂票的時候都會有提醒信息。」該客服人員說,折扣越大的機票,退款數額相對就越少。
該客服人員稱,如果消費者在訂飛機票時名字出錯,他們可以幫忙修改,但是身份證號碼和姓名不匹配是無法修改的。該客服人員稱這件事應該由消費者自己擔責。
「證件名字都是客人自行填寫的。我們不是公安機關,不可能判別證件是否一致。」3月14日下午5點多,攜程公共事業部的一名工作人員通過簡訊給出了相同的回覆,該工作人員稱:「如果您去航空公司的官網預訂也是如此,客人的信息需要自己確認,而且,我們有隱私保護的環節。客服這邊也看不到客人的全部身份信息。退票費是航司收取的,預訂時都會有明確標識。」
針對此事,生活日報記者諮詢了濟南戶政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認為信息不匹配仍能訂票成功是軟體本身存在漏洞。
航空公司
信息出錯旅客須聯繫出票方修改
「如果身份證號碼和姓名對應不起來的話,旅客是無法通過機場安檢的。」3月14日下午,生活日報記者諮詢了國內某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稱出現飛機票信息不匹配的情況時,旅客要儘快聯繫出票方進行修改。
談到攜程旅遊APP退票扣款比例高這一現象時,該工作人員稱每家航空公司會在官方網站公示退費標準,而退費的比例與機票的折扣率是有關係的。
「通過攜程旅遊APP購買折扣非常大的飛機票,買票的時候就會提醒該機票不能退。」該工作人員說,第三方的購票平臺與各航空公司之間是有合作的,因此能夠獲得一些低價票,但是第三方購票平臺的扣款比例有可能比航空公司要高。
該工作人員建議市民通過航空公司的官方網站、手機客戶端等方式進行購票,航空公司會嚴格按扣費標準執行,遇到一些麻煩的問題可以較為迅速地解決。
律師
信息不匹配 當事人與攜程都有責任
3月14日下午,生活日報記者就攜程旅遊APP上信息不匹配仍可成功訂票的問題諮詢了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律師邱洪奇。「我認為攜程平臺的軟體系統有問題,它有不科學不合理的地方。」邱洪奇認為,攜程旅遊APP應該對消費者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進行核實,因此導致的損失應該由當事人和攜程平臺共同承擔。
對於通過攜程旅遊APP退票,800多元僅退了300多元的事情,邱洪奇認為這仍需要看消費者與攜程旅遊APP之間的合同條款,不過他認為攜程平臺充當著代理商的角色,如果雙方存在著限制一方的權利或者免除一方權利的格式性條款,那麼格式條款就是無效的,消費者可以以此來維權。
調查 身份證號與姓名不匹配 無法通過12306購票
3月14日下午,生活日報記者登錄12306嘗試購買車票,填寫資料時身份證號碼是正確的,但是姓名「張三」卻不是真實的,記者的這次購票沒有成功。
隨後,生活日報記者又在攜程旅遊APP上填寫了添加其他乘客的乘客信息,雖然有提醒核對信息的對話框,但是在身份證號碼正確而姓名不匹配的情況下,生活日報記者可以順利購票,甚至收到了攜程的簡訊提醒。
尷尬 航空公司均無實名認證系統
記者通過搜索了解到,此前外地也有類似事件。 2017年10月長沙市民孫女士通過某網絡平臺給孩子訂機票,在填寫購票人信息時,證件號一欄卻誤填成自己的身份證號,付款之後收到了訂票成功的提醒。可一家人到機場辦理值機手續時卻傻了眼,眼看著該航班起飛時間臨近,只得退票並全價購買了下一次航班的機票。
記者通過業內人士了解到,與火車站不同,航空公司網上購買機票都沒有實名認證系統,不管乘機人姓名還是身份證號碼出錯,均能購買機票,並且同一次航班,同一個乘客也可以購買多張機票。乘機人信息如果出錯,需要修改的話,可以提前給平臺來電,他們會嘗試聯繫航空公司幫助乘客修改身份信息。
該人士提醒乘客,至少要提前1個半小時到達機場,為登機前出現的各種問題預留出充足的解決時間。
相關新聞 315前夕,攜程疑似再現 「大數據殺熟」
3月10日晚間,微博網友@陳利人爆料稱,在攜程消費疑似遭遇「大數據殺熟」。他表示,日前想要在攜程購買機票,顯示總價格為17548元。
陳先生稱,因為沒有選報銷憑證,於是退出重新填寫。但再次支付時,卻發現已經沒有票了。「重新搜索、選擇,價格就變成了18987元。」陳先生懷疑這是「大數據殺熟」。他將攜程卸載後重新安裝並查詢,價格仍是18987元。隨後他又下載了海航的APP,顯示有票,價格是16890元,「比第一次攜程給的價格還便宜不少」。
3月11日,攜程發出致歉及情況說明。攜程表示,「二次支付顯示無票」確認為程序BUG,攜程絕不存在任何「大數據殺熟」行為。在陳先生訂單復盤中,公司發現了2月26日發布的新版本在機票預訂程序中存在BUG。
聲明顯示,根據陳先生預訂日誌復盤,系統內存在陳先生兩個訂單,陳先生僅返回更新了報銷憑證,但系統後臺卻重新為陳先生生成了新的訂單。全球訂票系統中,每一次點擊「支付」,即便沒有付款,都會暫時佔上預訂的位子。如不付款,這個「佔位」將於40分鐘後釋放回系統。所以陳先生的第一張訂單雖沒有支付,但是「佔位」完成,這導致了陳先生再次搜索出現無票的情況,在無票情況下,系統自動推薦了更高艙位的機票。
攜程介紹,除了陳先生的訂單,攜程也復盤了此BUG可能影響的其他用戶,經過初步統計,該BUG只會影響到票量緊張情況下的少部分用戶,約1300人,涉及成交訂單約100個。
攜程表示,系統BUG已緊急修復,攜程承諾賠償所有受損用戶。發現該問題後,攜程已於3月10日晚11時緊急修復了此BUG,目前用戶在預訂機票過程中,將不會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後續攜程也將從技術層面加入更多的報警監控機制,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攜程將逐一主動與客戶聯繫,承擔用戶因此產生的損失。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