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歐之間關於脫歐過渡期安排的討價還價讓各方再次產生了悲觀情緒。無論是過渡期安排、未來談判規劃還是貿易安排,英歐雙方都有不同訴求,這讓看似簡單的談判進程遭遇超出預期的挑戰
與去年12月中旬英歐完成第一階段談判時各方的樂觀態度相比,近期英歐之間的討價還價讓各方再次產生了悲觀情緒。
在英國脫歐過渡期安排上,歐盟的立場主要強調英國不能在過渡期內挑三揀四,任何權利都必須基於一定的義務,同時要維持單一市場的整體性。這意味著英國必須以第三國身份,全盤接納所有歐盟的監管、預算、管理、司法以及執法方面的條例,以換取單一市場準入的延續。以第三國身份參與歐盟單一市場的英國無法獲得歐盟各大機構內部的代表地位,只能接受歐盟的法律,但無法影響立法進程。同時,過渡期必須有明確的時間限定,最晚不得超過2020年12月31日。
對此,英方表示,鑑於歐盟的上述要求與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去年在佛羅倫斯演講中提出的訴求高度契合,英方致力於在今年3月份的歐盟峰會上與歐方就過渡期安排達成一致。然而,這一看似簡單的談判進程正面臨超出此前預期的挑戰。
當前,英歐雙方面臨的首要挑戰是英國如何在脫歐之後應對歐盟新設立的法律。英國此前表示將在過渡期內繼續遵守和延續歐盟的法律,給予商業部門足夠的確定性和穩定性。但是,對於未來歐盟可能在過渡期內出臺的新法律,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的表態卻不能令歐盟滿意。
戴維斯表示,未來英國將在談判中與歐盟充分溝通,要求建立新的機制和路徑解決英國對新法律的擔憂,尤其是歐盟可能出臺不利於英國利益的新法律。在新的機制中,英國將力爭獲得影響力,尤其是否決新法律的權利。
戴維斯的這番表態立即引起歐盟首席脫歐談判代表巴尼耶的反對。他表示,作為第三國參與歐盟事務的英國,未來是不會享有所謂否決權的。在個別案例中,歐盟將會設立相應的機制確保英國能夠了解部分歐盟立法的情況,但英方不具有任何影響立法傾向的權力。
針對戴維斯有關在相關專業機構安排英國代表的要求,巴尼耶表示歐盟不會給予任何第三國在專業立法委員會內設立「觀察國」待遇,即使在英國有著獨特專長的金融業領域,歐盟在技術立法方面也不會給予英國觀察員地位。
英歐在上述問題上的爭論也引發了本已分裂的英國保守黨內部分歧。部分強硬派認為,要求英國遵守歐盟法律但無法影響立法進程的過渡期安排無異於將英國設為歐盟的「附屬國」。由於未來英歐雙方的過渡期安排和脫歐協議安排仍然需要英國和歐盟各國議會分別審批,英國保守黨內強硬派的上述聲音也引起了投資者對未來脫歐結果的擔憂。
在過渡期安排之外,英歐雙方還就未來談判規劃產生了新的分歧。巴尼耶日前再次重申了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脫歐協議法律文本和未來雙邊關係政治共識的重要性,強調歐盟二十七國議會需要半年的時間來審議相關文本。
對此,英國另有盤算。戴維斯日前表示,未來可能在更晚些時候實現巴尼耶的規劃。英國推遲上述協議達成時間,是要在過渡期內英國事實上將完全喪失利用預算以及爭取優惠貿易安排的砝碼情況下,仍有可能利用脫歐條件做文章,以儘可能明確未來有利於己的雙邊貿易關係安排。
相比上述分歧,更令各方擔憂的是英歐雙方在未來貿易安排領域的分歧。日前,梅政府內閣高層在經歷了8小時的「馬拉松」內部商討後,確定了所謂「三籃子方案」,即未來脫歐之後在特定領域遵守歐盟規定,在特定領域適度放寬相關監管,但在其他方面則放棄歐盟標準建立獨立的監管,並試圖通過監管一致性原則謀求在部分領域的歐盟市場準入。
對此,歐盟的態度非常堅決,認為英國上述態度完全是「挑三揀四」,歐盟在此前早已明確表示歐盟市場四大自由不可拆分,單一市場是獨立和完整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稱,英國目前對脫歐後與歐盟關係的看法「純屬幻想」。
針對英歐雙方新一輪討價還價,英國商業部門十分關注,工業聯合會副總裁約什·哈迪針說:「無論英歐表態如何,基於現狀的過渡期安排必須在未來兩個月內實現。這是非常緊急的任務,因為大家急需確定性,我們已經看到有投資開始離開英國。」經濟日報駐倫敦記者 蔣華棟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