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兩次危機的故事——covid-19的金屬

2020-12-21 有色谷

長江有色金屬網訊:根據Reuters報導,對於工業金屬市場來說,這是動蕩的一年,既有最壞的時期,也有最好的時期。

在2020年前三個月,隨著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先後進入covid-19封鎖期,導致製造業活動幾乎停滯,價格大幅下跌。

隨後的反彈堪稱壯觀,目前處於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回聲響徹耳畔。中國似乎再次伸出援手,這要歸功於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這些方案流向了建設和基礎設施等以金屬為主的領域。

中國正在進口創紀錄數量的銅,有效地清除了世界其他地區的過剩。自2009年以來,中國首次成為鋁的淨進口國。

但現在和那時有兩個關鍵的區別,而且都是看漲的。

此外,上一次危機正在塑造世界如何應對當前危機。結果是兩大趨勢加速發展。

不僅僅是需求危機

今年的疫情與金融危機的第一個關鍵區別是,它對金屬需求和供應都產生了影響。

封鎖破壞了汽車和航空航天生產等關鍵終端用途領域的需求,但也導致世界各地多處礦場關閉。

根據不同的供應特性,封鎖對每種金屬的影響是不同的。由於秘魯等重要生產國採取了嚴厲的檢疫措施,鋅和銅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

原材料供應鏈的壓力在冶煉廠處理方面表現得很明顯。

由於煉廠難以獲得足夠的銅精礦,第三季度銅現貨處理費用跌至8年低點。

根據Freeport McMoRan剛剛協商的年度基準,這種影響將延續到2021年,這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鋅的現貨處理費已跌至每噸100美元以下,與2020年299.75美元的基準價格相去甚遠。

更嚴重的打擊是廢料供應鏈,因為封鎖凍結了當地的收集網絡,擾亂了國際流動。

廢銅是全球最大的銅礦。中國歷來是全球最大的海上廢銅買家,但中國進口量大幅下降,是今年中國精煉銅進口量創下紀錄的主要推動因素。

採礦和廢料供應同時受到的打擊,幫助緩解了需求受到的衝擊,使市場看起來遠比2009年健康,當時供應的反應純粹是經濟方面的,發揮作用緩慢。

不是信貸危機

2020年和2009年的第二個關鍵區別是,這不是一場信貸危機。

200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庫存激增82%,至600萬噸以上,原因是信貸市場內爆,導致實體供應鏈別無選擇,只能將多餘的金屬提供給最後的市場。

截至今年11月底,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庫存僅增加了9%,即18萬噸,至213萬噸。

鋁和鋅等市場上的過剩金屬,由於生產商和實體交易商的融資條件更為寬鬆,市場上的過剩金屬正處於閒置狀態。

今年,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鋁庫存實際上下降了10萬噸以上。相比之下,隱性倫敦金屬交易所(LME)10月份鋁庫存較2月份增加了79萬噸,而2月份正是倫敦證交所開始發布這一新數據系列的時候。

這些「未經授權」的庫存,只是一座更大的金屬山的一個部分可見的尖頭,它被儲存在統計陰影的深處。

由於缺乏交易所的庫存建設,市場前景看起來比十年前要樂觀得多。

大趨勢

上次危機本質上是一場金融危機,它得到了金融修復。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估計,截至2015年,歐洲國家已經花費了近7500億歐元來救助114家銀行。

民粹主義者對政府拯救的是華爾街而不是普通民眾的憤怒助長了「佔領」運動。事實證明,這是相對短暫的。上一次「佔領」,嚴格地說,是再佔領,發生在2013年7月的美國波特蘭市。

但民粹主義者的憤怒並沒有消失。相反,它演變成了兩股相互矛盾的力量,塑造了政府對今年疫情的反應。

第一個倡議的代表人物是Greta Thunberg和「Extinction Rebellion」運動,這是一場呼籲加速脫碳以拯救地球免於全球氣候災難的年輕運動。

這個信息已經被聽到了。為應對上次危機,歐盟對經濟較弱的國家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紓困。不久前,歐盟剛剛同意設立7500億歐元的「綠色」復甦基金,重點發展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住房。

世界上的三個經濟大國——中國、歐洲,以及喬·拜登(Joe Biden)當選後的美國——現在都承諾實現碳中和。

這對金屬消費是非常有利的,因為綠色革命將需要大量金屬,包括鈷和鋰等新金屬,以及銅和錫等舊金屬。

然而,所有這些金屬的供應將被上一次危機後民粹主義憤怒所引發的第二次大趨勢所擾亂。

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一直是民族主義保護主義浪潮的典型代表。「關稅人」名不虛傳,尤其是在金屬領域,美國對鋁和鋼鐵徵收關稅,擾亂了貿易流動。

在歐巴馬政府的領導下,美國在獲取關鍵礦產方面已經採取了更為嚴格的方法,但在過去四年裡,減少對外國依賴的行動明顯加快。

此外,並不是只有美國希望將供應鏈拉近國內距離。

歐盟也在「戰略自治」的外衣下採取同樣的做法,以歐洲電池聯盟(European Battery Alliance)和原材料戰略聯盟(Raw Materials strategic Alliance)的形式,再次將金屬置於前沿。明年將豎起一道碳牆,對碳足跡較高的供應國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現在致力於其「雙循環」模式,重點是國內彈性。

covid-19對金屬的直接影響將在2021年逐漸減弱。長期的影響還在繼續。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精讀|Covid-19 in 2020
    Covid-19 in 2020The plague yearThis will be remembered as a moment when everything changed.The sheer scale of the suffering from covid-19, the injustices and dangers the pandemic has revealed, and the promise of innovation mean that it will be remembered as the year when everything changed.
  • 羥氯喹治療covid-19需吸氧患者療效不顯著
    羥氯喹治療covid-19需吸氧患者療效不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5 15:37:05 法國巴黎東方大學Matthieu Mahévas課題組探討了羥氯喹治療需供氧的covid-19患者的療效。
  • 柳葉刀: COVID-19 疫苗試驗應尋求有價值的效力
    關於該疫苗對年輕人群和老年人群的適用性、保護的持續時間、預防重度疾病的效果以及會否出現任何疾病增強效應,這種方法提供了更可靠的證據。資金提供方、疫苗研發機構、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11]已經籤署了一項疫苗研究的國際合作聲明。其中幾個研發機構和超過250個研究站點計劃加入WHO疫苗團結試驗,希望能儘早結束全球COVID-19大流行所造成的大規模疾病、死亡和破壞。
  • 《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畫冊雲展廳上線
    為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展示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中國日報社聯合中國畫報出版社編輯出版了《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畫冊,今天這本畫冊的雲展廳也上線了!雲展廳PC端地址:https://cn.chinadaily.com.cn/5b753f9fa310030f813cf408/5bd7efdfa3101a87ca8ff812/jujiaocovid-19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周樹春表示,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日本的吉祥物和妖怪能打敗COVID-19嗎?
    儘管這個吉祥物是在covid-19爆發之前就已經有了,但也許現在才是它應該擁有的真正的高光時刻。圖片sup.go.jpQuaran的整體形狀類似於字母「Q」。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促進衛生、勞動和福利部轄下的檢疫信息工作。圖中,Quaran的護目鏡可幫助發現傳染病,禁止進口食物和其他違法行為,而盾牌是為保護日本公民免受危險物而製成的。
  • 「血清療法」可用於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療
    不少專家都提出疑問,用COVID-19倖存者的富含抗體的血液輸血,是否可以幫助仍在對抗這種疾病的患者呢?先前並沒有系統性的臨床研究結果,只是憑經驗去做,現在有了更多的證據,進一步支持了「血清療法」同樣適用於COVID-19重症患者這一觀點。
  • 前往愛爾蘭前需要填寫Covid-19旅客定位表
    隔離14天政策調整為 「限制自己的活動14天」,在限制時期禁止:  使用交通工具  拜訪他人或者請人到家裡做客  與傳染高風險人群面對面交流  除必要情況,請不要去商店-去時請佩戴好口罩  不要與老年人、有長期疾病的人或孕婦見面  下載Covid-19旅客定位表:  https://www.dublinairport.com
  • 「收藏備用」面對COVID-19,澳洲政府+各州緊急聯繫方式已匯總
    除了要面對與國內不同的醫療體系,不同州面對CODIV-19也給予了不同的處理方式。海外遊子一個人在外闖蕩,務必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身體不舒服或出現COVID-19類似症狀一定要緊急採取措施。有了以下這篇乾貨帖,從衛生局、移民局,到各州的信息查詢網站以及緊急聯繫方式都給你匯總好了!
  • 經濟學人閱讀|科技專欄Covid and chronic illness Lingering fog
    In British ICUs the share of covid-19 patients on ventilation fell from 90% in the early days to 30% in June.
  • AutoML理解臺灣對Covid-19的有效管理
    4月19日,臺灣在世界在擁有最少的確診COVID-19的419個案例,其中
  • JAMA:類固醇藥物可有效治療重症COVID-19患者
    2020年9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根據對7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共包括1700多名參與者)的薈萃分析(meta-analysis),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和其他皮質類固醇藥物是重症COVID-19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
  • 【突破】「新武器」EIDD-2801有望助力抗擊COVID-19
    上周的bioRxiv預印本中發表了一篇關於EIDD-2801功效的研究,標題為「An orally bioavailable broad-spectrum antiviral inhibits SARS-CoV
  • 天氣轉暖,真的有助於殺死Covid-19嗎?
    導致Covid-19的病毒被正式命名為SARS-CoV-2,這是一種新病毒,尚無任何關於其病例隨季節變化的確切數據。2003年爆發的Sars是與它最為相近的一種病毒,當時被迅速控制住了,這意味著關於它如何受季節影響的信息幾乎不存在。
  • COVID-19大流行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來自股市的證據|MDPI
    美國股票價格在1月1日至2月19日之間上漲之後,在2月19日至3月23日之間暴跌42%,而在3月23日至7月10日之間美股股價反彈增長37%。Smith和Badkar (2020) 以及Well (2020) 等人認為,2月19日病毒危機造成了恐慌,投資者瘋狂拋售美國股票,轉向避險資產,例如長期國債和黃金。3月23日美聯儲宣布並採取了積極行動,從而促進了股市反彈。
  • SNUH提供適當的醫療護理,在COVID-19危機中幫助保護韓國醫療系統
    韓國首爾2020年4月6日 /美通社/ -- 位於韓國首爾的首爾國立大學醫院(SNUH),在名為「生命治療中心」(Life Treatment Center)的隔離設施中,治療無症狀/輕症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者。
  • COVID-19疫情過後,世界兒童未來在何處?
    《柳葉刀》(The Lancet)於今年2月18日發表「世界兒童的未來在何處」特邀重大報告,作者團隊針對COVID-19疫情對兒童的影響特別撰寫相關評論。文章指出,COVID-19大流行正在加劇兒童面臨的威脅,危及兒童福祉的改善,且疫情正在引發全球經濟危機,而兒童將成為此危機的主要受害者。
  • 研究顯示,亞裔美國人佔舊金山COVID-19死亡人數的52%
    據美國媒體報導,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的亞裔美國人健康研究中心 5月11日發布的一份新研究簡報,亞裔美國人佔舊金山COVID-19死亡人數的52%。舊金山有1754人確診感染COVID-19, 31人死亡;根據舊金山公共衛生部的數據,該市已有16名亞裔美國人死亡。
  • 聯合國報告:COVID-19對旅遊業的影響
    《聯合國報告: COVID-19對旅遊業的影響》根據聯合國的一份新報告,在COVID-19大流行病之後,旅遊業的損失將從9100億美元到12萬億美元不等。在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政策簡報《 COVID-19與轉型旅遊業》( OVID-19 and
  • COVID-19疫情加速催化航空客運實施數位化
    (一)國際民航組織的應對舉措  針對COVID-19對航空運輸業的影響,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民航組織(ICAO)不斷發出指令,動員各國加強合作,應對疫情:  ● 2月7日,ICAO在其第219屆理事會上呼籲各國執行ICAO關於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國際標準和建議措施
  • 印度發生兩次「錢荒」,20多起國際債務仲裁後,或陷債務危機
    由於印度經濟在過去數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高度依賴美元貸款,該國也因此背負了高達83.4萬億盧比(約1.19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與印度膨脹的公共債務相伴的,是該國許多公司和銀行之間的不良借貸現象非常多。   在過去幾年中,印度的銀行業危機使許多貸款人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