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廣西一名孕婦因為吃日料時用生雞蛋拌米飯,導致沙門氏菌感染,險些要了胎兒的命。包括日本在內的很多地區都提倡吃生雞蛋,他們認為這樣的雞蛋才是最營養最健康的,殊不知,雞蛋吃錯了很可能導致致病菌感染。
下面這幾種吃法很不安全,看看你佔了幾個?
1、生吃雞蛋:
很多人迷戀生雞蛋,有些人將雞蛋糊在臉上「美容」,還有一些人直接吃或放在酒裡喝。殊不知,不管是盒裝雞蛋還是散裝雞蛋,表皮都被檢測出大量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
有些地區推崇吃生雞蛋,是因為他們購買的雞蛋基本已經達到可生食標準,也就是出廠前經過了嚴格的紫外線消毒以及多重檢測,確保雞蛋在保質期內不會受到致病菌的汙染。
而我們國家大多數雞蛋都沒有經過可生食標準,如果在不加熱的情況下直接生吃雞蛋,很可能造成致病菌感染,出現各種中毒反應。不管是沙門氏菌還是大腸桿菌,易感染人群都是老人、孩子以及抵抗力相對較低的人群。
他們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發熱、嘔吐等症狀,嚴重的還有可能發生敗血症。致病菌感染一般幾天後才能好轉,但是如果症狀較重,也會威脅生命。
2、吃溏心雞蛋:
有些人愛吃溏心蛋,認為溏心蛋的營養價值更高,殊不知,溏心雞蛋和普通雞蛋相比,營養價值相差並不大。
從安全角度來說,全熟的雞蛋更勝一籌。因為雞蛋加熱超過71攝氏度時,致病菌才會被殺滅,而雞蛋黃在加熱到68攝氏度時,才會基本達到凝固狀態。
由此可見,溏心蛋中很可能存在還未殺滅的致病菌,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碰見沒有被汙染的雞蛋算是幸運,但如果已經被致病菌汙染,只能自求多福了。
3、雞蛋直接放冰箱:
雞蛋直接放入冰箱保存,會使致病菌感染到其他食物,但如果清洗後放入冰箱,雞蛋外層的保護膜被清洗掉,很可能造成細菌通過氣孔入侵到內部,也不安全。
建議將雞蛋放入保鮮袋內,跟冰箱中其他食物隔開存放,烹飪前要將雞蛋進行全面清洗,且保證雞蛋完全煮熟煮透。
關於雞蛋感染致病菌的話題,你還有哪些疑問嗎?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