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準窮脈治窮根——甘南州卓尼縣健康扶貧工作紀實

2020-12-12 中國西藏網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精準扶貧工作最大的障礙。為逐步消除這一障礙,徹底斬斷「窮根」,卓尼縣精準發力,多措並舉,在健康扶貧上下足功夫。

兜底工作大手筆

貧困群眾免費就醫

「我活了60多歲,第一次享受到住院不交押金先治病的待遇,我的病能得到這麼好的治療,真感謝黨的好政策……」每每說到這裡,68歲的趙學彩異常激動。

趙學彩是卓尼縣納浪鄉西尼溝村人,她長期患糖尿病、高血壓,導致多種併發症,常年的疾病讓他喪失了勞動力,是典型的因病致貧。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卓尼縣制定了《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計劃》,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籤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原則,在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篩選罹患重大疾病的3-70歲人員共112名。分三批前往省中醫院進行集中救治,為這些因病致貧,看不起病的群眾提供健康保障,從根本上擺脫貧困,從根上展開扶貧。

趙學彩是卓尼縣第一批送往省中醫院接受救治的病人,經過醫生護士半個多月的治療照顧,趙學彩的身體得到了很好的恢復。出院後縣上又協調新農合醫保,為她辦理慢性病手續,門診用藥可以報銷75%,減輕了她的經濟負擔。跟她一批的還有腦性癱瘓導致「馬蹄足畸形」的6歲女孩全丁子卓瑪,有來自納浪鄉的「痙攣性截癱」患者金海霞……

健康扶貧基層行

贏得百姓讚譽

「你要常到村衛生室測量血壓,飲食上要吃清淡些不要吃油膩的食物,這是我們的聯繫卡,覺得不太舒服或不清楚怎麼吃藥的時候就打電話給醫生。」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這樣的細心叮囑,這樣的走村訪戶,這樣的暖心活動,在整個卓尼縣一直持續開展著。每到一處,他們為建檔立卡戶免費體檢;為患有大病、慢性病的患者進行分類診療,同時對健康扶貧政策進行了宣傳,讓老百姓了解國家相關政策。

抽調內、外、婦、兒、中醫、檢驗、B超等科室骨幹醫師,開展「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醫院開展健康扶貧免費巡診」和為期1周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大型義診活動周暨健康扶貧免費醫療巡診服務」活動,做到義診全覆蓋。

據統計,2017年12月份,縣級醫療機構共派出醫務人員260人(次),開展義診活動14場(次),義診患者8294人(次),健康體檢700餘人(次),健康大講堂2次,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13000餘份,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全縣貧困人口18518人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對8144人進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醫衛改革大踏步

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為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推行分級診療工作,方便群眾就醫,切切實實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問題,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卓尼積極協調,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加入甘肅省中醫院醫療聯盟。整合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建立科學有效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對口幫扶和技術協作等分工協作機制,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使偏遠地區的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醫療資源,為患者看病提供便捷和全面的醫療保障。

對接省中醫院的「組團式」援藏活動,經過專家一對一、一對多的「傳幫帶」,醫療水平大幅提高,腹腔鏡手術從無到有到精,全年共完成腹腔鏡手術216臺,完成脊柱退變減壓固定融合術、腰椎骨折並截癱內固定術和腰椎椎體滑脫復位、神經根減壓並植骨內固定術。

精準謀劃、精準定位,全面啟動縣中醫院「二甲」醫院創建工作。開闢中醫藥特色優勢和診療服務,突出中醫藥內治、外治特色。引進了具有中醫藥治療特色的中藥製劑投入內科、針推科等科室使用,服務廣大患者。

2018年,卓尼縣精準健康扶貧工作,正在沿著一條精密運籌、精細運作、精準推進的路子,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如火如荼開展的健康脫貧工程幫患病群眾斬斷「窮根」、帶領群眾邁向小康決心的同時,也為受助貧困戶撐起了一片健康藍天。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精準發力拔窮根——甘南州有效推進全域脫貧工作
    原標題:精準發力拔窮根——我州有效推進全域脫貧工作  記者 蘇琳喜  強「造血」、巧「滴灌」,扶貧開發,重在精準。近年來,我州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認真落實「1+17+X」精準扶貧方案,在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落地上下功夫,農牧村貧困人口由28.39萬減少到6.58萬,貧困發生率由51.3%下降到11.6%,城鎮和農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1327元、6414元。  強化脫貧進出管理  「號準脈,開好方」,因地制宜繪藍圖。
  • 石門縣健康扶貧拔窮根
    過去村裡窮,因為沒通路、沒產業;現在窮,更多是因病致貧、返貧。 近日,「農民健康行」採訪團一行來到石門縣磨市鎮。走進磨市鎮中心衛生院,大廳裡多處擺放著白底藍字的健康扶貧明白卡。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縣財政按50%的標準給予補貼,特困人口全額補貼,確保人人參保。明白卡上簡單明了地註明了石門健康扶貧的每一條優惠政策。
  • 易地搬遷斬斷窮根 進城入鎮一步跨越——昭通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易地搬遷脫貧故事系列微視頻展播」之二十易地搬遷斬斷窮根 進城入鎮一步跨越——昭通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昭通市始終牢記囑託,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啃下脫貧攻堅最硬骨頭的鐵齒銅牙,精準識別鎖定8.26萬戶35.47萬搬遷對象,以「搬不動山就搬人」的愚公精神,能搬則搬、應搬盡搬、整村搬遷,用不到4年的時間累計搬遷8.26萬戶35.47萬人,特別是在2019年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建成了以靖安和卯家灣為代表的23個進城集中安置區,其中萬人以上規模的達9個,全國搬遷規模前5的安置區昭通就佔了3個。
  • 寧鄉溈山鄉精準扶貧工作紀實:挪窮窩 斷窮根 奔小康
    扶貧幹部下村調研扶貧工作。在精準扶貧這一艱巨的系統工程推進中,溈山鄉幹部哪裡最難就去哪,哪裡最複雜就去哪,他們相信上下齊心、因地制宜、踏實肯幹、方法得當,就一定能夠找到「窮病」的「窮根」,通過對症下藥、持續發力,就一定能夠奪取扶貧攻堅戰的最後勝利。產業發展+就業脫貧 激發「內生動力」搬遷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沒有產業發展作支撐,易地扶貧搬遷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甘南特色」精準扶貧:去年約七萬人摘掉「窮帽子」
    位於甘肅省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國、全省扶貧開發的重點區域。多年來,甘南州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國家扶貧開發的方針政策,堅持把扶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符合藏區實際、富有鮮明特點的脫貧致富路子。特別是在精準扶貧上,甘南州探索出五種模式,收效顯著。
  • 老俵出深山 蘇區拔窮根——江西省贛州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贛州,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這塊全國較大的革命老區、贛南蘇區,也是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十三五」期間,贛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7785戶73918人,佔江西省的55.2%。作為江西省搬遷規模最大、任務最重的設區市,贛州已在易地扶貧搬遷中取得決定性勝利,正在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衝破千山萬壑,告別幾代窮窩
  • 治病根 拔窮根|益陽醫專健康扶貧扶到點子上
    2018年至今,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駐跳石村扶貧工作隊充分發揮醫學專業優勢,紮實推進健康扶貧,醫好了一個又一個「何靜」的身病和心病。小病不出村 健康義診送上門「唐書記,我最近小腿有點疼,你得空捎我去醫院看看。」「行,您準備一下病歷資料,這兩天就有專家來義診。」
  • 甘南卓尼:健康扶貧讓貧困戶斬「病根」除「窮根」
    自脫貧攻堅戰以來,卓尼縣委、縣政府就將健康扶貧工程擺上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位置,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為落腳點,把健康扶貧工作納入工作重點,多管齊下,狠抓落實,成效顯著。  閆關音,今年69歲,是卓尼縣申藏鄉旦藏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村子地處卓尼縣西北,距離縣城20多公裡,與臨潭縣插花接壤,是一個以牧業為主、農牧結合的半農半牧區。
  • 侯曉峰一行調研卓尼縣旅遊標杆村建設工作
    侯曉峰一行調研卓尼縣旅遊標杆村建設工作 2020-04-26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扶貧故事】邢若鴻:不拔窮根不離村
    【講扶貧故事】邢若鴻:不拔窮根不離村 2020-12-29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
    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旅遊風景著名人物風俗美食小吃地名:卓尼縣隸屬:甘南州
  • 福建三明:電力扶貧「拔窮根」
    作為三明市首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陽光」收益也讓梓溪村的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  三明市是紅色搖籃,12個縣(市)區都是原中央蘇區縣,也是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其中寧化、清流、明溪、建寧、泰寧等5個縣被列為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還有20個鄉鎮屬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近年來,三明供電公司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第一要務,加強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街道就業扶貧「拔窮根」
    「多虧有了這個扶貧公益崗位,在家門口就給我解決了就業的問題。既照顧了家庭,又能拿到工資,我一定珍惜機會,盡力把工作做好。」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街道前胡屯村貧困戶陳電均高興地說道。陳電均的母親和妻子都是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還有一個兩歲的女兒,一家人僅靠地裡的收入維持基本生活。
  • 情注甘南拔窮根——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精準扶貧紀實
    現在三個孩子大學畢業後都有了穩定工作,尤其是女兒丁增草,在郵儲銀行甘南州分行工作,每個月收入達5000元。完瑪特自己種青稞也不像以前那樣辛苦了,收割的時候租村裡的大型收割機就能輕鬆完成。收穫的青稞直接出售給村裡的合作社,他還每年還可以從合作社領到分紅。從貧困戶變成大家羨慕的富裕家庭,完瑪特確實掩飾不住內心的高興。這一切,都得益於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的幫扶。
  • 常德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遷出窮山窩 出彩新生活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才更珍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近年,常德市委、市政府將脫貧攻堅列為全市四大會戰之首,書記、市長帶頭開展「三走訪三籤字」活動,分管市領導集中主要精力抓,聯縣聯村市領導經常性開展指導調度,市、縣、鄉鎮層層籤訂軍令狀,常德市發改委所有黨組成員一人聯繫一個區縣,每個季度就當前重點工作開展一次聯點包片督查。
  • 創新工作方法開展扶貧 大唐河北帶領村民力拔窮根
    創新工作方法開展扶貧 大唐河北帶領村民力拔窮根 2019-01-03 10:43:00來源:央廣網
  • 甘南州青年商會在卓尼縣開展獎學助學基金發放活動
    1月5日,在甘南州工商聯的組織協調下,甘南州青年商會繼去年在卓尼縣開展捐資助學活動之後,今年繼續在卓尼縣刀告小學開展獎學助學基金發放活動。州工商聯負責人、共青團卓尼縣委負責人、卓尼縣刀告鄉相關負責人以及刀告小學全體師生參加。
  • 湘潭縣烏石鎮眾興村:依託產業扶貧拔窮根
    公司+農戶+合作社眾興村依託產業扶貧拔窮根湘潭在線5月1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4月30日,湘潭市生態環境局一行到湘潭縣烏石鎮眾興村調研駐村扶貧工作時發現,烏石情專業種養合作社的生態農莊前食客絡繹不絕,前臺謝智利忙得不亦樂乎。
  • 再見,溜索——貴州威寧縣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再見,溜索——貴州威寧縣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2020-08-20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三明:電力扶貧「拔窮根」
    作為三明市首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陽光」收益也讓梓溪村的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  三明市是紅色搖籃,12個縣(市)區都是原中央蘇區縣,也是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其中寧化、清流、明溪、建寧、泰寧等5個縣被列為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還有20個鄉鎮屬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近年來,三明供電公司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第一要務,加強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