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精準扶貧工作最大的障礙。為逐步消除這一障礙,徹底斬斷「窮根」,卓尼縣精準發力,多措並舉,在健康扶貧上下足功夫。
兜底工作大手筆
貧困群眾免費就醫
「我活了60多歲,第一次享受到住院不交押金先治病的待遇,我的病能得到這麼好的治療,真感謝黨的好政策……」每每說到這裡,68歲的趙學彩異常激動。
趙學彩是卓尼縣納浪鄉西尼溝村人,她長期患糖尿病、高血壓,導致多種併發症,常年的疾病讓他喪失了勞動力,是典型的因病致貧。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卓尼縣制定了《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計劃》,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籤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原則,在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篩選罹患重大疾病的3-70歲人員共112名。分三批前往省中醫院進行集中救治,為這些因病致貧,看不起病的群眾提供健康保障,從根本上擺脫貧困,從根上展開扶貧。
趙學彩是卓尼縣第一批送往省中醫院接受救治的病人,經過醫生護士半個多月的治療照顧,趙學彩的身體得到了很好的恢復。出院後縣上又協調新農合醫保,為她辦理慢性病手續,門診用藥可以報銷75%,減輕了她的經濟負擔。跟她一批的還有腦性癱瘓導致「馬蹄足畸形」的6歲女孩全丁子卓瑪,有來自納浪鄉的「痙攣性截癱」患者金海霞……
健康扶貧基層行
贏得百姓讚譽
「你要常到村衛生室測量血壓,飲食上要吃清淡些不要吃油膩的食物,這是我們的聯繫卡,覺得不太舒服或不清楚怎麼吃藥的時候就打電話給醫生。」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這樣的細心叮囑,這樣的走村訪戶,這樣的暖心活動,在整個卓尼縣一直持續開展著。每到一處,他們為建檔立卡戶免費體檢;為患有大病、慢性病的患者進行分類診療,同時對健康扶貧政策進行了宣傳,讓老百姓了解國家相關政策。
抽調內、外、婦、兒、中醫、檢驗、B超等科室骨幹醫師,開展「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醫院開展健康扶貧免費巡診」和為期1周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大型義診活動周暨健康扶貧免費醫療巡診服務」活動,做到義診全覆蓋。
據統計,2017年12月份,縣級醫療機構共派出醫務人員260人(次),開展義診活動14場(次),義診患者8294人(次),健康體檢700餘人(次),健康大講堂2次,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13000餘份,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全縣貧困人口18518人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對8144人進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醫衛改革大踏步
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為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推行分級診療工作,方便群眾就醫,切切實實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問題,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卓尼積極協調,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加入甘肅省中醫院醫療聯盟。整合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建立科學有效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對口幫扶和技術協作等分工協作機制,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使偏遠地區的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醫療資源,為患者看病提供便捷和全面的醫療保障。
對接省中醫院的「組團式」援藏活動,經過專家一對一、一對多的「傳幫帶」,醫療水平大幅提高,腹腔鏡手術從無到有到精,全年共完成腹腔鏡手術216臺,完成脊柱退變減壓固定融合術、腰椎骨折並截癱內固定術和腰椎椎體滑脫復位、神經根減壓並植骨內固定術。
精準謀劃、精準定位,全面啟動縣中醫院「二甲」醫院創建工作。開闢中醫藥特色優勢和診療服務,突出中醫藥內治、外治特色。引進了具有中醫藥治療特色的中藥製劑投入內科、針推科等科室使用,服務廣大患者。
2018年,卓尼縣精準健康扶貧工作,正在沿著一條精密運籌、精細運作、精準推進的路子,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如火如荼開展的健康脫貧工程幫患病群眾斬斷「窮根」、帶領群眾邁向小康決心的同時,也為受助貧困戶撐起了一片健康藍天。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