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
他這是的寶貝之一大銅鍋,直徑1.85米、深1.1米,是和尚們炒菜所用。
潭柘寺最古老的樹,它就是這顆銀杏樹,又叫帝王樹,栽種於唐代,距今有1300多年。
水從漢白玉雕的龍頭口中流出,沿引水石槽從東側入流杯亭,幾經盤旋之後,從西側流出。
流杯亭內用漢白玉石鋪地,石面上刻有一條彎曲盤旋的石槽,寬、深各約10釐米,其所構成的圖案十分奇特,從南向北看像龍頭,而從北向南看卻又像虎頭,
雙鳳舞塔松也是潭柘寺著名的景點。
觀音殿西側有龍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魚,長1.7米、重150公斤,看似銅,實為石,擊之可發五音。
潭柘寺的塔林分為上塔院和下塔院,都是圓寂高僧的埋葬之地。
虎塔,顧名思義,塔裡埋葬的是一隻老虎。
這是柘樹的葉子,潭柘寺中的柘字就是以他命名,你見過柘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