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潭柘寺 後有北京城 了解北京 除了故宮 這個地方也值得看看

2020-12-07 搞運營的聊生活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這樣的諺語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這個地處北京西郊的寺廟,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拓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

潭柘寺規模宏大,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要知道,北京城裡的故宮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儼然是故宮的縮影,據說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

其實推薦大家來這裡觀光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歷史,學習這座古寺中的一些文化,才不枉了解我們的首都。接下來,我挑幾個結合圖片跟大家說說,如果哪裡說得不準確還請大家指點。

帝王樹

來到潭柘寺一定要去看看帝王樹,是一顆銀杏樹,種植於唐朝貞觀年間,如今已經達到了一千四百多歲的高齡了。整棵帝王樹高達四十多米,直徑就有四米。如此高大的銀杏樹,十足罕見。帝王銀杏樹的帝王名號,則是在清代時期,乾隆皇帝親筆御封的。這也是迄今為止,古代帝王對樹木的最高封號。

由於帝王樹的歷史悠久和帶來的景觀,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樹木,同時也被評為最美銀杏之一。

我在網上看過金秋時節的帝王樹,一片金黃,雖然已年過千巡,缺一點不顯老態,反而精神爽利!再過兩個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猗亭

流杯亭是我國園林中所特有的一種娛樂性建築,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涼亭。中國最早的流杯亭建於三國時期。魏明帝曹在洛陽天淵池「設流杯石渠」,以石渠曲水流觴,歡宴作樂,此後「曲水流觴」就成為一種專門的飲宴娛樂形式,在南北朝時期已相當普遍。許多地方都建有流杯亭,其中最著名的是浙江紹興蘭渚竹林內的蘭亭。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與謝安等41人在蘭亭飲酒賦詩,並結詩成集,由王羲之作序,這就是著名的書帖《蘭亭序》,蘭亭也因此而名聞天下。

北京的流杯亭共有六處七座,即故宮乾隆花園的契賞亭、中南海的流水音亭、圓明園的坐石臨流亭和寄情鹹暢亭、恭王府花園的沁秋亭、北安河七王墳退潛別墅的流杯亭,再有就是潭柘寺的這座猗亭。這七座流杯亭中有四座建在皇家園林和皇家內院之中,兩座建在親王府邸,而這兩位親王也非普通親王可比,恭親王奕訢,他是光緒帝的親父,宣統皇帝的祖父。即使用權是潭柘寺的流杯亭也是建在皇帝的行宮院之中的,以此看來,流杯亭這種獨特的建築在當時皇家所獨有的,此外任何人都是不準建造的。在北京眾多的寺廟中,潭柘寺獨享此榮,可見其他地位之高!

站在兩端看到的圖形不完全一致,一邊看像是龍,一邊看像是虎,好像「一語雙關」。

龍鳳樹

順著山路往上走,回首就可以看到這兩棵樹,很像龍鳳樹。

白皮松

這棵樹,彰顯生命力,不希望被周遭建築困住,欲與天空試比高!

其他精美圖片放送一波

總結:

潭柘寺已經對外開放(我是這周工作日去的),但是不接受現場購票,大家可以自行在電子平臺購買,某團,某大眾等;註:潭柘寺景區暫時每日上、下午預約遊客限額各3000人次

2. 強烈建議大家組個講解器,邊走邊聽,好好學習下;

3.交通還算便利:

3.1 公交:乘坐931路或者m32路到潭柘寺下車即到;

3.2 自駕:自行導航即可,停車場挺大,有停車費,一次10元;

4. 文明禮佛:

相關焦點

  •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潭柘寺到底什麼來頭
    北京的寺廟非常多,如果說北京建寺最早的一座寺廟是哪座?當屬位於北京門頭溝區的潭柘寺,民間素有:現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之美譽。潭柘寺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也就習慣叫它「潭柘寺」。潭柘寺始建於公元316年,距今有將近1700年的歷史,歷盡滄桑。
  • 唯一有武警把守的寺廟—潭柘寺,民間「先有潭柘寺,再有北京城」
    在佛教文化的影響下,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佛教建築和佛教文化遺存,這些遺存景觀也成了許多遊客喜愛的地方。今日將介紹的這座寺院,其地位遠遠超過國內任何一座寺院,即使聞名於世的中外的少林寺也都是甘拜下風,這座寺院便是北京的潭柘寺。這裡是北京門頭溝區的潭柘寺,由於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所以又叫「潭柘寺」。
  • 老北京的傳說: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
    說起潭柘寺真是赫赫有名,不少電影、電視劇都在這裡取景。張一山主演的兒童電影《尋找成龍》,葛優,舒淇、孫紅雷、姚晨、廖凡等人主演的《非誠勿擾2》等都曾在這裡拍攝。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
  •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北京一直是北方軍事重鎮,何時開始興起呢
    說起北京,我們的故事往往鎖定在六朝古都的特殊身份上, 然而從後往前倒,清(1644)、明(1368 )、元(1271 )、金(1115 )、 遼(926) —脈相承,卻與最初的西周燕國(公元前1045到222)整整斷代 了一千多年。而在唐代,也就是公元618-907年,距今一千多年的北京,究 竟什麼樣呢?
  • 北京潭柘寺的秋
    先有潭柘寺,再有北京城平實的描述,卻讓人產生莫大的吸引。想想北京的歷史博大精深,在這之前的潭柘寺一定悠遠流長了。記得在讀書的時候曾經去過一次潭柘寺,這次常駐北京本有細品慢玩的想法,索性,按照時間的順序,先從潭柘寺開始吧!潭柘寺建於西晉公元316年,原名嘉福,後康熙賜名岫雲寺,後有龍潭,前有柘樹,民間故稱潭柘寺。
  • 遊北京潭柘寺
    ,我們開了3個多小時的車,到的時候已經快中午12點了,當天北京的氣溫30度,原以為會酷暑難耐,沒想到進了古寺後,絲毫沒感覺到熱,寺內古樹掩映、松柏參天,讓我浮躁的心慢慢的安靜下來,在石凳上坐著,覺得說不出的寧靜與舒服。
  • 2020遊北京潭柘寺
    >東南部的潭柘山麓,我們開了3個多小時的車,到的時候已經快中午12點了,當天北京的氣溫30度,原以為會酷暑難耐,沒想到進了古寺後,絲毫沒感覺到熱,寺內古樹掩映、松柏參天,讓我浮躁的心慢慢地安靜下來,在石凳上坐著,覺得說不出的寧靜與舒服。
  • 潭柘寺:一個遠離北京喧譁的地方,一個存在了千年的古寺
    潭柘寺:一個遠離北京喧譁的地方,一個存在了千年的古寺老北京人都熟知的一個古寺院,潭柘寺。這個寺院據史料記載,距今差不多有1000多年歷史了,是在那個時期京城地區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廟。寺廟在建寺的初期並不是叫潭柘寺這個名字的。
  •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這寺廟你去過麼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餘公裡。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潭柘寺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來自百度百科)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來自百度百科)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可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 主體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和毗盧閣。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行宮院、萬壽宮和太后宮等。
  • 先有蓮花池 後有北京城!「別樣荷花」盡在豐臺區蓮花池公園
    北京城的建都史就是從金中都開始的。金中都在原薊城地址上向東、西、南側延伸發展,使燕京逐漸成為北方一座較大的都城。元朝統一中國後,正式在北京建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城,便是700多年前,元朝皇帝忽必烈建元大都時奠定的基礎。
  • 潭柘寺:它被譽為皇家第一寺,這座千年古剎真的有千年嗎?
    今天我要跟大家來分享幾個景區故事,那麼這些故事都是關於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可能是中國最牛的寺廟,它在北京城,叫做潭柘寺。潭柘寺是一座千年古剎,可能很多朋友問了,千年古剎真的有千年嗎?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叫做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這怎麼理解呢?
  • 北京口碑最好的4A景區,享有北京城縮影的美譽,如今卻少有人知道
    北京作為我們國家的首都城市,不僅經濟發達而且知名度高更是一座非常受國內外遊客喜歡的一座城市。潭柘寺,是一座自西晉永嘉元年而建的佛廟。北京潭柘寺剛開始它叫做「嘉福寺」,它是佛教傳入首都北京地區後最早修建的一座寺廟,但初時佛教傳教不順利,而後衰敗。直到唐朝,佛教華嚴宗高僧華嚴和尚來此地開山建派,潭柘寺才開始為世人所知從此便開始走向興盛之路。潭柘寺幾經沉浮,潭柘寺的香客多了又少,少了又多,其中不乏王公貴族,也多得是平民百姓。
  • 潭柘寺與定都閣
    上周末,隨單位一部門「團建」活動,去了潭柘寺與定都峰;據說登定都峰可覽北京全景,但那日天氣比較差,能見度不高,遠處一片矇矓。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潭柘山麓,始建於西晉,是佛教傳入北京地區後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廟,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
  • 北京市潭柘寺
    簡要介紹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餘公裡。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形環護,宛如在九條巨龍的擁立之下。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因此這裡氣候溫暖、溼潤,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築依地勢而巧妙布局,錯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點綴期間,環境極為優美。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
  • 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被稱為老北京最美的地方什剎海公園
    >推薦理由:什剎海景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歷史上這裡是寺廟林立的地方,素有"九庵一廟"之說,所以這裡也得名為"什剎海"。什剎海地區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四合院,金絲套地區的大小,南、北官方胡同和、等。它曾是是漕運的終點,被稱為"北京古海港",那時沿岸處處是酒樓歌臺、商肆作坊。現仍有以地安門百貨商場為首的一大批各類零售商店和以烤肉季、為代表的數十家新老餐館。俗話說"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又被稱為"後海"的北京什剎海歷來是老北京人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 到了景山公園,除了在萬春亭俯瞰北京,還有三處地方很值得一看
    初次來北京遊玩的朋友,我想最先想到的便是天安門廣場、故宮以及長城,早上去天安門廣場是為了觀看莊嚴的升旗儀式,到故宮遊玩是為了感受我國古代建築的精美壯麗,去長城我想大部分都是為了那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誓言」,可是那能夠俯瞰北京城的景山公園我們往往會不小心錯過。
  • 北京門頭溝一個鎮,擁有千年古剎潭柘寺,是全國旅遊名鎮
    在北京門頭溝區的東南部,北京市郊潭柘山簏,有一個名叫潭柘寺的鎮。,潭柘寺是北京地區最為著名和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還有「先有十柘,後有幽州"這一古諺,充分說明了潭柘寺建制時間十分悠久,寺院坐落於鎮的西郊潭柘山半腰之上,以山中眾多的龍潭、柘樹得名於潭柘寺,近些年,還被遊客評為北京市18個最佳祈福地之一,院內建築非常雄偉壯觀,擁有十分優美的自然景色,還有許多神奇的傳說流傳至今。
  • 「北京城與文」俯瞰北京古城的色彩 總是異常分明
    這裡不僅有美麗如畫的自然風景更有著悠久博大的人文歷史是遊歷北京城必須要來的地方之一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魯迅這樣描寫故宮:「俯瞰北京古城的色彩。
  • 京郊古剎--北京潭柘寺旅遊景點攻略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 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形環護,宛如在九條巨龍的擁立之下。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因此這裡氣候溫暖、溼潤,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築依地勢而巧妙布局,錯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點綴期間,環境極為優美。
  • 北京潭柘寺門票預約入口:公眾號預約攻略(在線訂票)
    潭柘寺創建於西晉時期(公元307年),是北京地區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北京民間就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說法。從金熙宗之後,歷朝都有皇帝到潭柘寺進香禮佛。自清朝康熙年間起,潭柘寺就成為北京地區規模宏大的皇家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