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中的前門大柵欄,到底是個什麼樣?感受最地道的北京味兒

2021-01-09 騰訊網

前門大街,是老一輩北京人兒時記憶抹不去的記憶,這裡是老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北起正陽門箭樓,南至天橋路口,這條全長845米的大街曾是明清皇帝去天壇、先農壇祭祀的必經之路。著名的大柵欄、鮮魚口都在前門大街的兩側,前一陣由孫紅雷主演的《新世界》也讓更多年輕人認識了曾經馳名中外的大柵欄。看完電視劇,老爸有些懷舊,於是我們決定去轉一圈。

正陽門俗稱前門樓子、大前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也是老北京「京師九門」之一。「前門樓子九丈九,四門三橋五牌樓」,老北京的民謠裡也體現著正陽門的宏偉和它特殊的地位,它的正北,便是壁壘森嚴的皇城。明清兩朝皇帝到天壇祭天,到先農壇行藉田禮,都要從這裡經過,這條路也是曾經的御路。

有著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前門大街兩側,布滿了百年以上的老字號,全聚德烤鴨、都一處燒麥、六必居醬菜、瑞蚨祥綢布、內聯升鞋店、同仁堂藥鋪、天福號醬肘子、張一元茶莊、月盛齋醬肉等等,盡顯著這條街上曾經的榮耀。乾嘉時俞清源在《春明叢談》中描繪前門大街的熱鬧:「珠市當正陽門之衝,前後左右計二三裡,皆殷商巨賈,前門大街設市開廛。凡金銀珠寶以及食貨如山積,酒榭歌樓,歡呼酣飲,恆日暮不休。」

疫情時期的前門大街沒有了平日的摩肩接踵、人頭攢動,卻是拍老字號的最佳時機。有著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全聚德烤鴨無疑是中國對外的一張名片,別說是外地人來北京遊玩想嘗一嘗,老外來中國也都不會放過呢。不過疫情期間不能聚餐,所以堂食只有工作餐,要吃烤鴨只能打包帶走了。

1891年,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對天福號醬肘子鍾愛有加,還特賜了天福號一塊進宮腰牌,下旨每日按量供應,從此天福號醬肘子成了清宮御宴的一道名吃,享譽京城。

相傳乾隆17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乾隆帝微服私訪回京途經前門大街肚子餓了,當時所有的店鋪都已關門,只有一家酒鋪亮著燈,於是進店用膳。由於覺得燒麥好吃,便和店主閒談起來。乾隆詢問店名,店主回答:「小店沒有名字。」於是乾隆說:此時京城開門的就你一家,「就叫都一處吧!」乾隆回宮後親筆題寫了「都一處」店名,將其刻在匾上,幾天後由宮中派人送來這塊虎頭匾,店主才驚嘆原來那晚用餐的是皇帝啊,從此「都一處」也火了起來。

前門大街如今是步行街,只有老北京的叮噹車可以「招搖」過市。寫著「前門一號」的叮噹車從眼前駛過,仿佛帶著歷史的過往在歲月中繼續前行。

如今前門大街上的很多老字號門前,還有可以讓遊客參與拍照的雕像,雖然還要帶著口罩合影,但國內疫情控制的已經很好了,老爸老媽還是很開心的。

一看這個雕像就知道是家鞋店,沒錯,就是同陛和老北京鞋店。之前去荷蘭的時候,到處都能看到荷蘭的民族特色商品木鞋被放大後,讓遊客參與拍照的樣子,既能讓遊客快速記住這個國家的特色,還能有效地拉動商品購買。當時我覺得國內也應該多多效仿,現在看來前門大街這點上做的也還不錯。

前門大街上最有名的,當屬大街西側這「大柵欄」了,注意發音可不是字面的發音,而是大(Dà)柵(shí)欄(làn)兒(er)。老北京有句順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橋,買東西到大柵欄。」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北京還沒有什麼商業街,父母帶著逛大柵欄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大柵欄裡也是雲集了眾多北京老字號商鋪,老北京流傳的順口溜「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說的都是早年間大柵欄的地位和繁華景象。當時這裡不僅是商業中心,還是金融中心,有許多鑄造銀子的爐房,以及錢莊、銀號等,清末時最為繁盛。

大柵欄1號的「祥義號」創始於清光緒二十二年 (公元1896年),距今有著一百多年歷史,是由當時浙江杭州著名的絲綢商賈世家馮氏家族傳人馮保義,與慈禧手下的太監總管「小德張」(本名張祥齋)共同創辦的綢緞店。因創辦人身份顯赫,做工質量皆上乘,製衣業務深入清朝內宮,引得京城的達官顯貴也都來此定做服裝。清末民初,祥義號一躍成為了北京綢布業「八大祥」之一。

始建於公元 1853年(清鹹豐三年)的「內聯升」一直都是手工布鞋愛好者追捧的對象。這裡的特色當屬「千層底」,據說每平方寸會用麻繩納81-100針,針碼分布均勻,完全手工,可見技術之精湛。從1860年起,這裡就時不時地會迎來一些金髮碧眼的客人,穿著皮鞋的他們,看到這樣的鞋子時頗為驚奇。如今很多青年人也視穿一雙內聯升的布鞋為很時尚的事情。

大觀樓是北京第一家電影院,民國初年開業的,中國首部電影《定軍山》就是在這裡上映的。

路遇一家子來逛前門大街的,小朋友穿著白雪公主的衣服很是可愛,這一家子女士的口罩樣式也很漂亮。

鮮魚口本是一條美食街,以往都會有很多人買著小吃邊吃邊逛,尤其是小朋友。如今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看著商家焦急無奈的眼神也真挺心疼的。前門大街經歷了浮浮沉沉幾百年,雖然翻修之後總被詬病,但那些老字號依然代表老北京的靈魂,希望疫情快快過去,一切都能回到往常的模樣。

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相關焦點

  • 淺談北京前門大柵欄,著名的商業街,曾經是京城的娛樂中心
    大柵欄,讀做「大石爛兒」地處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街區中的購物,餐飲,娛樂和其他商店接連排列,其中包括老品牌,這是體驗北京文化的必備條件。它曾經是北京的娛樂中心。
  • 老北京的記憶——前門大柵欄
    關於大柵欄的名字我當然不是第一次聽說,然而真正走到北京前門大柵欄去逛,這是我的第一次。大柵欄的名字很特別,雖然是大柵欄三個字,北京人卻都念成「Da Shi Laner」,好像就是大拾爛兒,至於什麼原因我沒有考究,總之這裡是最能感受老北京味兒的一條商業街,想要尋味老北京,大柵欄應該是很多人都會推薦的一個地方。
  • 淺談北京前門大柵欄,著名的商業街,曾經是京城的娛樂中心
    大柵欄,讀做「大石爛兒」地處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街區中的購物,餐飲,娛樂和其他商店接連排列,其中包括老品牌,這是體驗北京文化的必備條件。它曾經是北京的娛樂中心。
  • 前門大柵欄的新風景
    1997年時的前門大柵欄,眾多北京老字號雲集於此┃ 記憶中的楊梅竹斜街我是無意中發現楊梅竹斜街的。那大概是2006年,我和朋友去琉璃廠的中國書店買書,然後順著琉璃廠東街繼續向東散步。經過一小段拐彎就來到了另外一條悠長的胡同。它乍看上去和普通的胡同沒有區別,實際卻充滿了許多頗有特點的建築。
  • 北京:疫情之下的前門大柵欄
    3月13日,兩名遊客在前門大街合影。(中國日報記者 魏曉昊 攝)中國日報3月13日電(記者 魏曉昊)2020年3月13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前門大柵欄遊客較往年減少很多,眾多老字號店鋪尚未恢復營業。
  • 逛皇城腳下最繁華的商業街,老字號雲集,感受最地道的北京味兒
    前門大街,是老一輩北京人兒時記憶抹不去的記憶,這裡是老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北起正陽門箭樓,南至天橋路口,這條全長845米的大街曾是明清皇帝去天壇、先農壇祭祀的必經之路。著名的大柵欄、鮮魚口都在前門大街的兩側,前一陣由孫紅雷主演的《新世界》也讓更多年輕人認識了曾經馳名中外的大柵欄。看完電視劇,老爸有些懷舊,於是我們決定去轉一圈。
  • 前門大柵欄,你最喜歡的小吃是啥?
    迄今500餘年的前門大柵欄,似一部北京商業發展史,從前門向廣大遊客徐徐展開。其中,最引人留戀的就是歷百年不衰的各種美味小吃。雖然前門沒有「小腸陳」,但一樣有堅守幾十年的滷煮店(陳記滷煮小腸),售票員阿姨永遠板著一張臉,北冰洋汽水永遠都是首選,不吃蒜的話,這滷煮算是無法享受了。
  • 國內提起北京前門大柵欄幾乎無人不曉
    北京最古老的商業街大柵欄,位於前門商業區中心,濃濃的北京特色建築。以及老字號商鋪,大柵欄一帶一直是老北京的商貿繁華之地,國內提起北京前門大柵欄幾乎無人不曉,就是在國際上也很有名氣。是感受京味文化和歷史的最佳選擇
  • 前門大柵欄 老字號復工
    原標題:前門大柵欄 老字號復工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前門大柵欄遊客較往年減少很多。4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前門商業街看到,隨著北京市疫情防控取得進展,部分老字號店鋪已恢復營業,遊客也趁著晴好天氣做好防護來到大柵欄遊覽。   圖為遊客抱著孩子走出前門步行街。
  • 逛皇城腳下最繁華的商業街,老字號雲集,感受最地道的北京味兒
    前門大街,是老一輩北京人兒時記憶抹不去的記憶,這裡是老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北起正陽門箭樓,南至天橋路口,這條全長845米的大街曾是明清皇帝去天壇、先農壇祭祀的必經之路。著名的大柵欄、鮮魚口都在前門大街的兩側,前一陣由孫紅雷主演的《新世界》也讓更多年輕人認識了曾經馳名中外的大柵欄。看完電視劇,老爸有些懷舊,於是我們決定去轉一圈。
  • 此時此刻,北京前門大柵欄少見遊客,老字號集體按下了暫停鍵!
    北京前門和大柵欄商業街,一向是外地遊客進京旅遊的必打卡之地,平日裡來這裡參觀的遊客數以萬計,可以說摩肩接踵,人流密集。因為這裡代表著老北京的文化和傳統,匯聚著上百家老字號店鋪,著名的大前門和前門大街牌樓和商街都是非常理想的旅遊紀念照拍攝點。
  • 北京前門大街和大柵欄的另一種風格:PageOne書店的文藝清新
    北京前門西側大柵欄地區開業了文藝氣息PageOne書店,與前門大街的熱鬧繁華風格完全不同。北京的前門大街已經被打上了一些固有的標籤,比如北京市中心、遊客多、摩肩接踵、繁華。PageOne書店的文藝清新給了繁華的北京前門大街和大柵欄的另一種風格。北京繁華的前門大街如圖所示。
  • 北京市中心的文化地標,中國式體驗街區,前門大柵欄和北京坊
    北京的文化地標都有什麼值得去看看的,我這次推薦前門大柵欄,雖然它被很多人忽略了,所以我決定提一提它,因為它已經不是我小時候的大柵欄,近些年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前門這一片地區是交通集散地也是歷史觀光區,既有北京重要的歷史建築、也有特色商業街,體現了老北京的民俗文化。
  • 此時此刻,北京前門大柵欄少見遊客,老字號集體按下了暫停鍵!
    北京前門和大柵欄商業街,一向是外地遊客進京旅遊的必打卡之地,平日裡來這裡參觀的遊客數以萬計,可以說摩肩接踵,人流密集。因為這裡代表著老北京的文化和傳統,匯聚著上百家老字號店鋪,著名的大前門和前門大街牌樓和商街都是非常理想的旅遊紀念照拍攝點。
  • 探訪無人前門大柵欄,由傷感變為感動!正好說說那些老字號
    ,這種清靜的場面讓人傷感又感動……到北京旅遊的人們一定要到前門大柵欄逛逛,這裡從來就沒有見不到人的時候。這次疫情京城整體防疫,前門大柵欄難得看到無人的場景。目前,北京疫情接近尾聲,我於3月17日到此探訪,想要記錄一下京城疫情期間的城市狀況,為後人留下一些寶貴資料。從南口走進前面大街,清靜優雅,可見幾個打掃衛生和路口守護執勤的保安,一切那麼肅靜,有些不習慣,感覺就是我一人的世界。
  • 視點|又見鐺鐺車 北京前門大柵欄逐漸恢復往日生機
    隨著疫情的控制,北京前門大柵欄步行街的鐺鐺車在停運了數十日後,經過幾天的試運營於5月7日正式恢復運營。5月13日,行駛在北京前門大柵欄步行街上的鐺鐺車。5月1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前門大柵欄步行街上看到,隨著天氣的變暖,這裡的遊客也相對有所增加。5月13日,前門大柵欄步行街上的遊客有所增加。5月13日,因為還在度情期間,前門大街的保潔員不分時間段的消毒各個角落。
  • 前門大柵欄,你的喜歡點心是什麼?
    到目前為止,已有500多年歷史的前門大柵欄就像一部北京的商業發展史,從前門開始到遊客徐徐。其中,最懷舊的是各種美味零食。雖然前門沒有「小腸陳」,但他也有一家燉肉店(陳記燉小腸),這家店持續了幾十年,導體阿姨總是有一個面,北冰洋蘇打永遠都是是首選,如果你不吃大蒜,你就不能享受燉肉。前門有多少家炸醬麵店?沒有統計數字,但每次我去北京出差,我總是忘不了這個,有筋的麵條,美味的油炸醬,直到北京我才能吃到這種味道。
  • 老北京不止前門一處「大柵欄」 鐘聲胡同也曾叫大柵欄
    2014年12月5日,前門大街的「大柵欄」可謂家喻戶曉,它是京城最古老且最為繁華的商業街區,曾有「繁華市井何處有,大柵欄內去轉遊」之說。其實,歷史上的北京稱「柵欄」的地方有多處,除了位於前門外的「大柵欄」,還有雙柵欄、橫柵欄、鐵柵欄、三道柵欄……
  • 前門與大柵欄正對著的美食一條街,北京值得遊覽的歷史街區之一
    鮮魚口胡同位於北京市前門地區。鮮魚口胡同在前門大街的東側,大柵欄在前門大街的西側,兩條街正對著。鮮魚口胡同的成名比大柵欄要早,但它的名氣卻沒有大柵欄大。去前門大街遊玩的遊客肯定會去大柵欄,但不一定去鮮魚口。但現在的鮮魚口一樣值得遊覽。
  • 康熙、乾隆年間,北京不少胡同都設有柵欄,前門大柵欄因何出名?
    問及北京人,大多也是這樣解釋:前門的大柵欄,原名廊房四條,清代康熙、乾隆年間,為加強治安,在京城的外城各街巷設柵欄,廊房四條的柵欄十分高大,人們即以大柵欄為街的代表。經過眾口相傳,久而久之,大柵欄的俗稱取代了廊房四條的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