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ricity助力中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

2020-12-16 太平洋汽車網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EC)發布中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簡稱 「國標」 或 GB 標準),其中WiTricity 的專利技術在其中發揮奠基作用。

近四年來,WiTricity 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展開合作,協助中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化。WiTricity 擁有全球 1400 多項已頒發和申請中的專利,其中的 20 項中國專利是國標系統的核心專利。

中國汽車製造商及一級供應商,依據國標可以開發、部署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方案。已獲批的新標準將成為汽車和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部署的重要市場推動力。WiTricity 已與國標標準委員會在若干重大技術問題上緊密合作,包括努力使中國標準與將於 2020 年和 2021 年發布的其他國際標準(SAE J2954,ISO 19363,IEC 61980)保持一致。

無線充電讓充電變得像即停即充一樣簡單,確保駕駛員無需擔心電池電量和續航裡程。採用 WiTricity 磁共振技術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可以做到與傳統有線充電相似的功率、傳輸效率和充電速度。電動汽車無線充電不僅方便,而且對於未來的自動駕駛車輛(如無人駕駛計程車或無人駕駛貨車)的自動充電更是至關重要。

WiTricity 與中國一級供應商也積極展開合作,協助它們設計並實現符合中國國標的系統。目前浙江萬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萬安)和安潔無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安潔)已獲得 WiTricity 公司的技術和行業領先的設計授權,其中也包括了異物檢測、位置檢測和通信等關鍵輔助功能。萬安和安潔開發並商業化高效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將其銷售給中國市場的領先汽車製造商品牌。(文:太平洋汽車網 楊高宇)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 基於WiTricity無線充電技術
    據外媒報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EC)批准並發布了一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據悉該標準將會基於美國WiTricity公司開發並獲得專利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這是當前無線充電效率最高的技術。據悉,這一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的制定,是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CEPRI),中國汽車技術與研究中心(CATARC)、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EC)與WiTricity公司合作的結果。
  • 為電動汽車研發無線充電技術,做這件事的 WiTricity 前景如何?
    編者按:電動汽車前景大好,然而廣泛應用也有煩惱,充電問題與續航能力是消費者心頭的兩大顧慮。WiTricity作為無線充電技術領域的先行軍,十年磨一劍,厚積薄發,助力電動汽車推廣發展。目前,在路行駛的車輛中只有大約1%是電動汽車,但各方都認為電動汽車將會飛速發展,到2030年將會成為主流。一些汽車製造商,比如沃爾沃,未來的生產銷售計劃很可能只包括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英國、法國、中國、挪威甚至德國都有打算逐步禁止銷售化石燃料汽車。
  • WiTricity籌集了3400萬美元來擴大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業務
    WiTricity是從事無線充電技術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宣布完成了3400萬美元的投資。本輪由第1階段風險投資公司牽頭,由風口浪尖的無線電力未公開參與,但我們的注意力被一抓「戰略投資」由三菱公司通過其美國子公司,三菱商事株式會社(美洲)。
  • 「專利解密」近場耦合無線充電,高通協作WiTricity布局電動汽車市場
    【嘉德點評】高通公司提供的基於電磁感應式的電動汽車近場無線充電系統,底座充電系統可以放置於購物中心、工作場所等停車區,停車的同時順便滿足了充電需求,大大改進了用戶的方便度,另外,電動汽車測還可作為分布式存儲裝置以穩定電網系統,推動車聯網與萬物互聯的發展。
  • 基於WiTricity技術 無線充電國標出臺
    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EC)批准並發布了一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該標準基於美國WiTricity公司研發並獲得專利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據報導,該標準將於2020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 WiTricity併購高通旗下電動車無線充電業務,將在中國落地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類似。這一技術應用了磁共振原理。汽車底盤需要安裝相關裝置,與鋪設在停車位地面上的充電板進行非接觸式耦合,以形成電磁場,實現電能的傳輸。屆時,司機只需要把車開在停車位上,充電自動進行。無線充電設備的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7kw,超出常見的交流充電樁7kw的功率。
  • 七家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大比拼
    為了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汙染,電動汽車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大力推廣。目前,由於電池容量及充電基礎設施等條件的限制,充電問題成為電動汽車發展過程中而臨的最主要的瓶頸問題。由於無線充電技術可以解決傳統傳導式充電面臨的接口限制、安全問題等而逐漸發展成為電動汽車充電的主要方式。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 厲害的你,咋不充飛機呀?!
    今年10月份在香港舉行的2016電動方程式錦標賽上(Formula E),來自美國高通公司的Halo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讓人眼睛一亮。技術的原理是利用磁共振感應,在地面充電板和電動汽車充電板之間傳輸能量,基本上可以實現「即停即充」,非常方便。
  • 三菱投資WiTricity,推動無線充電
    ,推動無線充電[車友頭條-車友號-電車圈]   為插電式汽車銷售無線充電系統的公司WiTricity宣布,三菱公司正投資WiTricity。三菱公司投資的具體金額沒有披露,但這是最近完成的3400萬美元投資的一部分,是通過這家日本企業巨頭的美國子公司進行的。
  • 互操作性評價新方法,加速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規模化應用
    目前,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是電氣工程領域前沿熱點問題之一。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存在多方面問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間的互操作性問題日益突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互操作性是指任意供電設備和電動汽車之間可以在符合相關規範的基礎上,通過磁場以安全、高效的方式進行無線電力傳輸的能力。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中,存在多個方面的互操作性問題:不同電路拓撲之間、不同線圈類型之間、不同功率等級之間、不同距離等級之間、不同廠家產品之間等。
  • DAIHEN利用WiTricity無線充電技術在日本進行太陽能移動演示
    WiTricity 是一種用於遠距離無線功率傳輸的技術,它是由日本電力傳輸的全球領導者 DAIHEN Corporation 領導的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下一代電動交通演示的核心。自 2016 年成為合作夥伴以來,DAIHEN 授權 WiTricity 的技術在工廠和工業環境中將電動汽車(EV)和自動導引車(AGV)的無線充電站商業化。DAIHEN 一直在使用 WiTricity 的 DRIVE 11 無線充電系統作為其自己的電池電動和混合電動車輛符合標準的無線充電器產品線的參考設計。
  • 無線充電技術公司WiTricity融資3400萬美元 三菱集團參投
    原標題:無線充電技術公司WiTricity融資3400萬美元 三菱集團參投   為了讓電動汽車更加容易使用,吸引大眾
  • 杜拜成功測試SMFIR無線充電技術 讓電動汽車邊開邊充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月13日,杜拜道路交通運輸管理局(RTA)宣布,利用形磁共振技術(Shaped Magnetic Field in Resonance,SMFIR)成功對運行中的電動汽車和公交車進行了動態無線充電測試。今後,杜拜的電動公交車和電動汽車可以在路上邊行駛邊充電了。
  • 許阿義談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
    在此背景下,10月22日,作為第六屆海西(廈門)國際新能源產業博覽會暨高峰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技術發展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廈門、蘇州、杭州、深圳等地的業內企業就動力電池、無線充電、新化工新材料等領域進行技術探討和趨勢分析。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技術發展論壇上,業內專家就動力電池組的研發測試評價與生產過程檢測等進行交流探討。
  • GB/T 38775.1-2020 英文版/English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通用要求
    GB/T 38775.1-2020 英文版/English/翻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3.4電動汽車無線充電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將交流或直流電網(電源)通過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提供電能,也可以為車載設備供電。
  • 世界上第一條無線充電電動公交汽車線路在德國柏林運營
    8月31日,德國柏林公交公司(BVG)將4輛型號為Solaris Urban 12 electric ,裝載了龐巴迪公司感應式PRIMOVE充電系統和Vossloh kiepe 公司的牽引裝置的電動公交車投入運營,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在首都投入運營的無線充電電動汽車線路,成為柏林電動汽車發展史上的裡程牌。
  • 電動汽車傳導式充電接口全球標準介紹
    電動汽車的發展正在推動汽車,電力及能源產業的變革。在這一新興產業中,標準化的進程至關重要,比如關於電動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之間的充電接口標準,就影響了不同車型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電網之間如何快速,簡便的進行電能的補充。  目前全球主要採用的傳導式充電接口系統有:  IEC 62196-1,2:2012年1月發布,主要被歐洲國家所採用的交流充電標準。  IEC 62196-3:目前還在制定過程中,預計2014年制定完成。
  • 日本環線巴士試運行的啟示——電動汽車普及的關鍵是「無線充電」
    其中的一輛巴士是由早稻田大學等開發的既能連接電源充電又能無線充電的電動巴士。這條線路比較短,一周8km,需要40分鐘左右,每天4趟。純電動汽車(EV)普及的關鍵在於蓄電池的進步。目前蓄電池面臨的課題是降低成本,以及提高輸出密度以延長續航距離,而EV普及的另一個關鍵是充電技術。其中,「無線充電」備受關注。
  • GB/T 38775.5英文版/翻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電磁兼容性
    ChinaAutoRegs|GB/T 38775.5 英文版/English/翻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第5部分:電磁兼容性要求和試驗方法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Part 5: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requirements
  • 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及充電裝置、儲能技術展覽會
    前  言 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及充電裝置、儲能技術展覽會旨在通過集中來自整車製造、電池研發及應用、充電設施建設及服務、電網建設與改造等產業鏈各個環節上的優秀資源,搭建電力、石油等能源行業與汽車行業之間的資源互補性流通的橋梁,吸引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為中國乃至世界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提出各種全新的解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