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軍中的駐外大使:脫下軍裝搞外交,武仗不打打文仗

2020-12-16 劉明生說長徵

軍事與外交本為一體,當一個國家日益強盛起來,外交便成了推動發展的第二隻手。

俗語有言:「弱國無外交」,老革命家們豈能不懂這個道理。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安邦固本,軍委決定組建一支以軍隊幹部為骨幹的外交隊伍。

這些走馬上任的外交官,脫下軍裝搞外交,武仗不打打文仗,身上的將軍風採絲毫未減,同樣揚了我國國威。

國內第一批的將軍大使選用了兵團級的幹部,共計11位,分別是黃鎮、耿飈、袁仲賢、韓念龍、王幼平、姬鵬飛、彭明治、倪志亮、譚希林、曹祥仁以及馮銥。

客觀來說,「將軍大使」的名諱只是統稱,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並未參加1955年的解放軍授銜儀式。

倘若要較真的話,建國伊始,不論批次,開國將軍中的駐外大使,其實是彭明治、倪志亮、譚希林三位中將,以及謝甫生、劉新權、仲曦東、劉春、王若傑、李耀文、劉振華、柴成文八位少將。

將領太多,為避免大家弄混,就不挨個細說了。我們著重挑彭明治、倪志亮、譚希林來聊一聊。

做外交官得膽量過人

彭明治和譚希林是湖南人,分別來自常寧和長沙。

彭明治

彭明治出生於1905年,20歲時入黨,參加過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鬥爭 ;長徵;平型關戰役及廣陽、呂梁、淮陰、淮安、保安山戰役;秀水河子殲滅戰、四平保衛戰以及平津、衡寶、廣西、湘桂邊等戰役。

這些戰役懂軍事的人都知道分量,不甚了解的人,可能也略有耳聞。

剛開始革命時,彭明治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擔任排長,1930年正式加入紅軍隊伍後,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從連長升為了師參謀長。

在此期間的大小戰役他都參加了,因表現突出才被上級賞識。

參謀長並非誰都能當,得有勇有謀者才能勝任。

一般情況下,參謀長得整理戰鬥信息,為首長提供資料與相關建議,最終經首長授意,向下方布置具體的戰鬥任務。

長徵前後,彭明治積攢了當參謀長的些許經驗,所以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也多次被任命為參謀長,膽量方面不用再過多的誇讚。

譚希林出生於1908年,父母是制陶工人。

早在17歲時,他就有了投身革命的想法,不僅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還在同年參加了「五卅」反帝運動的罷工鬥爭,並於第二年的一月份轉入中國共產黨。

他和彭明治一樣,都是紅一方面軍的將領。

只不過在蘇區時,他慘遭構陷,被開除了黨籍,所以歷次反圍剿和長徵時,他的職務都不是很高。

這盆髒水一直到陝北會師後才得以洗淨,恢復黨籍的他在投入抗日戰場時,也基本上是參謀長、政委和司令員等職務。

長徵途中,他身為工兵,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抗日戰場上,他率部積極反掃蕩,解放戰爭中成功解放青島。

遇到誤會他沒有埋怨,而是繼續為黨和人民效忠,在戰場上身先士卒,他的膽量也過硬。

倪志亮出生於1900年,是開國將帥中唯一的北京人,加入的是紅四方面軍。

26歲時他被黨組織接納,成為共產黨。

土地革命時期,實戰方面他擅長遊擊,理論方面,他擔任紅四方面軍參謀長及紅軍大學校長,教出了不少英雄豪傑。

紅軍長徵前,紅四方面軍在四川一帶名聲響亮。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開闢,有倪志亮的一份功勞。

抗戰爆發後,知名的晉冀豫軍區是他一手組建的,解放戰爭時,他率部解放了齊齊哈爾。

三位將領一身虎膽,威名赫赫,這便滿足了委任外交官的第一個條件——膽識過人。

做外交官腦子好用

半生戎馬的這幾位將軍,是經過軍委們層層篩選才挑出來的外交官。

他們在軍事和政治上的策略與經驗都十分豐富,自身的談吐、禮節也到位,是不置可否的門面擔當。

那麼,上級在當時是如何評估出他們具備以上提到的素養的?這也與他們過往的經歷有關。

總結下來,雖然是常常上戰場的硬漢,但是腦子得好用,必須善於周旋、巧舌如簧,才能出任駐外大使。

在數以千計的開國將帥中,黃埔軍校畢業的只有33名,其中元帥兩名,大將三名,上將八名,中將十名,少將十名。

彭明治、倪志亮、譚希林佔了裡頭的三個名額。

在當時,黃埔軍校是國內較為出名的軍官院校,國民黨的大多數將領都在裡面學習過,除此之外就是各地的講武堂,也有不少軍事奇才出身於此。

能考進黃埔去,或是經人介紹進去的,都有一定的本領。

從1924年3月27日開始,每期共七個月,內部學子學習理論與實操,畢業後便可以按照待遇,分配工作,在國民革命軍中大放異彩,參加北伐等戰鬥。

彭明治是黃埔一期生,倪志亮是黃埔四期生,入步兵科進行學習,譚希林是黃埔五期生,入工兵營學習。

有句話說得好,一期和四期出人才,其實不假。

第一期的學子由於是直接在廣州招收,且是頭一次招收,所以標準定得很嚴,只錄取了將近500名學生。

這些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參差不齊,以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佔絕大多數,極少有地主、劣紳與軍閥後代。

四期生中,出身無產階級的佔百分之二十八,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佔百分之五十四,民族資產階級佔百分之十八。

因此,倪志亮結交的大多數都是同一階層的朋友,志向也趨於一致。

倪志亮

彭明治兒時有沒有入過學堂,我暫時沒有查到具體的資料,但倪志亮小時候讀過四年的私塾,有點讀書識字的底子,還當過陝軍第一混成旅炮兵營的文書。

譚希林的文化水平更高一些,6歲起入長沙縣立第4小學讀書,畢業之後,先後考入湖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附屬乙種工業學校、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學習,18歲棄筆從戎,成功考取黃埔軍校。

他們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稱得上是儒將。

而且,革命之後,組織上經常空出時間讓他們去學習。

長徵快要結束時,彭明治就被要求,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深造。

因他們都是黃埔出身,再加上肚子裡多多少少有些墨水,與人說話時才能氣定神閒,不至於露怯。這便成就了委任外交官的第二個條件——腦子好用。

黨將光榮的任務交到了他們的身上,並在出發前開辦了學習班,幫助將領們學習外語。

譚希林

最終,四野13兵團副司令員彭明治出使波蘭,四野中南軍區軍政大學副校長倪志亮出使朝鮮,三野山東軍區副司令員譚希林出使捷克斯洛伐克。

人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將軍大使。

雖然,文章開頭提到的部分將領,因外交事業未能評定軍隊級別,影響了授予軍銜,但是不論有沒有軍銜,他們都是中國早期的外交官,對祖國所做的貢獻不容置疑。

本文由劉明生說長徵【劉尚悅】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中將譚希林:我國首批駐外大使之一,笑稱「吃西餐比炸碉堡還累」
    01 從武官到文官,將軍變身外交官在奉命前往捷克斯洛伐克擔任外交官的前夕,周恩來對譚希林說:「外交官也是不穿軍裝的解放軍呢。」去往海外做大使,對於譚希林同志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將被稱為『將軍大使』!
  • 大國軍事外交的核心力量——駐外武官都是什麼級別?
    在我國駐外大使館裡,不僅僅有我們日常所見的大使、公使、參贊們,還有身著「戎裝」的軍事將官,同樣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權。一、職責駐外武官是我國武裝力量的外交代表,是大使的軍事助手。主要負責協調我國與所在國的軍事聯繫,加強雙邊合作。派駐的武官數量並不是獨身一人,也有同行的其他軍事人員。
  • 脫下軍裝的「拓荒牛」
    (原標題:脫下軍裝的「拓荒牛」) 他投身通信行業17
  • 老照片揭示我軍首批駐外武官派遣之謎
    照片背景:新中國建國之初,為適應迅速到來的與友好國家建交的大好形勢,中央軍委決定從各野戰軍調集大量幹部,擬從事外交工作。在北京成立了兩個訓練班,即「駐外大使訓練班」和「駐外武官訓練班」。其中「武官班」由軍委情報部組織領導,外交部協助,主要負責人有李克農(時任副總參謀長兼軍委情報部長和外交部副部長)、劉志堅(軍委情報部副部長,具體負責訓練班工作)。
  • 戰狼2:冷鋒脫下軍裝一腳踢死惡霸,怎麼看待這種行為?
    戰狼2:冷鋒脫下軍裝一腳踢死惡霸,怎麼看待這種行為?《戰狼》是由吳京自導自演,餘男、斯科特·阿特金斯等中外當紅明星主演的軍事動作片。冷鋒為了死去的戰友脫下軍裝怒踹惡霸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你怎麼看待這一踢?
  • 當選總統拜登打算從娛樂圈挖人出任駐外大使?
    原標題:拜登打算從娛樂圈挖人出任駐外大使?(見習記者欒若曦)據《國會山報》援引《好萊塢記者報》消息,當選總統拜登正在考慮駐外大使人選,其中電影製片人傑弗瑞·卡森伯格和迪士尼執行長羅伯特·伊格爾都在考慮之列。卡森伯格曾在1984年到1994年期間擔任迪士尼工作室的主席。
  • 新中國第一個外交傳奇往事
    記憶並不塵封,那些外交往事依然激勵著並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外交工作者為中國崛起而奮勇前行。外交部迅速組建歸功於周總理邊招人邊工作出了「將軍大使」提起新中國的外交事業,不能不提首任外交部長周恩來。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宣布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這一天也就成為新中國外交部成立的日子。
  • 駐外武官中為何只有他們是少將?
    (資料片)      近日,據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官網消息,中國駐日本國防武官徐新華出席2017年日中友好新年會,上述消息顯示,徐新華少將已經接替徐斌少將出任駐日大使館國防武官。原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國防武官的楊旭光少將已經接替張平少將出任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國防武官。  「武官」在新聞中並不多見,想必不少人對此比較陌生。每個建交國都有武官在駐嗎?
  • 親美離歐,德國新任駐波蘭大使險遭拒絕入境,駐外使節任命咋回事
    甚至直到8月30日,波蘭政府也僅僅只是表態稱,此事仍在進行過程中。 波蘭媒體則大膽進行了猜測,表示華沙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洛林霍芬的父親曾是「希特勒的副官」,而他本人也是一名「間諜」。 波蘭憑啥拒絕德國大使入境?一國駐外大使的人選如何確定?互派外交使節需要由兩國共同協商嗎?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關於駐外使節任命的那些事兒。
  •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李姓,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是我國人口第二大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李姓也是第二,有110位開國將軍。其實李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在1955年的時候是排第一,不過在1955年後,李姓僅有38人晉升為少將,而張姓有49人晉升為少將軍銜,就這樣,開國將軍姓氏排名下調到第二。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李姓五位百歲開國將軍分布在四個省份,山東籍最多,有兩位。
  • 國內「最含蓄」的一所大學,80%畢業生擔任「駐外大使」,金飯碗
    導語:國內「最含蓄」的一所大學,80%畢業生擔任「駐外大使」,金飯碗高考結束後,學生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高考分數,分數的高低直接決定能夠進入好的大學學習,在中國的大學很多,同時也是分了不同的級別,有重點大學,也有普通的本科
  • 胡姓開國將軍大全:胡姓有多少開國將軍?一目了然!
    姓氏是一個家族的血緣符號,蘊含著歷史密碼,隱藏著文化玄機,是中國人永遠割捨不掉的家族情懷。胡姓開國將軍大全:胡姓有多少開國將軍?一目了然!新中國開國將帥中,山西籍的有45人,抗戰爆發後,山西是全國抗戰的重要戰略支點,八路軍三大主力挺進山西,創立了敵後抗日根據地。山西八路軍太行紀念館位於武鄉縣城,是全國唯一一座反映八路軍抗戰歷史的大型綜合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山西有胡姓開國將軍2人。
  • 兵支書唐軍海:脫下軍裝還是一個「兵」
    金山上寨村書記唐軍海在村卡口檢查卡口出入登記情況 金山上寨村書記唐軍海正在查看無花果生長情況 金山上寨村書記唐軍海正在田間地頭查看丹參生長情況 金山上寨村書記唐軍海正在田間地頭講解種植丹參知識 膠東在線6月28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畢富義)「軍裝在身
  • 徐州籍開國將軍一覽:江蘇籍開國將軍,徐州籍最多!
    此前,筆者的稿件有誤,其實江蘇不止7位開國將軍。江蘇有1位中將和16位少將。1955年首授開國將軍有吳人鑑中將(1909年出生,江蘇省常州市人)和周文在少將(生於1906年,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梅嘉生少將(生於1913年,江蘇省直管丹陽人),其他的14位開國將軍均為晉升少將。徐州籍開國將軍一覽:江蘇籍開國將軍,徐州籍最多!
  • 王姓開國將軍102位,五位百歲開國將軍,他享年107歲,最長壽!
    王姓開國將軍數量,姓氏排名第三,有102位開國將軍,1955年有王樹聲大將,王 平、 王 震、 王宏坤 、王建安、王新亭5位上將、10位中將以及48位少將,總計有64位開國將軍。當時王姓的開國將軍,也是在各姓氏中位列第三。1955年李姓有72位開國將軍,張姓有71位開國將軍。1955年後,王姓有38人晉升,成為開國將軍第三大姓氏。
  • 黃鎮:將軍大使的詩情--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黃鎮:將軍大使的詩情當時,新中國首批駐外大使回國述職,周恩來總理安排大家南下乘船遊覽長江采石磯。時任華東軍區司令員的陳毅在船上吟出的這首小詩,道出了一個「秘密」:一向不顯山露水的中國駐匈牙利首任大使黃鎮將軍原來是多才多藝的大才子。  黃鎮,乳名百知,又名佩寰,1909年出生於素有中國「文都」之稱的安徽桐城縣東鄉。6歲入塾讀書,深受古樸悠久的桐城文化的影響。他的啟蒙老師楊繩武是位民間藝術家,工詩善畫。
  • 汪姓有多少開國將軍?汪姓開國將軍大全,告訴您答案!
    1955年-196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被授予少將或以上軍銜的統稱開國將軍,有1614位開國將軍,家族文化延續了幾千年,是中華文化根本,對促進中國社會的和諧、穩定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那麼汪姓開國將軍有多少?汪姓起姓於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東以邑為姓的汪姓,是我國早期歷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
  • 韓國緊急召回中日俄美四國大使為何事?
    韓國外交部最近搞了個大新聞:緊急召回韓國駐中(金章洙)、日(李俊揆)、俄(樸魯壁)、美(安豪榮)四國大使及駐聯合國代表(趙兌烈)。
  • 批駁瑞典錯誤言論、與日本大使隔空舌戰、上歐美直播節目 中國外交...
    這段時間出鏡率最高的駐外使節,非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莫屬。  今年7月16日,也就是習近平主席訪問塞內加爾前夕,中國駐塞大使張迅接受塞國家電視臺和國家電臺聯合專訪。9月3日4日,在肯亞總統肯雅塔訪華前,中國駐肯亞大使孫保紅在當地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暢談此訪的重要意義。  另一種情況是向所在國宣傳中方外交政策與傳遞中方關切。文首所述的中國駐瑞典大使就中國遊客遭粗暴對待接受專訪,便屬於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