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竹林深處人家》教學設計

2020-12-10 中公教師網

本文是一篇意境優美的散文,作者黃蒙田通過總分總的寫作手法,以及寓情於景的表達方式,從遠、近、高、下等不同方位角度,將江南竹鄉的美景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詩情畫意的文字不僅彰顯了作者浪漫積極的生活態度,更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竹鄉中人與事的讚美與熱愛。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的詞語。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優美的語言,體會江南竹鄉的美麗景色。

3.感受作品的內容美和語言美;在欣賞、感受自然美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優美的語言,體會江南竹鄉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感受作品的內容美和語言美;在欣賞、感受自然美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江南竹鄉,遠遠望去,一層又一層,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鬚教此地生。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多麼優美的鄉村竹林圖。今天我們跟隨散文家黃蒙田先生走進那深深的竹林,探訪一下竹鄉美景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掃清閱讀障礙。

2.認讀生字:結合PPT,講解本文易錯生字詞

密密匝匝(zā) 山麓(lù) 山嵐(lán) 竹塢(wù) 匾簞(dān)

3.概括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3):總寫遠望、近觀、居高臨下所見的竹林景致,寫出竹林茂密、深如海洋的特點。

第二部分(4—7):移步換景,描述了自己在竹鄉的見聞和感受,表現了江南竹鄉的美麗富饒。

第三部分(8):總寫江南竹鄉給作者留下的難以磨滅的印象,寫出作者對江南竹鄉的懷念之情。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作者是如何寫竹林的?

明確:通過遠觀和近看來描寫竹林。(板書:遠觀 近看)

遠觀:作者遠望竹鄉。(1)從山麓到山頂全鋪著竹。竹海淹沒了房子、小徑和小橋流水。(2)風吹過時,竹海湧著起伏有勢的竹浪。竹林密得沒有層次,整個大自然仿佛由竹林構成。

近看:作者置身竹海。(1)小路兩旁竹林高大茂密,把路上的空蓋著,不見陽光,像走進竹海的海底隧道。(2)竹林的大路、小徑、竹樹都是差不多,路上沒有標誌,容易迷途。(3)叢叢竹樹遮擋山路,林中路盡處又有路,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2.作者在竹林中穿行,為什麼說「仿佛在海底隧道裡通過」,又「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這說明了竹林的什麼特點?

明確:作者深入竹海,看見兩旁高大的竹林密不見底,把路的上空蓋著,絲毫感覺不到外面的猛烈陽光,因此說「仿佛在海底隧道裡通過」。這表現了竹林高大茂密的特點。有時看到前面一叢竹擋著去路,以為已到盡頭,但是到了前面,那一叢竹忽然像機關布景似的移開,另一條山路便移了出來,所以說「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這表現了竹林茂密、小徑曲折的特點。(板書:竹林茂密)

3.小組討論:畫家和護林員對竹海有什麼不同的觀點?作者怎樣寫竹的韻致?

明確:畫家,竹林茂密,找不出一點層次,如果要繪畫竹林景色,實在束手無策。護林員,竹林旺盛,意味著竹林和竹筍豐收,正是名副其實的竹鄉,值得高興。

視覺:作者遠觀竹海,竹林茂密;逐浪起伏,氣勢深沉;登上竹塢,極目四顧還是竹子。這是從視覺上描寫竹林的茂盛。(板書:視覺)

聽覺:作者在竹塢裡面對著遼闊的竹海,除了聽到近處微風吹拂竹葉的沙沙響聲,再聽不到別的聲音,這是從聽覺描寫竹林的寂靜。(板書:聽覺)

嗅覺:作者沏一杯碧螺春茶,茶裡面有一股清香竹的氣息,甚至連空氣也是充滿了竹的清香。這是用味覺、嗅覺描寫竹的氣息。(板書:嗅覺 竹韻悠遠)

4.竹鄉人家的生活與竹密不可分,試就課文內容說明。

明確:竹鄉人善於就地取材,住的、用的和吃的都用竹:

①用做建築材料:如房屋的棟梁、天棚、板壁、地板、門窗。

②製造家具和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如椅子、桌子、涼床、碗櫃、衣櫃、茶几、搖籃、雞籠、兔籠、鬥笠,甚至用竹子製造接山泉的水管,用竹箬製鞋。

③食物:竹筍、鹽扁尖筍,用泉水和竹葉煎鍋巴湯和用蠶豆煮新鮮筍飯,用竹管接來的山泉水沏碧螺春茶。

5.這裡的人民與竹子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竹林豐收,竹農的生活就會更豐富。那麼竹鄉人家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富足、歡樂、祥和、勞碌、寧靜、樸素。(板書:居民——寧靜樸素)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文章寫竹林,凸顯怎樣的主題?

明確:作者刻意描繪竹林深處人家,其用意是讚揚山村居民,自食其力,過著寧靜樸素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們默默地耕耘,種植竹林,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小結:學生總結談收穫。

3.作業:尋找其他的寫景狀物散文對比閱讀,積累優美語句。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這堂課整體上是成功的,整個課堂教學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體現得不夠明顯,很大程度上還是由老師牽著走,如何讓學生更自覺地自我探究,這也是我課後思考的問題。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秘籍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竹林深處人家》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竹林深處人家》。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竹林深處人家》是語文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文章,是一篇寫景散文。伴隨著作者的移步換景,我們看到了一幅幅優美的竹林畫面,也感受到了竹林深處居民的寧靜樸素。
  • 初中語文《竹林深處人家》教學設計
    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一、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的詞語。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優美的語言,體會江南竹鄉的美麗景色。3.感受作品的內容美和語言美;在欣賞、感受自然美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 初中語文《竹林深處人家》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竹林深處人家》。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竹林深處人家》是語文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文章,是一篇寫景散文。伴隨著作者的移步換景,我們看到了一幅幅優美的竹林畫面,也感受到了竹林深處居民的寧靜樸素。
  • 【面試】教學設計分享:初中語文《竹林深處人家》
    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的詞語。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優美的語言,體會江南竹鄉的美麗景色。3.感受作品的內容美和語言美;在欣賞、感受自然美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教學重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優美的語言,體會江南竹鄉的美麗景色。
  • 教師面試乾貨 | 初中語文《竹林深處人家》教案
    很多同學不知道初中語文教案如何寫,因此以本文作為初中語文教案模版,給大家參考。希望大家了解初中語文教案的寫法     本文是一篇意境優美的散文,作者黃蒙田通過總分總的寫作手法,以及寓情於景的表達方式,從遠、近、高、下等不同方位角度,將江南竹鄉的美景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詩情畫意的文字不僅彰顯了作者浪漫積極的生活態度,更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竹鄉中人與事的讚美與熱愛。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面試試講技巧:初中語文《竹林深處人家》教學設計
    在甘肅教師招聘考試中,一般含有面試環節,面試內容一般包括說課技巧,講課技巧,答辯技巧考點,為方便各位考生了解甘肅教師招聘面試備考,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教師招聘試講技巧:初中語文《竹林深處人家
  •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桃花源記》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8年級《桃花源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熟讀並背誦課文。2、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象。3、把握文章的線索,體味簡潔而豐富的語言。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託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 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考試中教學設計題備考指導
    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考試中教學設計題備考指導現在選擇從事教師這一職業的人越來越多了,很多人會花大力氣來準備教師招聘考試,但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不容忽視的一條要求是「持有相應崗位的教師資格證或具備相關崗位的資格」,即參加教師招聘考試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書。因此,教師資格證基本上成為了教師這一職業的敲門磚。
  • 最新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全冊)
    下面是小編準備的,如果需要下載的最新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全冊),歡迎大家進入小程序下載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文字版)[精] 1 鄧稼先 課件+素材+教案+作業課件+課後習題[精] 2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課件+教案+素材[精] 3 回憶魯迅先生 課件(20張PPT)+教案[精] 4
  • 平昌縣響灘學區開展2019年秋季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展評活動
    2019年10月23日,平昌縣響灘片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展評在六門小學舉行,共6所學校參賽,片區督導站張禹仁站長參加並強調展評活動務必要公開、公平、公正。在本次展評活動中各位參賽老師以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較高的基本素養,用不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風格展示了自己的教學特長,呈現給學生、評委和觀課教師一堂堂精彩的初中語文課。
  • 竹林深處人家
    竹林深處人家黃炳坤 一個村莊,有竹成林,村在竹林中,且直接以
  • 竹林深處有人家
    我只能說,一千個人會有一萬個說法,但能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房子,所有人都不會拒絕……如果你要在在彭州修一座特色的竹林小屋你會修成怎樣的呢?行走在彭州竹海,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被竹林包圍、以及竹子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喧囂的噪音在浩大的竹海深處被過濾,吸收。
  •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桃花源記》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8年級《桃花源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熟讀並背誦課文。2、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象。3、把握文章的線索,體味簡潔而豐富的語言。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託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 初中語文古詩文朗誦教學促進學生德育的探究
    本文主要針對初中語文古詩文朗誦教學促進學生的德育展開深入的探究,並提出幾點針對性的策略。因此,語文教師除了靜心教書,更要「潛心育人」——做精神家園的守望者,把語文的觸角伸向學生的靈魂深處,把德育滲透到每堂語文課古詩文朗誦中去。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的薰陶和靈魂的洗禮,從而淨化他們的心靈,提升他們的人生境界,促進德育教育,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 讀名著 挖內涵 品味經典之美--宜賓市2019年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
    讀名著 挖內涵 品味經典之美--宜賓市2019年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專題研討暨第二屆古詩文誦讀展示活動 2019年04月17日 16:11:43
  • 陳樹梅獲江蘇省初中語文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江蘇省教育廳主辦,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承辦,鎮江市教育局教研室、丹陽市橫塘初級中學協辦的「江蘇省基礎教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初中語文)」於2020年10月25日至10月28日在丹陽市橫塘初級中學順利舉行。
  • 竹林深處有人家
    我只能說,一千個人會有一萬個說法,但能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房子,所有人都不會拒絕……如果你要在在彭州修一座特色的竹林小屋你會修成怎樣的呢?行走在彭州竹海,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被竹林包圍、以及竹子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喧囂的噪音在浩大的竹海深處被過濾,吸收。遠離城市的喧鬧,找一片淨土,獨享一方寧靜,讓心靈沉澱,讓思緒飄蕩,隨心所欲,悠然自得。
  • 【行走奉化】九龍村:竹林深處覓人家
    (竹海深處藏九龍)曾經想著,總有一天,我會丟下我所有的疲倦和理想,帶著我的相機和一份閒適的心情,遠離繁華,走向空曠。其實也不用去太遠,在遠離城區的尚田鎮大雷山竹海深處就有個幽靜的小山村,那便是九龍村。  「藏在深山人未知,竹林深處有人家」,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開過彎彎繞繞的山路,拐進一條岔路,九龍村便到了。甫一下車,便被眼前的美景迷了眼。夏日清澈的溪水中可見魚翔淺底,龍泉古橋下,溪水叮咚,涼風拂面而來,感受著遠離空調的自然清涼世界。
  • 胸有丘壑,遊刃有餘 —《初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分析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胸有丘壑,遊刃有餘 —《初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分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胸有丘壑,遊刃有餘 ——初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分析 華圖教師事業部 教學研發小組 無邊落木蕭蕭下
  • 初中作文素材:走近竹林深處
    魏晉時的阮籍和嵇康七人,因愛竹而常在淨美清幽的竹林中聚會,談文論世,號稱「竹林七賢」,唐代「竹溪六逸」常以竹林為家,賦詩吟簫。宋代的蘇軾曾說:「庇者竹瓦,載者竹筏,書者竹皮,履者竹鞋,食者竹筍,焚者竹薪,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清代的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更是將一生寄託雨畫竹之中。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